最近幾年癌癥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癌癥。但是關于癌癥的謠言也是千奇百怪,今天我們聊下8個網上流傳最廣的癌癥謠言。
晚睡晚起的人更容易患癌?
晚睡晚起并不一定比早睡早起更不健康。每個人入睡時間的早晚和睡眠的長度,很大程度上跟生活習慣有關,也和自己的基因有一定關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真正有害的是不斷地倒時差,也就說你今天晚睡晚起,明天熬不住了又早睡,覺得自己把覺補回來,這樣是非常不好的。
有很多研究發現,經常三班倒熬夜班的護士,或者是經常在國際航班上飛行的空姐,得癌癥的風險會比正常的女性更高一些。
紅薯、西藍花、大蒜可以防癌嗎?
網上經常會流傳抗癌食物列表,紅薯、西藍花、大蒜常年排在前面。還經常有人信誓旦旦地說,吃抗癌食物就一定能防癌。
研究表明:世界上沒有任何單一的食物,吃了能夠降低癌癥的風險。關鍵是要飲食均衡,攝入多種營養元素。這樣可以使得我們體內的菌群得到平衡,對免疫系統有幫助。
所以紅薯、西蘭花、大蒜都很好,大家適量吃都沒問題,但別盯著一個抗癌食物吃,多元化的食物才是最好。
酸性體質更容易患癌嗎?
我們經常說酸性體質是“偽科學”里的戰斗機,這種理論流傳之廣,令人嘆為觀止。
這酸性體質在中醫和西醫都是不存在的,事實上它是國外的一個連大學都沒有讀過的一個人發明出來的。它的目的就是為了賣東西,賣各種各樣的排酸,你去網上搜一下排酸產品,你就知道是什么樣的人在推廣這個理論了。
你的身體舒不舒服和你身體的酸堿度沒有任何的關系,你可能真的是生病了,但并不代表你的身體就酸了。
如果體檢的話,你會仔細地看自己的血液報告,所有人的血液 PH 值都在 7.35 到 7.45 之間,這是我們身體一個非常強的調節功能。即使是晚期癌癥患者去抽血,它的 PH 值也在 7.35 到 7.45 之間。
所以沒有酸性體質這個說法,這無非是一些商家創造出來的噱頭。
微波爐的輻射會導致癌癥嗎?
事實上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微波爐的使用會直接增加癌癥的風險。因為微波爐的輻射和剛才講到的一種輻射是不一樣的。
輻射分為兩種,一種是電離輻射,一種是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能量比較高,會導致基因突變,而非電離輻射能量比較低,不會直接增加癌癥的風險。微波爐、WiFi、手機帶來的都是非電離輻射,所以對于這些輻射大家可以放心。
隔夜水或千滾水致癌?
有人說:“隔夜水、千滾水里邊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容易導致癌癥的發生。”
實際上這是不科學的說法,因為經過科學的研究證明,我們的自來水中含有的亞硝酸鹽含量是 0.007 毫克每升。燒開一次以后,含量是0.021 毫克每升,燒開 20 次,含量是 0.038 毫克每升。
如果要導致癌癥發生,水中的亞硝酸鹽至少要達到 1 毫克每升。這么算來,水要被燒開200次才可以達到這個量級。
但是也不建議大家把水放置太長時間,三天或一周以上。因為這個時候水中含有一些微生物細菌,對我們的身體是不利的。
染發劑致癌?
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得出的結論是,與從未使用過持久性染發劑的女性相比,使用過持久性染發劑的女性并沒有增加患一般性普通癌癥,如腎癌、腦癌、某些乳腺癌等的風險,與癌癥相關的死亡也沒有顯著的關聯。
研究人員也提出,如果染發,使用持久性染發劑最好一年不超過2次,染發后要常洗頭;患有過敏性疾病的人、孕婦、哺乳期婦女和兒童盡量不要染發;染發前要進行過敏測試;一定要使用合格的染發劑,確認所使用的染發劑是由正規廠家生產。
胸大容易得乳腺癌?
不知什么時候開始,坊間流傳著這種說法:“胸大的女生更容易患乳腺癌”,這是胸大女生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乳腺癌,就是發生在乳腺上的癌變,而不是整個乳房。是否容易得乳腺癌是根據乳腺密度的大小來決定的,乳腺密度是乳腺癌關鍵的預測因素,也就是說,乳腺密度越大,患乳腺癌風險越高。
乳房主要由乳腺腺體和脂肪組成,胸大胸小,主要看乳腺中脂肪多少。而胸部脂肪組織,并不會發生癌變。所以胸更大,并不會更容易得乳腺癌。
癌癥到了晚期就沒救了?
隨著醫學的進步,有部分癌癥即便發現時已是晚期,仍有被治愈的機會,比如淋巴瘤和睪丸癌。
由于靶向藥物治療的方式不斷成熟,這使得很多癌癥晚期患者看到了一線曙光,臨床上有患者甚至活到 3 年 5 年以上。
所以說晚期癌癥需不需要治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選擇,而不是直接放棄。
上一篇:這些近視防控知識,家長應該早知道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范偉新劇《立功·東北舊事》開播(引題)這部懸疑喜劇東北味特別足!(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又一部在東北取景的懸疑劇集開播。12
2023-02-17 16:50
原標題:《夏花》熱播:都市情感劇的新審美之“花”中新網北京2月16日電(記者高凱)“古早”與“先鋒”,“簡單”與“多層次”,“精微”與“
2023-02-17 16:41
原標題:山西大同發現唐墓58座出土各類隨葬器物300余件(套)中新網太原2月17日電(高雨晴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7日對外發布考古成果,考古人
2023-02-17 16:42
原標題:歌劇《刑場上的婚禮》2月16日,由廣州大劇院與華南理工大學聯合出品的原創歌劇《刑場上的婚禮》新聞發布會在廣州大劇院舉行。發布會現
2023-02-17 16:48
原標題:這部動畫短片集由11位導演打造了8個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立故事(引題)剛收官就被“催更”的《中國奇譚》如何出爐(主題)解放日報
2023-02-17 15:52
原標題:長達一兩千字,詮釋角色和作品(引題)明星“小作文”花樣越來越多(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 ???最近,《去有風的
2023-02-17 15:41
原標題:柏林中國文化中心舉辦古琴文化沙龍中新網柏林2月16日電(記者馬秀秀))“古琴音樂之雅韻”文化沙龍活動15日晚在柏林中國文化中心(簡
2023-02-17 15:36
原標題:作為開端的《論語》與《論語》的開端孔子一生的政治生活,大抵可以說是失意棲遑的。不過,孔子失意之后的“退”,卻開啟了另一個更加
2023-02-17 15:48
原標題:古韻傳新聲(引題)柳子戲《老青天》在京上演(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賴睿?日前,新創柳子戲《老青天》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連演兩
2023-02-17 15:50
原標題:體育勵志電影《中國乒乓》走進中國人民大學展映(引題)鄧超:有責任把國球故事拍好(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金躍電影《中國乒乓之絕地
2023-02-17 10:52
原標題:電影與現實的對話和連接(引題)——評汪榮《當代電影專題研究》(主題)在電影《一一》之中,導演楊德昌借由人物之口說道:“如果電
2023-02-17 10:53
原標題:《風再起時》珍珠滿地可惜少了根主線《風再起時》集中了梁朝偉、郭富城等一批優秀的演員,原本被寄予厚望,但市場的反饋卻不盡如人意
2023-02-17 10:56
原標題:西方兒童文學中的兔子許多動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內涵,但兔子在很多文化中都是與繁榮、富足和繁育聯系在一起。在
2023-02-17 09:44
原標題:演唱會日期未定黃牛已在售票(引題)線下觀演別被“代搶票”套路了(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壽鵬寰?實習生虎巾杰隨著疫情管控的放開,
2023-02-17 09:44
原標題:山西發布碧村遺址考古成果揭示黃河岸畔的先民生活中新網太原2月16日電(記者楊杰英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6日對外發布興縣碧村新石器
2023-02-17 09:33
原標題:《流浪地球2》海外上映獲好評講述太陽出現危機,人類聯合拯救地球的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在今年春節檔實現了海外多地與國內同
2023-02-17 09:55
原標題:電影《滿江紅》“秦檜周邊”引爭議緊急下架(引題)影視周邊開發要有“邊界意識”(主題)解放日報記者鐘菡簡工博日前,電影《滿江紅
2023-02-17 09:39
原標題:下崗工人23年創作15部文學專著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國通訊員何所謂)近日,著名的“工人詩人”王學忠的新書《王學忠新詩文
2023-02-17 08:50
原標題:“考古中國”通報5項重大進展(主題)再證中國史前文化與社會發展(副題)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日前,國家文物局在京
2023-02-17 08:35
原標題:慰問演出到一線近日,全總文工團“‘中國夢·勞動美’凝心鑄魂跟黨走團結奮斗新征程”主題慰問演出,分別在即墨一汽大眾青島分公司車
2023-02-17 08:34
“藝術為城市添彩”原標題:位置遠離鬧市,活動頗具特色(引題)在北京五環外,走進藝術“中間”(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曹雪盟?核心閱讀在北京
2023-02-17 08:43
“深觀察”原標題:推動影視業高質量發展——電視劇創新發展縱橫談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苗春?2月8日,第一屆“新號角”電視劇導演之夜在京舉行
2023-02-17 08:42
原標題:揭秘《西游記》:孫悟空的顏值到底啥水平?中新網北京2月16日電(記者上官云)在各種古典小說中,《西游記》是當之無愧的超級IP,由此衍
2023-02-17 05:43
原標題:黃州的根脈在赤壁,赤壁的文化在蘇子(引題)?“玩家”蘇東坡:“二賦一詞”誕于山水之間(主題)2月12日,湖北黃岡,春雨微寒。位于
2023-02-17 05:54
原標題:山西運城西吳壁遺址商代墓地考古成果公布為晉南地區商代學術研究提供證據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對外公布運城絳縣西吳壁遺址商代墓地考
2023-02-16 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