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了整個夏天的“極端高溫”天氣終于看到了盡頭,然而其留下的諸多“烤”驗遠未結束。
高溫一輪又一輪,最高級別的紅色天氣預警一個接一個。最容易被熱浪擊倒的建筑工人、環衛工人、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等戶外作業行業的勞動者,面臨著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嚴峻挑戰。
一段時間以來,一線勞動者因高溫勞動引發熱射病的情況屢見不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全國工商聯等聯合印發《關于做好高溫天氣下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最大限度減少高溫天氣作業對勞動者身體健康帶來的危害,全力保障勞動者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如何加強對高溫下勞動者尤其是“新業態”勞動者的保護?如何用“法律之手”更好地為戶外勞動者“遮陽”?有關保障高溫作業勞動者勞動權益和安全健康的問題引發各界關注。
熱射病工傷認定難
四川一名56歲環衛工因熱射病去世、陜西一名建筑工人收工路上因熱射病倒地離世、廣東32歲的快遞員患熱射病昏倒造成大腦嚴重損傷……這個夏天,許多人從熱搜上知道了“熱射病”的存在,也見識到了它的可怕。
熱射病,即重癥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溫高濕環境中身體調節功能失衡,產熱大于散熱,導致核心溫度迅速升高,超過40℃,伴有皮膚灼熱、意識障礙及多器官功能障礙的嚴重致命性疾病,是中暑最嚴重的類型,一旦發生,死亡率極高。其中,高溫高濕的氣候因素和高強度體力活動是導致熱射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根據《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勞動者因為工作原因確診熱射病,可以申請工傷認定并享受相應的工傷保險待遇。《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第十九條也規定,勞動者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這意味著,勞動者確因工作原因確診熱射病,可以申請工傷認定并享受相應的工傷保險待遇。
然而,實踐中,勞動者申請熱射病診斷認定為工傷的情況并非易事。河南54歲洗碗女工因熱射病死亡,因公司不再支付后續醫藥費并拒絕開具工傷證明,家人一直在為工傷賠付一事奔走。最終,轄區的勞動監察部門介入后,聯合多部門協調處理。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婁宇分析其中緣由認為,申請工傷認定需要以勞動關系為前提,并需要在職業病診斷機構進行診斷。一方面,建筑行業工人和平臺新業態勞動者多為靈活就業人員,大多與建筑行業企業或者平臺沒有建立勞動關系。另一方面,工作場所附近也未必有職業病診斷機構。因此,勞動者一旦發生職業中暑,即便在工作中確診熱射病,想要認定為工傷并非易事。
鑒于此,婁宇建議,工傷保險的參保應突破勞動關系,在建筑采礦、貨運等以戶外作業為主的行業中優先引入,逐步拓展到所有工作場所和生活場所分開、工作時間和私人時間分離并易于區分意外事故發生原因的行業,尤其是將內退、停薪留保再就業人員作為參保人員。隨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驅動的算法等新技術的發展,平臺用工的規模越來越大,分配工作任務的算法已經發揮了勞動關系中管理者的角色,存在勞動關系的某些特征,使用相關算法的組織應當承擔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的責任,為新業態勞動者參保工傷保險。
至于熱射病診斷,婁宇說,熱射病的發生基于特定的溫度濕度環境,且發病癥狀較為特殊,虛構癥狀騙保的道德風險基本上不存在,且大多數醫療機構都具備診斷的能力,應當適度放寬熱射病診斷機構的資質要求,衛生健康部門批準的醫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個體診所等只要具備相關的診斷條件,可以考慮作為診斷機構。
完善事前預防制度
對于高溫導致的勞動風險,除了利用認定工傷等職業傷害保障為已經發生的人身傷害提供事后救濟,業內人士認為,更為重要的則是緊抓安全生產,健全避免損害后果的事前預防制度。
“近年來平臺經濟快速發展,制度相對滯后是不可避免的。在制度‘補短板’的過程中,應將重點放在最短的那塊板子上,這就是安全生產規范。”在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社會法室副主任王天玉看來,從整體性的視角看新就業形態的各種職業風險與保障需求,很多問題連帶發生的根本原因,是目前尚未建立典型平臺用工行業的安全生產標準和規范體系。
王天玉建議,外賣、配送平臺應從生產經營單位的定位出發,探索適應本行業勞動特點的安全生產標準,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并逐步使之規范化、體系化。
此外,通過保險機制去補償受害者只是一種亡羊補牢的做法,這些組織還應當承擔起工傷預防責任,降低工傷發生率,比如將惡劣天氣納入算法的考量因素中,合理分配單量和安排路線,做好必要的防暑物資補給,通過培訓和宣傳提高配送員的健康意識等等。
建立權益保障體系
2021年9月1日起,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施行。該法明確規定,平臺經濟等新興行業、領域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本行業、領域的特點,建立健全并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履行本法和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有關安全生產義務。
“這一規定包括外賣平臺企業的配送服務。”王天玉認為,安全生產法的表述是“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包括但不限于勞動關系下的勞動者。安全生產保障并不要求以勞動關系為前提,換言之,外賣行業從業人員的基本勞動權益保障不問關系定性,只看勞動行為。靈活就業外賣騎手因其有送外賣的勞動行為,理應成為行業安全生產的保障對象。
在王天玉看來,健全高溫勞動保障正是推動安全生產制度建設的契機。
目前,已經有部分新業態平臺結合騎手工作特性進行了加強安全生產保障的有益嘗試。如,通過在高溫天氣下調整騎手配送范圍,減少騎手暴露在戶外的時間。又如,快遞公司通過調整投遞時段避開氣溫峰值點等。
“平臺企業尤其是頭部企業,應探索高溫天氣下的勞動強度限額,縮短連續配送時長,配置防暑降溫措施,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并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制定應急反應預案,逐步形成完整的騎手權益保障體系。”王天玉說。
上一篇:老同學借款700萬元想賴賬 檢察官抽絲剝繭戳穿“障眼法”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著名津派表演藝術家金書貴病逝曾飾演《三國演義》中龐統中新網天津9月1日電(王在御)記者1日從天津人民藝術劇院獲悉,8月27日,央視
2022-09-02 08:46
原標題:首圖借書可享送書上門北京青年報記者張恩杰2022年8月30日,首都圖書館正式推出“閱享京彩”網借服務平臺,這是首圖推動全市公共圖書館
2022-09-02 05:40
原標題:中文版歌劇《茶花女》:洋戲中唱,一唱一甲子中新網記者林春茵中新網福州9月1日電?指揮家高嵩站在舞臺前下沉的樂池里。坐在劇院最后
2022-09-01 15:40
原標題:成都武侯祠新發現清代《前、后出師表》碑刻光明日報記者周洪雙光明日報通訊員陳晨記者近日從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獲悉,該館對諸葛亮殿墻
2022-09-01 15:35
原標題:復州皮影戲《盜馬關》獲全國3個獎項遼寧日報訊記者楊競報道 近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木偶聯會中國中心主辦的第八屆木偶皮影中青
2022-09-01 09:45
原標題:鞍鋼博物館等3家單位入選國家工業文化教學基地遼寧日報訊記者商越報道8月26日,教育部等八部門公布“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名單,我
2022-09-01 09:43
原標題:“網絡文明時代新聲”--網絡文明主題歌曲征集結果發布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竇菲濤8月29日,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之中國網絡誠信建設
2022-09-01 08:35
原標題:“5G讓木版年畫‘活’起來”獲獎天津日報訊(記者?仇宇浩)第五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智慧文旅專題賽(智慧旅游)日前頒獎,天
2022-08-31 15:34
原標題:放棄講故事的電影,揭示了生活的曖昧和詩(引題)愛情之外的《漫長的告白》(主題)柳青電影開始于北京鐘鼓樓下的胡同里,弟弟立冬確
2022-08-31 15:31
原標題:薦書︱法國著名哲學家德勒茲最后一部著作《批評與臨床》修訂再版工人日報—中工網端記者陳俊宇《批評與臨床》是法國著名哲學家吉爾·
2022-08-31 15:24
原標題:薦書︱《椿樹峁》:黃土高原、山中日月,鐫刻上他們的情感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四十多年前的一個冬天,大風將塵土和幾個中學畢
2022-08-31 15:24
原標題:傳統文化當代化策略中的創新與融合(主題)——評上海出品的國漫大片《新神榜:楊戩》(副題)程波追光動畫的產品策略,筆者以為,一
2022-08-31 09:26
原標題:演員王東被妻子控訴家暴任何辯解都太蒼白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韓浩月讓暴力消失于家庭生活,應是所有人共同的愿望與追求。8月
2022-08-31 08:37
原標題:11年不竭高峰求索之路,滬劇表演藝術家茅善玉攜《敦煌女兒》角逐文華表演獎新民晚報記者趙玥從上海出發,八次赴敦煌“深扎”,今明兩
2022-08-31 08:31
原標題:人文社《紅樓夢》推出最新版林黛玉史湘云聯句懸案有新解(引題)“冷月葬詩魂”恢復為“冷月葬花魂”(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張
2022-08-31 08:46
原標題:周迅那英加盟《脫口秀大會5》北京晚報訊(記者李夏至)脫口秀競演節目《脫口秀大會》近日官宣,第五季即將開播。本季節目集合了53組脫
2022-08-30 15:39
原標題:以苦難為紙剪出美麗世界陜西日報記者柏樺面對苦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庫淑蘭選擇了忍受。庫淑蘭6歲跟隨母親開始學習剪紙,9歲時
2022-08-30 15:32
原標題:體驗7000年前新樂人如何制陶遼寧日報記者楊競文并攝屋頂鋪滿葦草,四周柱子上纏滿草繩子……屋里有3個“新樂先民”圍坐在篝火旁,沈陽
2022-08-30 15:26
原標題:遼博新推展覽主打“園林宅邸”(引題)在70余件繪畫中領略古人“花式”造園(主題)遼寧日報記者朱忠鶴為期一個半月的“人·境——古
2022-08-30 15:48
原標題:十年打磨塑造芭蕾經典中芭復排《小美人魚》近日,中央芭蕾舞團為觀眾再度奉上經典芭蕾舞劇《小美人魚》,此次演出距離這部作品首次登
2022-08-30 15:34
原標題:《小美人魚》中國首演十周年中芭再度復排深情演繹中新網北京8月29日電(記者應妮)變幻的燈光營造出湛藍的海水,舞臺上空吊懸的燈帶呈現
2022-08-30 09:25
原標題:安徽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人民日報合肥8月29日電?(記者田先進)近日,安徽省委宣傳部等9部門聯合出臺《安徽省關于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
2022-08-30 09:41
原標題:蘇州加強廉潔主題戲劇創作人民日報南京8月29日電?(記者王偉健)“送君送到太湖邊,草木含情淚漣漣。廉吏名垂千秋史,百姓永記好巡檢
2022-08-30 09:40
原標題:走進湖北考古博物館(引題)感受荊楚大地文脈流淌(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田豆豆?波光粼粼的武漢木蘭湖畔,湖北考古博物館靜靜矗
2022-08-30 09:33
原標題:中國長城博物館將降高增寬,打造沉浸式游覽體驗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李瑤潘之望8月29日,2022北京長城文化節八達嶺長城高峰論壇在延慶
2022-08-30 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