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上海警方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成功偵破全國首例利用網絡直播“打賞”實施洗錢犯罪的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21名,搗毀一條寄生于網絡直播平臺、洗兌轉移非法集資等黑灰資金的新型洗錢犯罪產業鏈,涉案金額近億元。
如此巨額的贓款,來自何處?經查,原來是集資詐騙的犯罪嫌疑人為轉移隱匿犯罪所得,結識了網絡主播李某等人,并提出在李某等人的直播間內打賞禮物,抬高直播人氣和曝光率,幫助其賺取直播平臺榜首獎勵,隨后指使李某等人事后將所收取的打賞錢款返還至自己的個人賬戶中。事成后,李某等人還可從中收取部分傭金作為報酬。
而李某等人在明知打賞錢款系集資詐騙犯罪所得的情況下,仍通過直播打賞方式收取贓款,并通過提現、轉賬等方式洗兌打賞資金,以此為犯罪嫌疑人清洗和轉移贓款。目前,經檢察機關批準,4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洗錢罪已被警方依法執行逮捕,17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相關資料圖)
看似正常的直播打賞,實則暗流涌動,被洗錢團伙盯上暗行不法之事,令人咂舌。互聯網直播為個人與商家帶來了新機遇,一夜爆紅盆滿缽盈的例子頻有發生,卻也有人鉆其中空子,打著直播互動的旗號,干著違法亂紀的勾當。真是“陽關大道你不走,地獄無門偏來投。”
看完了直播的“黑”面,我們再來說說它的“紅”面。當前互聯網直播形式多樣,主要可分為四大類:電商直播、電競直播、體育直播和娛樂直播。本次涉案的主播屬于娛樂賽道,而另一個賽道:電商,才是當前金融在直播領域能用于正途、且大有可為之地。類似于李佳琪、辛巴這樣的電商頭部主播如同“人形聚劃算”,再加上電商及短視頻形式本身就倍受歡迎,兩者一加結合,讓幾億中國人在手機屏幕上重新養成了電視購物的習慣。
NO.1廣闊前景亟待資本入局
從市場角度分析,中國直播電商從2016年從零做起,到2021年達到2.27萬億元市場規模,用時僅不到四年。根據微博易發布的《2023年中國直播電商機會洞察報告》,預估到2023年中國直播電商的市場規模將逼近5萬億元,龐大的“蛋糕”規模下,中國直播電商在社會零售市場中的滲透率卻僅為24.3%,存在著“誘人”的掘金空間。
圖源:《2023年中國直播電商機會洞察報告》
從參與直播的企業規模角度,可以看出直播電商這塊兒“香餑餑”已經吸引了大量的淘金者。根據《2023年中國直播電商機會洞察報告》,供應鏈金融網記者發現,近10年來,我國直播相關企業注冊量逐年上升,現存直播相關企業53.47萬家。2022年上半年新增直播相關企業就超過18萬家,同比增長197.61%。
“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直播電商領域如火如荼,自然難逃資本的靈敏嗅覺。通過研究艾媒咨詢數據提供的資料,供應鏈金融網記者發現中國直播行業投融資數量主要集中在2016年,全年高達309起。2021年中國直播行業全年投融資金額為559.59億元,投融資數量達61起。近兩年直播行業在投融資數量上雖不如之前活躍,但大額投融資頻有發生,從側面也印證了直播行業正受到越來越多的資本方青睞。
本文所要討論的直播墊資,作為直播電商領域的供應鏈金融,是一種能切實提高直播經營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融資服務,開場未多時便發展迅猛,目前已在許多直播平臺得到應用。接下來,供應鏈金融公眾號就將帶大家一起走近這種直播電商領域的創新性供應鏈融資方式。
NO.2龐大市場需求呼吁
先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做直播電商,會賣貨,就萬事大吉了嗎?非也。直播電商的流量來自平臺,主播銷售再有技巧,也是在抖音、快手、淘寶等池子里轉圈。要想冒頭,首先就要清楚流量的玩法。短視頻平臺為何會大力推廣電商直播?因為需要流量的商家多了,廣告費、坑位費就會水漲船高。在這種情況下,賣貨的主播或商家是被平臺推到了用戶眼前,一旦哪天選品不佳,或直播吸引力下降,流量數據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塌,因為平臺推誰都一樣,沒法站穩前臺,就會迅速被平臺拋棄,畢竟想站到臺前的人多的是。因此,獲得“持續的熱度”,能一直待在臺上,在直播電商中極為重要。
所謂“打江山易,守江山難”,能待在臺上的主播或商家有哪些共同特點?供應鏈金融網記者總結了三點:賣的強,賣的快,賣的多。賣的強,是后兩者的原因,也是最考驗主播能力和選品質量的部分,它決定了你能否受到用戶喜愛,被民意推到臺前;而后兩者,則決定了平臺會不會將你“雪藏”到幕后。當訂單如雪片一般飛來時,你能不能接住?能否應對突如其來的大批量訂單,并在最短時間內聯系工廠,安排發貨?發貨后下一批產品的直播和派送能否立馬跟上?這是平臺的考核,也是資金的較量。當前電商直播中就面臨著這一難題:直播行業的商品庫存通常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銷售出去,并且電商平臺的消費者下單發貨后通常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回款到賬,這就意味著經營資金會面臨短缺,流動性不足的風險。連資金都成問題,企業又該如何迅速、及時、持續地滿足訂單需求?
“解鈴還須系鈴人”,直播墊資,或者說訂單融資,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用訂單本身作為供應鏈金融的信用支柱,是一種因場景制宜的偉大創新。比起常規的融資方式,直播墊資可以更為合理地利用已有的訂單來獲取資金,降低了融資成本,還能幫助企業快速擴張業務規模,而不受到資金短缺的限制,極大程度上解決了電商直播中的資金難題,成為商家和主播流量常青的背后英雄。
NO.3直播墊資流程簡析
供應鏈金融網記者將目前常見的直播墊資流程整理如下,供讀者參考。
首先,由主播在直播平臺上展示商品并進行銷售,用戶在直播過程中下單購買;
然后,金融機構會根據用戶下單的情況,提供墊資服務。具體來說,是根據商家或主播的銷售數據和該直播過程中的訂單數,預估主播未來的銷售額,并根據這個數額提供墊資服務。因為墊資服務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并非一次打款,要確定好放款周期,以便金融機構對直播過程中暫時性的資金短缺情況進行持續支持;
當銷售訂單完成后,電商平臺會將收入結算到商家或主播的對公賬戶,隨后資金會被及時劃入墊資金融機構提供的賬戶中,還款方便快捷;
最后,墊資服務平臺會根據商家或主播銷售的已發貨訂單、歷史經營數據等風險因素,計算可墊資金額,墊后管理等,并向商家或主播收取相應的服務費。
通過直播墊資服務,商家或主播可以快速獲得資金支持,提高銷售效率,放大銷售規模;同時金融機構也可以通過提供墊資服務獲取相應的收益,提升自身盈利場景能力,這是一種雙贏的直播電商供應鏈融資方式。
NO.4直播墊資風險控制
風險管理與控制,是微觀金融創新的基石。直播墊資作為一種融資服務,也存在著諸多風險。以下是對直播墊資的風險管理建議。
1.合作對象評估:金融機構在提供墊資服務之前,需要對商家或主播進行風險評估,確定商家或主播的信用狀況,同時分析訂單數據,店鋪評分,退換貨以及3-6個月歷史經營數據等因素計算可墊資金額。在選擇合作商家時,最重要的前提是商家必須處于良性經營狀態,有穩定盈利且能放大的業務模型。
2.合約設計:金融機構與商家或主播應該簽訂融資協議+補充協議,明確服務內容、服務費、風險責任等,避免風險發生時出現爭議。
3.押品監管:金融機構應該對商家或主播提供的押品進行監管,避免押品丟失或損壞帶來的損失。
4.透明度:金融機構應該向商家或主播提供透明的服務,包括墊資金額、服務費用等,使商家或主播清楚地了解融資服務的詳情,避免隱瞞或欺詐行為。
5.資金流程實時監控:金融機構需要對墊資服務的資金流程進行監控,確保資金在商家或主播銷售訂單結束后及時回流,避免資金損失。
6.實時監控:金融機構需要實時監控商家在電商經營中的變化,如銷售發貨訂單、退換貨、商家評分、達播排期等,確保其還款能力和墊資使用合規。
7.風險預警:可以通過系統設置對應的預警機制,包括不限于一旦訂單異常、商家存在不良行為或違規操作等,便立即采取相應措施,如凍結墊資額度、提前收回墊資等。
通過以上風險管理措施,金融機構可以較為有效地管理直播墊資服務的風險,同時提高服務質量和收益。
直播墊資金融服務給商家帶來的不僅僅是經營上的助力,更是時間成本、邊際成本的降低,同時也能大幅增加商家的行業競爭力,爆品耐受力等。直播墊資的成長由直播電商引發,直播電商供應鏈發展推動,而金融將利用其杠桿的作用,為直播行業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目前直播墊資仍面臨很多挑戰,如數據安全、風控能力的提升、監管規范等,還需要金融機構不斷進行探索研究,也需要相關部門加強監管。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銷售線上化程度逐漸提高,直播電商的蛋糕會越來越大,我們可以預見到,直播墊資及其所涉及的直播供應鏈金融領域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并呈現出更加多元化、創新化的發展趨勢,將會給零售、金融行業、實體經濟的發展,帶來波瀾壯闊的新氣象。
去年11月23日,網經社宣布成立“消費品電商供應鏈金融服務中心”,并發布消費品電商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旨在破解消費品流通企業融資難題。近日,網經社還與網盛聯袂推出直播電商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為包括抖音、快手等平臺上的商家,提供供應鏈金融的服務,具體包括:為生產商提供“原料貸”、為供應鏈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為直播店鋪提供“抖店貸”產品,單戶小于1000萬元。解決平臺上的商家資金流動性難題,緩解資金壓力。
該服務的優勢表現為:一是無抵押、純信用貸;二是一次授信、循環使用;三是按需提款、專款專用、按天計息、隨借隨還。并實現了鏈條上供應鏈企業、網店、銀行以及運營方的“四方共贏”。(合作方案詳見:http://www.100ec.cn/zt/wswjsxfpgyl/)
標簽:
上一篇:東方甄選假野生蝦合作商被罰16萬 稱已將該品牌拉黑|環球看熱訊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天津博物館——讓文物“活”在群眾身邊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武少民今年的5月18日,是第47個國際博物
2023-05-24 11:50
原標題:萬青新歌《張洲》上線數字平臺今晚報訊(記者高爽)萬能青年旅店樂隊新歌《張洲》昨日在數字平臺上
2023-05-24 11:47
原標題:《外婆的新世界》:一個異類的可能性張富堅《外婆的新世界》是一個異類,是一部頗具實驗性的作品,
2023-05-24 10:37
原標題:校園愛情故事如何花樣翻新(主題)——電影《這么多年》的怕與愛(副題)湯擁華電影《這么多年》講
2023-05-24 10:42
原標題:《代價》:一場心靈博弈的討價還價(主題)——何冰自導自演新作將上演于上海大劇院(副題)文匯報
2023-05-24 10:40
原標題:非遺傳承人趙春山精湛技藝令古籍煥發新顏(引題)古籍修復讓“今世知古,后世知今”(主題)今晚報
2023-05-24 10:46
原標題:傳承與革新后浪與前浪(主題)——評電視劇《后浪》(副題)劉淑欣中醫藥大學教授任新正心系傳統文
2023-05-24 10:57
原標題: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產業大會將于6月在寧夏舉辦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張千馬學禮5月23日,國際葡萄與葡
2023-05-24 09:53
原標題:新發現!長江流域青海段共有文物資源546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邢生祥記者日前從青海省文化和旅游
2023-05-24 09:33
原標題:第十八屆、第十九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揭曉新華社北京5月23日電(記者王鵬、黃玥)第十八屆、第十九屆
2023-05-24 07:39
原標題: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愿服務特別節目彰顯“與人民同行”在第10個中國文藝志愿者服務日到來之際,5
2023-05-24 07:35
原標題:“在生活中深造,做人民的學生”(主題)——記“人民藝術家”王蒙與作家們的“清溪一課”(副題)
2023-05-24 05:52
原標題:《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巨幅長卷一眼千年光明日報記者王雯靜萬瑪加光明日報見習記者李春劍
2023-05-24 05:32
原標題:北京京劇再添一朵“梅花”(主題)青年演員郭偉憑借《石評梅》獲中國戲劇梅花獎(副題)北京晚報記
2023-05-23 15:45
原標題:電影《川流不“熄”》周末公映北京晚報訊(記者王金躍)由馮鈳予執導,楊新鳴、胡昌霖、楊童舒主演
2023-05-23 15:36
原標題:電影華表獎今晚頒獎(主題)八部“上海出品”進入提名(副題)新民晚報訊(記者孫佳音)“奮楫揚帆
2023-05-23 15:37
原標題:遼寧歌舞團“文化潤疆”活動啟動沈陽日報訊(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陳鳳軍)“真沒想到,這次為
2023-05-23 15:36
原標題:突出“她力量”,數量迎井噴,類型全拓展(引題)“全女性”概念成綜藝市場潮流(主題)文 羊城晚
2023-05-23 14:48
原標題:打造“遇書房”服務體系,數字化、智能化讓讀者“隨心所欲”,建成文旅融合性專題文獻館,形成五大
2023-05-23 14:54
原標題:《舞上春》連演三場,場場爆滿(引題)藝術院團業務考核大放異彩(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高倩常言道,
2023-05-23 13:33
原標題:電影《最后的防線》啟動儀式舉行北京日報訊(記者王金躍)大型百集紀錄片《劍膽忠魂將軍譜》暨電影
2023-05-23 13:40
原標題:我國深海考古取得重大進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5月20日,國家文物局主要負責同志乘坐“深海勇士
2023-05-23 11:42
原標題:兼具城市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的功能(引題)雄安大學園圖書館初露“真容”(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如
2023-05-23 11:51
原標題:第三屆“北京大工匠”楊曉雪:(引題)與時間賽跑幫文物“永生”(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天淇中國人
2023-05-23 11:55
原標題:建筑大市武漢吟出《寫給建筑人的情詩》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張翀通訊員張世宇忙碌,是對責任最平凡
2023-05-23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