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5月10日,正值第7個“中國品牌日”。當前,品牌消費已經成為國內消費市場的主流趨勢。值此之際,拼多多、抖音、天貓等平臺相繼推出系列品牌活動,推動品牌創新升級,電商平臺的這場品牌爭奪戰逐漸白熱化。(詳見網經社專題:“中國品牌日”第七載國貨在電商平臺最吃香?https://www.100ec.cn/zt/zgppr7/)
出品|網經社網絡零售部
作者|吳夏雪
(資料圖)
審稿|舒舒
一、品牌計劃持續孵出
5月10日,2023年中國品牌日活動在上海開幕,活動主題是“中國品牌,世界共享;品牌新力量,品質新生活”。活動現場,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自2017年起,我國將每年5月10日設為中國品牌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各地方組織開展系列中國品牌日特色活動,在全社會廣泛傳播品牌發展理念、凝聚品牌發展共識、營造品牌培育的氛圍,積極提升我國品牌建設發展成效。
近年來,在該政策推動下,幾大電商平臺陸續推出相關品牌孵化計劃,如拼多多在2018年推出“新品牌計劃”,京東曾推“名品登頂”計劃和“星品飛躍”計劃,快手電商的“品牌合伙人計劃”,唯品會的“新銳品牌計劃”,抖音電商的“抖品牌成長扶持計劃”和“寶藏計劃”,小紅書的“新生品牌扶持計劃”,天貓的“百億新品計劃”和“華流品牌計劃”等。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認為,隨著中國制造業升級、年輕一代消費觀念的變化、電商平臺推出各類扶持新消費品牌計劃,特別是“雙11”、“618”電商大促,以及“中國品牌日”期間,對新消費品牌來說機會徒增,這也是打開市場的重要途徑。當前不少新消費品牌憑借阿里、京東、拼多多們,快速獲客的方式“出圈”。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表示,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收入不斷增加,促進了消費水平的提高。其次,品牌產品多樣、高性價比和購買更加方便快捷等推動了品牌消費升級。最后就是國家的政策支持也推動了品牌的發展和刺激了品牌消費。
“很多品牌的營銷工具都是通過互聯網渠道的,粉絲經濟永遠不過時,因為每個時代都有粉絲經濟,只不過是互聯網讓很多人變成了粉絲,且變得很瘋狂。所以粉絲經濟帶來的社交經濟在很大程度上通過直播、短視頻甚至人工智能這樣的工具放大了,對于品牌一夜之間的爆紅是非常見效的,這種效果的達成相當之快。”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虎東曾表示。
二、電商營銷帶來啥?
今年,拼多多、抖音等電商平臺也推出系列品牌日活動。早在今年三月,拼多多百億補貼以泉州站為起點,推出系列走進產業帶專場直播,并計劃持續走進全國一線制造業、農業產業帶,助力當地特色產業發展。據了解,拼多多投入了數十億元的資源包,深入到100多個制造業產業帶,助力國貨品牌直連國內國外市場,并從產品結構、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品牌打造等方面,為制造業品牌提供全鏈路的數字化服務,助力傳統企業和制造工廠轉型升級。
抖音電商聯合中央廣播電臺央視網于5月4日至5月15日期間推出“中國品牌消費節·510國貨品牌大賞”專場活動,5月10日-5月11日期間將推出國貨專場直播活動。央視網還將同步上線專題頁面,以視頻、資訊等形式系統記錄下“中國品牌消費節·510國貨品牌大賞”期間亮點,為活動的傳播聲量持續加碼。
此外,天貓聯合100個中國品牌發起“華流品牌計劃”,通過新供給、新營銷、新內容、新體驗,引領中國文化新消費,助力中國品牌創新和持續增長。圍繞東方美學、服章之美、中式滋養、傳統精作、國風文創等8大華流文化新趨勢,深度綁定城市文化地標,率先集結“華流”文化符號,聯合品牌共同開啟“510世界華流大賞”。
多樣化的平臺活動也吸引了眾多的品牌,莫岱青認為:目前品牌正逐步進入提檔升級階段,入駐多元化線上渠道和發展自有渠道,降低對單個渠道和超級大平臺的依賴,也有利于降低企業經營的潛在風險。
莊帥分析道:電商平臺的出現使消費者可以足不出戶就能完成購買行為,降低了消費成本,提高了消費質量,更好地滿足了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此外,電商給品牌還會帶來各種新的營銷方式,如直播、社交媒體等,這些新的營銷方式將會給品牌帶來更多的增長機會。
不過,陳虎東則認為,“這種快速的所謂的新消費品牌崛起,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最大的問題在于,幾乎是所有人都認為快速的進行消費者心智的占領是一件好事情,所以為了達到這種快,盲目的資本投入、過度的營銷包裝以及不惜一切代價的大搞所謂情懷或者玩法,這樣的經營方式最終會讓這種所謂的消費品牌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一次性消費品,復購率不會太高,甚至極低。”
“因為品牌的建立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是非常復雜的,絕不可能在短期內塑造出來。所以品牌的塑造一定是個長期的過程,我們看到很多品牌從2020開始的時候,直到現在,不知道換了多少茬兒。所以所謂的新消費品牌的發展,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否則都會淪落的。”陳虎東補充道。
三、品牌戰繼續......
然而,風光背后,品牌在發展過程中也頻被“吐槽”。據“電訴寶”(315.100EC.CN)顯示,2022年品牌電商用戶投訴問題類型主要包括:退款問題(23.26%),商品質量(20.93%),虛假促銷(13.95%),其余分別為發貨問題、售后服務、網絡欺詐、退換貨難、訂單問題。
此外,根據“電訴寶”2022年受理的品牌電商領域用戶有效投訴顯示,入選投訴榜的依次為:網易嚴選、小米商城、華碩商城、華為商城、屈臣氏、蘋果、三星網上商城、vivo、戴爾、元氣瑪特、榮耀商城、哈啰好物。此前,耐克、酷樂潮玩、李寧、美的、realme、米家、歡太商城等平臺也遭遇過類似投訴。
莫岱青表示,隨著時代的發展,消費日益趨于理性并且升級。基于消費數字新基建的推進,品牌通過充分挖掘消費升級的新需求,開拓細分賽道上的新品類,并且在各自領域如美妝、服裝、食品、母嬰、家電等迅速發展。同時,這些品牌將京東、拼多多、天貓等傳統電商及抖音、快手等直播電商作為拓展渠道,鏈接消費者、品牌方、供應鏈等各方面。近年來,與日俱增的國貨走進直播電商,通過直播的方式增效、增收。
莊帥則表示,國貨品牌的發展反映出了消費者對國內品牌的認可和信任的提高,以及國內品牌在質量、設計、服務等方面的提升。這說明消費者對國內產品的需求在逐漸增加,對于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產品更加關注。電商平臺應該注重產品質量、品牌營銷、服務創新,深入了解消費者不斷變化和多樣的需求,通過C2M和D2C的創新模式推動國貨品牌的發展。
新品牌“從無到有”,老字號“從老到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產品研發、品牌經營、供應鏈打造,這是一條很長的路。在這條路上,電商平臺還會發揮出怎樣的優勢?這場品牌爭奪戰又該如何推進?我們拭目以待。(如果您是業內人士,歡迎合作咨詢加分析師微信modaiqing166,請務必備注姓名+單位+職務)。
標簽:
上一篇:借力拼多多 信陽毛尖飄香四方_全球簡訊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紀念趙慧秋京劇演唱會將舉行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紀念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趙慧秋京劇演唱會將于
2023-05-10 15:53
原標題:天津自然博物館推出沉浸式AR導覽相機(引題)讓文物在眼前“活起來”(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爽)
2023-05-10 15:46
原標題:《人生路不熟》:除了 "笑聲消費 ",我們對喜劇還有更多期待王雪璞近年來,國內電影市場的“泛喜劇
2023-05-10 15:33
原標題:唐裝漢服輕舞激活文旅融合新活力在剛結束的“五一”假期,西安旅游人氣高漲,共接待游客1330 51萬
2023-05-10 15:46
原標題:山東日照:文旅市場何以“超燃”光明日報記者趙秋麗李志臣通訊員李曉萌從景區到商圈,從海邊到山野
2023-05-10 15:50
原標題:數字技術如何賦能非遺“活”下去“潮”起來(主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傳播研究報告(2018-2
2023-05-10 14:44
原標題:暮春時節的景觀及愛情(主題)——一份對五一檔院線電影的不完全盤點(副題)劉永昶五一假期的中國
2023-05-10 14:33
原標題:9天7場奉上貝多芬作品教科書級演繹(引題)76歲鋼琴巨匠布赫賓德再訪北京(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高倩
2023-05-10 14:56
原標題: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將在福建博物院舉行光明日報北京5月9日電(記者李韻)國家文物局9日召
2023-05-10 14:34
原標題:冷門題材演繹出熱血“團魂”邱偉拔河也能拍成劇?浙江廣電集團推出的“Z視介”首部自制劇《不就是
2023-05-10 13:34
原標題:自媒體時代,警惕藝術欣賞被“帶歪”黃一遷眾多藝術展接踵而來,催生了網絡平臺上數不清的筆記、打
2023-05-10 13:34
原標題:《人生路不熟》:除了“笑聲消費”,我們對喜劇還有更多期待王雪璞近年來,國內電影市場的“泛喜劇
2023-05-10 13:44
原標題:當我們尋訪蘇東坡時,我們在尋找什么?楊奕(90后團員)如果一個人21歲喪母,28歲喪妻,29歲喪父,
2023-05-10 13:46
原標題:日益草根化的短視頻,需要搭建美學階梯嘉賓:王國平(國家一級導演、首屆中國百佳電視藝術工作者)
2023-05-10 13:48
原標題:兒童劇《土狗老黑闖禍了》月底首演北京日報訊(記者高倩)5月8日,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兒童藝
2023-05-10 11:38
原標題:劇本娛樂行業里的年輕人:在創作和表達中實現夢想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夏瑾2018年春天,唯雙偶然接觸
2023-05-10 11:46
原標題: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將在福建博物院舉行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記者楊湛菲、
2023-05-10 09:32
原標題:江蘇揚州:“非遺+旅游”激發新活力5月6日,國家級非遺項目江都金銀細工制作工藝師在江蘇省揚州市
2023-05-10 09:35
原標題:“座右銘”一詞怎么來的?和最初的“不倒翁”有關文 雨林霖東漢釉陶不倒翁清“賽璐珞”不倒翁故宮
2023-05-10 09:56
原標題:中央美術學院舉辦2023屆研究生畢業作品展5月9日,觀眾在展覽現場觀賞雕塑作品。2023中央美術學院研
2023-05-10 09:33
原標題:科幻兒童劇《天宮少年》將于六一前夕首演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由中國科學技術館指導,北京青年報社、
2023-05-10 09:55
原標題:“影視+文旅”雙向奔赴需政府行業攜手鄒祥亮目前,在茂名取景拍攝的35集電視劇《譙國夫人》在CCTV8
2023-05-10 05:36
原標題:在國博,與藝術大師“面對面”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拉斐爾、提香、魯本斯、倫勃朗、安格爾、莫
2023-05-09 17:51
原標題:城市開發為考古遺產“讓路”(主題)——蘇州元和塘古窯遺址保護工作紀實(副題)光明日報記者蘇雁
2023-05-09 16:37
原標題:中英藝術家攜手打造,海派芭蕾演繹《歌劇魅影》(主題)首部以芭蕾語匯演繹這一文學經典的全時長舞
2023-05-09 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