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趙永光)誰說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誰說對弈平凡的不算英雄……2022年的最后幾天,福建在疫情感染高峰中跨過了新的一年。然而,就是在這個特殊時期,福建省特檢院干部職工卻以一種“與眾不同”的工作狀態譜寫一首特檢“孤勇者”之歌,確保各項安全檢驗工作有條不紊進行。
福建省內某化工企業1臺3000立方米液氨球罐已經停產開罐,亟待檢驗。液氨球罐作為大型壓力容器,介質有毒可燃,屬于重大危險源,需要重點檢驗。而此時,省特檢院容管中心多名檢驗員感染新冠病毒,部門減員嚴重。
怎么辦?中心負責人心急如焚,企業還在等著開工,我們可不能掉鏈子啊!“我們還在,讓我們來!”碰頭會時,所有還未“陽”的同志們站出來齊聲喊道。為盡快幫助企業恢復生產,容管中心未感染的同志迅速成立現場檢驗、無損檢測和安全保障3個小組,第一時間投入戰斗,檢驗人員輪流作戰,主動加班,在現場堅持到身體極限,經過5天的連續奮戰,檢驗發現23處表面裂紋,并指導企業消除隱患;同時,感染后癥狀有所緩解的同志,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在做好個人防護、防止感染他人的前提下,第一時間加入戰斗。最終,在最短的時間內助力企業及時恢復生產,節約停機成本近500萬元。
醫院、學校、養老院等重點場所人員密集,關系到病有所醫、學有所教、老有所養等重要民生問題,并且對檢驗時間有特殊的要求。“我高燒已退,身體能夠頂得住,可以出差檢驗!” 福州三部項目負責人陳久春主動站出來。檢驗員林鑫深知部門減員嚴重,雖然身體出現嘔吐等情況,還是主動請戰。科長孫朝志表示:“檢驗任務重要,但檢驗人員的身體健康也很重要。”最終福州三部選派8名癥狀較輕的檢驗員駐扎長樂。為更好地服務使用單位,保證檢驗工作按時完成,他們檢驗時間不固定:有時是在清晨,有時是在深夜;吃飯休息不固定:有時車上吃飯,有時中午1點半后吃飯;他們開玩笑說“最固定的就是加班了”。福州三部全體檢驗員團結一心,樂觀面對,與新冠病毒搶時間、拼速度,克服重重困難,全面完成全年法定檢驗任務及重點場所檢驗、保障工作。
12月下旬,福建特檢院感染人員不斷增加,各檢驗部門嚴重減員,檢驗工作遭遇嚴峻挑戰。
“我還能‘戰’,讓我上!”福州一部罐車檢驗站莊明梓站長,在其余所有檢驗員都陽性確診的情況下,獨自堅守罐車站。面對緊迫的檢驗任務和嚴重的減員情況,福州一部檢驗員徐松、張溫宇、陳鴻3名同志在核酸轉陰后,克服身體虛弱等不適,第一時間返崗工作。江陰檢驗站全員放棄周末休息,堅守施工現場一線,抓緊還未感染的時間、利用還能“戰斗”的分秒,投入檢驗,助力生產涉疫物資的上游企業萬華福建在建裝置快速投產。
石化中心的同志為減少感染風險,主動放棄休息日返回福州、放棄陪伴家人,堅守泉港基地,圓滿完成全年法定檢驗任務。
在工廠、在碼頭、在醫院、在小區的電梯里……疫情下總能看到福建特檢的青年們熱情投入、不知疲倦的身影。他們是疫情高峰下,企業和群眾最值得信賴的伙伴。
“我還沒‘陽’,我去!”在部門人手緊張、任務繁重的艱難時刻,機電中心老檢驗員魏曦光挺身而出。“雖然臨近退休,但部門有困難,我能上!”機電中心即將退休的老檢驗員紀偉江毫不退縮。他們2人與老駕駛員蘇明裕一起,組成“老年三人組”,主動挑起急難檢驗任務的重擔,優質高效對接近20余家使用單位,完成60余臺設備定檢任務。他們也因此被同事們戲稱為“疫情之下的老年孤勇者”!
戰嗎?戰啊!以最卑微的夢,致那黑夜中的嗚咽與怒吼……在這特殊時期,福建省特檢院積極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克服全年多次突發疫情及年末院內人員感染、一線檢驗人員嚴重減員的嚴重困難,以扎扎實實的落實代替轟轟烈烈的形式,全面完成法定檢驗任務,用責任守護安全,用擔當踐行使命,為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福建特檢力量,展現福建特檢擔當。
上一篇:快看點丨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八個方面,保障冬季旅游市場安全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雖楚有材,晉實用之”(主題)——從春秋時期歷史文化現象看歷史規律(副題)黃樸民楚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大國。它大部分時間里
2023-01-16 10:46
原標題:【文化評析】期待更多女性題材劇植根現實生活近期,電視劇《風吹半夏》以高分口碑收官,劇中主角女商人許半夏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3-01-16 10:53
原標題:河南漢魏洛陽城發現240座北魏時期皇家倉窖記者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隊獲悉,考古人員近日在河南漢魏洛陽城宮城遺址內
2023-01-16 10:38
原標題:《生機勃勃的我們》:展示鄉村振興圖景光明日報記者崔興毅陳晨光明日報訊(記者崔興毅、陳晨)日前,由國家鄉村振興局指導的全國首檔
2023-01-16 10:52
原標題:《中國奇譚》古典故事用現代思路新編邱偉誰也沒想到,2023年的開年爆款會是一部動畫短片集——《中國奇譚》。元旦伊始,曾創作《大鬧
2023-01-16 10:41
原標題:四川濛溪河遺址或將助力破解“資陽人”之謎光明日報訊(記者周洪雙)四川資陽濛溪河遺址考古發掘專家座談會近日在資陽市樂至縣舉行。
2023-01-16 09:49
原標題:喜劇《赤腳走公園》:“嬉皮笑臉”背后的真誠王潤1月12日至14日,在國話先鋒智慧劇場上演的爆笑喜劇《赤腳走公園》,秉持了曉年青劇團
2023-01-16 09:52
原標題:“史升漢降”與史學史之延長【讀史札記】傳統“正史”中,《史記》和《漢書》雙峰并峙,影響深遠,而兩者間的異同高下之比較,也成了
2023-01-16 09:46
原標題:重讀謝靈運與謝瞻《戲馬臺》詩東晉義熙十四年(418)九月九日,宋公劉裕在彭城戲馬臺設宴,為辭官歸隱的孔靖送行。謝靈運、謝瞻兄弟在
2023-01-16 09:34
原標題:北美票房:《阿凡達:水之道》周末票房五連冠中新社洛杉磯1月15日電(記者張朔)首映一個月來,《阿凡達:水之道》(Avatar:TheWayof
2023-01-16 08:45
原標題:北魏洛陽永寧寺文物首次大規模展出中新社河南洛陽1月15日電(記者韓章云)“其寧惟永——北魏洛陽永寧寺特展”15日在洛陽博物館開展,這
2023-01-16 08:34
原標題:北京自然博物館舉辦兔年新春生肖文物圖片聯展?光明日報北京1月15日電記者詹媛15日從北京自然博物館了解到,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文
2023-01-16 08:33
原標題:漢魏洛陽城遺址發現大型倉窖遺跡光明日報記者王勝昔光明日報通訊員梁笑宇1月15日,記者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考古隊獲
2023-01-16 08:56
原標題:網劇《擇君記》開播(引題)青年演員上淇:從看“建寧公主”到演“九公主”(主題)近日,騰訊視頻上線網劇《擇君記》。該劇一開播,
2023-01-16 08:44
原標題:融解于故事的“現實真情”(創作談)李浩寫一部完全不同的長篇小說,這個想法出現在10年前左右。那時,我剛寫完長篇小說《鏡子里的父
2023-01-15 15:46
原標題:《野望》:中國新鄉村的“浮世繪”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張鵬禹)近日,付秀瑩長篇小說《野望》研討會在線上舉辦,研討會由中國作協
2023-01-15 15:45
原標題:高品質大劇亮相央視電視劇頻道(引題)《狂飆》《三體》好戲連播(主題)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多部高品質大劇近期陸續定檔開播,其
2023-01-15 15:41
原標題:馮遠征委員:推動演出市場“滿血復活”北京日報記者韓軒擦亮“大戲看北京”的文化品牌、推動演出市場“滿血復活”——1月13日晚,來自
2023-01-15 15:51
原標題:拍出約300萬人民幣AI繪畫會不會搶藝術家飯碗?繪畫AI說:藝術創造不只是人類的專屬品。藝術家說:創造力是人類擁有的最后堡壘。2016年
2023-01-15 14:47
原標題: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建筑藝術展揭幕(引題)從歷史和未來展現“藍圖北京”(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王磊?攝影 北京青年報記者王曉溪
2023-01-15 14:57
原標題:面點飄香迎新春1月13日,山東省棗莊市龍山路街道居民在制作傳統“面魚”。新華社發(孫中喆攝)春節將至,我國一些地區有制作花糕、花
2023-01-15 14:46
原標題:陜西西安:傳統民俗迎新春1月14日,演員在西安市永興坊景區表演傳統社火。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1月14日是農歷小年,位于陜西省西安市新
2023-01-15 14:33
原標題:《中國奇譚》引發共鳴導演:用溫暖結局抵達更多觀眾這是一個清風微拂的夏日,在郁郁蔥蔥的森林之中,一只小豬妖正在枝葉茂密的綠樹下
2023-01-15 13:56
原標題:“溫暖有你共赴美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新春聯誼會舉辦中工網北京1月14日電(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郝赫)新年臨近,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
2023-01-15 10:48
原標題:國博開年首展閩臺藝術展亮相1月12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南2展廳的“源·緣——閩臺藝術展”上,參觀者們在豐富多彩的展品前駐足觀看。據
2023-01-15 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