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三明6月27日電(雷朝良)走進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清龍蘭花基地,滿目的蘭花亭亭玉立,清香宜人。基地的主人賴張龍向記者介紹著各種蘭花的由來和特征。
2010年,經銷臺灣蘭花多年的清流青年賴張龍與臺商王清香一拍即合,聯合創辦三明市清龍生態蘭花有限公司。賴張龍充分發揮自己在蘭花種植方面的經驗,并借助臺灣先進的蘭花育種技術,其公司發展一路走高,現年生產新品蘭花種苗120萬盆,商品蘭花60萬盆,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成為省內知名的蘭花種植企業。
(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清流縣深入挖掘“臺”的資源優勢,發揮臺灣農民創業園平臺作用,探索創新清臺農業交流機制,打造以百畝精品蘭花園、千畝櫻花觀賞園、萬畝生態茶園為代表的規模化、品牌化農業項目,積極申報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增強發展后勁,促進特色現代農業發展。
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管委會副主任羅尚華告訴記者,當前清流縣正圍繞三明市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申報“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兩區一點”(“兩岸融合發展綜合試驗區”“兩岸現代花卉產業區”“兩岸產業融合振興示范點”)建設,推動當地海峽兩岸融合高質量發展。2021年4月,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被確定為第七批“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成為全省4家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之一。
今年上半年,賴張龍所在的企業迎來重要發展。當地為打通服務臺商臺企“最后一公里”,拓寬企業產品銷售渠道,與福建省高速公路經營開發有限公司三明分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在境內的服務區設立臺資農特產品展銷館。
賴張龍的蘭花在高速服務區僅試賣了一周時間,銷售額就達到五六萬元。“產品‘上高速’,不僅為我們臺資企業帶來了新商機,更為宣傳推廣在清臺企、臺資農特產品提供了好平臺,這樣一舉多得的好事,是我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賴張龍說,目前他正在做國蘭的品種研發,公司正向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邁進。
在清流縣賴坊鎮姚家村,臺商簡文通打造的千畝櫻花園已成為當地的一張燙金名片。今年2月,簡文通的30萬株櫻花樹競相綻放,漫山遍野的櫻花,吸引20萬人次游客于深山之中邂逅粉色花海。
2012年1月,簡文通受邀來到清流,開始打造集櫻花培育、種植、休閑觀光、鄉村旅游開發為一體的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基地。“這里和家鄉新北的緯度、氣候相似,清流的天氣稍微冷一點,更適合種植櫻花。”簡文通說。
起初,簡文通的櫻花園是一片荒地,“土地比較貧瘠,怎么種也種不活。”簡文通說,當地臺港澳辦、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等部門了解到有關情況后,積極協調專家上門“問診”;他也一路鉆研,攻堅克難,最終越種越多,從最初的3600株櫻花樹,發展到現在30萬株。
其間,當地有關部門還幫助簡文通協調解決了櫻花種植用地問題,并扶持其完成了觀光步道、櫻花觀景臺、觀景亭、停車場、溝渠路、節水灌溉系統等配套設施建設,使櫻花園的生產生活設施不斷完善,游客接待能力進一步提升。
如今,簡文通已建成2000畝櫻花種植基地,其中包括300畝櫻花種苗培育基地和1700畝櫻花觀光園。這個賞櫻勝地也有了福建省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品種最全、花期最長的“四最”特色,更是兩岸情誼的結晶和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發展成果的見證。
不只是自己扎根清流山區種櫻花,簡文通的兒子和兒媳婦也從臺灣到了清流。“準備讓他們學習管理櫻花園”,簡文通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顧客對于觀賞性盆景的需求越來越大。除了銷售櫻花苗木,未來還計劃把櫻花做成盆景,讓它走進千家萬戶。
近年來,清流縣通過對惠臺政策的落細落實、組建“臺胞臺企健康養生志愿服務隊”、設立“涉臺巡回檢察聯絡室”、開展清臺經貿交流合作等等,進一步深化清臺融合發展,增進“兩岸一家親”的心靈契合。
同時,清流縣立足當地農業特色項目,加強清臺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資源對接,廣泛借鑒臺資優秀企業先進生產、管理、經營理念,積極引進臺灣農業優良新品種、新技術,促進海峽兩岸人才融合發展,助推特色農業發展壯大。
如今,清流縣已建成全國最大的精品國蘭繁育基地、全省最大的鮮切花基地和蛋雞產業園。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先后被授予“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海峽兩岸科技產業合作基地”“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等稱號。
羅尚華表示,將充分發揮清流對臺招商優勢,深入開展閩臺農業交流合作,培養一批閩臺農業合作新型農民,推動農林品種、技術、人才和信息交流,達到清臺合作新成效。
標簽:
上一篇:夏季達沃斯的聲音 | 直面挑戰 重啟增長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聚焦2023年山西省第九次旅游發展大會丨原標題:厚重山西大有可為山西日
2023-06-28 11:50
原標題:縣城音樂節:不愿曇花一現解放日報記者劉暢今年夏天,長三角城
2023-06-28 11:42
原標題:演員吳越澄清:網傳“吳越”書法不是我創作的記者師文靜近日,
2023-06-28 11:56
原標題:泰國藝術片《記憶》中國票房全球最高環球時報特約記者董銘對影
2023-06-28 11:52
原標題:感受津派文化暢敘合作友誼(主題)張工博爾格·布倫德出席2023
2023-06-28 11:51
原標題:國寶“白馬作”毛筆:印證漢代文職官吏“簪筆”習俗華西都市報
2023-06-28 10:49
原標題: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呈現中華文化大餐6月27日,在
2023-06-28 10:40
原標題:西周銅器“史墻盤”:284個字講述家國歷史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
2023-06-28 10:38
原標題:廣州考古發現商時期文化遺存記者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
2023-06-28 10:46
原標題:北京電影學院第三屆學院獎頒獎(主題)張藝謀、于冬、張嘉益、
2023-06-28 10:32
原標題:茅盾文學獎小說搬上京劇舞臺(主題)國家京劇院新創現代京劇《
2023-06-28 09:41
原標題:《鐘馗嫁妹》糅合話劇與京劇北京晚報訊(記者高倩)日前,話劇
2023-06-28 09:54
原標題:近40部中外影片鏖戰暑期檔(主題)電影市場將迎來新一輪觀影高
2023-06-28 09:36
原標題:相聚天津見證美妙夜晚(主題)──2023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文化
2023-06-28 09:56
原標題:土家山鄉的農民畫室光明日報記者張國圣李宏早上8點多鐘,曾云
2023-06-28 09:36
原標題:中華書局“康雍乾”傳記再版北京晚報訊(記者路艷霞)中華書局
2023-06-27 16:49
原標題:61天呈現76場演出主辦12個主題夏令營(引題)?“打開藝術之門
2023-06-27 16:55
原標題:《瘋狂元素城》:想象力“蒸發”,無厘頭的愛情皮克斯動畫新作
2023-06-27 16:38
原標題:“好聲音”官宣導師全新陣容今晚報訊(記者高爽)2023年《中國
2023-06-27 16:33
原標題:天津取景拍攝城市煙火氣倍感親切(引題)?電視劇《熟年》呈現
2023-06-27 16:34
原標題:魯獎得主夏堅勇歷時十余載大成之作“宋史三部曲”推出工人日報
2023-06-27 15:47
原標題:國博舉辦新疆歷史文物展(引題)?生動呈現文化交融的壯麗史詩
2023-06-27 15:39
原標題:2023第二屆黃河流域戲曲演出季入選名單公布中國文化報訊(記者
2023-06-27 14:45
原標題:工業情感勵志劇《淬火丹心》廣東衛視熱播(引題)?取材武鋼,
2023-06-27 14:41
原標題:河南考古又有新發現:精美壁畫墓現身鄭州記者從河南省文物考古
2023-06-27 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