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雖然平時覺得我們沒那么忙碌,但自己真的實踐后就覺得并非想象中的容易,人生百味在其中。下面我就談談這幾個周在數學教學和語文教學工作中的一些心得。
(資料圖)
這是每個實訓生都必須經歷的過程,那就是認真聽課。我的指導老師唐老師是一位非常有責任心的美術教師,他在課堂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與想象力,讓學生能夠帶著強烈的興趣去完成每一幅畫,每次聽唐老師的課都能讓我收獲很多。除了聽美術教師的課,我還經常去聽其他優秀教師的課,尋找每個教師的教學方法以及在課堂管理上的各種優點,從中吸取經驗。
聽了一段時間的課之后,我開始走上講臺,開始了自己的第一堂課,上的是高一的一節數學課。當然,剛開始心情特別緊張,由于經驗不足和應變能力不強,課堂出現了“講課重點不突出,講課順序不清,師生配合不夠默契”等等。針對出現的問題,指導老師要求我多聽課,多向經驗豐富的教師學習,并且面對面地指出教案的不足以及上課時存在的缺點,幫助修改教案,她們沒有絲毫的架子,有更多的是朋友般的親切交談。
為了彌補自己的不足,我嚴格按照學校和指導老師的要求,認真仔細地備好課,寫好教案,積極向其他同學和老師學習,多多向人請教,把握好每次上課的機會,鍛煉和培養自己的授課能力。
在上課的過程中,我遇到了許多困難:譬如學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當時有人建議我使用強制的方法,如罰站、罰蹲等。誠然,這種方法可以勉強維持課堂秩序。然而,這也無疑加深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甚至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作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設法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在教學活動中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而且教師要把自己當成活動中的一員,是學生們的良師益友。我取得的教學效果還不錯,有幾個很調皮的學生在上我的課時認真多了,還積極舉手回答問題。
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好動的,而且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這樣很容易開小差,影響教學效果。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我給每個小組在黑板上加紅花,哪個小組認真聽課,就給哪個小組加紅花或者是畫一些動物代表每一個小組,采取加分制,這種方法取得的效果果然好。以前常常因為學生在下面開小差,我喊破嗓子都沒辦法控制,現在卻可以很好地控制課堂,直接向課堂要效益了。
我實訓班主任的班級是初四,此時的他們,心智已經基本成熟,但依然談那么的好動。記得我剛到課室的第一天,下午就有的同學送了我禮物,我非常感動,可見他們是非常喜歡我這位剛來的老師的。面對這么一群處于青春期躁動時的孩子,我從心里感到喜歡。
整個實訓期間,我覺得班主任的工作最令我難以忘懷。班主任的職責和任務很多,日常管理也非常的辛苦,由于初四的學生都還叛逆,自我組織和約束能力都還很差,特別是后進生更差。這就需要老師牽著他們走,告訴他們應該怎樣做。
通過與這個班級的接觸了解,對班主任工作我有了以下幾點的領悟與體會:
1、以身作則,以自身魅力教導學生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學生都看在眼里,叫學生不要亂扔垃圾,自己就首先要做到不扔垃圾。班主任通過良好的素質征服學生,使學生對班主任產生愛,才能接受班主任的管理教育,班主任就通過自己良好的素質可以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班主任健全的人格能感悟學生、感化學生、感染學生,使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產生情感共鳴,班主任只有得到學生的信任和誠服,師生才能融洽交流。
2、賞罰分明,恩威并重,說到做到
獎賞分明,恩威并重,是我從何老師作為一名班主任身上感悟最深的。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曾老師對學生都有明確的要求,做得好的大力地表揚,沒按要求做的嚴肅地批評,賞罰分明,說到做到,讓學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
3、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很重要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教導,做好班主任工作,離不開家長的輔助。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才能讓家長及時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同時也能讓老師更清楚每一個孩子的個性,針對孩子的問題與家長共同解決。目前的校訊通,確實讓老師與家長的交流聯系簡單密切了許多,使班主任工作更好地開展。
4、善于培養有能力的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主任不可缺少的左右手。在班上,蘇老師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和每個學生具備的不同能力,讓學生擔任不同的職位。善于培養有能力的班干部,可以減輕班主任的工作負擔。
在實訓班主任工作期間,我與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熱心真誠面對每位學生,尊重他們,深入細致了解他們。在班級管理上,積極負責,這個班上,也參加了許多的課外活動,書法繪畫大賽,老師與學生的辛勤付出也讓我們在最后取得優異的成績。在參與班集體的活動中,我感覺到了自己也融入了他們,成為了這個班的一份子。
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對于一個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的體會是必須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使他們在快樂中主動學習。因為課堂都是以學生講為主,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由“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的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現在的學生比較喜歡炫耀自己,于是我根據他們的個性和年齡特點,非常注重鼓勵他們。只要他們答完問題,我都用鼓勵性的語言對他們說:“真好”、“真響亮”、“還不錯”等等。他們得到老師的贊揚,積極性提高了,久而久之,就養成了敢于舉手回答問題的習慣了,而且,同學回答問題很好的,我就叫所有的同學用“棒、棒、你真棒!”的激勵話語來鼓勵他們,這樣,充分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情緒飽滿,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實訓,有得有失,有喜有悲,有苦有甜,有付出,有收獲,有反思,有感恩,感慨良多。
雖然實訓生活結束了,但我的教師生涯才剛剛開始,知識是無止境的,我會時刻不忘超越自己,面對教育事業,我將帶著滿腔熱情,不斷前行。最后還要特別感謝老師對我們的關心和指導老師、班主任對我的指導和幫助,以及同在一個學校一起奮斗努力的實訓小組組員們。
時間過得真快,短短的近幾個周的實訓生活已經結束了。這近兩個月的實訓使我的教學經驗得到了一個質的飛躍,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知識是永無止境的。”在取得好成績的同時,我時刻不忘超越自己,面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將鼓舞著我不斷前進。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巨然雪圖·軸》(局部)作者巨然(五代)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巨然,生卒年不詳,江寧(江蘇南京)人,五代畫家。他是位僧人,早年在南
2022-12-18 13:47
【視線】原標題:職場節目:唯有真實才動人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鄧崎凡就讀于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19歲姑娘王星星為了在一次省級職業技能大賽中獲
2022-12-18 07:56
【藝評】原標題:文字謀心音樂謀魂劉穎余上個世紀90年代,是一個奇妙的時代。有一陣子,我們都熱衷成為一個音樂發燒友,以幾百元的月薪,去購
2022-12-18 07:56
原標題:清清的小河周養俊送信送報,每天都要過幾趟河。送了河東送河西,送了河西又送河東;只因河水是繞山走的,人又都住在河兩岸的半山腰上
2022-12-18 06:34
原標題:鄉村老屋苑廣闊以前農村的房子,都是土打墻,草苫頂,不能說是茅草屋,但肯定沒有青磚紅瓦的房子那么結實。農村老家有一個習俗,搬了
2022-12-18 06:54
原標題:一壺老白茶李風玲周末。深秋。下午。伏案疾書,忽然就覺得喉嚨干,于是起身泡茶。剛鋪下茶席,書房里的兒子走過來說:“媽,今天我來
2022-12-18 06:48
原標題:小雪有味劉芳在我的童年記憶里,小雪,是二十四節氣里最有味的。小雪到,有美味。小時候,最盼著小雪,因為放學回家后,能享用“一鮮
2022-12-18 06:52
原標題:鮮美的豆腐乳李成在我家鄉,差不多家家都做豆腐乳。我們那里都是春節做“年豆腐”時,特意留出幾板豆腐,擱在陰涼處,稍稍被風吹干,
2022-12-18 06:46
【作品廣議】原標題:重新認識“熊樣”肖承森漫畫,是觀察和洞悉人性的藝術。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漫畫作者經常把各種動物請到自己的作品中,熊
2022-12-17 18:47
原標題:工人的畫(第1733期)高度重視?山東?于昌偉拷問?陜西?李天躍消失的音符?山東?張運河盼兒?江蘇?陳景凱脫了皮,命休矣?山西?
2022-12-17 16:52
原標題:助力中軸線申遺北京鐘鼓樓周邊歷史風貌逐步恢復北京的中軸線申遺文本將于2023年正式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目前,申遺工作進入到了倒
2022-12-17 05:54
鄉村工匠原標題:“一見鐘琴”守匠心從2008年白玉昆選擇返鄉創業投身馬頭琴制作行業,到如今成為內蒙古興安盟內首屈一指的民族手工藝非遺傳承
2022-12-17 05:48
原標題:澳門舉辦大型會展呈獻五個“美食之都”魅力新華社澳門12月16日電(記者劉剛李寒芳)“澳門之味巡禮——五都薈萃”16日晚在澳門金光大
2022-12-17 05:48
原標題:“賀歲迎祥——紫禁城里的春節文化展”在澳門開展新華社澳門12月16日電(記者李寒芳劉剛)“賀歲迎祥——紫禁城里的春節文化展”16日
2022-12-17 05:50
實證西域為中國固有領土之⑤原標題:古稱高昌的吐魯番,為什么被贊為“世界上最富有的露天考古博物館”?吐魯番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這里有
2022-12-15 19:38
原標題:《卿卿日常》里,九川禮儀為何各不同?這部戲的禮儀從最開始的時候,最吸引觀眾的就是九川禮儀各不相同了。從第一集開始,我們就看到
2022-12-15 05:44
原標題:此“郁金香”非彼“郁金香”唐代的外來香料真“香”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陳品中國香文化歷史悠久,早在石器時代就有焚香祭祀的行為,先祖
2022-12-14 13:42
原標題:《故鄉潮州》出版專訪陳平原教授(引題)談論故鄉,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心境(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王勉而心境好解,這學問又是如
2022-12-13 20:33
原標題:《逐光的孩子》高校“開講”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通訊員卓張鵬胡蘭楊倩文攝影彭佳12月11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藝術大思政課《逐
2022-12-13 17:34
原標題:打磨六七年小說《天圣令》講了什么故事?中新網12月12日電近日,兩場主題為“從‘天圣令’看宋韻文化”的講座舉行,著名作家蔣勝男從
2022-12-13 13:50
原標題:《人在草木間》系列融媒體報道今起推出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
2022-12-12 21:39
原標題:山西明日起多個文化場館恢復開放記者日前了解到,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銅博物館、太原市博物館、臨汾市博物館以及太原市圖書館等文化場
2022-12-12 20:36
原標題:《三體》上線首日播量放過億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張翀12月10日,《三體》動畫在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全網獨家上線,首周兩集連
2022-12-12 19:33
原標題:郭沫若屈原研究的時代氣象晚清七十年,中西文化在激烈碰撞中相互借鑒、吸收和融合。在這一時代大背景之下,20世紀上半葉的楚辭研究在
2022-12-12 14:45
原標題:中國近代日記研究的拓展、反思與未來(主題)——從“日記研究叢書”說起(副題)日記這種文獻類型和書寫方式,在中國具有悠久的傳統
2022-12-12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