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相關資料圖)
你知道年的味道嗎?香香的,甜甜的……看著親人朋友一起敘舊,吃餃子。這一刻,我感受到了年的味道,那是一種妙不可言的歡樂。
年的味道好似一朵花苞,在我的味蕾上悄然綻放。
“當當當……”十二點的鐘聲敲響了。瞧啊,窗外成了煙花的世界。“咻——砰!”又一個煙花在空中炸開了。看這些千姿百態的煙花,有的像“大紅花”;有的像“滿天星”;有的像“仙女散花”。如今,這些卻沒有了。
想著那些年的煙花,年悅耳的聲音鉆入我的心房。
年的顏色五彩繽紛。街道上處處張燈結彩,人們敲鑼打鼓,舞動色彩艷麗的獅子。家家戶戶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一盞盞五顏六色的燈火把城市妝點得格外美麗。
年喜氣洋洋的色彩,溫暖著我的心窩。
春節是一年的開始,是播種希望的季節。在新的一年里,我要播下希望的種子,收獲果實累累的金秋。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它代表著團圓、幸福、平安。新年新氣象,我最喜歡了能夠穿穿新衣,收收紅包,放放鞭炮,不亦樂乎!今年我家的春節過的也別有一番滋味。
今日我早早地起了床,幫大人做事。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不一會兒,春聯貼上了,春聯可真好:上聯:新年新春新起點。下聯:大吉大利打發展。橫批:新年大吉。燈籠也掛好了,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中午,奶奶擺上了豐盛的飯菜,有雞、魚、豬、肉等好多好吃的東西,簡直能夠與城里餐桌上的媲美。
夕陽西下,奶奶又忙著準備年夜飯了。爸爸弟弟和我也忙著堆火輪。我們齊心協力堆好了一個又大又穩的火輪,看著我們的杰作,心里簡直樂開了花。之后,我們又幫媽媽包餃子。夜幕籠罩著大地,我們全家人圍坐在一齊,熱熱鬧鬧吃團圓飯。
我早已迫不及待地要放炮了。我找了個安全的地方,準備放煙花。我拿了一個“大地回春’,撕開包裝紙,用香去點捻子。我急忙向后退了兩步,瞪大了眼睛等待著奇妙的景色。只聽哧的一聲花炮中沖出一個火舌,又四處散開,出現許多亮進亮晶晶的光點。我指著美麗的火花,不禁拍手叫好。再放一個財神爺吧!
爸爸顧不上回答,急忙去點捻子。沖出的火舌構成了黃色圓圈猛地噴出絢麗的光,直沖云霄,只留下一條乳白光帶。啊!真是讓我大飽眼福了。之后,我又放了許多煙花。有喜迎大地,百鳥迎春。個個都絢麗多彩,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叫我們快點回來看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有委婉動聽的歌曲,使我淘醉;有滑稽趣味的小品,使我歡樂;有神秘疑惑的魔術,使我驚嘆;有高超技術的雜技,使我贊嘆。總之,各種好看的節目都使我流連忘返。看著看著,零點的鐘聲敲響了,新的一年開始了。來到屋外,千家萬戶的煙花交錯升起,一顆顆五顏六色的火花飛升降落,時而如天女散花,時而如信號飛射,忽明忽暗,把夜暮點綴成鮮花的世界。這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煙花飛舞迎新年啊!
煙花把整個天空照得亮如白晝,它預示著來年的繁榮富強,幸福無疆。
我愛春節。
萬事勝意,年年復始。“讓我們人民群眾的生活越過越好,芝麻開花節節高。”——題記
又是好久沒回奶奶家,新年將至,再次回到那里。只見藍天白云下,清澈的溪水曲曲折折,穿村而過;白墻黑瓦,一座座嶄新的民居錯落有致;村中街道,房前屋后干凈整潔;花壇路邊,茶花、桂樹、青竹隨風搖曳,青色入簾青……這次回鄉,我還要幫村民寫寫春聯。
畢竟是從一年級開始就到各處鄉鎮參加寫春聯、送春聯活動。所以,我絲毫不緊張,站好姿勢,凝神聚意,提起毛筆就寫。許是今日的毛筆一向都是平常我最喜用的,今日的春聯似乎寫得格外流暢。一瞬,引來了眾多村里人,駐目圍觀,偌大的院子也變得擁擠。
但我怎樣也沒有想到,我寫的春聯居然如此搶手。沒有辦法我只好不停地寫,盡量滿足大家的需求——那是村里人對火紅春聯紅火新年的深深憧憬,是對來年幸福完美生活的殷殷向往。約莫兩小時后,我才發現旁邊有位老爺爺,背有點駝,滿頭銀發,胡子、眉毛都花白了,看上去七十多了,可身子板卻挺硬朗,神采奕奕的。突然回想起,這位爺爺好像在我剛開始寫時就站在那了。他朝著我笑了笑,“寫得挺好的!”說完,繼續在一旁看著我寫著。這樣一位爺爺,卻在別家消耗了這么多的時光。我猜想,它是他家里沒人,怕寂寞。可是,即使像我這么善猜測的人也完全猜錯了。一聲“爸,回家吃飯了”,兩個漸行漸遠的身影,半輪紅艷的夕陽染紅西邊的云彩。我從旁人的言語中了解到,原先這位爺爺是因為兒女孝順,逢年過節家里熱鬧得緊,他自我空閑,最喜歡處處閑逛,悠游歲月。那一剎那,我才發覺“闔家團圓”是年最美的味道。
《看見》里陳虻曾說,新聞是挖掘出來的,都要往越來越深的層面挖掘。所以,我認為,這世上的一切,都能夠往越來越深的層面挖掘。春節是中國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一年燈火要人歸”,那是我們心中游子情懷的依歸——世上的路有千萬條,但我們不由自主地踏上回家的那條小路。在我們的心中,都有自我的鄉愁,就像毛筆落到紅紙上一樣,只需輕輕一點就能綻開。中國的傳統節日重儀式感,一項項年的習俗,猶如遠古的足音,透過無夢無醒的云霧,來喚醒我們心中最柔軟的一處;一項項年的習俗,讓生活之美、人情之美變得理所當然,理直氣壯;一項項年的習俗融匯了人與人之間最美最真最深的情感,使我們發現自我內心的聲音。
年亦匙,打開我們的心鎖。
所有所有的習俗,都在為了人世間的更完美做準備,盡管有時這個世界并不完美。但親之情,人之情,為我們創造了一切可能。源遠流長的年的習俗,折射著中國人對“闔家團圓、幸福平安”的深遠的企盼。我們應當經過習俗,這種古老卻習以為常的方式,來喚醒你真正的情感,使你行動起來,我們用這樣一種不易察覺的方式,從心尖上輕輕地走過。
年亦匙,打開我們的心鎖。
“一點新氣象,伴你享受這時光”,這個年,我們一齊過。看這個世界最美的遇見。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工人的畫(第1733期)高度重視?山東?于昌偉拷問?陜西?李天躍消失的音符?山東?張運河盼兒?江蘇?陳景凱脫了皮,命休矣?山西?
2022-12-17 16:52
原標題:助力中軸線申遺北京鐘鼓樓周邊歷史風貌逐步恢復北京的中軸線申遺文本將于2023年正式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目前,申遺工作進入到了倒
2022-12-17 05:54
鄉村工匠原標題:“一見鐘琴”守匠心從2008年白玉昆選擇返鄉創業投身馬頭琴制作行業,到如今成為內蒙古興安盟內首屈一指的民族手工藝非遺傳承
2022-12-17 05:48
原標題:澳門舉辦大型會展呈獻五個“美食之都”魅力新華社澳門12月16日電(記者劉剛李寒芳)“澳門之味巡禮——五都薈萃”16日晚在澳門金光大
2022-12-17 05:48
原標題:“賀歲迎祥——紫禁城里的春節文化展”在澳門開展新華社澳門12月16日電(記者李寒芳劉剛)“賀歲迎祥——紫禁城里的春節文化展”16日
2022-12-17 05:50
實證西域為中國固有領土之⑤原標題:古稱高昌的吐魯番,為什么被贊為“世界上最富有的露天考古博物館”?吐魯番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這里有
2022-12-15 19:38
原標題:《卿卿日常》里,九川禮儀為何各不同?這部戲的禮儀從最開始的時候,最吸引觀眾的就是九川禮儀各不相同了。從第一集開始,我們就看到
2022-12-15 05:44
原標題:此“郁金香”非彼“郁金香”唐代的外來香料真“香”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陳品中國香文化歷史悠久,早在石器時代就有焚香祭祀的行為,先祖
2022-12-14 13:42
原標題:《故鄉潮州》出版專訪陳平原教授(引題)談論故鄉,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心境(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王勉而心境好解,這學問又是如
2022-12-13 20:33
原標題:《逐光的孩子》高校“開講”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通訊員卓張鵬胡蘭楊倩文攝影彭佳12月11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藝術大思政課《逐
2022-12-13 17:34
原標題:打磨六七年小說《天圣令》講了什么故事?中新網12月12日電近日,兩場主題為“從‘天圣令’看宋韻文化”的講座舉行,著名作家蔣勝男從
2022-12-13 13:50
原標題:《人在草木間》系列融媒體報道今起推出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
2022-12-12 21:39
原標題:山西明日起多個文化場館恢復開放記者日前了解到,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銅博物館、太原市博物館、臨汾市博物館以及太原市圖書館等文化場
2022-12-12 20:36
原標題:《三體》上線首日播量放過億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張翀12月10日,《三體》動畫在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全網獨家上線,首周兩集連
2022-12-12 19:33
原標題:郭沫若屈原研究的時代氣象晚清七十年,中西文化在激烈碰撞中相互借鑒、吸收和融合。在這一時代大背景之下,20世紀上半葉的楚辭研究在
2022-12-12 14:45
原標題:中國近代日記研究的拓展、反思與未來(主題)——從“日記研究叢書”說起(副題)日記這種文獻類型和書寫方式,在中國具有悠久的傳統
2022-12-12 14:43
原標題:《詩經》的禮義、樂義、詩義與經義《詩經》所載樂歌,本為兩周禮儀的用樂與歌舞的歌詞,要對其詩義進行清晰的解讀,需要回到歷史現場
2022-12-12 11:32
原標題:微短劇靠什么贏得觀眾喜歡最近一段時間,單集不超過10分鐘的微短劇深受觀眾喜愛。數據顯示,今年僅快手平臺的微短劇日活躍用戶便增長
2022-12-12 08:32
原標題:考古還原青藏高原絲路的樣貌仝濤【考古中國】??●青海都蘭熱水一號大墓出土大量來自唐朝、中亞和西亞的絲織品、金銀器,以及各類寶石
2022-12-12 08:52
圖片故事原標題:劍川木雕:傳承千年技藝段四興在進行木雕制作中的打坯流程(12月1日攝)。劍川木雕是云南省劍川縣傳統美術項目,歷史悠久,具
2022-12-12 08:37
原標題:劇場藝術如何拓展邊界找尋多樣表達北京晚報記者高倩12月8日至9日,“2022世界劇院北京論壇”和“2022臺湖舞美國際論壇”在國家大劇院
2022-12-12 05:40
原標題:想學藝、想掙錢?快來村里這塊“寶地”集合!據12月8日甘肅省文旅廳、人社廳、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的通知,甘肅新認定28家省級非遺工坊
2022-12-11 21:55
原標題:西安多家博物館明天起陸續開放陜西西安多家博物館11日發布公告,明天(12日)起陸續恢復開放。西安博物院12月12日(星期一)起恢復對
2022-12-11 21:36
原標題:世界杯的魅力韓立群1990年世界杯我17歲,我家黑白電視14寸。記得馬拉多納無能為力的淚水。1994年巴喬橫空出世,一路帶著意大利打入決
2022-12-11 20:42
原標題:初冬張燕峰初冬。田野空曠,露出黑油油的泥土,像一位剛剛生產過的母親,袒露著的胸膛,平靜而疲憊。靠近她,似乎能聽到來自大地深處
2022-12-11 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