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大班科學教案模板(4篇)

時間:2023-05-23 12:51:20    來源:可圈可點組卷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大班科學教案篇一

新《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究的對象。我們鄉鎮幼兒園的孩子們對田野中蚯蚓、蜜蜂、青蛙等小動物可以說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因為這些小動物與他們的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孩子對各種小動物的認識比較的零散,這就需要教師對幼兒原有的經驗進行梳理和提升,因此我設計了《莊稼媽媽的好幫手》這一活動,主要是讓幼兒了解一些對莊稼有益的小動物,知道它們哪些方面對莊稼有益,同時激發孩子保護小動物的積極情感。


(相關資料圖)

活動以一個故事導入,通過故事闡述蜜蜂、蚯蚓、青蛙與莊稼媽媽的關系,將有關小動物的科學知識滲透在這個故事中,并通過相應的視頻將這些科學的知識直觀形象的呈現在幼兒面前,從而加深幼兒對各個小動物的理解,活動還讓幼兒介紹所知道的對莊稼有益的小動物,既梳理也拓展了幼兒的經驗,同時也發展了幼兒的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

1、借助故事幫助幼兒了解一些對莊稼有益的小動物,知道它們與莊稼之間的關系。

2、激發幼兒探究動物的興趣,萌發保護動物的情感。

了解一些小動物與莊稼的.關系,知道他們哪些方面對莊稼有益。

1、課前幼兒對一些常見的小動物已經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2、ppt課件。

設計意圖

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

1、這是誰呀?

2、蚯蚓有什么本領?引導幼兒進行猜測。

以猜猜蚯蚓有什么本領,了解幼兒已有的經驗水平,自然的導出故事。

二、借助課件,了解蜜蜂、蚯蚓、青蛙與莊稼的關系。

1、完整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提問:濤濤夢見了誰?

哪些小動物是莊稼媽媽的好幫手?(按幼兒的回答出示圖片)

2、觀看課件,了解它們和莊稼的關系。

小蜜蜂有什么本領?它的這個本領對莊稼媽媽有什么用?

幼兒觀看蜜蜂采蜜的視頻。

小結:蜜蜂采蜜的時候可以幫助莊稼傳播花粉,使莊稼結更多的果實。

蚯蚓有什么本領?它的這個本領對莊稼媽媽有什么好處?

幼兒觀看蚯蚓松土的視頻

小結:蚯蚓可以使泥土變的又松又軟,排出來糞便變成了肥料,這些肥料可以莊稼長的更快更好。

小青蛙有什么本領?它的這個本領可以幫莊稼媽媽什么忙?

幼兒觀看青蛙捕捉害蟲的視頻

小結:青蛙每天吃掉很多害蟲,使莊稼媽媽不被害蟲吃掉。

三、交流拓展,萌生保護動物的愿望。

師:剛才我們知道了蜜蜂、蚯蚓、青蛙是莊稼媽媽的好幫手,你們知道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是莊稼媽媽的好幫手嗎?

1、幼兒相互介紹知道的莊稼媽媽的好幫手。

2、個別幼兒上來說說誰是莊稼媽媽的好幫手。

師:誰也是莊稼媽媽的好幫手?它有什么本領?它對莊稼有什么用?

3、萌發保護小動物的情感。

師:這么多小動物都是莊稼媽媽的好幫手,我們應該怎么對待它們?(保護他們)怎么保護他們?

四、拋出問題,延續幼兒的探究興趣。

今天小朋友們了解了很多莊稼媽媽的好幫手,回去還可以再去找一找,看看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是莊稼媽媽的好幫手?找到了跟其他小朋友也說一說。

大班科學教案篇二

1.知道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幾種生活中常見中草藥的名稱和特征,了解它們簡單的保健、治病作用。(重點)

2.觀察并說出中草藥的神奇,嘗試根據藥方簡單配藥、泡藥、嘗藥。(難點)

3.感受中草藥的神奇以及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系,萌發對中草藥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提前請家長與幼兒交流,了解有關常見中草藥的知識。

2.物質準備:視頻“鹿茸救母”“神奇的中草藥”“走進大藥房”;課件“常見的中草藥”“老中醫互動”等;幼兒操作材料:杯子、勺子每人一份;常見的中草藥菊花、枸杞、胖大海、炒山楂、蓮子心、陳皮若干。

觀看“鹿茸救母”的視頻,感受鹿茸的神奇,產生對中藥的興趣

1.教師引出故事視頻,幼兒觀看并感受鹿茸的神奇作用。

2.引導幼兒回憶“鹿茸救母”的故事,提問:故事中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是什么治好了母親的病?

小結:青陽是一個孝順的孩子,七彩鹿的鹿茸熬制的中藥把母親的病治好了,鹿茸真神奇。

運用多種感官探究操作,認識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幾種生活中常見中草藥的名稱、特征及來源

1.請幼兒運用看、捏、聞、嘗等方法觀察中草藥,引導幼兒說出中草藥的名稱及外形、味道等特征。

2.結合課件“常見的中草藥”相互交流自己的發現,講述菊花、枸杞、胖大海等中草藥的簡單特征。提問:你發現了哪些中草藥?它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味道?

小結:中草藥中有紅有綠;有的捏上去軟軟的,有的是硬硬的;味道有甜的也有酸的,有的聞起來還有清香味呢。

3.出示課件“這些藥材哪里來”,感受普通的植物經過加工能變成中草藥的神奇性。提問:你發現它們是用什么做的?

小結:生活中一些普普通通的植物的花、果實等,經過加工居然可以做成中藥,真神奇。

和“老中醫”互動,知道中草藥的保健、治病作用,并根據藥方嘗試配藥、泡藥、嘗藥,感受中草藥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系

1.請幼兒猜想并咨詢“老中醫”,結合課件介紹枸杞、胖大海等常見中草藥的作用。

2.幼兒回憶自己生病、治病的經歷,并猜想中草藥搭配治病的作用,觀看“藥材搭配圖”,知道藥材相互搭配能治病的作用。

小結: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配幾副中藥,就可以治好病,中草藥真神奇。

3.出示“老中醫的藥方”,引導幼兒看懂藥方,嘗試配藥、泡藥。

要求:根據藥方準確配藥;泡藥時,把握好水的位置;泡好后,仔細觀察中草藥在水里的變化。

4.幼兒觀察、品嘗,相互交流中草藥在水中的變化,了解中草藥的保健作用。

小結:有的中草藥可以泡,是保健藥,但有些中草藥是不能隨便泡的,更不能亂吃。

觀看視頻“神奇的中草藥”,了解幾種奇特的中草藥,感受中草藥的神奇,萌發對中草藥的興趣

1.觀看視頻“神奇的中草藥”,了解幾種中草藥的奇特之處。

2.引導幼兒說出人參、蜈蚣、蟬衣等幾種中草藥在外形、毒性、蛻皮等方面的奇特。

小結:中草藥不僅有植物藥、動物藥,還有一些石頭礦物也是珍貴的中草藥,因為植物藥最多,所以中藥也叫中草藥。

視頻演示“走進大藥房”,進一步萌發對中草藥的興趣

1.觀看視頻“走進大藥房”,了解存藥、抓藥、配藥、包藥、熬藥等情節,萌發對中醫藥文化的興趣。

2.簡單了解中醫藥文化的悠久歷史,進一步感受神奇的中草藥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系。

中草藥是我國醫學的寶貴財富,是我們健康的守護神,也是幼兒從小感受中華醫藥文化博大精深的好教材。幼兒在生活中接觸過中草藥,如喝過枸杞熬的粥、菊花茶、嗓子疼時喝過胖大海等;生病時,家長也經常帶幼兒看中醫,吃過中藥,幼兒有一定的感性經驗。《綱要》指出: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本活動能根據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學習特點,運用視頻,選取生活中常見的中草藥,引導幼兒感知觀察、探索體驗,從感興趣的中草藥入手,了解中草藥的神奇,并通過視頻拓展幼兒不常見的中草藥,萌發對中草藥的興趣。

1.巧用多媒體,豐富幼兒對中草藥的認知。視頻、課件以其豐富多樣、形象直觀的表現形式,視聽兼備,能夠吸引注意,濃縮了寬泛的知識,滿足了幼兒興趣廣泛、思維具體形象的特點。活動中首先以視頻“鹿茸救母”的故事讓幼兒感受中草藥的神奇,引起幼兒對中草藥的興趣,增加教學吸引力;其二,課件“老中醫答疑”,提高了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增強了教學的互動性;其三,“常見中草藥”和“藥材搭配圖”,向幼兒直觀再現了中草藥的作用,增強了教學環境的真實感;最后,以視頻“神奇的中草藥”將蟬蛻、蝎子、鹿茸等幼兒不常見的中草藥引入活動中,拓展幼兒對中草藥的認識,感受中草藥的奇特。同時知道中草藥包括植物藥、動物藥及礦物藥等。

2.實踐體驗,培養幼兒對中草藥的觀察和主動探究能力。根據皮亞杰的認知建構理論:知識的產生有賴于兒童對材料的探索、操作和擺弄;幼兒是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中獲得新經驗的。為此,活動中為了讓幼兒主動探索,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幾種生活中常見的中草藥,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看、摸、捏、聞、嘗,在探索中了解中草藥的名稱、特征和作用。幼兒因教學中強調孩子的體驗式學習,讓幼兒在“做中學”,因此,通過讓幼兒看藥方、配藥、泡藥、嘗藥等形式,引導幼兒觀察中草藥在水中變化的神奇,讓幼兒在邊做邊玩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在實踐體驗中感受中草藥的保健作用,培養幼兒主動探究的能力。

3.聯系生活,感受中草藥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系。來源于幼兒生活的內容更能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陳鶴琴指出“生活即教育”“大自然大社會即課程”。因此我們在選取藥材上,選擇了幼兒生活中常見的構杞、菊花、胖大海等;在講解治病的作用時,與幼兒已有生活經驗相結合,感受中草藥在生活中的作用;通過視頻“走進大藥房”拉近現實,多角度豐富幼兒已有認知,了解存藥、抓藥、配藥、包藥、熬藥等情節,萌發對中醫藥文化的興趣。

4.整合課程,融健康、社會、語言、科學于活動中。《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發展。由此,我們在引導幼兒對中草藥的探究過程中,運用故事向幼兒滲透了愛的教育;在與老中醫互動、幼兒自主配藥活動中,滲透了健康教育經驗;在整個活動中重視了幼兒探究過程中的自主表達。

大班科學教案篇三

1、在教師的鼓勵下探索糖果的種類,知道糖果有很多種。

2、嘗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感受。

3、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1、各種各樣的糖果、糖果盤。

2、白紙、雙面膠、濕巾等。

3、游戲冊《五彩的糖果》。

教師拿出一顆糖,問:小朋友知道老師拿的什么么?

(糖果)你們都愛吃糖果么?(愛吃)今天老師帶來了 許多不同的糖果,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吧。

教師提問:“這些糖果都是什么顏色形狀的?”

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糖果有各種各樣的,有圓形、長方形等。

1、請小朋友將糖果分類,將一樣的糖果擺放一起。

2、品嘗糖果,表達感受。

讓幼兒自己剝糖紙,品嘗糖果。

師:你們吃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的?糖果吃到嘴里有什么變化?

幼兒回答:甜甜的,慢慢變小了,最后不見了。

3、教師總結糖果雖然甜,但是不能多吃,不然容易長蛀牙。教師帶領吃完糖的小朋友去漱口。

讓幼兒用濕巾將糖紙擦掉,展開,貼在白紙上,請幼兒自由欣賞,說說糖紙的圖案、顏色。

回家后收集更多的糖果紙,制作一幅小作品。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大班科學教案篇四

1、感知淀粉與碘水,淀粉與碘水的混合物與石灰水發生化學變化的現象。

2、發展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對科學的興趣。

3、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

1、碘水、石灰水、米湯、棉簽等。

2、背景圖若干、黑貓頭飾若干、磁帶、錄音機、會響電話一部。

(一)以檢查城市衛生為由引入活動。

(二)以發現鼠群,展開“實驗一”

1、接到電話“環保城出現隱身鼠群”,組織幼兒討論尋找的方法。

2、出示神秘武器——碘水。開展“實驗一”(碘水會使米湯變成藍色)

3、“黑貓警士”學本領。(指導幼兒做實驗一)

4、小結實驗一:米湯里有淀粉,淀粉與碘水碰在一起,米湯就會變成藍色。

5、帶領警士到環保城尋找隱身的老鼠。

(三)以消滅鼠群,展開“實驗二”

1、以鼠群占領環保城,組織幼兒再次討論:用什么方法消滅鼠群?

2、教師引導幼兒做“實驗二”(石灰水與藍色水在一起使米湯恢復原色)

3、引導幼兒小結實驗二,得出消滅鼠群的方法。

4、帶領幼兒到環保城消滅鼠群。

(四)黑貓警士隨音樂跳舞結束活動。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