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好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磨難壓不垮、奮起正當時。在舉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時刻,我們不能親臨主戰場,但我們能堅持在大戰中堅定信心、不負韶華。
首先,新型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因為表面的凸起像國王頭上的王冠,所以叫冠狀病毒。它是目前已知的第七種可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感染人群一般出現咳嗽、發燒、頭疼、胸悶等癥狀。
(資料圖片)
其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雖然來勢洶洶,給我們的生活都蒙上了厚厚的陰影。但是,作為學生的我們,要把這次的疫情當作是一種學習的機會,去學習前輩這種處變不驚,舍己為人的精神,我們要利用好這個機會,靜下來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規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強大,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另外,還要學會如何做好防護措施:第一,盡量不出門,如果必須去公共場所記得佩戴口單;第二,要經常洗手,第三,不要過度疲勞,這樣會降低免疫力。
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速度之快,威力之猛,使得世界不斷聚焦中國防控疫情的成功經驗,認為中國采取“最勇敢、最靈活和最積極的”嚴格防控措施,有效遏制疫情,為世界公共衛生事業作出重要貢獻。中國戰“疫”的速度、決心和力度是世界的榜樣,應當學習中國的應對措施。
中國有著非凡的基建和制度,迅速組織人力開展大規模的工程、建立“發熱門診”、迅速隔離感染者、鼓勵在線醫療、關閉學校、為隔離在家的人們配送醫藥和食物等。科學技術成防疫急先鋒,救援機器人、無人機、人工智能等技術用于防疫?!霸谂c新冠病毒抗擊的戰斗中,中國部署了消毒機器人、智能頭盔、配備熱像儀的無人機和先進的面部識別軟件。一些外賣平臺利用機器人將食物從餐廳送到外賣配送員和顧客手上。
中國的學校停課不停學,數百萬學生每天通過直播軟件上課。疫情下的許多行業仍然保持繁榮,包括健身、廚藝和音樂等線上課堂。
疫情如令,責任如山。在這場眾志成城、同仇敵愾的戰斗中,中國人民的團結信念和責任感令世界印象深刻。
經過一堂思政課的教導,我明白了許多。明白了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的道理,明白了愛國的意義。這不僅僅是一堂課,更是對我們人生的引領。
看完這個全國大學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后,一定會注意疫情,增強疫情意識我們雖然不能“親近戰場”但是我們永遠是國家、武漢、的后勤部隊。中國加油!武漢加油!鐘院長加油!希望疫情早點結束,早點能夠回學校,早點回到我們學校上課。最后為逆行的勇士們祈福,平安歸來!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生命是脆弱的,只需要一些微生物就可以摧殘。生命又是頑強的,在災難面前,沒有人說放棄! 沒有人當逃兵!人們眾志成城,以信念為鎧甲。以雙手為利刃,讓殘酷無情的病毒無處遁形,讓絕望的心溢滿溫暖
20__年春節,過得真不容易。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原本歡歡喜喜迎新年的人們籠罩在了病毒的陰霾中。不少人幾乎每天一覺醒來,第一個動作就是打開手機看疫情最新通報,一天中大部分時間也都在關注著疫情最新動態,急切期盼著“拐點”早日到來,疫情盡快結束。
這段時間,沖破病毒陰霾不斷傳出的每一個好消息,都如同明媚的陽光,振奮人心。中國成功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全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不斷增加,用于接診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專門醫院武漢火神山醫院完工了,醫護人員逆行匯成戰“疫”洪流,社會各界馳援武漢,防疫措施不斷升級,疫情防控急需的防護服、口罩、醫用隔離面罩等生產企業開足馬力生產……這些好消息撫慰著每一顆焦灼不安的心,讓人們看到了病毒終將被戰勝的希望。
每一個好消息都不是憑空產生的。其背后,是不斷提高的科研水平和醫療衛生水平,科研人員夜以繼日的攻堅克難和醫護人員的堅守擔當;是持續增強的社會治理能力和組織動員能力,這些能力讓各地各部門迅速行動構筑起了嚴密的防線,加緊生產出了大量應急防控物資,保障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是緊緊凝聚在一起的民族力量,這股力量在與疫情的戰斗中,如同暖流,涌向武漢、遍布全國,加快寒冰的消融,加速春天的腳步;是奮戰在一線的各行業工作人員,交通警察、外賣小哥、環衛工人、商場店員……他們依然在為城市的運轉、市民的生活提供方便;是每一個在疫情面前做好自己,用點點滴滴行動守好防線的你我。
更多的好消息需要各方努力、眾志成城來促成。之前傳來的諸多好消息,都是建立在強力的聯防聯控措施和人人參與、嚴防死守基礎上的,人們所有的“樂觀”也都是建立在每個人每時每刻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當前,疫情最重的武漢等地仍然牽動所有人的心,全國其他地方也在科學有序地進行著疫情防控。疫情防控工作仍處于緊要關頭,當此之時,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紕漏,任何人放松了防控,都有可能讓好消息變成“壞消息”。沒到最后關頭,絕不能輕言勝利。好消息面前,也要把困難想得更多一點,把方案做得更周密一些,把防控舉措落實得更有力點,讓一個個好消息都成為勝利的曙光,確保這場戰“疫”早點結束,讓更多受感染的同胞們能早日康復。
防控疫情是一場大仗、硬仗。有醫療科技、社會管理、各方支援等多個方面共同發力,有毫不松懈、萬眾一心、嚴防死守直到戰勝疫情的昂揚斗志,相信好消息一定會越來越好。
今天,是我平生上的最特殊的一堂課了。
在這特殊時期,即便是疫情也無法阻止我們的學習,沒能按時開學卻不因這而妨礙了課程的進程,線上課使我們在家就可以學到自己的專業知識,不會因為無聊而去隨意消磨時間,也可以讓自己在這段特殊時期充滿活力!老師們化身“主播”進行線上課的方式很有趣,使用幽默詼諧容易讓人理解的話語授課。讓我們不僅學到專業課知識,還享受到了課堂。雖不在學校,我們卻也能感受到老師們備課的辛苦,“明明是教師,卻都熬成了主播”。給我們上直播課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事,背后的努力和付出不言而喻,“老師們,您辛苦了!謝謝你們!”。
對于那些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的人來說,這場病痛是他們人生中的一場苦難,在苦難面前,有人自怨自艾、有人輕易放棄,有人卻不氣餒,活出了勇氣和信心。
對于我們來說,這個新學期注定是“特殊”的,因為疫情的關系,我們要推遲到學校學習的時間,而要在家里開啟新學期。離開了熟悉的課堂和老師,獨自在家學習的日子會讓我們自己感到新奇甚至有點慌亂。要知道,世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沒有什么事情會一成不變的,生活中、學習上,到處都是挑戰,眼下的學習狀態,對我們來說,就是挑戰,如何去應對?
應對挑戰從來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從當下的一時一刻、一舉一動做起的,比如調整心態,逐漸讓自己進入學習狀態,趕緊收收心;給自己列個規劃,哪個時間點睡覺,哪個時間鍛煉,做到心里有數;宅在家里,脫離了課堂的學習氛圍,更應該要求自己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為新學期打下基礎。
危機也是契機,希望通過這場疫情,我們能有更多的思考和成長。
20__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讓我們都措手不及。沒有了往年熱熱鬧鬧的祥和氣氛,好端端的一個春節,被一個叫新冠病毒的妖怪給徹底搞砸了。
為了不讓他與人類的防御軍隊打仗,政府部門關閉了景區、各娛樂場所和店鋪……還取消了廟會,來阻止他的侵擾。高速封道,城里設卡口,包括農村也是管得特嚴,都在防妖怪。小伙伴們都老老實實躲在家里,不敢出門玩耍。熱鬧的街道上早已冷冷清清,空蕩無人了。
這是一個怎么樣的妖怪呢?據說,他很喜歡和野生動物生活在一起玩!比如蝙蝠、果子貍等。他曾經也和這些動物的防御軍隊打過仗,雖然沒打贏,但是卻在他們身上安了家。因為這妖怪頭上戴著一頂皇冠,所以就有了“新型冠狀病毒”這個名號。這妖怪的傳播速度極快,快到不戴口罩下十五秒就感染;毒性極強,強到能讓一個活生生的人立刻死亡;在人體寄居時間又極長,長到像個厚臉皮的賴著不肯走。
聽聞這妖怪的致命弱點就是紫外線和熱敏感。經過大量的研究和實驗,專家發現,他不耐高溫,在五十六攝氏度的溫度中,他就會受不了,在充滿紫外線的環境中,也會很快死亡。
我每天關注這個妖怪的動向,看著電視里每天播報的數據猛增,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呆在家里不出門,勤洗手、出門戴口罩,不給醫護人員添麻煩。
但我相信沒有過不去的坎,因為我們有強大的祖國,有鐘南山爺爺和李蘭娟奶奶帶領的優秀科研團隊,還有全國各地的白衣天使們,一起在前線抗疫。只要待到山花爛漫時,我們一定能把這讓人恨之入骨的妖怪打得丟盔棄甲,落荒而逃!
今天,是我平生最特殊的一堂課了。
在這特殊時期,即便是疫情也無法阻止我們的學習,沒能按時開學卻不因這而妨礙了課程的進程,線上課使我們在家就可以學到自己的專業知識,不會因為無聊而去隨意消磨時間,也可以讓自己在這段特殊時期充滿活力!老師們化身“主播”進行線上課的方式很有趣,使用幽默詼諧容易讓人理解的話語授課。讓我們不僅學到專業課知識,還享受到了課堂。雖不在學校,我們卻也能感受到老師們備課的辛苦,“明明是教師,卻都熬成了主播”。給我們上直播課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事,背后的努力和付出不言而喻,“老師們,您辛苦了!謝謝你們!”。
對于那些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的人來說,這場病痛是他們人生中的一場苦難,在苦難面前,有人自怨自艾、有人輕易放棄,有人卻不氣餒,活出了勇氣和信心。
對于我們來說,這個新學期注定是“特殊”的,因為疫情的關系,我們要推遲到學校學習的時間,而要在家里開啟新學期。離開了熟悉的課堂和老師,獨自在家學習的日子會讓我們自己感到新奇甚至有點慌亂。要知道,世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沒有什么事情會一成不變的,生活中、學習上,到處都是挑戰,眼下的學習狀態,對我們來說,就是挑戰,如何去應對呢?
應對挑戰從來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從當下的一時一刻、一舉一動做起的,比如調整心態,逐漸讓自己進入學習狀態,趕緊收收心;給自己列個規劃,哪個時間點睡覺,哪個時間鍛煉,做到心里有數;宅在家里,脫離了課堂的學習氛圍,更應該要求自己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為新學期打下基礎。
危機也是契機,希望通過這場疫情,我們能有更多的思考和成長。
上一篇:禁毒心得體會600字 禁毒的心得體會1000字左右(三篇)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火車廂里“游太空”“大罐子”里辦展會(引題)751園區的美麗蝶變(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賴睿“一個老工廠,在城市更新中扮演著什
2023-03-01 09:33
原標題:紀念梁啟超誕辰150周年(引題)梁啟超數字圖書館正式開通(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黃敬惟)“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
2023-03-01 09:55
原標題:在小人物電影的悲歡離合里,執著尋找愛和希望沈杰群現在影視圈流行創作現實主義題材,聚焦小人物。現實生活普通人的光影故事為何能戳
2023-03-01 09:34
原標題:在丹青中與古人跨時空對話(主題)——高校師生參觀“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側記(副題)光明日報記者王笑妃2月28
2023-03-01 09:43
原標題:“非遺保護創新成果展”在中國科技館開展“文化、藝術與科學的融合”創新發展論壇暨“非遺保護創新成果展”近日在中國科技館開展。展
2023-03-01 09:38
原標題:“書香中國萬里行”走進青島城陽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楊明清通訊員李冉徐婷2月27日,“書香中國萬里行·青島城陽站”活動成功舉行?;?/p>
2023-03-01 08:38
原標題:文化禮堂搭臺鄉賢助力發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倜然通訊員徐超連日來,浙江省安吉縣天子湖鎮古苑村文化禮堂內熱鬧非凡,古苑村鄉賢、
2023-03-01 08:41
原標題:回歸文物出土地傳奇故事深深打動觀眾(引題)《五星出東方》新疆首秀驚艷亮相(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韓軒西域風濃厚的“燈舞”、集市民
2023-03-01 08:56
原標題:北京民族樂團開啟常態化抖音直播北京日報訊(記者韓軒)“家人們,歡迎加入北京民族樂團粉絲團,解鎖彩蛋曲目。”2月27日晚,北京民族
2023-03-01 08:49
原標題:陳佩斯攜《驚夢》亮相老舍戲劇節北京日報訊(記者李俐)“夢驚已是新天地,舊曲依稀繞古城。”作為大戲看北京·第六屆老舍戲劇節重磅
2023-03-01 08:45
原標題:增進中外文化交流“魅力北京”系列電視片2023年項目啟動中新網北京2月28日電(記者徐婧)27日,“魅力北京”系列電視片海外傳播成果分享
2023-03-01 07:35
原標題:廣州小海燕再度唱響星海音樂廳羊城晚報訊記者李春煒、通訊員羅雪蓮報道:2月27日晚,廣州小海燕合唱團在廣東星海音樂廳舉行“海燕印象
2023-02-28 15:38
原標題:新編大型廣東漢劇《天風海雨梅花渡》正式公演羊城晚報訊27日晚,新編大型廣東漢劇《天風海雨梅花渡》在梅州市亮勝藝術中心正式公演,
2023-02-28 15:56
原標題:故事線拓展到廣東“情滿”系列陸續有來(主題)導演劉家成:《情滿九道彎》是胡同里的青春之歌(副題)文 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導演劉家
2023-02-28 15:36
原標題:走進北京天文館(引題)仰望浩瀚星空探索宇宙奧秘(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你知道“宇宙燈塔”是什么
2023-02-28 15:45
原標題:德國設計展亮相清華藝博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鄒雅婷)為紀念中德建交50周年,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聯合德國維特拉設計博物館、德累斯
2023-02-28 15:45
原標題:說雨水道驚蟄陳秋二十四節氣是傳統農耕時代生產和生活“時間的故事”,是自然的節序,也是農事的節令,更是我們今天美好生活時間節點
2023-02-28 14:53
原標題:上海音樂劇文化研究中心正式啟用中新社上海2月27日電(王笈)“演藝大世界—2023上海國際音樂劇節”27日在滬舉辦新聞發布會,宣布上海音
2023-02-28 14:55
原標題:8000余件藝術品亮相北京保利秋拍中國文化報訊(記者黨云峰)2月21日,因故延期的北京保利拍賣2022秋季藝術品拍賣會在北京啟幕。本次拍
2023-02-28 13:34
原標題:扎根社區,非遺添彩美好生活中國文化報集體采寫如何讓非遺展現在大眾面前,讓非遺項目與市井生活“無縫對接”?非遺在社區是目前我國
2023-02-28 13:42
原標題:陳佩斯領銜原創話劇《驚夢》將再登京城舞臺中新網北京2月28日電(記者應妮)“夢驚已是新天地,舊曲依稀繞古城。”作為大戲看北京·第六
2023-02-28 13:41
原標題:“紙本油畫展”滬上開幕探索新型油畫材料更多可能性中新網上海2月28日電(謝夢圓甘力心)“國韻·絢彩——全國油畫名家紙本油畫作品邀請
2023-02-28 13:36
原標題:留住獨一無二的風景——(引題)貴州扎實做好少數民族村寨保護與發展(主題)中國文化報記者李榮坤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印
2023-02-28 13:38
原標題:冰墩墩入選2022年度文旅熱點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廣燕)北京京和文旅發展研究院日前發布《中國文化產業和旅游業年度盤點報告(2022)》
2023-02-28 11:42
原標題:隕石科技博物館下月試運營北京日報訊(記者牛偉坤)本市將新增一家以“隕石”為主角的博物館——北京天壇隕石科技博物館。該館計劃下
2023-02-28 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