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 正文

熱議:掌門人專訪|神農集團董事長何祖訓:“養豬”永遠不會是夕陽產業

時間:2022-08-13 10:03:15    來源:財聯社    

(原標題:掌門人專訪|神農集團董事長何祖訓:“養豬”永遠不會是夕陽產業)

記者:劉建;王平安 編輯:劉琰

本期訪談人物:


(資料圖)

神農集團董事長 何祖訓

“只有踏實堅定的付出,不在資本市場迷失才能做出一個好企業。”

▍個人介紹

神農集團董事長

▍第一標簽

健康安全生豬產能理念踐行者

▍企業簡介

云南神農農業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集飼料生產、生豬養殖、屠宰加工、食品深加工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截至目前,公司下設28家全資子公司,相關業務覆蓋云南、廣西等地區。2021年公司登陸資本市場,成為云南首家農牧行業上市企業。

疫病防范和成本控制一直是養殖業的一大難題,更是成為規模豬企在面對豬周期時,懸在頭上的一把“利劍”。據悉,在全產業鏈建設的同時,神農集團正大力開展生豬疫病防范和降本增效工作,接下來還將進一步進軍食品深加工市場。

近日,對市場關心的生豬養殖企業經營、資本市場、行業發展等方面的問題,神農集團董事長何祖訓接受了財聯社記者的獨家專訪。

何祖訓表示,做生豬養殖產業鏈一定要把品控體系做好,把食品安全做好,更要把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能只想著做營銷,只想著做快做大,更應該傾注汗水去做好做穩。不管是飼料還是屠宰,都應該以健康為中心;不管是生豬還是深加工生產的食品,第一要素都必須是健康。

生豬規模養殖產業鏈未來會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特別是上下游的開發。目前來說農牧企業并沒有完全成熟的現代化全產業鏈,包括神農集團等各大農牧企業都在開發探索中。

01

——————————

談公司:堅定腳印剔除功利性

神農集團作為一家生豬養殖企業,在西南地區已經布局20多年。2021年神農集團上市之初,就遭遇生豬下行周期。雖然導致公司股價接近“腰斬”,但負債率僅為13%,為上市豬企中最低的。

何祖訓表示,這背后都離不開神農集團的成本控制與疫病防控。根據財聯社記者調研,神農集團上半年養殖成本平均在16元/KG以內,而有同行企業在互動平臺公布的數據則為17.4元/KG。

何祖訓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雖然上市之初就遭遇豬周期下行,但神農的養殖成本控制較好,對豬周期有豐富的應對經驗,通過提前調控生產計劃,控制生豬出欄規模等措施積極應對,將風險降到最低。并且全產業鏈發展的模式對于企業應對豬周期風險也有很大作用。

作為一個現代化農牧企業,養殖與飼料一直是神農集團的主營業務,但何祖訓表示,未來食品加工也會作為一個重點方向進行深耕布局。

“我們有養殖全產業鏈,未來的話食品深加工是一個企業發展必然的項目。但是目前大部分農牧企業,不管是做飼料還是養殖的,在食品深加工方面都沒有太大的市場延續性,因為不是說你會養豬就一定會做食品,其實區別還是很大的。”在何祖訓看來,專業的事還需要專業的人來做。

據悉,有不少農牧企業已經開始涉足食品深加工包括預制菜等領域,但是能夠把從養殖到食品深加工環節都做好的企業,除了圣農發展以外并不多。

對此,何祖訓向記者表示:“從我們調研觀察來看,做全產業鏈包括食品深加工的并不多,而且部分企業并沒有盡最大的力量去培養和選擇專業的人才。我們神農觀察到這種行業現象,所以我們請的還是專業的食品行業人才來做,不是讓自己本來的管理團隊來做。而且深加工產業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把這個產品的研發、質量控制、生產的標準、人員的培訓、市場的培育所有的過程一步步做好,一定要做出成熟穩定的產品。在前期一定不能急,要舍得投入,要敢于付出,要耐心經營。”

在政府提倡規模豬企全產業鏈建設政策的引導下,未來食品深加工將會成為各大規模豬企發展的一個重點方向,但競爭也會更激烈,各大豬企如何走出自己的市場,口碑或將是重中之重。

何祖訓認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公司如何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才是關鍵。“做食品深加工千萬不能急于求成,因為做任何項目都有起步期,成長期,高峰期,衰落期。不管別人怎么樣,對于神農來說應該先把功課做好,從建廠、工廠標準,工藝流程、市場規劃,要一點一滴做好,而不是一來就做營銷。我自己認為,如果沒有付出是做不好的,一味地做快做大最后很難成功。一定要把質量做好,才能慢慢地把市場做好,最后才能成長起來。做食品不能有太強的功利性,因為食品行業安全就是第一道門檻。”

02

——————————

談資本:資本只是企業的輔助

農牧企業上市后。有的企業急速擴張,追求短期利益,造成企業生存岌岌可危,雛鷹農牧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其實很多時候看到別人企業擴張發展也會有一定焦慮,而這都需要資本的進入,但有些資本追求的都是短期的利益,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戰略。”何祖訓說道。

但是另一個方面,何祖訓認為資本對于農牧企業的發展也有它的好處。“資本其實我們并不抗拒,因為資本作為一個輔助對于企業也是有好處的。比如以后我們要持續擴大,也需要資本的進入,資本可以讓產業升級,讓文化、技術、優勢和規模都得到擴大化,能為股東帶來效益。”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神農集團又應該如何避免在未來重蹈雛鷹的覆轍?

何祖訓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我們需要正確認識這個資本市場,既不能在資本市場迷失,也不能不接受資本市場,企業需要做的是讓資本為企業所用,讓資本創造價值,讓它為公司,為社會為行業,為投資人創造價值。千萬不能變成賭博的籌碼,成為一種投機的事情。”

在何祖訓看來,資本是無情的,但是做企業卻必須有情。“有些企業在資本市場的沖擊以后,就變味了,忘記了初心,戰略方向也發生了重大錯誤。對員工也完全沒有一開始的人情味,出現了豬價高待遇好,豬價低待遇低的情況,甚至出現拖欠工資,拖欠費用等情況。但是我們不會用這種方式來考核,這種上上下下的模式,我是很反感的。我們做企業不應該在資本的影響下變得無情,更不應該根據市場價格波動來對待員工,更應該給員工更多的關愛,只有這樣才能真的做大做強,十年企業,百年品牌,就像我們的文化理念:‘心中有愛才能開花結果’。”

03

——————————

談市場:淡看周期做好自己

大部分規模豬企最恐懼面對豬周期,也不乏有大型豬企倒在豬周期之下。豬周期下行也導致神農集團上半年出現虧損,有部分投資者對其失去信心。

但何祖訓卻持有不一樣觀點:“很多人覺得養豬是周期行業,豬周期可怕或者是對豬企沖擊很大,但其實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周期,春夏秋冬,包括人的生命都是,存在就有一定道理。千萬不要盲目的希望控制這個周期,或者去懂去預測這個周期,因為你很難懂也很難預測準確。”

可是豬周期對豬企的沖擊確是事實,企業又應該如何去應對,如何渡過呢?

何祖訓表示:“不管你什么周期,我們就做自己的事,做能確定的,做政策支持的,比如控制降低成本,安全防疫提高全程成活率等。用這種方式去應對才是最堅實最牢固的。因為在豬周期過后,這些優勢也會更加突出。我們現在成本在16元/kg以下,我們在國內首創生物安全管理中心,這些都是我們積累出來的成績。”

另一方面,目前生豬養殖越來越傾向于集團化、規模化。以云南地區為例,在市場價格的波動沖擊和資金問題影響下,目前散戶已經降低到50%左右,現代化家庭農場及“企業+農戶”的集團化帶動養殖方式在不斷發展。

何祖訓認為:“其實不僅是政策引導,市場的自然調控也是這個方向,以后規模化養殖能夠更好的應對豬周期,豬周期也會變得更加平滑。其實國外也是經歷過這個階段,我們現在也在往這個方向前進,中小散戶也在逐漸向現代家庭農場轉變,或是選擇跟隨集團化企業代養生產,這也會讓之后的市場變得更加穩定。”

在養豬產業規模化和集團化以后,市場產能出現過剩情況,目前很多人認為養豬產業成為了一個夕陽產業,但在何祖訓看來卻不是這樣。“養豬產業永遠不會是夕陽產業,因為養豬其實也是一個做食品的產業,它是一個長期性的事業,因為人不可能不吃豬肉。當然目前市場產能是過剩,所以有人認為這是夕陽產業,但是市場先進產能不過剩,我們要做的就是先進健康的生豬產能,這也是我大力發展生物安全管理中心的原因。”

而對于投資者比較關心的行業養殖模式問題。記者查詢數據發現,神農集團目前“自繁自養”和“公司+現代化專業農戶”兩種養殖模式出欄量各占50%左右。

對此,何祖訓表示:“未來在發展‘自繁自養’模式的同時,‘公司+現代化專業農戶’合作養殖模式也會維持在一定比例,公司計劃未來合作養殖模式的比例不能低于50%,并維持穩定平衡的態勢。其實我們的現代化專業農戶和其他企業的代養戶有一定區別,嚴格來說我們是現代化家庭農場,它是有一定規模的,需要達到2000頭或者5000頭,而且標準我們也是嚴格按照現代科學的標準進行,自動化,通風系統等。并且我們神農還會提供金融支持。”

標簽: 永遠不會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