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全球快資訊:國博舉辦百年文物保護成果展

時間:2022-08-11 15:49:06    來源:北京日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國博舉辦百年文物保護成果展

北京日報訊(記者 李祺瑤)精心修復的庚兒鼎等青銅重器亮相,每一件都藏著文物修復師的巧思;透過大盂鼎、四羊方尊等重器的仿制品,聆聽文保人員的匠心;“后母戊鼎器形花紋拓片”等珍貴拓本,秀出了幾代巧匠的金石傳拓技藝……昨天,“片羽重輝——國家博物館文保成果展”開幕,全面展示國博百余年來文物保護成果。

國博文物數量龐大,類型多樣,歷經110年的發展,這里的文物醫院——國博文保院已成為集文物檢測、研究、保護、修復和復制于一體的現代化文物保護機構。此次是國博首次舉辦全面展示文物保護成果的展覽。展廳里,一幅幅歷史圖片、一件件修復工具,還有文物和仿制品,按“業界先聲”“巧技天工”“斐然成章”“敏行致遠”“觀往知來”五個部分,系統梳理了國博百余年來在文物保護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展示了文保理念、技術的發展與進步。

中國傳統青銅器修復、復制技術源遠流長,多年來大量珍貴青銅器經國博專家之手重獲新生。展廳里,精心修復過的庚兒鼎等一級文物,大盂鼎、四羊方尊等重器的仿制品悉數亮相。專家揭秘,上世紀文保人員對后母戊鼎進行保護處理,完成清除有害銹、科學檢測、測定重量和原樣復制等一系列工作。此次展示的“后母戊鼎器形花紋拓片”等珍貴拓本,反映了國博傳承至今的金石傳拓技藝。

一件西漢錯金銀云紋犀尊仿制品前,不少觀眾駐足細讀它的故事:幾乎一模一樣的仿制品,其實是修復師用現代科學技術3D打印與傳統工藝相結合仿制而成的。此舉拓寬了文物復制的途徑和方法。近年來,國博開展了文物三維數字化項目,利用高精度的數據采集設備,精準的紋理映射算法,全方位留存了文物的三維數據,為文物復制、數字化保護與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

此次展覽還通過營建修復、復制場景還原傳統文物保護技藝,觀眾可以在互動區體驗文物保護過程,了解文物保護知識。多組實驗專用儀器展出,通過新舊儀器的對比,展現國博文物保護實驗室的發展歷程,以及國內文物保護設備發展進步的縮影。

標簽: 后母戊鼎 四羊方尊 國家博物館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