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 正文

預見2023:《2023年中國機器視覺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

時間:2023-04-01 10:18:01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原標題:預見2023:《2023年中國機器視覺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矩子科技(300802)、天準科技(688003)、精測電子(300567)、凌云光(688400)、美亞光電(002680)、先導智能(300450)、勁拓股份(300400)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機器視覺行業市場規模;中國機器視覺行業企業份額


【資料圖】

行業發展概述

——定義

機器視覺是人工智能正在快速發展的一個分支。根據美國制造工程師協會(SME)機器視覺分會和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RIA)自動化視覺分會關于機器視覺的定義:機器視覺是通過光學的裝置和非接觸的傳感器,自動地接收和處理一個真實物體的圖像,以獲得所需信息或用于控制機器人運動的裝置。通俗地說,機器視覺就是用機器代替人眼。機器視覺模擬眼睛進行圖像采集,經過圖像識別和處理提取信息,最終通過執行裝置完成操作。

機器視覺(Machine Vision,MV)和計算機視覺(Computer Vision,CV)從學科分類上,二者都被認為是人工智能的下屬科目,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計算機視覺是采用圖像處理、模式識別、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的手段,著重于一幅或多幅圖像的計算機分析。機器視覺則偏重于計算機視覺技術工程化,能夠自動獲取和分析特定的圖像,以控制相應的行為。具體的說,計算機視覺為機器視覺提供圖像和景物分析的理論和算法基礎,機器視覺為計算機視覺的實現提供傳感器模型、系統構造和實現手段。

從應用領域上,機器視覺大多應用在工業領域上,具體應用包括計量與檢測、智能制造等;除了在工業領域應用外,在消費領域的眾多場景中,多是計算機視覺的具體應用。

——產業鏈剖析

機器視覺行業的上游有光源、鏡頭、工業相機、圖像采集卡、機器視覺軟件等的提供商。行業下游應用較廣,主要下游市場是半導體和電子制造行業。除此之外還有應用到汽車、印刷包裝、農業、醫療設備和金屬加工等領域。

目前,機器視覺設備制造商中,天準科技、矩子科技和美亞光電的等展現出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機器視覺系統集成商的代表企業包括凌云光、精測電子等,機器視覺系統解決方案代表企業有梅卡曼德、阿丘科技等。機器視覺產業鏈上游硬件領域中,聯創電子、海康機器人、奧普特、北京君正分別為光學鏡頭、工業相機、光源設備和圖像處理領域的典型廠商。

行業發展歷程

在中國,機器視覺應用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技術引進。中國機器視覺在中國起步較晚,真正在工業領域的廣泛應用還不到十年的時間,遠遠落后于中國工業自動化市場的發展速度和規模。

從2004年開始,本土機器視覺企業開始起步探索由更多自主核心技術承載的機器視覺軟硬件器件的研發,多個應用領域取得了關鍵性的突破。國內廠商陸續推出的全系列模擬接口和USB2.0的相機和采集卡,以及PCB檢測設備、SMT檢測設備、LCD前道檢測設備等,逐漸開始占據入門級市場。隨后眾多機器視覺核心器件研發廠商不斷涌現,一大批真正的系統級工程師被不斷培養出來,推動了國內機器視覺行業的高速、高質量發展。

行業發展現狀

——供給:行業領軍企業逐漸顯現

工業領域應用方面,工業級的機器視覺通過光源、工業鏡頭、工業相機、工業視覺系統方案等產品生產出視覺檢測裝備、視覺識別裝備、視覺測量裝備、視覺引導裝備以及工業機器人等,并用于工業生產或制造過程中的檢測、測量等過程。由于工業機器視覺可以克服人眼標準的不一致性,可以制定更高的行業品質管控的數字標準,還能在高速、高光譜、高分辨率、高靈敏度、高可靠性等方面全面超越人眼極限。目前工業機器視覺系統已廣泛應用于電子制造、包裝印刷、汽車制造、食品飲料等眾多生產性行業和服務性行業。

消費領域應用方面,目前主流消費級機器視覺應用包括:掃碼識別、生物識別(人形/人臉/手勢等)、安防監控、路線規劃、3D成像等。其中生物識別及3D成像市場近年來尤其火熱,其所采用的主流機器視覺方案有三種:結構光、TOF、雙目立體成像。消費級機器視覺用到的硬件設施較少,其以機器視覺軟件或算法技術為關鍵點。我國開展消費領域的機器視覺公司規模普遍較小,但也不乏行業領軍企業??禉C器人和一些新貴,如曠視科技、商湯科技、云從科技等。

——需求:下游應用市場廣

從下游應用滲透情況來看,中國機器視覺在汽車、電子與半導體應用市場的滲透率較高,包裝、醫療、制藥以及智能交通領域的滲透率一般,在煙草、紡織等其他行業的滲透率較低。

2021年,物流倉儲、新能源行業的蓬勃發展拉動了相關企業的擴產需求,視覺檢測產品需求增長明顯,GGII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138.16億元(該數據未包含自動化集成設備規模),同比增長46.79%。其中,2D視覺市場規模約為126.65億元,3D視覺市場約為11.51億元;傳統工業產品的回暖也為機器視覺帶來生機,增長趨勢明顯。

行業競爭格局

——企業:國產品牌競爭力加強

從視覺業務規模的角度看,2021年,各大廠商均有較為亮眼的業務增速,尤其國產廠商,海康機器人機器視覺業務2021年實現超過100%的增長,國內業務規模超過基恩士、康耐視,位居第一,其他國產廠商如奧普特、華??萍家嘤休^高的增速。

注:此處僅統計機器視覺軟硬件業務營收,包括相機、鏡頭、光源、智能相機、軟件算法包、圖像采集卡、視覺控制器、圖像處理系統、視覺設備集成等,自動化設備集成、專機設備等相關業務不在統計范疇內,下同。

從市場集中度來看,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市場機器視覺各大核心部件的國產化份額均已超過70%,其中光源國產化率超過90%,鏡頭國產化率80%左右,工業相機國產化率超過70%。得益于中國制造在成本端的巨大優勢,當前硬件環節的門檻已經大幅降低,國內市場競爭加劇。

中國機器視覺行業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市場份額不斷得到分散,市場集中度將會逐漸變小。根據機器視覺產業聯盟(CMVU)2021年度企業調查結果,本土機器視覺廠商的市場集中度呈下降趨勢。2019-2021年,銷售額CR5從37.7%下降至31.3%,銷售額CR10從51.3%下降至43.1%。

——區域:廣東地區競爭優勢明顯

根據中國企業數據庫企查貓,目前中國機器視覺企業注冊地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區和長三角地區,特別以廣東省和江蘇省為代表。截至2022年末,廣東共有相關機器視覺企業數2837家,江蘇則有736家。

從中國機器視覺行業主要競爭者的區域分布來看,中國機器視覺廠商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其中以廣東最為集中,奧普特、勁拓股份等業內上市企業均位于廣東深圳;其次,北京和浙江地區也是機器視覺企業分布較為集中的地區,代表企業有??禉C器人、凌云光等。

行業發展趨勢和前景

目前在我國隨著配套基礎建設的完善,技術、資金的積累,各行各業對采用圖像和機器視覺技術的工業自動化、智能需求開始廣泛出現,國內有關大專院校、研究所和企業近兩年在圖像和機器視覺技術領域進行了積極思索和大膽的嘗試,逐步開始了工業現場的應用。未來,中國機器視覺行業將朝著3D機器視覺、深度學習、下游滲透加深等趨勢發展。

中國的機器視覺行業是伴隨中國工業化進程的發展而崛起的,中國正在成為世界機器視覺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應用范圍幾乎涵蓋了國民經濟中的各個領域。2021年受物流倉儲、新能源行業的等下游需求增長影響,視覺檢測產品需求增長明顯。根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數據,2021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達到138.16億元,同比增長其中2D視覺市場規模126.65億元,3D視覺市場約為11.51億元。根據GGII預測,到2025年我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將達到469億元,2021-2025年復合增速達到36%。前瞻結合中國機器視覺行業市場規模的增長情況和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的預測,預計2026-2028年中國機器視覺行業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其中,隨著2D視覺逐漸向3D視覺升級,保守預測3D視覺市場以50%的增速增長,2D視覺市場以10%的增速增長。至2028年,中國機器視覺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億837元。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