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高粱地上的新年“新愿”

時間:2023-01-29 15:54:53    來源:中國農網    


(資料圖)

“明天大家該準備收拾一下回家過年了,今天咱們坐下聚聚,吃個年前的‘散伙飯’!”2023年春節前夕,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五原縣隆興昌鎮義豐村中一派繁忙景象,家家戶戶忙著貼對聯、掛燈籠。1月19日中午,村黨支部書記武云在家準備了幾道家常菜,招呼幾位村“兩委”成員來家中做客。

“都辛苦一年了,咱們都說說,去年最有成就感的是啥?”桌前,武云與大家聊起過去一年村里的新變化,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觸:2022年,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在村里推廣了、用于胡羊養殖的專項幫扶資金落實到村了、“微治理”“積分超市”落地了、村中犄角旮旯里的垃圾也少了……產業發展、人居環境、鄉風民風,說起村里方方面面的可喜收獲,大家都打開了話匣子。

“最讓我有成就感的,還是咱們村那塊高粱地。”駐村第一書記賽夫說。巴彥淖爾市地處河套平原,是高粱、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的主產區。2022年初,賽夫與派出單位中國信達內蒙古分公司溝通后,聯合村“兩委”與釀酒企業聯系溝通,為義豐村引進了1500畝釀酒高粱種植訂單,并建設了紅高粱種植示范基地。收割后的高粱進行烘干處理加工后,將成為白酒的釀造原料,銷往鄂爾多斯。“今年村里的高粱收成不錯,每畝地能產900多斤,每畝地收入能達到1900元左右,可以為村集體增加5萬元收入,還能吸納一部分村民在種植基地務工就業。”武云對記者說。

1月20日,在工作隊吃過午飯后,賽夫又來到高粱種植基地。“雖然有成就感,但感覺還是有進步空間。今年高粱翻土后種植時間晚了兩周,加上霜凍天氣影響,產量不如預計的高。”看著眼前收割過后的高粱地,他告訴記者,“我們村‘兩委’把去年的高粱種植經驗都總結過了,今年提早準備。等10月豐收的時候歡迎你再來看看,爭取產量能比去年再上個臺階。”

高粱地上,種出的不僅是“豐收愿”,也有“幸福愿”。臨近傍晚,回到村部,賽夫翻開自己的駐村工作日志,上面不光記錄著村里的產業發展情況和相關數據,往后翻,村里與民生相關的大事小事也悉數記載:因病突發嚴重困難戶,已辦理醫療補貼;因病脫貧不穩定戶,已辦理臨時救助,還有產業園分紅……據悉,不久前,村“兩委”新年前最后一次走訪排查已經結束,對村里的監測戶、低保戶、五保戶等情況進行了再次確認。“大家生活情況啥樣,我們心里必須有個底數,這次排查之后,最放心不下的還是村里幾戶年齡大、有慢性病和意外致殘的重點戶,今年,還得把他們的醫療補貼落實好。”賽夫對記者說,“今年是駐村最后一年了,新年愿望就是沖著實事辦,希望村民們的日子能和高粱地一樣,都能越來越紅火。”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劉云

標簽: 巴彥淖爾市 鄂爾多斯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