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高效農業有新招 煙苗住上“高低床”

時間:2022-03-13 10:34:19    來源:中央稿庫    

四座連體大棚里,整齊地擺設著一排排烤育苗池,這些用鋼管和金屬網搭建的育苗池分為上下兩層,底下這層離地約30厘米,往上1米左右,則是第二層。薄薄的塑料膜鋪在育苗池中,盛滿了池水,用塑料泡沫制成的育苗盤漂浮在其中。

“建好的時候,不少鄉親趕來看熱鬧,形象地比喻:‘煙苗住進了高低床’。”指著眼前的立體式育苗池,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芷村鎮煙農合作社技術員尹家智樂呵呵地說。

芷村鎮此前一共有8個烤煙育苗點,分散于8個村小組,既不便有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鄉親們的取苗成本。為了解決這個問題,2017年,在當地煙草部門支持下,芷村鎮煙農合作社借鑒外出學習考察的經驗,建起了這個立體式育苗工場,將全鎮的烤煙育苗工作歸集于此。

立體式育苗的最大好處,是在同等面積下實現育苗數量的翻倍增長,而且方便管理,是推行高效農業的一個好法子。

早春的陽光,已顯出幾分夏日的熱辣,剛踏進育苗大棚,一股熱浪便撲面而來。借著適宜的溫度,前些天播種的第一批煙籽已開始萌發。“我們考察學習時看到的是三層立體式育苗池,回來一搞試驗,發現光照不夠,便改成了兩層。”尹家智說,這幾年合作社還總結了一個經驗:上下兩層的育苗盤定期調換位置,以便培育壯苗。

芷村鎮立體式育苗棚。鄧楚瑜 攝

整合了全鎮的烤煙育苗,省下的成本用在何處?尹家智說,他們從2017年開始,免費為偏遠地區的煙農送苗,每年能為鄉親們減省取苗成本15萬元以上。

立體式育苗工場每年的使用時間只有2個多月,空余時間有些可惜。去年,芷村鎮煙農合作社與一個種植人工菌的商販建立了協作關系,由商販提供技術和菌種,合作社負責組織生產,利用閑置的育苗大棚搞人工菌種植,合作社得到的收益用作發展生產經營。

“等人工菌的種植規模穩定后,合作社也考慮以現金的方式向全鎮煙農進行分紅。”尹家智說道。

作者:鄧楚瑜

標簽: 育苗大棚 使用時間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