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弱苗轉壯,人勤春早爭朝夕

時間:2022-02-28 16:16:25    來源:中國農網    

2月25日一大早,在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東南村,村民王連貞再一次走進地頭,仔細查看最近他一直掛心的小麥長勢:“去年小麥耩晚了,現在苗有點弱。前幾天農技人員來看了,讓俺等地溫升上來后采取劃鋤、追肥等措施來促苗轉壯。”

據了解,受2021年小麥播種期連續降雨影響,河口區14.2萬畝小麥播種期平均推遲10至15天,晚播面積大,冬前麥田弱苗偏多,“一根針”“土里捂”等多種情況并存。

“前期對全區小麥生長狀況進行了調查,其中一類苗約2.8萬畝、二類苗約5.4萬畝,三類苗約6萬畝,土里捂面積2.6萬畝。平均畝莖數66萬個;單株分蘗1.2個;單株次生根2條,長勢總體偏弱。”河口區農業農村局農技站站長李祖龍說。

為解決這一問題,河口全面深入開展“科學壯苗”專項行動,分苗情、分環節制定發布技術指導意見,指導農戶積極開展鎮壓、劃鋤、施肥、病蟲草害防治等措施,科學施肥澆水,抓好返青期管理,及時防治病蟲草害,推動晚播小麥“促弱轉壯、早發穩長”。

農技服務送上門,是河口保障春季麥田管理的一項核心措施。一方面,春耕備播離不開化肥、農機服務等供應,河口加強農資經營監管和指導,加大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等農資調運,保障農資市場穩定供應。另一方面,科學謀劃,澆好小麥返青“第一水”。全區早行動、暢通道、廣發動、細安排,加大對各支渠邊溝的清理疏浚,安排專人檢修設施、動用大型機械清淤除障,確保水流通暢,蓄水有方;利用大喇叭廣播、微信群等方式積極引導農民迅速行動,搶抓有利時機;通過多方協調,科學制定引水方案,合理安排錯時錯峰用水,供水有序。截至目前,已完成冬小麥澆灌總面積近十萬畝。

作者:崔珊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呂兵兵

標簽: 病蟲草害 積極開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