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農行山西分行:科技賦能數字化轉型

時間:2022-02-25 21:48:46    來源:中國農網    

農業銀行山西分行積極推進數字化戰略轉型,聚焦“安全生產”和“創新賦能”兩大著力點,全面開展產品研發、數據支持和風險防控領域的科技創新,持續推進科技前臺化,促進數字化轉型成果轉化為市場價值。

發揮工作室創新驅動作用,提升科技賦能水平

2021年,農行山西分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創新工作室,按照“找準定位、急用先行、穿透底層、突出特色、建好機制、積累培養”24字工作要求,承接產品創新研究、科技營銷支持等職能,推動科技前臺化轉型。初步建立起了一支近40人的售前工程師隊伍,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多級聯動營銷支持工作,組織全省售前工程師開展多次營銷支持專業化培訓,定期現場集中開展工作成果交流,以戰代訓,提升營銷支持專業化水平。

2021年,工作室陸續為基層客戶經理打造了微銀行·e網點、微客寶、e績榜等營銷支持工具,主動參與各類對公客戶及外部重要合作伙伴營銷活動,持續開展技術營銷及產品支持。一年來,營銷轉化并完成落地項目16個,成功營銷并正在實施項目9個。通過穿透底層、主動營銷、直達一線、服務基層,推動業務高效開展,增量效益逐步顯現。金融科技創新工作室被山西省工會金融工委命名全省職工創新工作室。

強化研發創新能力,推進金融生態場景建設

農行山西分行不斷強化技術引領,推動多領域場景建設。通過優化智慧城鄉金融服務平臺,豐富通用資金監管平臺應用,推進財政、社保、稅務類系統優化,支持地市高頻生活場景各類代繳費項目開發,多維發力賦能場景建設。

2021年11月,“智慧祁縣APP”順利投產,通過這個項目的合作,該行成功輸出農行Ⅱ類電子賬戶等12項金融功能,帶動當地水、氣、暖等高頻場景建設項目23個。以繳費場景為切入點,該行與當地物業管理軟件專業服務商合作,為物業公司搭建智慧物業服務平臺綜合解決方案,先后落地首開國風上觀、國風瑯樾、香潭壹號等多個樓盤,推動了農行小區物業場景建設。通過對接太原地鐵“聽景APP”,上線太原地鐵惠出行項目,實現農行掌銀優惠購票。去年累計發放30余萬張乘車券,觸達客戶2.3萬人。

農行山西分行還通過賦能業務創新,加強“三農”項目建設。實施山西光伏幫扶項目收益分配監管系統,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對接,優化“三晉惠農通”功能,進一步提高支持三農的能力,鞏固縣域金融服務市場。同時提升服務效率,推進中后臺項目建設。研發上線單位銀行結算賬戶輔助管理系統,推進單位銀行結算賬戶檔案管理系統開發,配合總行開展金融機構貨幣信息采集系統、集中版電子驗印系統、新一代支付結算系統等運營類相關系統的推廣和改造工作,進一步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深入挖掘數據潛在價值,提升數據服務驅動能力

農行山西分行不斷夯實數據資產,服務經營管理。加強數據集市數據積累和模型提煉,建立起了涵蓋信貸、個金、網金、信用卡、三農等業務領域的數據模型,提煉570個業務指標,對接鄉村振興重點領域貸款、考核指標管理平臺等業務場景28個。搭建數據接口平臺(南天門平臺),為“微銀行”、“微客寶”、“智慧安澤”、“智慧襄垣”等應用場景獲客活客提供數據支持。

加大特色標簽建設力度,豐富畫像標簽,助力精準營銷。該行完善掌銀、社保卡、惠農e貸、高凈值客戶等重點客群標簽,構建商戶e貸、網捷貸代發工資和樂分易白名單模型;對接DCRM、營銷寶等總行平臺,支持各類營銷活動94次,觸達客戶481萬,從客戶資產提升、存款增存穩存、信用卡產品營銷、掌銀促活等方面助力業務部門開展各項精準營銷活動。

強化AI支撐,利用大數據技術,該行整合重要交易數據,使用專家規則和機器模型構建反電詐、法人貸款資金監測、信用卡違約預測、運營風險監測等多類風險預警模型,應用于電信反欺詐、信用卡風險防控、貸前貸后管理和日常運營風險監測、案件預防等環節,全面提升風險防控能力。

作者:梁晨霄

標簽: 科技創新 項目建設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