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工行貴州分行打造“工農e家”平臺 讓普惠數字金融服務“村村通”

時間:2022-02-16 16:37:32    來源:中國農網    

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哈喇河鎮,是遠近聞名的砂梨優良品種哈喇河大黃梨的產區。2014年,馬關華成立哈喇河大黃梨專業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增收、收購鮮梨等方式,廣泛帶動周邊村民增收致富,其中脫貧戶達200余戶。去年2月起,馬關華開始在工商銀行的“工農e家”平臺上銷售合作社生產的梨膏。“平臺的宣傳效應非常好,截至目前,合作社銷售額增加了60多萬元,‘大黃梨’走出了‘小山村’。”合作社負責人馬關華高興地說。此外,該平臺還能連接助農取款POS機,村民支取現金,去鄉鎮配備POS機的網點刷卡即可,再也不需要去縣城了。

倉舒便利店坐落在威寧縣六橋街道奧體花園小區入口處,這里臨近縣城邊緣,客戶主要為社區居民和附近農村的村民。這樣的便利店,遍布威寧縣的社區、村莊。今年春節前,倉舒便利店負責人張明清在“工農e家”平臺上貸款21萬元用于資金周轉,還使用“工農e家”上的采購平臺,訂購了大量年貨。

“工商銀行給每個商戶配備了免費的收銀系統和POS機,方便了日常的交易、支付;借助系統,可以隨時查看貨物的進銷存情況,實時掌握經營狀況。要知道,像我們這樣的小商超,過去都是隨便賣,到年底才做一次盤點。”張明清告訴記者,“工農e家”給商戶最大的支持,在于整合了大量的商品,商戶可以根據客戶需要下單訂購,大大豐富了小商超、便利店的經營品類;在平臺上申請“合伙人”身份,從上面訂購的產品,平臺會將廠價與市場價差價的80%以上返利給商戶,如此一來,銷售給顧客的價格也會降低不少。

“平臺根據我們的進銷貨品記錄、資金流水等進行建模分析,給予商戶5萬-30萬元不等的授信。平時有資金需求,在手機上就可以操作,有時當天貸款就可以審批下來。貸款年利率為3.85%,按天計息,我們可以一次性借貸20萬,隨著貨款不斷回籠,3萬元、5萬元地還回去。與一次借貸、一次還款的方式相比,在‘工農e家’上貸款,資金使用成本很低。”張明清感慨地說,在“工農e家”平臺的扶持下,這些村民、市民家門口的小商超、小便利店的經營狀況有了很大改善,鄉村商品流通的“毛細血管”更加通暢了。

工行貴州畢節威寧支行行長助理馬楠云告訴記者,工商銀行與威寧縣供銷社合作試點,基于供銷系統生產、流通、信用三位一體的內涵,以“工農e家”平臺為依托,從農產品上行、工業品下行和普惠融資集成金融服務,提高農村商業主體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水平,促進農村商品流通和城鄉消費升級,有效推動脫貧產業升級,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在“工農e家”平臺上,集合了煙草、生鮮、物流、運營商、鄉村旅游綜合體、農業大數據等優質涉農合作方,在此基礎上,整合工商銀行普惠、信用卡、結現、個金、機構等涉農金融服務及產品,提供集涉農業務、基礎金融、便民繳費、普惠融資等一攬子金融服務:針對企業、農戶,提供資訊信息發布、交易撮合、農資采購、農產品銷售、物流配送、支付融資為一體的綜合服務,滿足其日常生產生活需要;針對合作方,滿足供應鏈上中下游實體客戶在結算、采購、銷售、配送等方面的金融、非金融需求;在民生消費領域,將村民的水、電、燃、通訊等繳費項目接入平臺,引導低碳生活方式。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金融的支持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鞏固脫貧成果、接續鄉村的進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和挑戰。例如,小微企業‘融資難’仍然存在;鄉村經營主體復雜多樣,加上信息不對稱的影響,鄉村客戶信用等級難以確定,銀行業務風險不確定性較高;新型經營主體由于抵押物不足,無法獲得足夠資金支持;實體網點受限,大量便捷安全高效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無法觸及廣袤的鄉村和農戶……基于此,工商銀行打造‘工農e家’平臺,深度嵌入各類涉農經濟組織、個人的產供銷體系和服務鏈,打通城鄉融合發展上下行的數據通道、服務通道、融資通道、農產品通道。以C端金融服務為切入點,反哺助力G端、B端涉農服務單位合作拓展,將平臺打造成為連接田間地頭與千家萬戶的‘鏈條’,與合作方共建鄉村金融服務‘生態圈’。”工行貴州省分行GBC團隊負責人黃河評價道,“‘工農e家’平臺也是綠色、低碳、數字金融場景建設的實踐,在實現金融服務“村村通”、助力“數字鄉村”建設的同時,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截至2021年11月12日,“工農e家”平臺已在貴州省418個鄉鎮實現落地,覆蓋1481余萬鄉鎮人口。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姚媛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