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命苦都怪它?蘇軾實名diss摩羯座的原因是……
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記者 王詩堯)1月8日,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986歲的生日。
(資料圖)
中國現代文學大師林語堂曾評價蘇軾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之人。他有曠世之才,精通詩詞、書法、繪畫等,卻又一生坎坷,在政治的漩渦中起起伏伏。
然而,縱使“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蘇軾仍笑對人生,“菊花開時乃重陽,涼天佳月即中秋”。只要心中有明月,天天都是中秋節,若人人都有蘇軾此等豁達情懷,或許快樂的人會更多一些。
命苦都怪“摩羯座”?
今天是“摩羯座男孩”蘇軾的生日。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其實蘇軾對摩羯座意見很大!
早在宋代時期,關于十二星宮的說法已經廣為流傳。北宋開寶五年(972年)刊刻的《熾盛光佛頂大威德銷災吉祥陀羅尼經》,其經卷之首的插圖就是一幅環狀的十二星宮圖。北宋景德二年(1005年)刊刻的《大隋求陀羅尼經咒》,更是把中國古代文化的二十八宿和外來的十二宮結合畫于一圖。
如果要說宋代哪位名人對星座知識略有研究,那就不得不提到大文豪蘇軾。
蘇軾的仕途之路坎坷到需用“慘”字形容。他出仕時,正趕上王安石變法,他因批判新政而遭報復,污蔑他扶父喪返川時,偷販私鹽。蘇軾不屑與其爭辯,只求出任地方官避禍。
從此蘇軾開始了貶官生涯,由北至南,由富庶之都到不毛之地,越貶越遠。最后,他在62歲的時候,居然被貶到了海南島儋州!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
唐代文學家韓愈曾寫過一首詩《三星行》:“我生之辰,月宿南斗。牛奮其角,箕張其口。牛不見服箱,斗不挹酒漿。箕獨有神靈,無時停簸揚。”大意說的是,韓愈出生之時,恰逢月在斗宿,因不見牽牛星守護,又有簸箕星在一旁搬弄是非,因此讓他一再遭到打擊,一生顛簸坎坷。
蘇軾誦讀了韓愈的《三星行》之后,立刻寫了一首《東坡志林·命分》感嘆:“退之詩云:我生之辰,月宿直斗。乃知退之磨蝎為身宮,而仆乃以磨蝎為命,平生多得謗譽,殆是同病也!”
蘇軾的意思是,他和韓愈二人都是摩羯座,可謂是同病相憐,命格不好,注定一生多謗譽。
命苦為什么是“摩羯座”的錯?在宋人看來,摩羯座是個不吉祥的星座。宋代學者方大琮給朋友寫信時吐槽:“惟磨蝎所蒞之宮,有子卯相刑之說。”南宋的牟巘自嘲道:“生磨蝎之宮,人皆憐于奇分。”甚至當過宰相的周必大也說:“亦知磨蝎直身宮,懶訪星官與歷翁。”但據學者考證,周必大并非摩羯座,而是寶瓶座。
不過,宋人已將摩羯視為惡星,反正命不好怪摩羯座就對。
挖野菜的“養生達人”
眾人皆知蘇軾是一位美食家,其實他還是一位“養生達人”。他可以在看似尋常的飲食中,找到養生的契機。
雖然東坡肉聲名遠揚,但是蘇軾亦提倡蔬食養生的理論,他被貶到各地做官時,經常會去挖野菜來吃。不僅如此,蘇軾還很愛吃蜂蜜,每次吃蔬菜時蘸點蜂蜜,吃起來甜甜的。“予少嗜甘,日食蜜五合,嘗謂以蜜煎糖而食之可也。”
身為四川人的蘇軾愛上了甜食,由此可見他對蜂蜜的喜愛程度了。而且蜂蜜具有很好的藥效,可營養心肌,保護肝臟、潤腸胃、降血壓,具有防止血管硬化的效果。
他曾在一首詩中寫道:“狂吟醉舞知無益,粟飯藜羹問養神”,以自己的經驗勸別人不要醉生夢死,而要粗茶淡飯養生。
茶葉養生是蘇軾的經驗之談,他在《仇池筆記》中曰:“除煩去膩,不可無茶。”并且在沒有牙膏、牙刷的古代,蘇軾就已經具有遠見地提出了以茶漱口法,“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濃茶漱口,煩膩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齒間,消縮脫去,不煩挑刺,而齒性便若緣此漸堅密。”
他自創了這套“濃茶固齒法”,并呼吁大家要養成習慣、長期堅持,這樣牙齒就會漸漸變得堅密了。
蘇東坡還把“按摩腳心”作為一項重要的養生法寶。“盤腿擦涌泉,閑坐觀菖蒲”他每天都要盤腿坐在床上,用力按摩腳心。現代科學研究證實,常按摩腳掌,對許多疾病如貧血、糖尿病、陽痿、痛經及腎功能紊亂等都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與民同苦的清廉“父母官”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蘇軾為官40余年,始終戒奢崇儉,清廉自持。他真正做到了以民為本、與民同苦,每到一地都留下了清廉、勤政、愛民的美名,被當地百姓世代傳頌。
元豐三年(1080),蘇軾被貶到黃州,也就是如今的湖北省黃岡市。由于薪俸減少了許多,他淪落到“先生年來窮到骨,問人乞米何曾得”的境地。
后來幸而得到朋友的幫助,蘇軾在城東弄到一片坡地,終于可以自己開荒種田,解決全家的溫飽問題。蘇軾還為這塊地取名“東坡”,自稱“東坡居士”,因此他又被后人敬稱為“蘇東坡”。
當時生活窘迫的蘇軾,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了嚴格的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取一小份。錢全部分好后,按份掛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
當天拿到錢后,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準剩余、不準超支。而積攢下來的錢都被存進一個竹筒里,以備不時之需。
蘇軾對貪污非常痛恨,他曾寫信規勸以奢侈聞名、認為奢侈就是“得道”的好友蒲宗孟,“聞所得甚高,然有二事相勸:一曰慈,一曰儉也。”他曾在為一名考生的一首詩作序時,透露了自己做官的態度和原則:“求官”的目的在于“得”,否認這點是虛偽的,但“得”與“道”發生矛盾時,不要為了得到高官厚祿就放棄自己所學的“道”。
蘇軾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當他離任杭州時,一位摯友為他送來黃金5兩、白銀150兩作為禮物。盛情難卻下,蘇軾只好接受了這筆禮金,但他沒有私用而是轉贈給安樂坊,用來為貧困人群治病。
蘇軾關心民間疾苦、為百姓謀福利,安樂坊就是他在杭州當“市長”時抗疫所建的“方艙醫院”。當時他籌集了白銀2000兩,又從自己的私房錢里拿出50兩黃金,安樂坊建成后便可以集中對染疫的病患進行治療。
這所名為安樂坊的免費醫院,明顯帶有民助性質,是領先時代的創新舉措。而安樂坊及其運作模式也引起當時朝廷的極大關注。崇寧元年(1102),朝廷開始在各地設置安濟坊,專為窮人治病。不久,安樂坊也被朝廷改賜名安濟,遂為官辦。
上一篇:全球今熱點: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將籌備啟動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命苦都怪它?蘇軾實名diss摩羯座的原因是……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記者王詩堯)1月8日,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986歲的生日。中國現代文
2023-01-08 14:40
原標題: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將籌備啟動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日前,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的全國文物局長會議。記者從會上獲悉,國
2023-01-08 08:54
原標題:遠古文明的輝映武華民初冬一個的下午,我和家人一起,到新落成不久的仰韶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游玩。公園位于澠池縣城北6公里的仰韶村。
2023-01-08 05:50
原標題:等一場雪來楊亞爽我仰望天空灰暗了心緒像巨大的磐石壓扁了瘋長的期待你躲藏九霄云外風兒捎來冰涼的話你把無數塵埃撕開飄落在我的手掌
2023-01-08 05:45
原標題:《關山密雪圖·軸》許道寧[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許道寧,北宋畫家,生卒年不詳,長安(今陜西西安)人。許道寧早年追摹李成的繪
2023-01-08 05:38
【藝評】原標題:“花式”跨年里看到更好的年輕人鄧崎凡這屆年輕人喜歡儀式感,辭舊迎新之際,這種儀式感就體現在各式各樣的跨年活動中。不過
2023-01-08 05:44
原標題:渾善達克沙地中的沙畫人1月4日拍攝的阿拉騰畢力格挑選的不同顏色的沙子。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位于渾善達克沙地腹地,生活于此的80
2023-01-07 16:47
原標題:甘肅定西:排練社火迎新春1月6日,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內官營鎮萬崖村社火隊演練傳統社火節目舞獅。新春佳節臨近,甘肅省定西市的一些
2023-01-07 15:37
原標題:濃墨重彩的妝容,何以詮釋千變萬化的戲曲美戲曲妝容寫真近年來甚為流行。然而,人們或許不知道戲曲妝容曾幾經變化,最終才淬煉成代表
2023-01-07 10:37
原標題:7部大片集結,題材各異陣容強大(引題)“史上最強春節檔”又回來了(主題)北京日報記者袁云兒《流浪地球2》《滿江紅》《無名》《深
2023-01-07 10:43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2億多年前的“奇異羅平龍”我國古生物學家在云南羅平縣發現了距今2 44億年的全新爬行動物物種,將其命名為“奇異羅平龍”。
2023-01-07 09:42
原標題:“臨安民間國寶”昌化雞血石雕大擺件《百子鬧春》欣賞(組圖)前不久,我和朋友一起拜會了杭州臨安“潤古軒”主人徐健人先生,在這座
2023-01-07 09:54
原標題:新疆哈密打造“星空密語”系列文化活動推動星空產業發展鐘奕在巍峨的雪山、千年的胡楊、蒼涼的沙漠、奇幻的雅丹之上,斗轉星移,繁星
2023-01-07 09:37
原標題:山西發現一西周高級別墓推測是國君級別墓葬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山西絳縣橫水西周墓地2022號墓考古發掘資料。考古人員根據
2023-01-07 08:41
原標題:我國科學家在云南發現2 44億年前“奇異羅平龍”尖嘴長吻的“四腳蛇”化石,全長超過半米。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科研人員在
2023-01-07 08:34
原標題:新春“電影菜單”成色足2023春節檔沖上熱搜。據燈塔專業版顯示,截至目前已有《流浪地球2》《無名》《滿江紅》《熊出沒·伴我“熊芯”
2023-01-07 08:48
原標題:馬王堆漢墓文物亮相杭州國家版本館中新網杭州1月6日電(錢晨菲)內涵豐富的帛書,保存完整的竹簡,歷史悠久的古醫方專著……6日,記者
2023-01-07 07:35
原標題:專訪:期待科幻作品促進日中文化交流——訪《三體》日文版譯者立原透耶新華社記者程靜岳晨星新華社東京1月5日電?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
2023-01-06 17:43
原標題:河南南陽新發現多處巖畫最多可達雙排24連穴中新網鄭州1月6日電(記者韓章云)為期兩日的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會6日持續在鄭州
2023-01-06 17:36
原標題:《舞上春》全網曝光量破2億探索線上線下融合演播新方向中新網北京1月6日電記者(應妮)連續兩年,中國歌劇舞劇院踐行《舞上春》“線下
2023-01-06 17:52
原標題:《新生萬物》讓非遺煥新貌1月6日,非遺煥新紀實節目《新生萬物》將在江蘇衛視進行首播。為了讓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被年輕人所了
2023-01-06 14:54
原標題:錢鐘書故居“鐘書客廳”對外開放新華社南京1月5日電(記者朱國亮)江蘇省無錫市以錢鐘書故居打造的“鐘書客廳”4日正式對外開放。錢鐘
2023-01-06 14:55
原標題:“云端音樂會”走近市民新民晚報訊(記者徐翌晟)239米高的上海最高書店朵云書院·旗艦店昨天奏響“云端音樂會”。“云端音樂會·從巴
2023-01-06 13:46
原標題:有美景美食和有故事的人(引題)田園治愈風成影視題材“風口”(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1月3日,劉亦菲、李現主演的田園治愈劇《
2023-01-06 11:55
原標題:貝多芬像高山,勃拉姆斯如大海解放日報記者陳俊珺今年是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誕辰190周年。從去年末到新年伊始,他的經典之作回響于全球
2023-01-06 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