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證監會罕見發聲,券商弱市融資謹防“飲鴆止渴”)
紅周刊 特約 | 宋琦
2022年12月30日晚間,某頭部券商公告稱,實施再融資,募資不超280億元,新年第一個交易日既遭投資者用腳投票,盤中大幅向下異動。針對市場情緒,證監會罕見盤中發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3年1月3日,新年第一個交易日,某頭部券商盤中大幅向下異動,無疑是市場投資者提前用腳進行了投票。蓋因該券商年末一則巨額再融資公告——擬10股配3股募資不超280億元。當日,證監會罕見盤中發聲,表示關注到有關上市證券公司再融資行為,“將充分關注融資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弱市場下:巨額融資惹惱投資者
多年來,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的“看門人”——券商不斷在資本市場巨額融資,手法多樣。僅以2022年上市券商實施融資為例,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初以來,已有10家上市券商實施融資,合計募資額高達852億元(見附表)。
在這樣的背景下,不“補血“似乎對不住天下的韭菜。這不,2022年12月30日晚間,某頭部券商公告稱,擬按照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全體A股股東配售股份,募資不超280億元。目前配股預案已通過董事會同意,將于2023年2月10日召開股東大會,預計2023年中旬完成配股發行。如果成行,該頭部券商此次280億再融資將達到A股券商配股最大規模。
如能為投資者賺錢,上市券商巨額融資,韭菜或也認了。事與愿違,上市券商“業績并不佳”。2022年前三季度,僅3家上市券商在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同比增速為正,拖累了券商板塊的表現。數據顯示,除新股首創證券外,僅有光大證券2022年微微上漲1.24%,11只券商股跌幅超過30%,其中跌幅最大的是財達證券,全年跌幅達到39.95%。
尤其是A股還未走出疫情弱市背景下,韭菜不干了!提前用腳投票,新年第一個交易日某頭部券商收盤跌幅超6%,沸沸揚揚中,還驚動監管部門盤中發聲。
券商春天:基于實體經濟存亡
事實上,在券商業務矩陣的實踐面,自營業務、融資業務具有天然的資本屬性,無疑是其最賺錢的核心業務,收入占比高,利潤水平高,而經紀、投行、資管、財務顧問、投資咨詢等業務,都具有“屬人”的流動特性,客戶隨著業務員跑,人力資本高昂,都是不勝賺錢的營生。這時候,尤其是在科創板跟投業務的重資金要求下。證券公司在資本市場采用各種手段融資擴充資本,具有天然的沖動。
成立3年的科創板已形成“保薦+投資”的新券商盈利模式——隨著科創板跟投業務推進,要求券商設立專門的另類子公司真金白銀跟投,跟投比例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2%~5%,鎖定期24個月;如果保薦機構相關子公司未按照指引及其做出的承諾實施跟投的,發行人應當中止該次發行,并及時披露。在科創板,券商提高資本金的能力是其核心競爭力。券商再不跑馬圈地大量融資,或將面臨青黃不接。沒有跟投業務,意味著科創板這塊的保薦人業務沒有肉吃,千方百計,必須融資。
邏輯上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萬事萬物都有其自身的邊界。你不能盡想著自個兒的美事而不考慮現實——融資不能過猶不及,而且還要審時度勢。
放眼望去,現在實體經濟四處不沾,嗷嗷待哺于街頭。支持實體經濟活下去才有資本市場的春天!這時候一個活蹦亂跳的主兒還在資本市場巨額“圈”錢,有點不顧大局。把券商做大做強的問題放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大框架下來審視,可謂不足掛齒——沒有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就沒有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天職!只有把實體經濟的火燒得旺旺的,才有資本市場券商的成長。
監管發聲:兩“支持”一“審核”
如果想不明白,監管部門會幫你想明白!
在這個時刻,證監會罕見發聲,其內里乾坤,就顯得格外意味深長!
中國證監會發言人的談話并不長,其實就兩個“支持”,一個“審核”。
所謂兩個“支持”,一是指“堅持(證券公司)穩健經營,走資本節約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意味著過去的跑馬圈地搞擴張經營、馬放南山搞粗放經營的老路已經走不通了;
二是指“支持證券公司合理融資,更好地發揮證券公司對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功能作用”。什么意思呢?如果證券公司的融資是以支持具有高質量發展前景的實體經濟為前提的,那么是可以在資本市場融資的;也就是支持實體經濟專項融資案,其他的,別想多了。
所謂一個“審核”是指“(證監會)審核中將充分關注上市證券公司融資的必要性、合理性,把好股票發行入口關”。意味著非必要不能融資、非合理不能融資。到時候,所謂“必要性”“合理性”都必須放在支持實體經濟的框架下來左右權衡、綜合考慮。
筆者認為:想巨額融資的券商們,必須仔仔細細掂量了。對照證監會的談話,聽話聽音,趕緊修改并且提出自己的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專項融資方案!
(作者系中稅聯盟投資經理。本文已刊發于1月7日《紅周刊》,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不代表《紅周刊》立場,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標簽: 飲鴆止渴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將籌備啟動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日前,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的全國文物局長會議。記者從會上獲悉,國
2023-01-08 08:54
原標題:遠古文明的輝映武華民初冬一個的下午,我和家人一起,到新落成不久的仰韶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游玩。公園位于澠池縣城北6公里的仰韶村。
2023-01-08 05:50
原標題:等一場雪來楊亞爽我仰望天空灰暗了心緒像巨大的磐石壓扁了瘋長的期待你躲藏九霄云外風兒捎來冰涼的話你把無數塵埃撕開飄落在我的手掌
2023-01-08 05:45
原標題:《關山密雪圖·軸》許道寧[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許道寧,北宋畫家,生卒年不詳,長安(今陜西西安)人。許道寧早年追摹李成的繪
2023-01-08 05:38
【藝評】原標題:“花式”跨年里看到更好的年輕人鄧崎凡這屆年輕人喜歡儀式感,辭舊迎新之際,這種儀式感就體現在各式各樣的跨年活動中。不過
2023-01-08 05:44
原標題:渾善達克沙地中的沙畫人1月4日拍攝的阿拉騰畢力格挑選的不同顏色的沙子。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位于渾善達克沙地腹地,生活于此的80
2023-01-07 16:47
原標題:甘肅定西:排練社火迎新春1月6日,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內官營鎮萬崖村社火隊演練傳統社火節目舞獅。新春佳節臨近,甘肅省定西市的一些
2023-01-07 15:37
原標題:濃墨重彩的妝容,何以詮釋千變萬化的戲曲美戲曲妝容寫真近年來甚為流行。然而,人們或許不知道戲曲妝容曾幾經變化,最終才淬煉成代表
2023-01-07 10:37
原標題:7部大片集結,題材各異陣容強大(引題)“史上最強春節檔”又回來了(主題)北京日報記者袁云兒《流浪地球2》《滿江紅》《無名》《深
2023-01-07 10:43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2億多年前的“奇異羅平龍”我國古生物學家在云南羅平縣發現了距今2 44億年的全新爬行動物物種,將其命名為“奇異羅平龍”。
2023-01-07 09:42
原標題:“臨安民間國寶”昌化雞血石雕大擺件《百子鬧春》欣賞(組圖)前不久,我和朋友一起拜會了杭州臨安“潤古軒”主人徐健人先生,在這座
2023-01-07 09:54
原標題:新疆哈密打造“星空密語”系列文化活動推動星空產業發展鐘奕在巍峨的雪山、千年的胡楊、蒼涼的沙漠、奇幻的雅丹之上,斗轉星移,繁星
2023-01-07 09:37
原標題:山西發現一西周高級別墓推測是國君級別墓葬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山西絳縣橫水西周墓地2022號墓考古發掘資料。考古人員根據
2023-01-07 08:41
原標題:我國科學家在云南發現2 44億年前“奇異羅平龍”尖嘴長吻的“四腳蛇”化石,全長超過半米。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科研人員在
2023-01-07 08:34
原標題:新春“電影菜單”成色足2023春節檔沖上熱搜。據燈塔專業版顯示,截至目前已有《流浪地球2》《無名》《滿江紅》《熊出沒·伴我“熊芯”
2023-01-07 08:48
原標題:馬王堆漢墓文物亮相杭州國家版本館中新網杭州1月6日電(錢晨菲)內涵豐富的帛書,保存完整的竹簡,歷史悠久的古醫方專著……6日,記者
2023-01-07 07:35
原標題:專訪:期待科幻作品促進日中文化交流——訪《三體》日文版譯者立原透耶新華社記者程靜岳晨星新華社東京1月5日電?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
2023-01-06 17:43
原標題:河南南陽新發現多處巖畫最多可達雙排24連穴中新網鄭州1月6日電(記者韓章云)為期兩日的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會6日持續在鄭州
2023-01-06 17:36
原標題:《舞上春》全網曝光量破2億探索線上線下融合演播新方向中新網北京1月6日電記者(應妮)連續兩年,中國歌劇舞劇院踐行《舞上春》“線下
2023-01-06 17:52
原標題:《新生萬物》讓非遺煥新貌1月6日,非遺煥新紀實節目《新生萬物》將在江蘇衛視進行首播。為了讓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被年輕人所了
2023-01-06 14:54
原標題:錢鐘書故居“鐘書客廳”對外開放新華社南京1月5日電(記者朱國亮)江蘇省無錫市以錢鐘書故居打造的“鐘書客廳”4日正式對外開放。錢鐘
2023-01-06 14:55
原標題:“云端音樂會”走近市民新民晚報訊(記者徐翌晟)239米高的上海最高書店朵云書院·旗艦店昨天奏響“云端音樂會”。“云端音樂會·從巴
2023-01-06 13:46
原標題:有美景美食和有故事的人(引題)田園治愈風成影視題材“風口”(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1月3日,劉亦菲、李現主演的田園治愈劇《
2023-01-06 11:55
原標題:貝多芬像高山,勃拉姆斯如大海解放日報記者陳俊珺今年是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誕辰190周年。從去年末到新年伊始,他的經典之作回響于全球
2023-01-06 11:36
原標題:翰墨風流冠古今(主題)——讀《蘭亭序》(副題)有“天下第一行書”美譽的《蘭亭序》,問世近1700年,是世人心慕手追的書法佳作,也
2023-01-06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