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山水詩箋》研討會在池州舉辦
中工網訊 近日,青年詩人方嚴的詩集《山水詩箋》研討會在其家鄉安徽省池州市博物館舉辦。來自北京、上海、浙江及池州本地的20多位詩人、評論家參加了研討。
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編審楊志學指出,方嚴有作為詩人的天賦,又有較好的后天詩學積養,其才情在《山水詩箋》中得到了良好的揮發和呈現。這部詩集借山水說事、借山水傳情、借山水寄托人生,可以引發人們關于詩歌與山水、詩歌與青春寫作等諸多話題的思考。
據悉,方嚴是一位95后青年詩人,《山水詩箋》是作者的第三部詩集,收錄作品150首。本次研討會由安徽池州市作家協會主辦,池州市博物館承辦。(陳凱)
標簽: 中國作家出版集團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山水詩箋》研討會在池州舉辦中工網訊近日,青年詩人方嚴的詩集《山水詩箋》研討會在其家鄉安徽省池州市博物館舉辦。來自北京、上海
2022-10-30 09:36
原標題:不出廠區可享“文化盛宴”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志凱通訊員高寧)近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經開區”)青年公寓
2022-10-30 09:28
原標題:一把20歲的茶壺王國梁我家有一把20歲的茶壺,是我結婚時買的。這種茶壺很普遍,20年前差不多家家都有,我甚至在電視劇中看到了它,可
2022-10-30 06:42
原標題:記憶里的拖拉機楊志學拖拉機已經開進我記憶的深處需要努力搜索才能把一些碎了的圖片拼起農家小院是敞開的一臺小四輪可以直接開進去小
2022-10-30 06:36
原標題:《山水·卷》(局部)仇英[明]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明代畫家仇英(約1498~1552),字實父,號十洲,原籍江蘇太倉,后移居吳縣(今蘇州
2022-10-30 06:31
【視線】原標題:挖掘詩畫合璧樣態引領詩畫鑒賞風潮潘佼佼自秋日起,一股詩畫鑒賞風潮開始流行,其源頭正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大型文化節
2022-10-30 06:32
原標題:經典影視音樂與京劇“表演唱”碰撞出火花(引題)《京韻紅樓》讓觀眾由戲入夢(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李俐)“開辟鴻蒙,誰為情種?
2022-10-30 05:45
原標題:清水河蝦王張應近幾個月,常做一道菜,清水河蝦。據說河蝦補鈣,有助于小孩子長個子,便買給我兩歲多的孫女寶貝吃。河蝦最簡單吃法是
2022-10-30 05:30
原標題:楓葉紅了晏晴深秋的陽光暖暖的,一抬頭,竟發現漫山的紅葉在舞動,深深淺淺的紅,若明若暗的黃,色彩濃烈絢麗,給人視覺上強烈的沖擊
2022-10-30 05:36
原標題:晨光郭宗忠不到五點下樓,晨光已經鋪滿了天空,下弦月高高的,在高遠的空中錚亮。這樣的晨光屬于早行者,沒有云,秋日的微風微涼,鳥
2022-10-30 05:25
原標題:向一塊肥肉致敬李曉一塊塊肥肉,在遠逝的歲月里閃閃發亮,也寄托著我對過去歲月的深情。去年秋天,有兩個愛吃肥肉的人遠行去了。一個
2022-10-30 05:29
原標題:工人的畫(第1731期)總把新桃換舊符吉林孫德民再書輝煌浙江王祖和變遷北京蘇凝碰瓷兒山東張運河家鄉美內蒙古李建軍奪下瀘定橋,才有
2022-10-29 15:49
原標題:我國第一座漢代墓葬博物館——(引題)大葆臺西漢墓博物館將原址改建(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曹政豐臺區郭公莊,神秘的大葆臺西漢墓博物
2022-10-29 15:41
原標題:大柵欄胡同里上演光影季北京日報訊(記者李洋)昨天,預熱2022年北京國際設計周第一場線下活動——大柵欄分會場第一屆光影季,在西城
2022-10-29 15:46
原標題:趙炎、馮鞏入選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并向社會公示七天(引題)趙炎:努力將相聲藝術理論化(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張恩杰據國家廣播電視總
2022-10-29 15:30
原標題:《故宮日歷》連出13年《單向歷》連出8年(引題)文創日歷從暢銷走向“長銷”(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陳雪檸連續出版13年的《故宮日歷》,
2022-10-29 15:34
【作品廣議】原標題:致敬簡樸的智慧肖承森漫畫,是表達智慧的藝術。漫畫不僅檢驗作者運用智慧的能力,也考驗作品內容的智慧含量。智慧本身就
2022-10-29 09:33
原標題:《萬里歸途》發布導演特輯:宏大題材下對人物的細膩刻畫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由饒曉志執導,郭帆、王紅衛監制,張譯、王俊凱、
2022-10-29 08:45
原標題:鳥獸形玉器帶你讀懂古人“和合”思想遼寧日報記者朱忠鶴憨憨的腦袋,翹起的耳朵,嘴部清晰可見的獠牙,這就是距今四五千年的紅山文化
2022-10-29 07:44
原標題:這些中醫新生先學古籍修復葉蘭蘭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海涵王磊?“同學們,先觀察一下你們手中的古本,按照破損情況進行評估。古籍修
2022-10-28 16:25
原標題:隔空70年00后學生布展致敬英雄(主題)“抗美援朝美術作品暨創作手稿展”巡展走進大連(副題)遼寧日報記者楊競核心提示這是一場有著
2022-10-28 16:34
原標題:技術也罷,瘋癲也罷,終是人性審視高蘭喬西班牙駐上海總領事館和塞萬提斯學院的米蓋爾·德·塞萬提斯圖書館以科幻為十月旋律,近期舉
2022-10-28 15:36
原標題:洋學子品讀中國古詩詞薄圣儀???????中國古詩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積淀的表現,也是探知中華傳統文化的一把鑰匙,深受海外
2022-10-28 15:34
原標題:鳳凰老家寨:留住淳樸巧鎖鄉愁中國旅游報記者高慧通訊員吳東林“要了解鳳凰,就要先了解苗族;要了解苗族,就要先了解老家寨。”人們
2022-10-28 15:41
原標題:福建積極推動“福”文化產業化轉化利用中國旅游報訊(李金枝)近日,福建省文化改革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推動“福”文化
2022-10-28 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