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揮槳傳承傳統文化的新青年
實習生 王婧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詩童
(相關資料圖)
今年端午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龍舟比賽成為一大熱點。沒能到現場的網友也開啟線上圍觀模式,“龍舟漂移堪稱水上技術流”“龍舟隊劃槳整齊得像復制粘貼”“龍舟賽有多熱血”等龍舟競渡話題頻頻刷新熱搜榜。“超燃”“炸裂”的龍舟競渡為傳統文化潮流帶來更多活力。
各大高校的龍舟隊也在龍舟賽上彰顯傳統體育精神。在今年首都高校龍舟錦標賽中,北大龍舟隊包攬男女組兩個冠軍,隊長郭靖媛自豪地說,這是“歷史性的突破”。比賽三分鐘,訓練兩年功。郭靖媛覺得,北大龍舟隊能夠取得優異的戰績,要歸功于隊員們平日里的艱苦訓練。中國青年報“溫暖一平方”直播間在他們取得冠軍后的第二天走進北大龍舟隊訓練場,了解這項傳統文化與競技體育相結合的活動帶給同學們的無限魅力。
受水域和氣候限制,北方能夠上水劃船的機會不多,而陸上訓練能增強體能和力量。兩次力量訓練、兩次龍舟機訓練、一次有氧訓練和一次水上訓練——對北大龍舟隊的隊員們來說,一周6次訓練是常事。郭靖媛說,哪怕有傷病,或是學業繁重,隊員們也會抽出時間堅持進行高效訓練。周日一旦趕上好天氣,他們會前往后海進行難得的水上訓練。2022年暑假,北大龍舟隊受邀專程前往蘇州參加龍舟集訓。
雖然訓練強度大,不斷考驗著大家的耐力極限,但隊員們樂在其中。郭靖媛說,“在訓練的過程中,大家都是毫無保留地互相鼓勵和贊美”,熱情的訓練氛圍讓她感受到龍舟的無限魅力。
“龍舟一條船上12個人,平時一起訓練、上船、比賽,大家的感情非常深。”擔任鼓手的胡毅喆覺得,北大龍舟隊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在共同目標的推動下,隊友之間的聯系更加牢固。“強健的體魄,堅韌的品質,珍貴的友誼”,在隊內擔任領槳手的物理學院2019級直博生呂夏影這樣總結自己加入龍舟隊的收獲。
物理學院物理系大二學生王程是龍舟隊中為數不多的本科生。蘇州集訓時,王程第一次“解鎖”真正的龍舟。他清晰地記得自己那時的心情:“天色已經很晚,那個河道對著夕陽,場景非常美。”但開始劃龍舟后,王程內心的害怕大過了愜意,“因為不太會劃,船搖搖晃晃的,感覺船隨時要翻”。這時王程真正體會到集體配合的重要性,一番嘗試后“才慢慢掌握到劃龍舟的技巧”。王程說:“和學兄學姐并肩作戰,我最大的收獲就是龍舟隊里兄弟姐妹們這份情誼。”
龍舟運動也讓王程了解了“中國人應該知道,但以前并不了解的傳統文化知識”。王程說:“在劃龍舟的過程中,心中始終要有隊伍和集體的存在,在平時生活中也要有社會和國家的集體意識。”在王程看來,很少有一個運動能像龍舟運動這樣,將歷史故事和競技體育緊密結合,恒久地傳承愛國精神。
據北大龍舟隊教練吳昊介紹,北大龍舟隊于2015年正式成立,選擇龍舟運動初心是為了緊密結合國家文化自信的發展戰略。吳昊說,相比單人運動項目,“龍舟運動更強調同舟共濟、相互配合”,蘊含著中華民族對“龍的精神”和“水的文明”的追求,是中華體育精神的淵源和由來。
吳昊認為,長期參加龍舟運動,會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團結協作的整體觀念”,“和而不同”的價值理念和文化內涵也自然神領意會。
身為一名劃手,工學院2021級碩士王瀟北覺得龍舟是一種“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運動。王瀟北說,當他“用槳去劃水,然后水推著槳,再推著船往前走”,會產生“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感覺。
加入北大龍舟隊兩年,王瀟北印象最深的是自己第一次上水劃船。“在逆風的時候大家用盡了力氣”,船不僅沒有向前移動,反而變得更加搖擺不穩。那一刻王瀟北意識到,“不能逞個人英雄主義”,要把整條船的槳頻控制在大家都能達到的水平,這樣船才有可能跟大風大浪抗衡。
面對疲憊和逆境,隊友堅定不移的支持成了最大安慰。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2022級博士生陳洪鋒加入北大龍舟隊4年了。最初他在船上擔任劃手,新晉成為舵手后,陳洪鋒說自己的“心理壓力陡增”。“整條船上最不能犯錯的就是舵手”,他解釋說,舵手掌控著整條船的前進方向,一旦偏離航道“可能就再沒有補救的機會”。在今年一次高校龍舟比賽中,陳洪鋒認為是因為自己判斷失誤,“沒能將偏離賽道的龍舟及時調整回來”,導致比賽結果不理想。
“一開始確實覺得難以接受。”陳洪鋒十分自責,也很忐忑,“上岸的時候我整個手,甚至連嘴唇都在抖”。但令陳洪鋒意外的是,沒有一個隊友責怪他,都在安慰他:“沒關系,下次再來。”現場熱烈友好的比賽氛圍也感染了他,“其他高校隊伍前來交換隊服,互相拿著對方的隊旗合影”。陳洪鋒很快從自責和失落中平復過來,他突然意識到,原來這就是“中國青年的形象”。
經歷了這次失誤,陳洪鋒也卸下了心理負擔。在緊接著到來的首都高校龍舟錦標賽、圓明園九州競渡賽、北京昌平2023端午名校龍舟友誼邀請賽中,北大龍舟隊技壓群雄,順利拿下多項冠軍。
“我覺得龍舟精神其實可以影射到我們人生中做的每一件事情上,我們要有足夠的實力,同時要有一群人相互協作,才能走得更遠。這樣一種頑強拼搏、團結協作的精神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陳洪鋒說。
標簽:
上一篇:環球速遞!意象東方——張國強美術作品展開幕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揮槳傳承傳統文化的新青年實習生王婧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詩童
2023-07-03 09:59
原標題:意象東方——張國強美術作品展開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國7月
2023-07-03 09:53
原標題:天津京劇院慶“七一”系列演出圓滿收官(引題)?京津名家新秀
2023-07-03 09:57
原標題:“白洞:甲骨文的奧秘與當代表意”IP大展在京開幕工人日報-中
2023-07-03 09:57
原標題: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北京東方交響樂團演繹(引題)?《東方·
2023-07-03 10:02
原標題:三地演員合演京劇《智取威虎山》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攝影姚
2023-07-02 15:54
原標題:北京口岸迎來暑運高峰出入境人次再創新高隨著航班數量的快速增
2023-07-02 16:04
原標題:國內首次發現!廣州中學生發現鱷類蛋化石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
2023-07-02 13:58
原標題:免費開放全民覆蓋座無虛席深圳: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最是書
2023-07-02 14:00
原標題:長征題材情景劇《半截皮帶》在貴州省圖書館上演工人日報-中工
2023-07-02 13:53
原標題:版權轉化有聲作品《火焰》上線天津日報訊(記者仇宇浩)昨日,
2023-07-02 13:54
原標題:重慶涪陵水上極光電音節啟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國通訊員陳
2023-07-02 11:06
原標題:這個國家一級博物館完成提升改造恢復對公眾開放7月1日,山西地
2023-07-02 09:52
原標題:北京西城啟動中軸線西翼非遺路書體驗活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2023-07-02 10:05
原標題:電影《八角籠中》發布推廣曲(引題)?劉若英王寶強合唱《親愛
2023-07-02 09:55
原標題:盤錦遼濱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人文化宮揭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
2023-07-02 09:55
原標題:“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寧波特展開幕光明日報寧波7月1日
2023-07-02 09:57
原標題:《我們仨》的二十年蘇墨2003年的六七月,我的老家沈陽天還不熱
2023-07-02 08:59
原標題:微電影《匠者》首映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黃洪濤通訊
2023-07-02 06:00
【藝評】原標題:赴一“字”之約沙洲賈湖刻符龜甲、趙孟頫臨《蘭亭序》
2023-07-02 05:54
原標題:“閱讀空間”品書香近年來,山東淄博市積極拓展城市閱讀空間,
2023-07-02 06:04
原標題:長篇報告文學《特立篤行》出版發行中工網訊近日,取材于我國特
2023-07-02 05:52
【新書推薦】原標題:名著再譯降低閱讀門檻周刊精選匯聚學者哲思《小王
2023-07-02 06:03
原標題:《登場了!北京中軸線》舉行開播儀式(主題)專家學者熱議傳統
2023-07-01 20:06
原標題:2023首屆中國野生動物攝影大展征集作品進行中中新網西寧6月30
2023-07-01 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