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6小時超長“短視頻”走紅,碎片化傳播不負優質內容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文匯報記者 衛中
“公元905年,朱溫攻克襄陽,趙匡凝敗走投靠楊行密……”伴隨著解說,以歷史人物頭像為標志的圖標在古中國地圖上移動,直觀地展示這場戰事的時間、人物、地點等要素。抖音歷史博主楊利輝制作的五代十國歷史解說合集視頻長達26小時,累積播放量超過5000萬,收獲88.8萬贊、12.3萬評論和37.7萬收藏,在以短視頻為主的抖音平臺上頗為另類。
“好家伙,看完一個視頻欠中國移動一套房”——這條獲贊超過5萬的評論是網友開玩笑的話,但隨著短視頻不斷被點贊、分享、評論、彈幕飛過,互動功能帶來疊加的社交屬性,進一步擴大了知識傳播的受眾范圍,大大助力了優秀內容“出圈”。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于賡哲就很欣慰:“在碎片化閱讀的時代,還有這么多人對成系統的知識有很大的興趣。”
碎片化閱讀海洋里,高質量超長視頻成為稀缺資源
“你可能對短視頻有什么誤解?”“聽著睡著了,醒來一看還有十多個小時”……網友這些獲得幾萬個點贊的趣評背后,既是對楊利輝長達26小時“短視頻”的調侃,也透露出對他堅持內容輸出的肯定和激賞。原本在歷史書中生澀的知識點,通過多媒體手段加工,以鮮活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激活了觀者潛在的求知欲。楊利輝告訴記者,自己在網上發超長視頻前“沒有做過調研,也不知道是否會被短視頻平臺用戶接受”,單純想“給粉絲們收藏慢慢看”,完全沒想到會有這么多播放量。
預期之外的熱度,有著現實的合理性:網絡上關于五代十國的知識普及視頻并不多。原來早在2019年,楊利輝看到一篇非常主觀且漏洞百出的分析五代十國的網文,于是萌生了自己做歷史博主的想法:“有人問我為什么對五代十國和中晚唐史這么投入、有這么深的感情?我還真沒想過,只是覺得需要有人去做這件事——古人會花時間寫《資治通鑒》,網絡時代也需要人把書籍轉化成現代人喜歡看的形式。”
由于古今地名的不同,當代人讀《資治通鑒》時常被地名所困擾,不知道古籍中的歷史事件發生在何處,這也成為楊利輝的一個破局點——他決定用地圖呈現歷史的變遷。通過參閱史書、會要和縣志等資料,楊利輝以動畫的形式準確地再現了歷史人物的人生軌跡,也讓觀眾能清晰把握歷史脈絡。
熱愛是最強的動力,觀眾支持是最好的鼓勵
在網絡上以歷史知識視頻博主身份出現在大眾面前的楊利輝,現實中是一位軟件工程師主管。今年33歲的他,當過多年的程序員,因此熟練掌握地理分析軟件GIS以及圖像處理軟件PS,對于把文字知識轉化為動畫視頻可以說是手到擒來。楊利輝把更多的時間用在查找、核對資料上,一個15分鐘的視頻,他平均要花五六天時間。困難的是確定地形地貌和地圖上的國界、州界、縣城和軍號。哪怕一場最小的戰役,行軍路線、故事推進都需要精確落實到每一幀的畫面上。這26小時的五代十國史,他寫了足足50萬字的講稿。
被問及一個人完成這么龐大的工作量會不會累時,楊利輝表示,一方面歷史是自己從小的興趣愛好,另一方面也有觀眾和粉絲熱情回應所帶來的鼓舞和支持。2021年高考,有一道題目正好是楊利輝視頻中講解的內容,此前看過他視頻的學生激動地來和他分享答對題的喜悅;還有些老師告訴楊利輝,在自己上課時會放他的視頻,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這些都讓楊利輝收獲滿滿的幸福感。
泛知識類視頻激活更多傳統文字書籍
“26小時徹底搞懂五代十國”成功并非個例,楊利輝的另一個視頻“20小時徹底搞懂從安史之亂到元和中興”也收獲了58.8萬贊、7.6萬評論和20.9萬收藏。楊利輝表示:“盡管當下的互聯網時代以碎片化傳播為主流,但泛知識類視頻在短視頻平臺的播放量相當不錯。”短視頻更為直觀、易懂,打破了知識在傳播和接收中存在的固有壁壘,越來越多的科學文化知識、精深甚至晦澀的專業話題,通過短視頻平臺觸達前所未有的廣闊人群。
身為軟件工程師,楊利輝的視頻作品和他寫的代碼一樣詳實、綿密、充滿邏輯。在傳統觀念中被認為習慣于碎片化閱讀的短視頻平臺用戶,并沒有辜負高品質的內容制作。事實證明,不管時間長短,只要是優質的內容,都會收獲自己的忠實觀眾。《2023抖音讀書生態數據報告》顯示,時長超過5分鐘的讀書類視頻發布數量同比增長279.44%,讀書類視頻播放量同比增長65.17%、收藏量同比增長276.14%,直播觀看人次同比增長近一倍。
標簽:
上一篇:天天短訊!浙江美術館推動藏品共享:數字為翼,釋放藝術魅力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26小時超長“短視頻”走紅,碎片化傳播不負優質內容文匯報記者
2023-06-29 15:56
原標題:創新展陳方式、開發互動項目、推動藏品共享,浙江美術館——數
2023-06-29 10:38
原標題:全國報業鄉村振興優秀案例發布,工人日報入選工人日報—中工網
2023-06-29 10:55
原標題:天山腳下的“畫家村”光明日報記者李慧走進新疆昌吉州吉木薩爾
2023-06-29 10:54
原標題:“創想未來·中國科幻名家系列”叢書出版發行工人日報—中工網
2023-06-29 09:50
原標題:7天攬入12億元,打破國產懸疑片票房天花板(引題)《消失的她
2023-06-29 08:50
原標題:“一個不能少”主題閱讀在京開展北京日報訊(記者路艷霞)北京
2023-06-29 08:36
原標題:內蒙古阿巴嘎旗發現大型古墓葬群及石人像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
2023-06-29 07:47
原標題:國潮浪漫成都大運會蜀道宣傳片《蜀道開·大運來》正式發布一條
2023-06-29 07:47
原標題: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博物館聯盟:(引題)合力描繪獨特文化記憶(
2023-06-29 07:53
原標題:國家圖書館開啟“春雨工程·文津經典誦讀邊疆行”中國文化報訊
2023-06-29 07:34
原標題:荷花文化節開幕,2000畝荷花展出300余品種(引題)主題花“粉
2023-06-29 07:39
原標題:文化之夜綻放夏季達沃斯論壇6月27日,與會嘉賓在第十四屆夏季
2023-06-28 16:41
原標題:(神州寫真|人物)中國首位嗩吶博士生:馴服“土味”樂器,與世
2023-06-28 16:48
原標題:《偷偷藏不住》舉辦見面會優酷劉燕紅:長視頻要喚醒共鳴、傳遞
2023-06-28 16:35
原標題:京劇名家程正泰先生誕辰九十五周年紀念活動啟動圖為張克、方金
2023-06-28 16:36
原標題:歷史正劇發出“回暖”信號(主題)《張謇》《風禾盡起張居正》
2023-06-28 16:32
原標題:新華全媒+丨文化之夜綻放夏季達沃斯論壇6月27日,與會嘉賓在第
2023-06-28 15:37
原標題:“心·傳——陳玉樹新時代古典家具藝術展”在北京舉辦6月27日
2023-06-28 15:47
原標題:《長風渡》《偷偷藏不住》《雪鷹領主》率先登場(引題)?暑期
2023-06-28 15:33
原標題:“深潮文化節”在深圳市福田落幕近日,為期3天的“深潮文化節
2023-06-28 15:45
原標題:千年古運河煥新顏湖南常德穿紫河“靈動”一座城華燈初上,湖南
2023-06-28 15:41
中工網訊(記者楊召奎)6月26日,由王寶強導演、領銜主演的現實題材電
2023-06-28 13:43
聚焦2023年山西省第九次旅游發展大會丨原標題:厚重山西大有可為山西日
2023-06-28 11:50
原標題:縣城音樂節:不愿曇花一現解放日報記者劉暢今年夏天,長三角城
2023-06-28 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