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學習傳統技藝、探索跨界發展,羌繡非遺傳承人張居悅——(引題)
十指春風繪錦繡(護文化遺產 彰時代新義)(主題)
人民日報記者 李凱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核心閱讀
給抱枕繡上幾何分明的羌繡圖案,讓大山里的八瓣菊、石榴花“開到”首飾上,將傳統紋樣與高定時裝結合……剛剛入選“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的90后羌繡非遺傳承人張居悅以跨界的新意守護傳統技藝,讓古老的非遺綻放勃勃生機。她說,要把羌繡傳承下去,把羌繡背后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一針一線,十指春風。在“張居悅們”的帶動下,多彩的羌繡漸漸走出大山,走向更美的未來。
取一縷紅線,持一根繡針,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90后羌繡非遺傳承人張居悅駕馭著針線律動,眼前的布料上,一朵嬌艷欲滴的羊角花正漸漸綻放。
以針線為筆墨,繡出日月星辰、花鳥走獸,或黑白對比分明,或花色斑斕如虹,配色清爽大膽的羌繡,特點鮮明,自成一格。
張居悅記得,她第一次燃起學習羌繡的沖動是在2008年。那年,羌繡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保護傳承工作隨即開展。還在讀書的她很激動,“想為傳統文化盡一份力。”
2013年,大學畢業后的張居悅,回到家鄉理縣參加了羌繡國家級傳承人李興秀舉辦的刺繡培訓班,成了學員中唯一的大學生。
羌繡針法豐富,常用的就有20多種,紋樣更是繁復,不同羌寨各有特色。學會基本功,張居悅又背上行囊,翻山拜訪周邊羌寨,進寨便問:“哪家的孃孃手最巧?”當時,極少有年輕人上門學習刺繡,繡娘們熱情招待、傾囊相授。學會針法后,張居悅還收集老舊繡片,慢慢琢磨樣式。
一張張泛黃的老繡片過手,張居悅掂得出其中分量:“繡出的不僅是花紋,還是歷史、是故事。”
如何把羌繡傳承好,把故事講給更多人聽?張居悅一直在思考。
“如果一直藏在村寨里,羌繡就會離現代生活越來越遠。”張居悅說,羌繡主要以服飾為載體,產品自產自用,遠離市場流行的藝術風格,傳承路徑也相對單一。
如何解題?張居悅想到了跨界。2014年,她成立理縣囍悅藏羌繡專業合作社,將傳統羌繡植入更多產品:給抱枕繡上幾何分明的羌繡圖案,讓大山里的八瓣菊、石榴花“開到”首飾上……訂單紛至,初見成效。
步調與理念同頻,張居悅決定走出巴山蜀水,到外面的世界找靈感。
機會也由此到來。到上海與高校合作整理、交流羌繡傳統紋樣時,在上海美術學院老師的牽線下,她得到跟時裝設計師創作高級定制羌繡禮服的機會。
終于觸碰到陌生又渴望的“時尚感”,張居悅興奮異常。她將羌繡中的圖案元素繪好,設計師設計拼接,再交由繡娘們手工繡出成衣。“突破常規思維,讓羌繡變得更驚艷吧!”設計師這樣告訴她。
這款名為“大山之托”的禮服參加了巴黎時裝周。墨色的裙擺層層展開,猶如蜀地冷峻的大山;素線勾勒,燈籠花、八瓣菊、野牡丹等羌地常見的花朵沿著衣襟盛開至肩膀。站在禮服前,感受到羌繡審美與現代藝術的交匯,張居悅心潮澎湃。
抓住閃現的靈光,跨界產品越發豐富。玫瑰、富貴竹等寓意豐富的元素融入傳統羌繡紋樣,再以精巧的游繡手法繡成,羌繡走進畫框,成了藝術品。熊貓玩偶、箱包掛飾,張居悅的合作社設計了上千款文創產品,針穿線過,羌繡與現代生活徐徐相接。
在上海時,張居悅還受邀給大學生做講座。“我只懂點針線功夫,哪能給研究藝術的學生講課呀?”站在講臺上,她緊張得不行,學生們卻充滿好奇,聽得有滋有味,還紛紛想動手學習。看著學生們的目光,張居悅心想,能不能把羌繡帶出寨子,在校園中傳承下去?
借助高校非遺研培項目,張居悅走進大江南北的校園。有時她在學校駐地交流一個多月,手把手教會學生羌繡針法。有的學生將羌繡運用在畢業設計作品中,還有人就業后仍與張居悅保持聯系,為新的羌繡衍生品出謀劃策。
產學研融合,非遺傳承走向坦途。張居悅在理縣桃坪羌寨開設了羌繡文化館,帶領學生“觸碰”羌繡的前世今生。合作社茁壯成長,她決定參與高校的藝術實踐課程,將學生們設計的羌繡作品變成文創產品。
“要建一座迷你羌繡博物館,還要辦羌繡主題展覽……”囍悅藏羌繡專業合作社里,張居悅常與繡娘們圍坐一堂,暢談以后的規劃。
60歲的王素花聽得入了神。她是當地有名的繡娘,也是合作社最早的成員,見證了羌繡近10年來的點滴變化。
2021年,囍悅藏羌繡專業合作社的繡娘們受邀參加上海時裝周。野牡丹盛開在袖口,流云紋環繞胸前,穿上年輕時花費數年繡出的服裝……那天王素花走向舞臺,第一次沐浴在燈光與掌聲中。“看,羌繡多美啊!”翻出照片,她笑得開心,眼里閃著光。
前不久,張居悅入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發布的“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2023年度扶持對象名單。張居悅更有干勁兒了。她希望,讓羌繡走得更遠一些,走到更多人身邊。
阿壩的山間,云霧緩緩散開。從歷史中走來的羌繡如今正乘風出云,擁抱更美的未來。
標簽:
上一篇:每日視點!國家自然博物館正式揭牌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學習傳統技藝、探索跨界發展,羌繡非遺傳承人張居悅——(引題
2023-06-06 09:54
原標題:國家自然博物館正式揭牌6月5日,參觀者在國家自然博物館內拍攝
2023-06-06 09:49
原標題:打造劇本娛樂作品和門店標桿優秀作品和優質企業是推動劇本娛樂
2023-06-06 09:37
原標題:《理想之城》:職場的欲望與底線劉九思近些年,一批外形俊朗、
2023-06-06 09:40
原標題:大時代下小人物的奮斗史《夢中的那片海》描摹青春群像文 張熠
2023-06-06 08:45
原標題:水鄉的好人周宏偉在美麗的江蘇北部,有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她
2023-06-06 07:49
原標題:那個風中行走的漢子走了沈俊峰那個風中行走的漢子走了。得到消
2023-06-06 07:44
原標題:“繡美古徵”澄城刺繡精品展開展陜西日報訊(記者梁少飛)5月2
2023-06-06 05:36
原標題:夏夜繁星李冰夏日白晝的暑氣總是咄咄逼人,讓人只想躲避起來。
2023-06-06 05:32
原標題:山西朔州后寨秦漢墓葬發掘資料公布一探究竟→近日,山西省考古
2023-06-06 05:45
原標題:低微生活(三首)方華麻雀天空很大快樂很小總是在低處尋覓生活
2023-06-06 05:38
原標題:管弦樂團奏響春城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黃榆2023年6月30日,由云
2023-06-06 05:56
原標題:《夢中的那片海》熱播以平凡人生致敬理想中新網北京6月4日電(
2023-06-05 16:39
原標題:154項文旅活動,把精彩演出送到群眾家門口(引題)“四季村晚
2023-06-05 16:55
原標題:濃縮地域風情滿臺青春風采(引題)《鳳舞運河情》舞出天津味道
2023-06-05 16:50
原標題:章若楠、陳偉霆奔赴十年之約(引題)《照亮你》聚焦消防員群體
2023-06-05 16:37
原標題:“長安有故里——絲路少年大唐行”開展陜西日報訊(記者張琪悅
2023-06-05 16:38
原標題:饒曉志監制電影(引題)《漫漫長日》發布“怪妙的”海報(主題
2023-06-05 15:40
原標題:張信哲率隊演唱《稻香》感動觀眾(引題)“情歌王子”不單會唱
2023-06-05 15:32
原標題:山西公布秦漢墓發掘資料助推中國北方秦漢考古文化譜系建立中新
2023-06-05 14:45
原標題:豆瓣9 0,《蜘蛛俠:縱橫宇宙》(引題)口碑爆了(主題)羊城
2023-06-05 14:45
原標題:《熱烈》成上海國際電影節閉幕片(主題)黃渤、王一博領銜主演
2023-06-05 14:51
原標題:6日芒種:仲夏至此始,青梅煮酒香新華社天津6月5日電(記者周
2023-06-05 14:51
原標題:新概念書店迎開業潮與線上平臺錯位競爭(引題)實體書店的春天
2023-06-05 13:50
原標題:北京京劇院青年演員沙霏個人專場上演(引題)“秋聲霏揚”盡展
2023-06-05 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