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全球通訊!酸棗樹的品性

時間:2023-05-14 10:47:27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資料圖】

原標題:酸棗樹的品性

岳宣義

見微知著,在司空見慣的事物中發現美,于平淡中書寫奇峰聳峙,是好詩文的特點。在近日舉行的張慶和文學創作50年詩人作家聯誼會上,作家們對其詩文的評價是,婉約中有豪放,寧靜中有吶喊,能從事物表面洞察本質,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實現文學藝術質的飛躍。

文學愛好者們一般謀面不多,卻神交于文。通過在網上閱讀其作品,對一位作者產生最初印象。我對慶和的印象源于他的散文《峭壁上的酸棗樹》。初讀此文時,感覺思維閘門被打開,在廣袤時空里,一泓甘泉自由奔騰,酸棗樹的品性和精神躍然紙上,使人心向往之,產生去尋找那棵峭壁上的酸棗樹的欲望。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所在的團駐防在太行山一個叫許家溝的地方,營區周圍貧瘠的山坡上長滿了酸棗樹。這種樹呈簇叢狀,并不高大。春天開著淡黃色的小花,秋天圓而火紅的果實掛滿枝頭。

常年與酸棗樹相伴,并沒感到它有什么特別之處。有一年武漢軍區歌舞團來團里慰問演出,那些在大城市里待久了的俊男靚女們,紛紛去摘酸棗果吃,說它能治療失眠。我們這些成天摸爬滾打、“苦練200米內硬功夫”的步兵,與苦累為伍,與失眠無緣,所以對酸棗能治失眠之說,只是啞然一笑,并不以為意。

讀了《峭壁上的酸棗樹》一文,才發現酸棗樹身上有許多我不曾了解過的品質,而這些都被作者看在眼里。沒有挺拔青松的偉岸,也沒有平野百花的芬芳,但它卻站在懸崖峭壁之上,經受嚴霜冰雪,不屈不撓、生生不息。

弱中見強、小中見大、平中見奇、險中見勝,是讀完《峭壁上的酸棗樹》這篇文章后,酸棗樹留給我的印象,也是作者給喜愛文字的我帶來的深深啟發。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