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歲月留“金”淘不盡(主題)
名家薈萃紀念越劇宗師金采風(副題)
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
(資料圖)
她是熠熠生輝的神秀英、活蘭貞,也是《紅樓夢》中八面玲瓏的鳳辣子,是命運波折的祥林嫂,是大家閨秀崔鶯鶯,也是深明大義的竇皇后。轉眼越劇宗師金采風已離開深愛她的觀眾一年多,昨夜,一個個熟悉的角色、一段段熟悉的旋律再次來到觀眾面前,上海越劇院攜全國優秀“金派”弟子傳人和越劇各流派的名家名角,以一場“我是風兒你是沙”專場演出紀念金采風。
平實質樸鑄輝煌
舞臺上的一幕幕,令人追憶起金采風的音容笑貌。“臺角看戲是我最好的老師。”“戲曲的唱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唱腔旋律要優美,要有變化,還要吸收其他劇種的曲調來豐富自己。”“我的榮譽是老師們大姐們‘讓’出來的。”一句句肺腑之言,讓觀眾從音頻中感受到金采風與觀眾和舞臺共同走過的一生。
金采風與丈夫黃沙之子黃曉光的登臺,讓大家看到金采風生活中的一面。曾經有人問黃曉光:“爸爸是大導演,媽媽是名演員,在這樣一個‘明星’家庭中成長,生活一定與眾不同,時時充滿了藝術氣息吧?”其實未必。從小到大,黃曉光從未覺得自己的家庭、父母和別人有什么不一樣。記憶中,父母的工作都很忙,他們在舞臺上留下了許多經典作品和形象,而留給孩子的最寶貴財富,則是他們言傳身教的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工作,以及謙遜、低調的生活態度和處事方式。
繾綣知音久縈繞
金采風的名字隨著她塑造的經典形象深入人心,眾多長三角的觀眾趕來。昆劇表演藝術家張靜嫻(見左圖)也是金采風的忠實戲迷,她隔空再次喊起那位親切的“大阿姐”,說起電視里放《碧玉簪》的電影,她是一定不會錯過的。《碧玉簪》“三蓋衣”中李秀英的幾進幾退,將糾結矛盾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眼神、臺步的運用出神入化,又不失越劇劇種的本體特色。每次看,張靜嫻都會有新的體會。
金派傳人謝群英從杭州趕來,演起金采風塑造的最后一個角色楊貴妃,“我收第一個學生的時候,老師還趕來給我的學生穿衣服,象征衣缽傳承。”而就在去年1月5日,謝群英剛帶了自己第三位學生來滬拜見恩師,卻沒想到成了最后一面。金派傳人黃美菊演起金派代表作《漢文皇后》,她去年剛拍完同名越劇電影,以完成老師的心愿,唯一的遺憾,是老師沒能見到電影的誕生。
就在5月2日晚上演的《碧玉簪》中,金派傳人樊婷婷聽著“官人好比天上月”的經典旋律,看到恩師的照片,思念又點點滴滴浮現在眼前。同為金派傳人的史燕彬感慨:“我們慶幸自己遇到一個比媽媽還要親的老師時,金老師卻說,她的老師們大姐們,當年也是這樣帶著她一路走過來的。”
弦歌不輟人不散
在創作現代戲的過程中,金采風還塑造過不少名人形象,比如《魯迅在廣州》中的許廣平。那時,越劇名家趙志剛還只是一個沒有臺詞的龍套演員,這部戲卻成了他和金采風的第一次“合作”。昨晚以蓄須的魯迅形象重新唱起《魯迅在廣州》,趙志剛讓戲迷大呼認不出了。
當年,因為《漢文皇后》,趙志剛多了一個姐姐。這部戲里,趙志剛演的是皇后的弟弟竇廣平。剛開始排練的時候,趙志剛緊張得連臺步怎么走,手怎么放都不知道,處處感覺手足無措。那時候,金采風就一句句臺詞、一個個表情地教他如何理解竇廣平這個人物,如何把角色內心的掙扎表現出來。
此后40年,趙志剛和采風老師始終以姐弟相稱。生活、工作上相互關心。他看到了姐姐對于后輩的無私提攜,就像當年帶著初出茅廬的他邊教邊演一樣。只要是和越劇有關的,問到她她都熱情點撥,從無保留。每次重逢,不茍言笑的金采風總會熱情地張開雙臂,對趙志剛說:“想煞阿姐了,來,抱一下。”昨晚,幾度哽咽的趙志剛很想再對著姐姐說一句:“阿姐,我老想儂額,我會永遠想儂。”
標簽:
上一篇:石榴知立夏 人間草木香 世界動態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歲月留“金”淘不盡(主題)名家薈萃紀念越劇宗師金采風(副題)新民晚報記者趙玥她是熠熠生輝的神
2023-05-06 14:33
原標題:石榴知立夏人間草木香今天(5月6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立夏,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從
2023-05-06 10:54
原標題:北京30余家博物館5月延時開放人民日報北京5月4日電(記者施芳)記者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5月是首屆
2023-05-06 09:48
原標題:《百鳥朝鳳》駐演上海音樂廳:人和鳥夢幻互動的心靈奇旅澎湃新聞記者廖陽實習生任慧從神話故事、嗩
2023-05-06 09:39
原標題:樊錦詩捐贈千萬元支持北大敦煌研究光明日報北京5月5日電(記者晉浩天通訊員王鈺琳、吳星潼)“今天
2023-05-06 09:38
原標題:披荊斬棘千年“豐山古道”露真容北京日報記者張宇斬荊棘,除雜草,清落石……在北京房山西南部的大
2023-05-06 08:38
原標題:大影節“青春之夜”全網播出北京日報訊(記者李瑤)北京國際電影節·第30屆大學生電影節“青春之夜
2023-05-06 08:39
原標題:老廠房變身潮流文化聚集地中國文化報記者李琤“五一”小長假,在北京市朝陽區的文創園區里,特色文
2023-05-06 08:49
原標題:廣東博物館藏品數據庫啟用實現文物現狀動態掌握中新網廣州5月5日電(記者程景偉)據廣東省文旅廳5日
2023-05-06 08:48
原標題:“五一”檔電影滿意度達近年同期最高值光明日報北京5月4日電(記者牛夢笛通訊員李易展)據國家電影
2023-05-06 08:37
原標題:守護莫高窟六十載,她向北大捐贈1000萬元支持敦煌學研究新華社北京5月5日電(記者魏夢佳)北京大學
2023-05-06 05:46
青春中國原標題:潛心尋古周強最是堅韌系傳承央視網消息:他偶然結緣成為國內新興的水下考古隊員,既有漂泊
2023-05-06 05:54
原標題:開心果左一:早有準備左二:關注左三:超寫實右一:我要遲到了!!北京 趙春青
2023-05-06 05:45
原標題:智慧快餐從0到1是突破,由1起步是拓展。增強免疫力,更要加強自愈力。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一
2023-05-06 05:34
原標題:音樂MV《凡星》上線,歌聲中講述平凡卻燦爛的“我們”在潑墨的夜色中點綴一顆星光,或許微不足道,
2023-05-06 05:54
原標題:0 17毫米的微型管鉆,8000年前的輪軸機械(引題)神奇“黑科技”,史前玉器的千古之謎(主題)齊魯
2023-05-05 22:50
原標題:福州探路古橋活化為文化遺產景觀添活力中新網福州5月5日電(羅依南)4日,福州大學至誠學院建筑專
2023-05-05 22:35
原標題:甜美的葡萄與浪漫的文化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葡萄,《漢書》作蒲桃,可以造酒,人酺飲之,
2023-05-05 22:33
原標題:強類型片領跑,電影五一檔票房超15億元(引題)喜劇仍是剛需,競爭愈加激烈(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
2023-05-05 14:50
原標題:“五一”期間全國營業性演出票房收入同比增962 2%中新社北京5月4日電(記者應妮)中國演出行業協會
2023-05-05 14:44
原標題:走向世界講述中國(主題)——中國當代文學“出海”之路(副題)英國漢學界著名翻譯家藍詩玲曾指出
2023-05-05 14:48
原標題:調查顯示:電影“五一”檔女性觀眾購票用戶首次突破六成中新社北京5月4日電(記者高凱)燈塔研究院
2023-05-05 13:32
原標題:“速10”,為何在中國提前北美兩日上映?近日,好萊塢電影《速度與激情10》(以下簡稱《速10》)官
2023-05-05 13:39
杭州:水鄉民俗迎立夏5月4日,村民在制作米塑“立夏狗”。臨近立夏節氣,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塘棲鎮丁山河村
2023-05-05 13:40
原標題:梅蘭芳紀念館舉辦戲曲人物水墨畫展人民網北京5月5日電(記者魯婧)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戲曲人物畫
2023-05-05 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