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要聞速遞:樊錦詩捐贈千萬元支持北大敦煌研究

時間:2023-05-06 09:38:1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樊錦詩捐贈千萬元支持北大敦煌研究

光明日報北京5月5日電(記者晉浩天 通訊員王鈺琳、吳星潼)“今天我的這點捐款,是我應該做的貢獻。”她聲調不高,卻字字懇切。

5月4日,時逢北京大學125周年校慶日,“敦煌女兒”樊錦詩回到母校,捐贈一千萬元人民幣,設立樊錦詩教育基金,用以支持北大敦煌學研究。


(資料圖片)

捐贈現場,樊錦詩深情地說:“我是北京大學的學生,得益于母校‘勤奮、嚴謹、求實、創新’優良學風熏陶和許多前輩師長的諄諄教導、悉心培養,才使我有能力為敦煌石窟做一些貢獻。我希望樊錦詩教育基金的設立,會對北京大學敦煌學研究的發展起到一點積極作用。”此次捐贈的資金,包括樊錦詩此前獲得過的獎金,也包括她多年積蓄。

她心中掛念的,始終是敦煌石窟的保護、研究,是敦煌學研究的發展。退休前,她每年會從自己工資里拿出一萬元,捐給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堅持近30年;2014年退休后,她又把公積金賬戶里存的45萬元一次性捐出。

敦煌學被稱為“國際顯學”,主要研究對象包括敦煌藏經洞文獻和敦煌石窟藝術兩大方面,是一門涉及宗教、歷史、考古、藝術、語言文學等多領域的交叉學科,也包含冷門絕學的領域。

北京大學是國內敦煌學研究的發源地,也是今天敦煌學研究的高地之一。早在20世紀初期,北大前身京師大學堂的學者就開始研究敦煌學。此后一個多世紀,向達、王重民、季羨林、宿白、樊錦詩、榮新江等北大人投身于敦煌學研究事業,取得了豐碩成果。

2016年,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成立,樊錦詩是文研院的第一位邀訪學者。2019年,敦煌研究院與北京大學共同建立敦煌學研究中心,聯合培養高層次敦煌學研究人才,由樊錦詩任名譽主任。2019年11月,專題研討敦煌學研究生培養方案;2020年11月,“敦煌學系列”學術活動精彩紛呈;2021年6月,“敦煌文化價值體系”研討會召開……

“樊先生多次強調,高等院校的教育和學術,是推進敦煌學強大的動力,是培養下一代敦煌學家的搖籃。”敦煌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榮新江說。

現在,樊錦詩捐贈設立的樊錦詩教育基金,成為北大與敦煌學的又一個重要節點。基金將用于敦煌學相關的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國際交流等方面以及相關學術機構的發展建設。

“干了一輩子,總是不由自主地想敦煌。”思接千古,躬身耕耘,守一不移,樊錦詩的生命已經和敦煌石窟融合在一起。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