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山東省萊西市孫受鎮的塑料大棚,翠綠的葉子,嬌嫩的黃花,掛滿旱黃瓜的藤蔓,一片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
旱黃瓜的外表凹凸不平,有一些小刺,長度約15厘米,呈綠色偏黃。它的果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氨基酸等,可以美白皮膚、清除面部色素沉著,補充人體所需的多種礦物質。
據網經社數字零售臺(DR.100EC.CN)獲悉,近年來,旱黃瓜借助新型電商平臺拼多多直銷全國各地,讓消費者品嘗到脆嫩爽口的新鮮黃瓜,成為農戶增收的“致富瓜”。FAO(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黃瓜總生產面積127萬公頃,占全球的56.4%;中國的黃瓜總產量達到7336萬噸,占全球的81.2%。
【資料圖】
▲旱黃瓜的外表凹凸不平,有一些小刺,長度約15厘米,呈綠色偏黃。 薛童 | 攝
原產地直發,新鮮觸達消費者
“可以用來生吃,或者做成開胃小菜拍黃瓜。”孫受鎮種植戶王海玉說著,便從自家大棚中摘下一根旱黃瓜吃起來。
孫受鎮位于大沽河沖積平原上,土壤中富含多種礦物質,產出的旱黃瓜嬌嫩、清脆、口感好。九年前,王海玉看中了旱黃瓜的前景,開始種植。
“不僅要及時疏果、掐須,對棚內的溫度和濕度也要精準把控。”王海玉說,要想種植出產量高、長勢好、無公害的旱黃瓜,需要精心管理和經驗累積。
比如施肥環節,農戶大多摒棄化肥、農藥,采用豆粕玉米糖化發酵后追肥,噴施生物肥料等有機物質,用遮蟲網、粘蟲板殺蟲,種出了真正的綠色無公害黃瓜。
▲王海玉在溫室大棚種植的旱黃瓜一年產量約100萬斤,通過電商銷售的占比超70%。 薛童 | 攝
在旱黃瓜成熟的季節,王海玉凌晨4點就要戴上頭燈,到黃瓜大棚里忙碌起來。為了將最新鮮的黃瓜送達消費者手中,他需要采摘、裝箱、打包,一刻不停,忙得不亦樂乎。天亮之后,電商商家會開車上門,將剛采摘下來的新鮮旱黃瓜拉走,通過快遞發往全國。
“以前種植的旱黃瓜都得自己拉到集市上售賣,有時候一天也賣不出去多少,白白浪費時間。”王海玉說道,自從與電商商家合作后,他只需要好好種地,再也不用為銷路發愁了。
隨著旱黃瓜在電商渠道的熱銷,王海玉與親戚朋友種植大棚的數量也從當初的8個,增加至約80個。當前,王海玉在溫室大棚種植的旱黃瓜一年可以種春、冬兩茬,產量約100萬斤,通過電商銷售的占比在逐年增長,目前已經達到70%以上。
宮曉麗是王海玉合作的電商商家之一。
“每戶每天能產出500-1000斤旱黃瓜,一年要跟幾十個農戶打交道。”宮曉麗說道,通過拼多多原產地直發,縮短流通環節,讓農戶、消費者都得利。
在宮曉麗的拼多多店鋪評價中,來自消費者的稱贊很多。例如,“太新鮮,味道好,清爽好吃,生吃做菜都可以,美味。”“包裝好,分量足,頂花帶刺的黃瓜,很新鮮,水分足,十分好吃,會回購。”“發貨快,包裝規范防潮抗壓保鮮,小黃瓜色澤翠綠,大小均勻瓷實,味道新鮮脆爽,無壞果或碎果。”
▲商家宮曉麗夫婦正在查看已經打包好的旱黃瓜,今年預計至少能賣400萬斤。 薛童 | 攝
月銷十萬單,成為鄉親們的“致富瓜”
拼多多依托“農地云拼”的優勢,直聯產“消”兩端,通過現代化物流鏈,為旱黃瓜插上互聯網的“翅膀”,以更快的速度銷往各地。
“去年一年銷售300萬斤黃瓜,今年預計至少能賣400萬斤。”宮曉麗在拼多多平臺經營3家店鋪,旱黃瓜月銷量超過10萬單。
由于不同的農戶種植的旱黃瓜在品種、種植、管理等方面存在差異,宮曉麗意識到,要想在這個行業長期走下去,必須有自己的供應鏈體系。
“為了穩定貨源,我們跟長期合作的優質農戶達成協議,成熟后的黃瓜全部收購,相當于包銷。”宮曉麗說,給農戶包銷的底氣來源于拼多多的銷量高。
對于店鋪銷量高的奧秘,宮曉麗笑道:“品種選得好、供應量有保證、價格合適,基本上銷量就沒什么問題。”
雖然平臺會根據商品品質、物流速度和用戶評價等多種因素對店鋪進行流量及曝光支持,不過宮曉麗很清楚,平臺的支持,根本上還是源自產品過硬的品質。
在產品品質把控方面,宮曉麗從兩點入手:一方面與長期合作的農戶達成約定,在采摘過程中就將品相、規格不好的旱黃瓜過濾掉;另一方面會在加網套、裝泡沫箱等環節進行“二次分揀”。
▲今年45歲的李富麗此前在外務工,現在在萊西當地一個旱黃瓜倉庫上班,每月掙5000塊。 薛童 | 攝
旱黃瓜的銷售火爆,也帶動周邊村民致富。
宮曉麗的倉庫擁有十幾個打包工人,全部來自當地。今年45歲的李富麗是萊西本地人,此前在外打工,“在倉庫上班一天工作8.5個小時,按照打包件數算工資,每個月大概能掙5000塊錢。”李富麗對于當前的工作環境、工作時長都挺滿意,方便接送孩子上下學。
電商介入也助力了當地農產品產業升級發展。
“我們長期致力于通過與產地對接,從源頭把控品質,并通過流量資源傾斜、百億補貼等舉措,助力優質農產品提升市場競爭力、拓展新的消費群體。”拼多多農業項目負責人表示,拼多多已持續一年的“多多好農貨”項目,在全國優選最新鮮的當季蔬果食材和品質農貨,通過嘗鮮直播、專區推介、地標宣傳等方式,以“農地云拼”實現“產消直連”,精準滿足近9億消費者的消費分層需求,“平臺努力通過多多好農貨項目,提升包括旱黃瓜在內的多種山東農產品的品牌價值與效益。”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強類型片領跑,電影五一檔票房超15億元(引題)喜劇仍是剛需,競爭愈加激烈(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
2023-05-05 14:50
原標題:“五一”期間全國營業性演出票房收入同比增962 2%中新社北京5月4日電(記者應妮)中國演出行業協會
2023-05-05 14:44
原標題:走向世界講述中國(主題)——中國當代文學“出海”之路(副題)英國漢學界著名翻譯家藍詩玲曾指出
2023-05-05 14:48
原標題:調查顯示:電影“五一”檔女性觀眾購票用戶首次突破六成中新社北京5月4日電(記者高凱)燈塔研究院
2023-05-05 13:32
原標題:“速10”,為何在中國提前北美兩日上映?近日,好萊塢電影《速度與激情10》(以下簡稱《速10》)官
2023-05-05 13:39
杭州:水鄉民俗迎立夏5月4日,村民在制作米塑“立夏狗”。臨近立夏節氣,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塘棲鎮丁山河村
2023-05-05 13:40
原標題:梅蘭芳紀念館舉辦戲曲人物水墨畫展人民網北京5月5日電(記者魯婧)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戲曲人物畫
2023-05-05 13:36
原標題:北京30余家博物館5月延時開放人民日報北京5月4日電(記者施芳)記者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5月是首屆
2023-05-05 10:38
原標題:“五一”假期全國組織群眾文化活動47554場1 66億人次參與文化和旅游部統計數據顯示,“五一”假期
2023-05-05 09:41
原標題:五四青春歌會在成都舉行(引題)青春有約唱響大運(主題)四川日報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雷倢)5
2023-05-05 08:44
原標題:江蘇“五一檔”票房創新高新華日報訊(記者周嫻)記者4日從省電影局獲悉,今年“五一檔”江蘇電影
2023-05-05 08:33
原標題:《人生路不熟》領跑遼寧“五一檔”遼寧日報訊記者譚碩報道“五一”假期,多部影片集中亮相“五一檔
2023-05-05 08:51
原標題:《漫長的季節》為何漫長?聽導演、主演和制片人怎么說——(引題)透過季節透過王響,讓大家看到更
2023-05-05 08:35
原標題:《漫長的季節》爆火,網劇會贏電影嗎?澎湃首席評論員李勤余這個五一假期,《漫長的季節》依靠過硬
2023-05-05 08:56
原標題:五一檔票房超15億!評分最高電影,排片僅1 8%……2023年中國電影市場五一檔正式收官,據燈塔專業版
2023-05-05 07:50
原標題:杭州:水鄉民俗迎立夏5月4日,村民在制作米塑“立夏狗”。臨近立夏節氣,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塘棲鎮
2023-05-05 07:32
原標題:四川蓬安連續14年舉行放牛季活動中工網訊(通訊員李慶)近日,四川省重點鄉村文化活動——南充市20
2023-05-05 07:46
原標題:首屆陽新茶藝節開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張翀通訊員明月新近日,首屆陽新茶藝節在湖北黃石城東管理
2023-05-05 05:45
原標題:貴州臺江:歡度苗族姊妹節5月3日,在貴州省臺江縣,人們參加苗族姊妹節對唱活動。“五一”小長假期
2023-05-05 05:56
原標題:上博“珍藏展”五一期間大受歡迎(引題)參觀者數量比預期翻倍(主題)新民晚報訊(記者樂夢融)昨
2023-05-05 05:39
原標題:“五一檔”電影票房15 19億元觀影人次3763萬記者從國家電影局獲悉,據初步統計,2023年“五一檔”
2023-05-05 05:46
原標題:百位勞動者自導自演快閃慶“五一”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國通訊員田忠4月28日,重慶美心紅酒小鎮的
2023-05-04 15:57
原標題:詩與遠方的雙向奔赴(主題)“讀游清遠”活動帶市民樂享文化大餐(副題)文 圖羊城晚報記者李程游
2023-05-04 14:50
原標題:“五一”演出市場精彩不斷觀演消費持續增長人民網記者劉微劇場內掌聲四起,實景演出場場爆滿,音樂
2023-05-04 14:52
原標題:最熱鬧“五一”檔落幕,總票房突破14 78億元(引題)《人生路不熟》《長空之王》聯合領跑(主題)
2023-05-04 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