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莫曉松:觀到精微也放眼宇宙
◎范范
(資料圖)
展覽:燦然逸韻——莫曉松作品展
展期:2023年4月27日至5月8日
地點:中國美術館2、4號展廳
莫曉松1964年生于甘肅隴西,是我國當代工筆花鳥畫代表畫家之一。他有西北人豪爽的性格,也有著細膩的筆觸。他說,雖然自己已經是個小老頭,但是在藝術上還是個孩子。近年來,他不斷尋求筆墨上的新意,將工筆花鳥拓展至古今、中西融合,尋求更自由的筆墨。本次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燦然逸韻——莫曉松作品展”,共展出莫曉松新作80余幅,可以視為其近30年來的藝術和心靈的遠足。
不能總在古人的碗里找食物
北青藝評:這次展覽您是怎么選擇作品的?
莫曉松:這次展覽選擇80余幅作品,包括早期上世紀90年代在甘肅畫院工作時期創作的作品,有西北大漠風情;中期是我2004年進入北京畫院后的十五年,遵照李可染先生“以最大的功力打進去”,向宋元時期學習;第三個時期是近年來我認識到只向傳統學習還不夠,筆墨要反映時代,也要反映作者內心對社會和自然的感悟。
北青藝評:您是工筆花鳥畫家,可是我們看到您的花鳥作品已經完全不同于傳統工筆花鳥。
莫曉松:我是畫花鳥的,除了去云南寫生,也和朋友們一起考察了全世界十大熱帶雨林中的七八個,最遠到巴西亞馬遜熱帶雨林??吹搅松妮喕睾徒惶妗⑸幌⒑退劳霾⒋?、巨大生命和弱小生命的較量,這些都是可以賦予花鳥畫的新的內涵。
北青藝評:怎么尋找茂盛生命力和清淡筆墨之間的平衡?
莫曉松:近七八年我一直想表現這樣的主題,但是畫了幾幅后覺得力不從心。因為中國傳統文人畫的構圖、意境是比較清淡的,不太好反映熱帶雨林主題,達不到我內心的期待,所以后來對這個題材放棄了一段時間。
北青藝評:所以后來您創作了“尋跡繆斯”系列?怎么想到用中國的意境和筆墨表現異域風情?
莫曉松:我也喜歡歐洲古典藝術,尤其是古希臘雕塑和瓶畫。經過十幾年向傳統看齊,反復臨摹古人的東西是不能完全反映出自己的心性的。不能總在古人的碗里找食物,因為這種食物會越來越沒有營養。
在希臘雅典,我看到的浮雕和中國繪畫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浮雕上牛的造型和《五牛圖》上一模一樣。古希臘人穿的衣服線條,也和顧愷之《洛神賦》里的神態神韻和造型相似。一古一今、一中一西,人類卻擁有共同的審美。因為小時候畫素描、石膏像的基礎,相比于中國古人,反而感到古希臘人物的形象離我更近一些。于是,我結合古希臘人物形象、瓶畫內容,用中國《楚辭》《詩經》的意境,表達想象中的畫面。
用經典來闡述,比自己苦思冥想更容易出現作品,這也是一種創作方法。所以我這個系列作品不完全是寫生,而是借古希臘造型,用中國筆墨和意境去創作。
筆墨是理解中國畫的鑰匙
北青藝評:從人物出發,到工筆花鳥,之后既畫熱帶雨林,又畫古希臘形象,進而到現在一些抽象繪畫。您對自己的定義還是花鳥畫家嗎?
莫曉松:我父親在文化館工作。小時候去父親單位看到的都是紅色經典,但回到家里他給我看齊白石、徐悲鴻的畫冊和芥子園畫傳。小時候學校管得松,我們常去野外玩,在野外看到鮮活的花卉,種下了熱愛大自然和一花一草的情懷。
我在學素描速寫階段,遇到了非常好的老師——于衍堂。他是中央美院的高材生,和周思聰、盧沉是同學,他的速寫非常鮮活,給我打下了很好的造型基礎。但是大學畢業后,我認識到20多歲的年齡想要畫出好的人物畫是非常困難的,沒有一定的閱歷和生活體悟難以達到,所以我轉向花鳥。
我最早借鑒的是米友仁的《瀟湘奇觀圖》。這幅畫對我來說就像夢中情人一樣,可前一陣故宮展出時去看了原作,感覺還沒有印刷品好。因為當時印刷質量還不太高,畫作并不十分清楚,反而使我看到了畫面中抽象的內容、墨色的弱對比。
之前我不太能看得懂筆墨,來到北京畫院后才了解筆墨是怎么回事。筆墨這個詞可以說是中國畫集大成者,不僅要對書法有比較深的理解,還要對線有一定的理解。可以說筆墨是理解中國畫的鑰匙。別人說一畫線就知道是什么樣的畫家,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這些是我畫了三四十年后才稍有了解的。
這一路我東瞧瞧西看看,哪有用就為自己所用。也許不一定有用,但可以不斷滋養自己的藝術,讓自己的畫有新鮮感?,F在我越來越有帶有目的性地去創作,向著抽象的方向去發展。雖然是抽象,但是有了多年來對書法和線的理解,不會跑得太偏。思路可以寬一些,但手底下的筆頭還是有一定的定性。
過多注重細節會讓人目光狹窄
北青藝評:我看到墻上掛的兩幅工筆花鳥,造型精準、構圖嚴謹,是典型的中國花鳥畫。而您最愛的《瀟湘奇觀圖》看上去是非常瀟灑、放松的。這之間矛盾嗎?
莫曉松:不矛盾。宋人畫畫可以觀察到精微,可也放眼看宇宙?!稙t湘奇觀圖》融合了云和山的意象,云的變化是大象無形的,而樹木變成了點,幾乎不存在了。早年我生活在甘肅省金塔縣,地處沙漠腹地。沙塵暴來的時候遮天蔽日,天地成了混沌世界,體會過這種情景便不會糾結于一花一草怎么畫。所以我早期的畫具象少,抽象多。到現在還有人說我最早畫得好,現在不如以前。我想還是現在注重細節過多的緣故。
北青藝評:是因為后來到北京生活改變了風格嗎?
莫曉松:有這個原因,看大自然的視野沒有那么開闊了,腦子里裝的東西太多了,所以我也在尋求回歸,在精神層面需要空,需要放下。所以后來我也在補課,認真地去寫生。北京畫院前院長王明明要求我們不要過多地現場寫生,要用目識心記的方式,把大自然最美好的景象和自己的心靈契合,然后用筆墨反復錘煉,這樣產生的畫面是最好的。我是這種理念的受益者。反復對著一花一草寫生,會讓人的目光變得狹窄。
所以我去熱帶雨林,去感受大的自然景觀??吹酱笃拿裾蹟?,就像古代戰場上戰士倒下一樣,但同時又有新的毛竹要冒上來。這種生命更替的感覺和我們在公園里看到的花卉那種甜美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所以后來我畫花卉主要是表現生命的輪回。
北青藝評:提到您的作品就一定會提到您的代表作《春到紅墻》。
莫曉松:這幅畫我藏了十五年沒有拿出來。前兩天我從倉庫里找出來,心里想著不管好壞這幅是要展的??墒且豢?,還是覺得幼稚,線比較僵。從這張畫以后我決心要在線上去突破。
畫《春到紅墻》時有一種靈感乍現的感覺,畫面氛圍、構圖、構思都是比較新穎的,如何構圖、重彩的堆積、工筆的渲染以及色調的運用都在這張畫中解決了。但這幅畫的弱點是線不行。
我的藝術風格還不成熟,還在探索之中,但我的方向已經明確,心性已經顯露出來。怎么表現出來,還要看我的悟性和耐力。
雖然快60歲了,但在藝術上還是孩子
北青藝評:這是您今后的努力方向嗎?
莫曉松:對,我要修煉的是線和畫面的完全自由和放松,給畫面做減法后,畫面依然充滿張力和表現力,這是我以后追求的目標。所以這次展覽是階段性總結。我今年將要60歲,也算個小老頭了,但是在藝術上還是個孩子,還要繼續真誠地對待藝術,繼續探索和創新。
北青藝評:齊白石60歲開始衰年變法,這是否也將是您藝術生涯中的一次變法?
莫曉松:中國藝術是修養的藝術,是心性的爆發,以及筆墨功夫磨煉后的結果。齊白石周圍有一個頂級藝術圈,老舍、陳師曾等都為齊白石的藝術進行了加持。除了外界影響,齊白石自己也做足了功課。他精妙的草蟲在60歲前已經成熟,60歲以后向大寫意方向發展,畫面上簡之又簡,重在錘煉意境。比如白石老人87歲作《蛙聲十里出山泉》,體現了畫家對生活的感悟,在情趣和意境上已經超越了古代文人畫,可筆墨卻還是文人畫筆墨。這讓他永遠不過時。又如蘇軾的書法,因為平和而超越了同時代那些劍張弩拔的書法。人的最高境界不是動,而是靜。
但是我還達不到這點,我畫畫依然是階段式的,不同階段尋找不同的感覺和繪畫方向??赡軙艞壷暗膬热?,也可能會疊加以前的內容,成就一批作品。過了這個階段,這批作品就放下了。但我最終的目標是畫面簡之又簡、畫面歸于心靈的平靜和自然的融合。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反詩歌”的帕拉,用反諷贏得快樂◎杜鵬在動筆寫這篇書評之前,我本想以《我們可以從帕拉身上學到
2023-04-28 10:36
原標題:歌劇《青春之歌》國家大劇院首演(引題)?高難音樂燃燒青春力量(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高倩幾十年來
2023-04-28 10:35
原標題:莫曉松:觀到精微也放眼宇宙◎范范展覽:燦然逸韻——莫曉松作品展展期:2023年4月27日至5月8日地
2023-04-28 10:47
原標題:深圳歡樂谷舉辦歡樂谷25周年紅人盛典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劉友婷今年以來,旅游市場復蘇勢頭強勁。
2023-04-28 09:43
原標題:《青年π計劃》樂壇新生代登場展現音樂新力量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音樂,無限不循環,創造
2023-04-28 09:47
原標題:當“他”在職場中變成一組編號……◎裴雪如金惠珍今年4月最新出版的小說《9號的工作》,將目光聚焦
2023-04-28 09:33
原標題:女性命運的可能性,因寫作被看見◎水晶最近這幾個月,讀了很多女性寫作的作品。這些作者天然地對女
2023-04-28 09:47
原標題:翁貝托·埃科的文學生活◎陳英迷霧如果說在《玫瑰的名字》里,意大利作家??朴邪逊柺澜绾驼鎸嵤?/p>
2023-04-28 09:32
原標題:豆瓣開分9 0《漫長的季節》魅力何來?中新網北京4月26日電(記者高凱)上線第4天,《漫長的季節》
2023-04-27 21:39
原標題:“火鍋”跨界融合雜技舞臺劇《功夫火鍋》在重慶首演中新網重慶4月27日電(記者鐘旖)由中國雜技團
2023-04-27 15:46
原標題:雜技劇《天山雪》在大寧劇院試演(引題)譜一曲雜技人的民族團結史詩(主題)文匯報記者黃啟哲歷時
2023-04-27 14:48
原標題:舞臺劇《寄生蟲》五一假期廣州連演三場(引題)馬天宇舞臺劇首秀“我并沒有被舞臺吃掉”(主題)羊
2023-04-27 14:42
原標題:【尋味中華丨名樓】云南大觀樓:觀萬里山水敞千秋懷抱中新社昆明4月27日電?作者熊佳欣“出大觀樓
2023-04-27 14:56
原標題:甘肅敦煌:壁畫藝術進校園4月26日,敦煌中學美術教師楊娜為學生講解敦煌壁畫藝術。近年來,甘肅省
2023-04-27 13:43
原標題:雜技技藝碰撞“賽博朋克”重慶大型駐場雜技秀推出升級版中新網重慶4月27日電(記者鐘旖)627平方米
2023-04-27 13:54
原標題:約20部電影扎堆,新片預售總票房已超過1 6億元(引題)今年五一檔“史上最擠”已定,“最強”或可
2023-04-27 13:41
原標題:全國戲曲(北方片)會演開幕人民日報北京4月26日電(記者鄭海鷗)26日,由中宣部文藝局、文化和旅
2023-04-27 13:40
原標題:河北南宮:傳承線裝書制作技藝4月25日,河北南宮華寶古籍印刷有限公司工人在制作線裝書。齊欄、打
2023-04-27 13:47
原標題:意大利烏菲齊美術館藏大師自畫像亮相國博這是在展覽現場拍攝的拉斐爾自畫像(4月26日攝)。名為“
2023-04-27 11:38
原標題:把“冷門”的拔河比賽搬上熒屏(主題)脫離流量和甜寵,體育題材劇還會好看嗎(副題)齊魯晚報記者
2023-04-27 10:52
原標題:《長空之王》預售領跑五一檔北京日報訊(記者袁云兒)首部以試飛員為主角的國產視效大片《長空之王
2023-04-27 10:44
原標題:故事改編自同名電視劇,音樂主打熱血勵志(引題)《理想之城》展現職場奮斗眾生相(主題)北京日報
2023-04-27 10:36
原標題:超級英雄片《閃電俠》定檔暑期(引題)閃電俠拯救至親引爆宇宙碰撞(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宋說
2023-04-27 10:53
原標題:“文化走親”豐富鄉村文化生活4月24日晚,在德清縣禹越鎮東港村文化禮堂,孩子們在體驗皮影戲表演
2023-04-27 10:43
原標題:北京中軸線:丈量歷史,賡續文脈在古都北京的中心,一條南北方向的軸線,如一把標尺,標注著中國發
2023-04-27 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