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探秘“寶藏學院” 感受人文力量

時間:2023-03-22 16:45:47    來源:天津日報    

原標題: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舉辦學院開放日(引題)?

探秘“寶藏學院” 感受人文力量(主題)


(資料圖片)

天津日報記者 仇宇浩

“能欣賞無處不在的美、感受人文藝術的滋養,這真是一座‘寶藏學院’!”這是春分日參與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首次學院開放日活動眾人的心聲。

日前,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被列入“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不僅因為建筑設計師的獨具匠心和天才創造,更因為馮驥才為這座獲過多項設計大獎的建筑注入了人文的意蘊和藝術的精魂,讓這里成為心靈棲息的詩意家園、思想與想象馳騁的人文天地,尤其是“紅葉季”已成天大校內外知名的校園文化品牌。

為了充分發揮通識教育功能,本月起,馮研院采取預約制,面向天大師生每月舉辦一次學院開放日活動,讓更多人有機會來探秘“寶藏學院”。

乍暖還寒的春日里,記者與青年學子們一起感受首次學院開放日活動,從樓外風景到樓內的詩之門、陽光盒子、徐志摩版本展、北洋美術館、大樹畫館、跳龍門鄉土藝術博物館依次觀賞。

游人甫一踏足庭院,詩意撲面而來,澄心池里一對黑天鵝悠然游弋,一群錦鯉忽聚忽散;池畔的飛來樹、纖夫石、涵古門、徐志摩銅像,處處有典故。

馮驥才認為,“文化學習的一半是文化體驗”,他的“學院博物館化”“讓美成為所有空間的勝利者”的理念以及院訓“摯愛真善美,關切天地人”,覆蓋到全院每一個角落,整座學院樓內處處有玄機:電梯兩扇門上分別鐫刻著唐詩和荷馬史詩;沿著樓梯拾級而上,迎面是一扇高聳的明代樣式的大門;陽光盒子巧用光影韻律,一人多高的布老虎張揚出民間藝術的熱烈;一尊飽經風霜的漢代石獅殘像靜靜矗立在轉角;非遺學教室旁的紅色走廊上掛著一組敦煌雕塑照片,明與暗的對比,讓人恍然穿行于歷史與藝術的時光隧道;儀式廳里兩根斑駁的柱子,見證著革命先驅馬駿以頭撞柱的壯懷激烈……

散布于樓內的多個展館讓參觀者感受到人文精神的力量。由冰心題寫匾額的大樹畫館,讓觀者對這位從小學課本里就熟知的作家有了更深的了解。曾舉辦過意大利繪畫巨匠原作展等眾多展覽的北洋美術館,如今以院史展呈現著馮驥才的文化觀、教育觀及馮研院走過的歷程。跳龍門鄉土藝術博物館里,花樣生活廳展示民間生活和情感,雕塑廳呈現中國歷代審美嬗變和民間藝術,百花廳集藏全國各地當代非遺傳承人杰作。

活動中,參觀者紛紛拿出手機或拍或錄,留住自己發現的美好和感動。拿著本子邊看邊記錄的雙胞胎兄弟侯攀登、侯高峰是天津大學精儀學院2022級博士生,他們告訴記者:“平常接觸的都是工科知識,人文方面的交流比較少。來到這里欣賞這些有溫度的文藝珍品,既能開闊眼界,又能受到文化與美的滋養。”來自湖南的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2022級本科生李明峻說:“我對民間藝術和藝術造像很感興趣,這里的藏品蘊含的文化歷史內涵與審美價值,讓我感動。”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