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吉狄馬加:讓詩歌周成為城市文化符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毛渝川 蔣慶
“成都是名副其實的詩歌之城,絕不是一句溢美之詞,那是因為在中國詩歌史上,許多重要的詩歌事件和詩人都與這個城市有關,這是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應該倍加珍惜,同時還要創造性地加以繼承。”昨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主任、成都詩歌周組委會負責人、著名詩人吉狄馬加,與其探討本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意義,以及詩歌與這座“詩歌之城”之間的關系。
記者:本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主題是“終極關懷:人類的生命與生態”,如何理解這一主題?
吉狄馬加:關于人類的生命與生態,無疑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但我以為當下的確更為重要,其現實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影響世界的區域性戰爭頻繁出現,有的戰爭甚至面臨失控的危險,促進和平、捍衛生命變得更為緊迫,這也是這個世界上所有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人民的共同心愿。
記者:成都國際詩歌周已舉辦到第六屆,每屆都會有眾多來自全國各地的詩人和國際友人前來成都參加國際詩歌周。你覺得成都作為詩歌之城,它的優勢與魅力在哪里?我們應該如何由此深入打造“成都-詩歌之城”的文化名片?
吉狄馬加:我過去說過這樣的話,成都是名副其實的詩歌之城,絕不是一句溢美之詞,那是因為在中國詩歌史上,許多重要的詩歌事件和詩人都與這個城市有關,這是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應該倍加珍惜,同時還要創造性地加以繼承,現在的國際詩歌周就是一個很好的載體,今后還應該圍繞這一品牌,注入更多的讓這個城市具有詩性生活的內容,使詩歌在市民的日常生活里變成可以觸摸的東西,也只有這樣才能將詩歌滋潤人們心靈的作用發揮出來。
記者:我知道在巴黎、倫敦等城市,有著例如詩歌朗誦會等豐富的詩歌活動,往年成都也開展過成都·巴黎雙城詩人相關論壇等活動,你認為,應該如何以城市為載體,以詩歌為方式,與全世界進行文化交流?
吉狄馬加:在往年的成都詩歌周上,曾經把巴黎與成都的對話作為一個重要內容,應該說產生了很好影響,現在許多法國詩人還為這次活動的創意津津樂道,可以說給許多國家的詩人都留下了極為深刻美好的印象。這說明了什么呢?一句話,就是活動不能沒有新意,在內容上不能是上一次活動的簡單延續,在活動形式上也應該有更大的創新和提升,詩歌是精神和想象的產物,好的詩歌活動也應該建立在具有豐富想象和不同凡響的創意的基礎之上,這一點或許更為重要。
記者:你曾經說過,世界上有許多共通的價值觀,而這樣的價值觀能夠將世界上所有的民族緊緊聯系在一起,并不斷加強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不同文明間的對話和交流。我們具體到成都國際詩歌周上,這六年來,這樣的“對話交流”主要體現在哪些成果上?
吉狄馬加:成果當然是多方面的,每一次詩歌周論壇主題的設定,實際就是圍繞全人類共同價值找到対話的最大公約數,因為只有這樣,對話才可能有深度并取得更多的共識,實際上這也是讓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詩人,認識中國、認識成都的一種最為有效的方式,對古老成都與現代化成都深度的多樣性的探訪,當然同樣給詩人們,特別是外國詩人了解這座魅力四射的城市提供了可能。
記者:成都國際詩歌周對于助力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有何作用?在未來,成都國際詩歌周還會帶來哪些詩壇驚喜、引領詩壇哪些發展?
吉狄馬加:如何發揮并助力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作用,以上我已經說了很多,關鍵是要把詩歌周作為一種長久的文化積累,以及城市文化符號真正形成來辦,只有大家都形成了這種共識,那就是成都詩歌周現在是、將來也是我們城市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而這個部分還會長久的留存下來,最終成為一筆寶貴的遺產,如果這些都能堅持下去并且做到,我相信詩歌周給詩壇和這座城市的歷史帶來的驚喜才是具體的、有效的、并讓大家可共同期待的。
標簽:
上一篇:互動戲劇《老碼頭·戲里戲外》上演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吉狄馬加:讓詩歌周成為城市文化符號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毛渝川蔣慶“成都是名副其實的詩歌之城,絕不是一句溢美之詞,那是因為在中
2023-03-16 10:50
原標題:互動戲劇《老碼頭·戲里戲外》上演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由西青區文化和旅游局、北方演藝集團主辦的沉浸式美食互動戲劇《老碼頭·
2023-03-16 10:48
原標題:海南:挖掘東坡文化擦亮文旅品牌(新氣象新作為)“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2月18日,首屆中國(海南)東坡文化旅游大會在海口開
2023-03-16 10:55
原標題:如此“本色出演”有點尷尬邱偉由黃子韜、吳剛、孫怡、劉蓓主演的都市情感劇《春日暖陽》正在北京衛視播出,這是一部少見的從流量明星
2023-03-16 08:40
原標題:飛旋的溫烙歌(引題)?“小鮮肉”兩腳泥帥哥種糧為啥能引圍觀(主題)謝宛霏當10個18-25歲的城市小青年在142 8畝的土地上,播種、灌
2023-03-16 08:34
原標題:一書封“神”寫星際紛爭收獲近億訂閱(主題)科幻與游戲相結合翻譯成英文版外國人也愛看(副題)1995年出生的齊佩甲是閱文集團的人氣
2023-03-16 08:44
原標題:從KTV到劇本殺(引題)?大眾娛樂消費重拾人氣(主題)天津日報記者郝一萍袁誠閑暇之余,您會如何放松身心?在休閑娛樂的方式中,KTV
2023-03-16 08:42
原標題:創歷史!楊紫瓊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致辭刷屏澎湃新聞記者程曉筠當地時間3月12日晚間,第9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洛杉磯舉辦,也為整個頒
2023-03-16 08:47
原標題:挖掘整理復排傳統戲任重道遠中國文化報記者羅云川3月1日晚,京劇《除三害》在北京長安大戲院上演,拉開了“克紹箕裘灼芳華”——北京
2023-03-16 07:47
原標題:都市劇中房子為何屢屢“搶戲”?毛曉彤、張儷主演的京味胡同劇《心想事成》近日在央視播出,沒想到開播之后話題很快跑偏。劇中,作為
2023-03-15 19:40
原標題:古籍修復師趙嘉福的六十年澎湃新聞記者羅昕1961年,17歲的趙嘉福入職上海圖書館古籍修復組,從此開啟了六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他幾乎完
2023-03-15 18:48
原標題:青年女指揮家:愿將新疆民族音樂帶到維也納金色大廳中新網烏魯木齊3月15日電(記者趙雅敏)如果說情感是音樂的靈魂,那指揮便可以看作
2023-03-15 15:46
原標題:《狂飆》之后,張譯再演刑警(引題)“武漢造”懸疑劇《他是誰》登陸央視(主題)武漢晚報駐京記者柯立“剛看罷他與黑幫大佬高啟強巔
2023-03-15 15:45
原標題:虛擬偶像能否成為“完美的他”?所謂虛擬偶像,是指通過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運動捕捉、實時渲染等技術手段制作的高度擬人
2023-03-15 15:43
原標題:ChatGPT火爆背后的思考(引題)聊天機器人會影響文明發展嗎?(主題)天津日報記者孫瑜時下,由人工智能公司OpenAI研發的通用聊天機器
2023-03-15 14:38
原標題:《西線無戰事》首度以最接近原版的面貌被重拍,也讓我們再度審視這部被公認描寫第一次世界大戰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引題)它作
2023-03-15 14:40
原標題:與誰相遇,分享盛大春天(主題)——評張煒小說新作《橘頌》(副題)北極村、高密、商州、山東半島、阿壩,當代作家對故鄉的文學書寫
2023-03-15 14:32
原標題:房恩岺傳播烙畫文化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圖)天津日報記者胡春萌房恩岺是位于濱海新區的太平葫蘆烙畫文化傳承中心的老師。在快手平臺上
2023-03-15 14:48
原標題:滿是“煙火氣”的《心想事成》正在熱播,主演毛曉彤:(引題)孫想是那種“嘎嘣脆”的甜(主題)毛曉彤、張儷主演的電視劇《心想事成
2023-03-15 14:40
原標題: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引題)關繼威:我把整個生命投入角色(主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周琴北京時間3月13日,第95屆奧斯卡頒獎
2023-03-15 13:37
原標題: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主題)——秦檜最痛恨的人“南宋四大名臣”胡銓(副題)紹興八年(1138年,戊午年)十一月二十五
2023-03-15 13:38
原標題:呼喚從“年代劇”到“時代劇”的躍升《人世間》《大江大河》等劇的成功,讓年代劇這一久違的類型重上巔峰,也讓其創作方式延伸出新的
2023-03-15 13:34
原標題:《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中國海洋文化專題”上線光明日報青島3月14日電(記者劉艷杰、朱楠)日前中國海洋大學舉辦成果發布會,《中
2023-03-15 13:35
原標題:山西垣曲金代墓葬出土買地券為研究喪葬文化提供實物新證中新網太原3月14日電(楊佩佩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4日晚對外發布考古成果,
2023-03-15 13:40
原標題:《瞬息全宇宙》斬獲7項奧斯卡獎(引題)楊紫瓊成為首位華裔最佳女主角(主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楊帆周琴北京時間3月13日,第95
2023-03-15 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