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談闊論】
【資料圖】
原標題:愿春風十里的赴約人,都愛書
陳俊宇
百米長隊,人潮匯集,這是久違的場面。
闊別兩年、延期三次,今年的北京圖書訂貨會回歸線下。2月24日上午,首日,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朝陽館)門前的這一幕刷屏了。
這是2023年首個全國性大型文化活動。在春天,赴了一場“讀書人的聚會”。
在這場“聚會”中,雖有不少讀者參加,但主角還是出版社,他們在推薦新品和重點品,在尋找交流和合作商。
見面是喜悅,熱鬧終歸會散去,出版業面臨的難題依舊在。
行業數據顯示,2022年圖書零售市場碼洋(指全部圖書定價總額)進一步下降,同比下降11.77%,市場規模倒退到2018年的水平,跌破900億元關口。
需要冷靜下來看到,展館里人頭攢動并不必然就是圖書行業的繁榮。
今年來的人是很多,但同行居多,正經的實體店(線下渠道)的人來得少,“因為新媒體渠道給的折扣低帶來了沖擊”。業內人士認為,需要面對的現實是,經過三年疫情,變化已不可逆轉:線下渠道或許會復蘇,線上渠道則不會退至三年前,而是會變得愈發重要,“危機和焦慮依然籠罩在許多出版人的身旁”。
就在訂貨會的前三天,一篇自媒體文章《俞敏洪拯救不了出版社》蕩開一圈漣漪。文章有標題黨之嫌,此“俞敏洪”應是“圖書帶貨主播”的代表。閱讀本是一件有門檻的事,直播賣書就是通過簡化書的內容,迎合用戶情緒,將書賣給不讀書的人。基于此,走進直播間的主要是勵志書、童書、教輔以及文學類等書籍,仍然帶不動偏嚴肅、專業的書。
在訂貨會現場,隨處可見主播們在賣力“吆喝”。在直播電商蔚然成風的當下,算不得新鮮事。出版+直播,這只是一種現象,一種方式,一種渠道。發展了如此多年的出版業,出路也并不在此。
還有一些殘酷的現實。也就是訂貨會前一周,一封名為“樂府遇到了困難,我們決定向死而生”的求助信刷屏朋友圈,引發了半個出版圈的守望互助。
像出版過《秋園》《歡欣歲月》等優秀作品的樂府文化這樣,因一時危機而陷入絕境的小眾出版公司,不是第一次,不只是一家,也不會不再次發生。
去年3月7日,出版品牌“行思”和“鹿書”于同一天,相繼在微信公眾號上發文,宣布告別。這些出版公司都曾帶來不少值得一讀再讀的佳作。所幸,它們都已重新運轉起來了。
熱鬧與憂愁,就是這樣伴隨的。投身圖書這個行業,好書大賣是理想,現實未免骨感,始終得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掙扎浮沉。
當然,信心還要有的,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之道,那就腳踏實地做好每一本書。
一位出版人的說法不無道理,在這次訂貨會能強烈感受到大家對閱讀的熱情、對出版的支持。我們更要思考用什么樣的作品去回應這份關注。
“西壩河春風十里不擇路”——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劉華杰用此句來描述訂貨會首日周圍的人潮與路況。希望這春風十里中的赴約之人,都是真正愛書之人吧。
標簽:
上一篇:塞澤爾與馬提尼克島
下一篇:食筍勿踟躕 南風吹作竹_世界資訊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食筍勿踟躕南風吹作竹春天,正是吃筍的好時候。中國人吃筍歷史很長,《詩經》中就有“其蔌維何,維筍及蒲”之句,說的是以嫩筍嫩蒲下
2023-03-09 07:42
【高談闊論】原標題:愿春風十里的赴約人,都愛書陳俊宇百米長隊,人潮匯集,這是久違的場面。闊別兩年、延期三次,今年的北京圖書訂貨會回歸
2023-03-09 07:48
原標題:塞澤爾與馬提尼克島飛機靠近馬提尼克島那一刻,我想起熟悉的感悟:按文學作品尋找現實往往是要失望的。小泉八云在游記《在法屬西印度
2023-03-09 05:52
原標題:河南安陽發現距今約7800年裴李崗時期遺址中新社鄭州3月8日電(闞力)記者8日從2022河南考古新發現論壇獲悉,河南安陽八里莊新發現并確
2023-03-09 05:44
原標題:第二屆《中國作家》陽翰笙劇本獎揭曉這些作品獲獎中新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上官云)記者從主辦方獲悉,近日,第二屆《中國作家》陽翰
2023-03-09 05:34
原標題:畢加索辭世50周年|博物館如何直面他的“問題”澎湃新聞記者黃松編譯今年是藝術家畢加索辭世50周年,他的名字頻繁地被提起。作為“畢
2023-03-08 15:38
原標題:當考古遇上AI會如何?(主題)三星堆探索人機協同智能文物修復(副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李雨心?文物的保護、修復牽動人心,大
2023-03-08 14:42
原標題:《雷霆沙贊!眾神之怒》發布新預告沙贊家族對戰復仇女神羊城晚報記者聶青DC超級英雄電影《雷霆沙贊!眾神之怒》將于3月17日上映。影片
2023-03-08 14:46
原標題:大鵬新片《保你平安》首映(引題)馬麗希望續集拍愛情故事(主題)羊城晚報記者王莉劉克洪“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這正是大鵬執
2023-03-08 14:38
原標題:感受千古大文豪的氣韻(引題)“蘇軾主題文物特展”延至3月26日(主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李雨心極為罕見的蘇軾傳世畫作《瀟湘
2023-03-08 14:36
原標題:民族團結的頌歌(主題)——舞劇《五星出東方》觀后(副題)近日,舞劇《五星出東方》在分別斬獲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
2023-03-08 13:51
原標題:收錄文學作者6000余人《中國現代文學作者筆名大辭典》出版中新網天津3月7日電(孫玲玲張彤)近期,南開大學出版社的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2023-03-08 13:53
原標題:劉若英、蘇慧倫、丁當、白安今晚一同開唱(引題)這場閨蜜音樂聚會唱出四段不同人生(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3月8日三八婦女節當天2
2023-03-08 13:45
原標題:仿佛走入秦隴山川雪后的景象(引題)宋代范寬《雪景寒林圖》被立體“復活”(主題)置身占地60平方米、三面幕墻環繞的“一畫一世界”
2023-03-08 13:36
中工網訊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為進一步提升職工藝術修養,2023年3月6日,全總文工團舉辦了一場以“流光溢彩讓琴聲在節日里放飛”為
2023-03-08 13:41
原標題:數據上占比遙遙領先,同時又是“觀影的決策者”(引題)女性觀眾成電影市場主流(主題)今晚報記者丁曉晨幾年前,人們還在探討何謂“
2023-03-08 11:38
原標題:(兩會聲音)“90后”苗妹楊昌芹:“竹”夢鄉村讓傳統文化“老樹開新花”中新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張偉)2023年全國兩會貴州代表團云
2023-03-08 11:43
原標題:滬語訓練營九年帶動逾五萬孩生動實踐(引題)滬劇接力棒接住了(主題)新民晚報記者趙玥在文藝復興風格的花園建筑里感受滬劇文化是什
2023-03-08 11:50
原標題:觀劍說春秋(主題)——《觀劍圖》的典故出處及藝術手法(副題)這幅《觀劍圖》,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被名之為“觀刀圖”。因為它是任
2023-03-08 11:52
原標題:一張“小紙條”揭開“千古之謎”(主題)——我國第一代女考古學家游壽與嘎仙洞遺址的發現(副題)嘎仙洞,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
2023-03-08 10:44
原標題:堅守田野考古發掘文化記憶——重慶女子考古隊的故事新華社重慶3月7日電新華社記者李曉婷驚蟄時節,重慶市武隆區烏江邊上,燕妮和她的
2023-03-08 10:46
原標題:新老歌手“接力跑”“劉三姐”山歌代代唱中新社柳州3月7日電?作者林馨劉俊聰“斯人已逝,歌聲永存。”日前,《劉三姐》扮演者黃婉秋
2023-03-08 10:51
原標題:浙江文化觀察:山區縣因何婺劇人才輩出?中新網金華3月7日電(董易鑫章馨予趙在志)日前,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下稱:浙江婺劇團)在
2023-03-08 09:33
原標題:歌劇《邊城》:沉靜與厚重的文化氣韻原創歌劇《邊城》由中央歌劇院出品、根據作家沈從文同名中篇小說改編而成,女高音歌唱家雷佳飾演
2023-03-08 09:50
原標題:大鵬:《保你平安》是現代武俠片齊魯晚報實習生胡婷將于3月10日正式上映的電影《保你平安》,日前在濟南舉行路演,影片導演大鵬和演員
2023-03-08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