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國內 > 正文

環球關注:北京發布《2022年營商環境建設白皮書》

時間:2023-03-08 13:05:15    來源:中國質量報    

□ 本報記者 徐建華

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2022年營商環境建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白皮書》顯示,去年,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秉承“監管為民”理念,堅持首善標準,持續提升市場監管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落實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5.0版、助企紓困等各項任務,在提升便利化水平、完善監管機制、維護公平競爭、增強服務效能、助企紓困發展等方面開展一系列改革,極大地激發了經營主體活力,助力首都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高地。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北京市經營主體存量236.12萬戶,同比增長5.57%;2022年新設經營主體27.14萬戶,同比增長5.25%,其中,新設企業24.68萬戶,同比增長3.72%;新設個體工商戶2.42萬戶,同比增長23.54%。

據了解,《白皮書》全文分為6部分:

一是構建高效智能準入模式。試點經營主體登記確認制,修訂經營主體告知承諾制,實施除名標記制度,暢通企業名稱自主申報渠道,探索經營范圍自主公示,推進住所登記智能化,深化“證照聯辦”改革,試點餐飲企業事前服務,優化分支機構辦理模式。2022年,北京已有超一萬戶經營主體通過確認制方式辦理登記注冊,1000余戶企業進行經營范圍自主公示,為近300戶企業提供“證照聯辦”服務,辦理餐飲企業咨詢服務513戶次,全市96%以上的登記注冊業務通過信用承諾制辦理。

二是打造規范精準監管體系。創新監管機制,開展“6+4”一體化綜合監管試點;加強風險分類管理;加強食品安全、特種設備、產品質量、廣告導向等重點領域監管;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加強反壟斷合規指導,構建公平有序市場環境;出臺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清單、審慎經營異常名錄管理等柔性監管舉措。目前,北京已在31個場景建立行業主管牽頭、歸口部門負責的一體化綜合監管機制。2022年,針對“信用風險較高”以上等級經營主體開展部門聯合抽查檢查2.76萬戶。輕微免罰政策實施以來,全市市場監管系統依法不予行政處罰案件3917件,免罰金額約1.7億元。針對疫情防控期間經營主體無法按時年報或暫時失聯的情況,采取審慎經營異常名錄管理等柔性管理措施,已有近1.45萬戶經營主體移出經營異常名錄,實現信用修復。

三是實施高效規范執法。推進跨部門跨區域執法協同,與天津、河北簽訂《京津冀營商環境一體化發展框架協議監管執法領域子協議》;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執法,2022年全市推動向經營主體退還(含核免、整改)各類費用超7.08億元,惠及經營主體近1.5萬戶;建立知識產權案件繁簡分流制度,全市市場監管系統知識產權類案件平均辦案時限壓縮超20%。

四是助力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培育先進標準,提供計量支撐,開展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全市31個企業標準上榜國家企業標準“領跑者”名單,101家企業的117項標準實現對標;新建4家產業、能源計量中心,發布18項地方計量技術規范和6項京津冀共建計量技術規范;截至2022年底,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平臺數量達10個,已服務各類企業4000余次。

五是提升政務服務規范化、智能化、便利化水平。深化經營主體登記智慧網辦,推進市場監管領域數字服務建設,實施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電子化管理,簡化檢驗檢測機構人員信息變更辦理流程,試點CCC免辦自我承諾便捷通道。截至去年12月底,85萬余戶企業通過全程電子化辦理企業開辦業務,全程網辦率超95%;已有超17.5萬人通過線上領取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電子證書。

六是助企紓困,服務企業發展。推行歇業備案制,開展企業許可證延期工作,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遠程核查。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歇業經營主體存量320戶;共有17家企業通過告知承諾方式在線辦理工業產品許可證延續、變更等業務;95家企業分別享受食品生產許可證、食品經營許可證有效期屆滿自動順延;通過遠程核查的方式為4家保健食品生產企業辦理許可核查。

《中國質量報》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