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水域在世界海洋中綿延數千英里。這些“最低含氧帶”(Oxygen Minimum Zones)中最大的位于北美和南美的太平洋海岸,以墨西哥海岸為中心。
(相關資料圖)
一直以來,氣候模型還無法預測最低含氧帶是否會因氣候變化而擴大或縮小,部分原因是最低含氧帶由兩個相反的過程產生:海洋環流提供的氧氣和海洋生物使用的氧氣。
日前,普林斯頓大學的生物地球化學海洋學家Laure Resplandy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預測,到本世紀末,地球上最大的太平洋最低含氧帶的邊界將擴大200萬立方英里(約800萬立方公里)——既向海面延伸,也向海岸延伸。該研究發表于《美國地球物理學會進展》(AGU Advances)。
Resplandy說,這種現象有兩個重要原因。首先,隨著氧氣水平下降,重要經濟物種如金槍魚和螃蟹等將無法覓食、游泳或繁殖,除非它們遷移到氧氣更多的海洋區域。這對海洋沿岸附近的生態系統以及依賴它們的行業(從漁業到旅游業)具有重大影響。其次,最低含氧帶是一種主要溫室氣體一氧化二氮的重要來源。
研究團隊的成功預測不僅是因為使用最新模型,耦合模式比較計劃6 (CMIP6)。最關鍵的是要理解最低含氧帶不是均勻的,而是“像洋蔥一樣”有不同的層,這些層對不斷上升的溫室氣體做出不同的反應。
從根本上說,最低含氧帶是由外層和內芯組成的。研究表明,最低含氧帶的核心將收縮,而其外層將膨脹。
在之前的工作中,最低含氧帶的變化是通過中間層來評估的,在膨脹的外層和收縮的核心之間,只發現了很小的變化——有時是正的,有時是負的。變化接近于零,不同的模型顯示出相互矛盾的趨勢。研究人員曾認為這是氣候模型的原因,但現在這個問題更加清晰,因為外層和核心的變化趨勢是不同的。
研究人員說:“我們開始采用更全面的方法,研究這些不同“洋蔥皮層”的演變,發現外層對生態系統最重要,核心對一氧化二氮的產生更重要。”
新的分層框架解決了多年以來的困惑?!?5年來,我們一直在圍繞著同一個難題:隨著全球變暖,海洋正在失去氧氣,所以我們預計最低含氧帶會擴大,但我們的氣候模型顯示出不一致的趨勢,所以我們不知道對生態系統和一氧化二氮的影響會是什么?!盧esplandy說,“提出分層框架需要做大量工作,但我很高興我們終于弄清了未來最低含氧帶的預測”。
研究模型顯示,如果溫室氣體排放持續居高不下,到2100年,熱帶太平洋最低含氧帶將可能會向地表擴張5到50米(16到160英尺)。而隨著外層的擴張,最低含氧帶的核心(含氧量最低的地方)將會收縮。
圖源:CC0 Public Domain
這是一個小小的好處。最低含氧帶核心會產生一氧化二氮,所以收縮可能會限制這種溫室氣體釋放到大氣中的量。
巧合的是,今年早些時候,普林斯頓大學Danny Sigman實驗室的古海洋學家發現,在1500萬到5000萬年前的溫暖時期,海洋低氧帶導致了一氧化二氮的減少。他們利用已經滅絕的微小生物來計算當時的氧氣和氮氣水平。這個獨立于氣候模型的研究結果也支持了上述發現。
原文參看:https://phys.org/news/2023-01-pacific-ocean-oxygen-starved-omz.html
編譯:Sara
審核:Daisy
上一篇:關于黑洞的誤解,你中了幾條?最后一條你是不是很熟悉?|今日聚焦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融解于故事的“現實真情”(創作談)李浩寫一部完全不同的長篇小說,這個想法出現在10年前左右。那時,我剛寫完長篇小說《鏡子里的父
2023-01-15 15:46
原標題:《野望》:中國新鄉村的“浮世繪”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張鵬禹)近日,付秀瑩長篇小說《野望》研討會在線上舉辦,研討會由中國作協
2023-01-15 15:45
原標題:高品質大劇亮相央視電視劇頻道(引題)《狂飆》《三體》好戲連播(主題)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多部高品質大劇近期陸續定檔開播,其
2023-01-15 15:41
原標題:馮遠征委員:推動演出市場“滿血復活”北京日報記者韓軒擦亮“大戲看北京”的文化品牌、推動演出市場“滿血復活”——1月13日晚,來自
2023-01-15 15:51
原標題:拍出約300萬人民幣AI繪畫會不會搶藝術家飯碗?繪畫AI說:藝術創造不只是人類的專屬品。藝術家說:創造力是人類擁有的最后堡壘。2016年
2023-01-15 14:47
原標題: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建筑藝術展揭幕(引題)從歷史和未來展現“藍圖北京”(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王磊?攝影 北京青年報記者王曉溪
2023-01-15 14:57
原標題:面點飄香迎新春1月13日,山東省棗莊市龍山路街道居民在制作傳統“面魚”。新華社發(孫中喆攝)春節將至,我國一些地區有制作花糕、花
2023-01-15 14:46
原標題:陜西西安:傳統民俗迎新春1月14日,演員在西安市永興坊景區表演傳統社火。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1月14日是農歷小年,位于陜西省西安市新
2023-01-15 14:33
原標題:《中國奇譚》引發共鳴導演:用溫暖結局抵達更多觀眾這是一個清風微拂的夏日,在郁郁蔥蔥的森林之中,一只小豬妖正在枝葉茂密的綠樹下
2023-01-15 13:56
原標題:“溫暖有你共赴美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新春聯誼會舉辦中工網北京1月14日電(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郝赫)新年臨近,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
2023-01-15 10:48
原標題:國博開年首展閩臺藝術展亮相1月12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南2展廳的“源·緣——閩臺藝術展”上,參觀者們在豐富多彩的展品前駐足觀看。據
2023-01-15 07:40
原標題:“溫暖有你共赴美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新春聯誼會今晚上演(引題)溫暖而美好的小年夜(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郝赫1月15日,農歷
2023-01-15 07:33
原標題:深圳市南山區第十七屆青工文化節啟動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劉友婷通訊員沈亞紅李盛李淑珍)日前,深圳市南山區第十七屆青工文
2023-01-15 06:54
原標題:心靈在天地間徜徉(主題)——張永生《拎著背囊看世界》讀后(副題)張慶和讀張永生的游記《拎著背囊看世界》(北京燕山出版社),是
2023-01-15 05:35
原標題:等待春天的實體書店臨近農歷兔年,記者探訪了一些實體書店。本以為北京的“開放”氛圍里,書店可以分享給我一些復興的風景。然而,比
2023-01-15 05:48
【視線】原標題:“米小圈”出圈兒童劇回來了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寒假伊始,《米小圈上學記》在CCTV-8和騰訊視頻同步開播,孩子們和家長們
2023-01-15 05:51
【藝評】原標題:過有文化的年劉兵近日,2023兔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春晚”再度成為人們聚焦的文藝話題。昔日,由于平時
2023-01-15 05:52
原標題:北京朝陽區今年將建設升級80家博物館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志凱)記者日前從2023年北京市朝陽區“兩會”獲悉,該區2023年將
2023-01-15 05:54
原標題:電視劇《三體》明日開播(引題)七年打磨奉獻國產科幻之作(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張帆)由中央電視臺、騰訊視頻等出品,楊磊執導,
2023-01-14 15:42
原標題:著名歌唱家謝莉斯逝世曾演唱《外婆的澎湖灣》中新網1月14日電據南京藝術學院口述歷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余泳微博消息,著名歌唱家謝莉
2023-01-14 14:39
原標題:200項展覽“講”年味兒北京晚報訊(記者李祺瑤)春節即將來臨之際,市文物局以“博物館之城過大年”為主題,推出200余項展覽和文化活
2023-01-14 14:51
原標題:國潮集市兔躍天街北京晚報訊(記者李瑤)春節期間,前門商圈將舉辦“國潮前門·卯兔迎春”系列活動,并推出古風國潮主題集市,帶領市
2023-01-14 14:47
原標題:《縱有疾風起》中首演喜感角色笑果十足(引題)楊玏:以后爭取多接點喜?。ㄖ黝})北京晚報記者邱偉都市劇《縱有疾風起》正在熱播,演
2023-01-14 14:54
原標題:天津市僑界新春電視晚會正月初一播出(引題)展現濃濃年味傳遞思鄉深情(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張帆)由市委統戰部、市僑聯、南開大
2023-01-14 14:52
原標題:馮驥才推出新書《俗世奇人(肆)》《俗世奇人新增本》(引題)感受有滋有味的天津勁兒(主題)天津日報記者仇宇浩新年之際,著名作家
2023-01-14 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