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天下美食 | 吃著關東糖過小年!關于“灶糖”,你了解多少?

時間:2023-01-14 21:56:32    來源:卡飛    

一轉眼,已經到小年了!


(資料圖片)

俗話講,二十三,糖瓜粘。小年這天,人們要吃關東糖。關東糖是一種傳統的年俗食物。民間習俗認為,臘月二十三小年這天,灶王爺會回天庭上報各家的事情,關東糖是給灶王爺準備的,讓他甜甜嘴,多說好話,“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傳統的關東糖,是由熬制好的麥芽糖經過揉糖、拔糖等繁復步驟制作而成的,有的沾芝麻,有的不粘芝麻。

麥芽糖跟我們家家廚房都有的蔗糖有啥區別?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01

麥芽糖

起源于中國的甜味

我們最常見的,家家廚房都有的蔗糖:綿白糖、白砂糖,它是一種雙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組成。

麥芽糖也是一種雙糖,由2分子葡萄糖組成。它是由糧食經過淀粉酶的作用得到原汁,再經過熬煮濃縮得到的一種糖。雖然甜度不到蔗糖的一半,吃起來沒有蔗糖那么甜,但麥芽糖卻是屬于我們中國人的甜味。

3000多年前,咱們的老祖宗就開始享用了!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這在那個年代,是非常奢侈的味道。人們以前能得到甜味的來源并不多,除了水果,幾乎只有蜂蜜,而蜂蜜十分珍貴稀少,野生蜂蜜的采集甚至要冒著生命危險。

麥芽糖漿也是最古老,用途最廣泛的甜味劑之一。

02

各式各樣的麥芽糖

· 攪攪糖

以前在北京沒見過,有一年去重慶逛廟會的時候見到了。一個老人,面前一大碗糖稀,旁邊有很多小棍。買一份,會得到兩根棍上邊掛著一坨糖稀。拿著兩根小棍交替把糖拉長,隨著糖稀中空氣的增多,糖會由最初的琥珀色慢慢變白。可以簡單體驗制作關東糖或者龍須糖拔糖的步驟。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 龍須糖

龍須糖,應該可以算作麥芽糖的極致拉伸的結果。最初的糖稀,經過不停的反復的拉伸折疊,直到每一個糖絲薄如發絲,再裹上豆面之類的原料,有時還會塞入花生碎,椰絲等調味。就是我們在全國各個景點小吃街都能看到的XX地特產龍須酥了。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 吹糖人 畫糖畫

糖人和糖畫,也是麥芽糖制作的。

糖畫在廟會上很常見。可以指定一些簡單的圖形。如果想要復雜的圖形,一般會有個轉盤,轉到龍轉到鳳全靠自己。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 蜂窩糖

這是一種老式的麥芽糖糖塊,也不是太常見。

攤販推著車或者在攤前,有個竹筐子,上邊蓋著白被子,有人買的時候,被子一掀起來,里邊露出一整塊黃澄澄的蜂窩糖,小販會一手拿著錘子,一手拿著一個錐子樣的工具,你要多少,指一下,他一錘子下去,下來的那塊,稱重,付款,就是你的了。

蜂窩糖是在加熱冒泡的麥芽糖稀中加入小蘇打,小蘇打釋放二氧化碳讓糖稀在冷卻的時候內部有很多氣體造成的孔洞。熬糖做糖這種事情,火候非常重要,還得是有經驗的師傅做出來的蜂窩糖才酥脆可口。

· 高粱飴

飴糖其實就是麥芽糖的另一個名字。

從名字看就知道這個糖跟糧食脫不了關系。其實它是一種含有麥芽糖的軟糖,配料包括白砂糖、淀粉、麥芽糖漿、水、高粱粉等。嚼著口感很有意思,能解悶。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 廣式脆皮水

脆皮水離不開麥芽糖,在高溫的作用下,掛在外皮的糖水發生焦糖化反應,不僅色澤好看,焦糖誘人的香氣也成為了食物勾人心魄的一大利器。

03

糖為什么能有這么多形態?

糖是一種很好的雕刻素材,糖添加水分并加熱熬成糖漿后,便擁有了極強的可塑性,可以制造出各種質地的糖果,有的軟韌耐嚼,有的酥脆可口,有的堅如磐石。

雖然糖果最終形態質地各異,但基本都是由兩大原料制成:糖和水。

糖、水比例是在熬煮糖漿控制,物理排列形式則是取決于冷卻時的調整。糖漿受熱溫度的高低、冷卻速度的快慢、攪拌程度的多少,都會影響質地。

04

世界上其他的糖

在非洲和美洲的奴役歷史中,糖占據了很重的分量,百姓慘遭奴役,只為了滿足歐洲人對甜味的渴望。但隨著糖的工業生產,成本降低,很多食物中糖的添加量提高以后,糖給人們帶來了很多“富貴病”。所以,吃糖要節制。

· 楓糖

人工制造的糖中,喬木的糖漿和蜂蜜最像,因為精煉加工較少,較完整保存了樹汁液中的成分。人們抽取植物的稀薄汁液,然后蒸發掉多余的水分,制造出糖漿。

北美的印第安人在歐洲人入侵前,就已經制作和使用楓糖了。他們用戰斧劈進樹干,再敲進一片木楔撐開傷口,然后安上一片片榆樹樹皮作為容器收集汁液。之后巧妙利用夜間低溫把水凍成冰,再把冰移除,這樣來得到更濃縮的樹汁。

和其他樹種相比,楓樹的汁液最甜,產量也最豐沛。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 樺樹糖漿

北極圈內的居民很早以前就會用樺樹的汁液制作糖漿,因為多種樺木是偏北緯度地區的優勢物種。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 棕櫚糖

熱帶地區會用棕櫚來制糖。

如果你去泰國、緬甸、柬埔寨等地旅行,在特產店就能買到棕櫚糖。

· 龍舌蘭糖漿

龍舌蘭是美洲的原生沙漠植物,它的糖漿70%是果糖,20%是葡萄糖,所以嘗起來比大多數糖漿都更甜。

作者|碳水小玉子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原創圖文轉載請后臺回復“轉載”

標簽: 就是你的 這在那個年代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 七年打磨奉獻國產科幻之作 熱門

    原標題:電視劇《三體》明日開播(引題)七年打磨奉獻國產科幻之作(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張帆)由中央電視臺、騰訊視頻等出品,楊磊執導,

    2023-01-14 15:42

  • 著名歌唱家謝莉斯逝世 曾演唱《外婆的澎湖灣》|全球即時

    原標題:著名歌唱家謝莉斯逝世曾演唱《外婆的澎湖灣》中新網1月14日電據南京藝術學院口述歷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余泳微博消息,著名歌唱家謝莉

    2023-01-14 14:39

  • 天天熱訊:北京200項展覽“講”年味兒

    原標題:200項展覽“講”年味兒北京晚報訊(記者李祺瑤)春節即將來臨之際,市文物局以“博物館之城過大年”為主題,推出200余項展覽和文化活

    2023-01-14 14:51

  • 國潮集市 兔躍天街

    原標題:國潮集市兔躍天街北京晚報訊(記者李瑤)春節期間,前門商圈將舉辦“國潮前門·卯兔迎春”系列活動,并推出古風國潮主題集市,帶領市

    2023-01-14 14:47

  • 楊玏:以后爭取多接點喜劇

    原標題:《縱有疾風起》中首演喜感角色笑果十足(引題)楊玏:以后爭取多接點喜劇(主題)北京晚報記者邱偉都市劇《縱有疾風起》正在熱播,演

    2023-01-14 14:54

  • 展現濃濃年味 傳遞思鄉深情_天天即時

    原標題:天津市僑界新春電視晚會正月初一播出(引題)展現濃濃年味傳遞思鄉深情(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張帆)由市委統戰部、市僑聯、南開大

    2023-01-14 14:52

  • 感受有滋有味的天津勁兒|全球熱點評

    原標題:馮驥才推出新書《俗世奇人(肆)》《俗世奇人新增本》(引題)感受有滋有味的天津勁兒(主題)天津日報記者仇宇浩新年之際,著名作家

    2023-01-14 11:34

  • 張藝謀新片《滿江紅》上榜 每日消息

    原標題:福布斯發布全球最受期待電影榜(引題)張藝謀新片《滿江紅》上榜(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福布斯近日發布2023年度全球最受期待

    2023-01-14 10:37

  • 非遺迎春年貨市集開幕

    原標題:非遺迎春年貨市集開幕天津日報訊(記者張帆)日前,“非遺文化綻風采紅紅火火過大年”2023年天津市首屆西岸非遺文化迎春年貨市集在津

    2023-01-14 10:33

  • 平津館補刻烈士李福恒姓名

    原標題:弘揚英烈革命精神實現家屬多年夙愿(引題)平津館補刻烈士李福恒姓名(主題)今晚報訊(記者王洋通訊員王煒)在即將迎來天津解放74周

    2023-01-14 10:50

  • 祁連山國家公園線上生態攝影展正式開幕|天天熱訊

    原標題:祁連山國家公園線上生態攝影展正式開幕中新網西寧1月13日電(記者李江寧)13日,由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

    2023-01-14 09:34

  • 來自上海的戲曲主播登上抖音國風晚會-全球看熱訊

    原標題:在互聯網平臺直播間,傳統文化不僅“火”起來更“活”起來(引題)來自上海的戲曲主播登上抖音國風晚會(主題)文匯報記者王筱麗2019

    2023-01-14 09:43

  • 沈陽故宮展出清同治款嘉禮美瓷

    原標題:沈陽故宮展出清同治款嘉禮美瓷中新網沈陽1月13日電(記者韓宏)喜鵲、梅花均是中國傳統吉祥紋飾,二者結合更有“喜鵲登梅”“喜上眉梢”

    2023-01-14 09:56

  • “數字中軸·小宇宙”先導片首發_天天微動態

    原標題:專家研討數字技術助力北京中軸線活化利用“數字中軸·小宇宙”先導片首發中新網北京1月13日電(記者應妮)由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北京

    2023-01-14 09:48

  • 全球即時:《時光音樂會》開啟梁詠琪專場

    原標題:一首《短發》承載觀眾青春記憶(引題)《時光音樂會》開啟梁詠琪專場(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爽)湖南衛視《時光音樂會》昨晚開啟梁

    2023-01-14 09:47

  • 視點!古文獻“四大發現”文物薈萃一堂

    原標題:甲骨、漢簡、敦煌遺書、明清檔案亮相國家典籍博物館(引題)古文獻“四大發現”文物薈萃一堂(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洋今天,“二十世

    2023-01-14 08:55

  • 工人的畫(第1735期)-全球快資訊

    原標題:工人的畫(第1735期)匯報安徽?王瑞生應急措施陜西李天躍不吃自家窩邊草黑龍江郝延鵬今非昔比湖北?康田留守北京?趙思蕊喜事山東?

    2023-01-14 07:46

  • 108幅版畫再現盧浮宮藝術輝煌-全球熱消息

    原標題:108幅版畫再現盧浮宮藝術輝煌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廣燕)精細還原世界名畫《蒙娜麗莎》《路易十四肖像》魅力的蝕刻版畫,華麗奪目的凡爾

    2023-01-14 07:33

  • 奔跑兔 幸福年 2023湖南春晚小年夜現場直播

    原標題:奔跑兔幸福年2023湖南春晚小年夜現場直播過小年,慶團圓!今年小年夜,《2023湖南衛視芒果TV春節聯歡晚會》以“炫彩新湖南,幸福中國

    2023-01-14 05:41

  • 今日熱訊:作品廣議|這條硬漢真脆弱

    【作品廣議】原標題:這條硬漢真脆弱肖承森大多數男人都有一個“硬漢”夢。不過,漫畫家肖文津先生的作品《無題》,會讓很多人在“夢”中驚出

    2023-01-14 05:47

  • 2022年全國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資格考試合格標準公布

    原標題:2022年全國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資格考試合格標準公布中新網1月13日電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消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全國

    2023-01-13 15:37

  • 天天快報!電視劇版《三體》定檔本周日播出

    原標題:電視劇版《三體》定檔本周日播出北京晚報訊(記者邱偉)由張魯一、于和偉主演的電視劇《三體》定檔1月15日在CCTV8、騰訊視頻播出。電

    2023-01-13 15:49

  • 當前視訊!國交新樂季開幕 音樂會座無虛席

    原標題:國交新樂季開幕音樂會座無虛席北京晚報訊(記者高倩)作為國內最早實行音樂季制度的職業樂團,中國交響樂團2023新樂季延續了此前自然

    2023-01-13 15:46

  • 歷史學家王賡武的師友雜憶

    原標題:歷史學家王賡武的師友雜憶錢冠宇著名海外華人歷史學家王賡武的兩卷本回憶錄(上卷《家園何處是》、下卷《心安即是家》)出版以來,談

    2023-01-13 15:45

  • 首部真人版《三體》定檔1.15 七年打磨奉獻國產科幻誠意之作-每日熱議

    原標題:首部真人版《三體》定檔1 15七年打磨奉獻國產科幻誠意之作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由中央電視臺、騰訊視頻、三體宇宙、咪咕視訊、靈

    2023-01-13 15:38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