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關西科健產業研究院 ( ° ? ° )
提起恐懼癥,想必在座的許多人腦海中馬上就會浮現出諸如恐高癥、密集恐懼癥、幽閉恐懼癥之類的心理學名詞。恐高癥已是幾乎人人皆知,據國外某項調查顯示,現代都市人群中有近90%的人出現過恐高癥狀。早年間,網絡上曾層流傳出“蓮蓬乳”、“空手指”一類慎入勿點的PS圖片,引發一批網友的密集恐懼癥集體發作。不少人長假外出旅游,在看到人山人海的場景之時不禁大呼密集恐懼癥要犯了。幽閉恐懼癥則是隨著電梯的普及與利用越來越多地被提及。
其實除了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恐懼癥之外,還有許多稀奇古怪的恐懼癥。這些疾病最早的命名大多來源于西方,英文中的-phobia詞綴,就是某某恐懼癥的意思。與中國相比,西方社會進入現代化的歷史更長,對心理健康的關注開始的更早,到今天產生出形形色色的-phobia也就不足為奇了。《歡樂頌》中劉濤飾演的華爾街出身的白富美安迪被設定患有肢體接觸恐懼癥,也引發了一些追劇的網友對接觸恐懼癥這一心理疾病的好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別,別碰我!” ——【接觸恐懼癥Aphenphosmphobia】
《歡樂頌》中劉濤飾演的海歸女強人安迪由于童年經歷影響,嚴重缺乏安全感,因此無法與人親密接觸,連簡單的握手都不行,她所患有的就是肢體接觸恐懼癥。接觸恐懼癥患者無法接受觸碰他人,也無法忍受被別人所觸碰,特別是在與異性交往的時候這種癥狀尤為明顯,曾經遭受過性暴力的人更容易產生這種恐懼。
“天吶,我好不想參加明天公司的晚餐會!”——【會餐恐懼癥Deipnophobia】
顧名思義,會餐恐懼癥就是指恐懼與他人一同進餐、攀談。患有會餐恐懼癥的人會排斥參加各種形式的聚餐,參加晚宴對他們來說更是簡直猶如奔赴刑場。在外就餐的時候,他們往往會選擇一個人獨自進食。會餐恐懼癥其實可以看作是社交恐懼癥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患者由于對社交場合感到恐懼和憂慮,會感受到強烈的焦慮并伴隨著如臉紅、呼吸急促、頭痛等生理反應。當然,我們一般人中的很大一部分,在參加社交場合時也會感到輕微的緊張,但不會有顯著的生理反應亦不會影響我們的出席,這種情況并不屬于會餐恐懼癥。
“快來阻止我,我要變身狼人啦!”——【月亮恐懼癥Selenophobia】
蘇軾有云:“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更是膾炙人口。人們對月往往抱有著美好的幻想,然而有的人卻對高掛于夜空的月亮感到無比畏懼。實際上,患有月亮恐懼癥的人恐懼的是有如狼人一般被月亮驅使做出一些危險的舉動,而成因多半是由于在孩童時代所聽到的關于月亮的恐怖傳聞。
“Hippopotomonstrosesquippedaliophobia??WTF!” ——【長單詞恐懼癥Hippopotomonstrosesquippedaliophobia】
標題中的英文的意思就是“長單詞恐懼癥”,沒錯,長單詞恐懼癥患者對病名本身就抱有恐懼。患者往往由于受教育程度較低,對能否讀對單詞感到極度不安。遺傳因素、性格因素、精神因素都有可能造成長單詞恐懼癥,患者中有一部分人甚至會回避讀書和去一些有可能出現過長單詞的地方(比如高級餐廳,因為高級餐廳所使用的菜單中出現長單詞的幾率較高)。
“她像個天仙她太美了,我那么平凡我開不了口” ——【美人恐懼癥Venustraphobia】
陳小春的這首歌想必很都人都聽過,在感慨歌中人物愛的卑微的同時,你可曾想過也有美人恐懼癥這種病癥的存在呢?俗話說,美人如帶刺玫瑰,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美人恐懼癥患者在接近美女的時候,會感到極度的恐懼和莫大的壓力。究其原因,可總結為兩大點。一是,過往和美女交往的過程中受到過創傷,無法走出失敗留下的陰影。二是,對自己的外表缺乏自信,時常懷有劣等感,認為自己和美女之間存在無法逾越的次元壁。
“天厭棄啊!人就只應該外表好看啊!” ——【丑人恐懼癥Cacophobia】
與美人恐懼癥相對的,就是丑人恐懼癥。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在鐘樓上絕望地疾呼“天厭棄啊!人就只應該外表好看啊!”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以貌取人卻是不可取的。患有丑人恐懼癥的人不但害怕看到容貌欠佳的人,對周圍一切自己認為丑陋之物都懷有恐懼之心。
“我想我會一直孤單,這樣孤單一輩子” ——【戀愛恐懼癥Philophobia】
有一類人,感到自己無法陷入戀情,無法接受和人談情說愛,害怕關系的確立,對本應甜蜜的戀愛感到恐懼。這就是所謂的“戀愛恐懼癥”,產生原因也多是由于過去的創傷或是缺乏自信。戀愛恐懼癥可細分為三大類,即戀愛前恐懼(拒絕型,機會來臨之時也猶豫再三卻步不前)、戀愛中焦慮(焦慮型,患得患失,對彼此的戀愛關系缺乏信心)及戀愛后恐懼(受傷型,遭受挫折后對愛情感到悲觀失望而拒絕戀愛)。愛情是人類的情感之一,排斥愛情是不利于心理健康成長的,所以小伙伴們放心大膽地去愛吧!
“不要讓我聽到好消息!” ——【好消息恐懼癥Euphobia】
人人都希望聽到好消息,然而患了好消息恐懼癥的人卻害怕聽到那些讓眾人感到幸福愉悅的好消息。曾經經歷過大起大落空歡喜的人相對更容易患上這種恐懼癥,他們不單對落在自己身上的好消息感到恐懼,對發生在別人身上的幸事也感到厭惡,反而在不幸的事情上得到快感,也就是所謂的把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不知道對于那些信奉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No news is good news)的好消息恐懼癥患者來說,日常會不會格外痛苦呢?
“我現在總是微笑著” ——【小丑恐懼癥Coulrophobia】
小丑Joker是DC漫畫公司旗下的超級反派,他的其中一句臺詞就是“我現在總是微笑著”。小丑,本應是給人們帶來歡笑的存在,卻引發了一些人內心深處的恐懼。產生小丑恐懼癥的原因眾說紛紜,有人說小丑因其似人而非人的裝扮觸發了人們的恐怖谷效應(恐怖谷理論:人形玩具或機器人的仿真度越高人們越對其抱有好感,但當超過一個臨界點時,好感度會驟降,越逼真則越使人感到恐懼,直至到達恐怖的谷底),也有人說是因為戲劇、電影中有關小丑的可怕情節給人們留下了心理陰影。看到這里也許你不禁會想,或許小丑恐懼癥患者是難以心平氣和地進入麥當勞用餐的吧。
“不好意思,我花生醬過敏” ——【花生醬恐懼癥Arachibutyrophobia】
什么?花生醬也會讓人害怕?沒錯,花生醬恐懼癥也是真實存在的一種恐懼癥。患者會對花生醬粘在蓋子或上顎上面感到恐懼。一旦花生醬粘到嘴巴的上顎,他們會表現出冒汗、顫抖、上顎發癢等反常狀態。
“我會不會得XX恐懼癥?” ——【恐懼癥恐懼癥Phobophobia】
恐懼癥恐懼癥這個病名雖然看起來像是個惡搞的文字游戲,卻是真實存在的病癥。患者在沒有外界因素的情況下,時常擔憂恐懼自己會變得對什么東西感到恐懼。有由其它恐懼癥發展為恐懼恐懼癥的情況,也有突然陷入恐懼癥恐懼癥怪圈的情況。恐懼恐懼癥很多時候與強迫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除了以上列舉的種種恐懼癥,英文中還有“膝蓋恐懼癥”(genuphobia),“肚臍恐懼癥(omphalophobia)”,“蜘蛛恐懼癥”(arachnophobia),“恐蛇癥”(ophidiophobia),“恐雷癥”(astrapophobia)等幾百個與-phobia詞綴相關的恐懼癥。簡直叫人不禁感嘆,世界無處不恐懼,今天,你恐懼了嗎?
相信各位看過了這些形形色色的恐懼癥,可能跟我一樣略微有一點鄙視西方人的嬌氣和矯情,不過鄙視之余還是應該學習西方人在關愛群眾心理健康方面的認真和執念。那么從心理學角度而言,我們應該如何去認識這些恐懼癥?如果癥狀嚴重到確實需要治療,心理醫生又有什么樣的專業手段來幫助我們?
千奇百怪的恐懼癥多不勝數,以上也只是略舉一二。歸納來看,這些恐懼癥或是對具體的事或人的條件反射,或是某種不可名狀的心理感受。病因方面,有的是幼年時期遭受的創傷導致的,有的是突發事件帶來的應激反應造成的,有的甚至難以追溯緣由。
BBC曾經在一檔紀錄片中報道過一位患有“恐鳥癥”(Ornithophobia)的女性,在她童年時期的某一天,一只海鷗誤闖她家的客廳。受驚的海鷗急于逃離,情急之下,把整個房間攪得天翻地覆,不僅帶來了不小的破壞,還給當時身處事故現場的當事人帶去了一生揮之不去的陰影。從此之后,這位女性對于一切鳥類都產生了強烈的恐懼,到她40多歲開始接受正式的專業治療時,她的癥狀已經嚴重到無法出門。她的病因,想必可以歸納為突發事件帶去的應激反應與童年時期遭受創傷的復合作用。
也許有人會問,這些古怪的恐懼癥難道就沒有治療的辦法嗎?其實除了藥物治療,還有一些行為療法被用于治療各類恐懼癥。如認識療法,就是通過分析恐懼對象,使患者認識恐懼的根源、程度,改變患者對自己對他人對事情的態度與看法,從而達到克服心理問題的目的。系統脫敏法目前被認為是治療恐懼癥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這種方法是指讓患者循序漸進地暴露于恐怖事物之前或場景之中,通過階梯性加大恐怖程度,使患者逐步適應刺激、提高心理閾值、擺脫心理困擾。而滿灌療法,也稱暴露療法,它與系統脫敏療法相反,會一下子大量呈現最強烈的恐怖刺激于患者面前,以迅速矯正患者對恐怖刺激的錯誤認知,消除恐懼心理。
上面提到的那位恐鳥癥女性,最后接受了系統脫敏治療,大體的方案就是讓她從觀看鳥類的圖片開始,逐步放大圖片尺寸,再過度到視頻乃至真正的活體鳥類。在這一過程中,醫生不斷的為其分析產生恐懼的原因,教授緩解身體恐懼反應的方法,在很短的時期內就徹底的讓她擺脫了恐懼癥的陰霾。
或許有些人是抱著獵奇與好玩的心態來看待這些稀奇古怪的恐懼癥的,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這些患者本身是飽受著不被常人所理解的壓力與痛苦的。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患者,請你尊重他們、理解他們、幫助他們。每個人都會在自己的內心中存有畏懼的事物,絕對無畏的勇者并不存在。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由于誘發恐懼反應的對象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非常少見(如蛇或者蜘蛛),加上恐懼反應也可以受限于可控的程度,只要對恐懼癥有科學的認識,明白這不過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完全可以不進行特別的治療。如果癥狀嚴重到影響正常生活,一定要盡早就醫,實際上絕大多數恐懼癥的治療對于心理醫生而言,都不過是略施小計而已。
上一篇:【世界新視野】都2023年了,還有人穿貂嗎?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電視劇《三體》明日開播(引題)七年打磨奉獻國產科幻之作(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張帆)由中央電視臺、騰訊視頻等出品,楊磊執導,
2023-01-14 15:42
原標題:著名歌唱家謝莉斯逝世曾演唱《外婆的澎湖灣》中新網1月14日電據南京藝術學院口述歷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余泳微博消息,著名歌唱家謝莉
2023-01-14 14:39
原標題:200項展覽“講”年味兒北京晚報訊(記者李祺瑤)春節即將來臨之際,市文物局以“博物館之城過大年”為主題,推出200余項展覽和文化活
2023-01-14 14:51
原標題:國潮集市兔躍天街北京晚報訊(記者李瑤)春節期間,前門商圈將舉辦“國潮前門·卯兔迎春”系列活動,并推出古風國潮主題集市,帶領市
2023-01-14 14:47
原標題:《縱有疾風起》中首演喜感角色笑果十足(引題)楊玏:以后爭取多接點喜劇(主題)北京晚報記者邱偉都市劇《縱有疾風起》正在熱播,演
2023-01-14 14:54
原標題:天津市僑界新春電視晚會正月初一播出(引題)展現濃濃年味傳遞思鄉深情(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張帆)由市委統戰部、市僑聯、南開大
2023-01-14 14:52
原標題:馮驥才推出新書《俗世奇人(肆)》《俗世奇人新增本》(引題)感受有滋有味的天津勁兒(主題)天津日報記者仇宇浩新年之際,著名作家
2023-01-14 11:34
原標題:福布斯發布全球最受期待電影榜(引題)張藝謀新片《滿江紅》上榜(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福布斯近日發布2023年度全球最受期待
2023-01-14 10:37
原標題:非遺迎春年貨市集開幕天津日報訊(記者張帆)日前,“非遺文化綻風采紅紅火火過大年”2023年天津市首屆西岸非遺文化迎春年貨市集在津
2023-01-14 10:33
原標題:弘揚英烈革命精神實現家屬多年夙愿(引題)平津館補刻烈士李福恒姓名(主題)今晚報訊(記者王洋通訊員王煒)在即將迎來天津解放74周
2023-01-14 10:50
原標題:祁連山國家公園線上生態攝影展正式開幕中新網西寧1月13日電(記者李江寧)13日,由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
2023-01-14 09:34
原標題:在互聯網平臺直播間,傳統文化不僅“火”起來更“活”起來(引題)來自上海的戲曲主播登上抖音國風晚會(主題)文匯報記者王筱麗2019
2023-01-14 09:43
原標題:沈陽故宮展出清同治款嘉禮美瓷中新網沈陽1月13日電(記者韓宏)喜鵲、梅花均是中國傳統吉祥紋飾,二者結合更有“喜鵲登梅”“喜上眉梢”
2023-01-14 09:56
原標題:專家研討數字技術助力北京中軸線活化利用“數字中軸·小宇宙”先導片首發中新網北京1月13日電(記者應妮)由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北京
2023-01-14 09:48
原標題:一首《短發》承載觀眾青春記憶(引題)《時光音樂會》開啟梁詠琪專場(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爽)湖南衛視《時光音樂會》昨晚開啟梁
2023-01-14 09:47
原標題:甲骨、漢簡、敦煌遺書、明清檔案亮相國家典籍博物館(引題)古文獻“四大發現”文物薈萃一堂(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洋今天,“二十世
2023-01-14 08:55
原標題:工人的畫(第1735期)匯報安徽?王瑞生應急措施陜西李天躍不吃自家窩邊草黑龍江郝延鵬今非昔比湖北?康田留守北京?趙思蕊喜事山東?
2023-01-14 07:46
原標題:108幅版畫再現盧浮宮藝術輝煌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廣燕)精細還原世界名畫《蒙娜麗莎》《路易十四肖像》魅力的蝕刻版畫,華麗奪目的凡爾
2023-01-14 07:33
原標題:奔跑兔幸福年2023湖南春晚小年夜現場直播過小年,慶團圓!今年小年夜,《2023湖南衛視芒果TV春節聯歡晚會》以“炫彩新湖南,幸福中國
2023-01-14 05:41
【作品廣議】原標題:這條硬漢真脆弱肖承森大多數男人都有一個“硬漢”夢。不過,漫畫家肖文津先生的作品《無題》,會讓很多人在“夢”中驚出
2023-01-14 05:47
原標題:2022年全國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資格考試合格標準公布中新網1月13日電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消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全國
2023-01-13 15:37
原標題:電視劇版《三體》定檔本周日播出北京晚報訊(記者邱偉)由張魯一、于和偉主演的電視劇《三體》定檔1月15日在CCTV8、騰訊視頻播出。電
2023-01-13 15:49
原標題:國交新樂季開幕音樂會座無虛席北京晚報訊(記者高倩)作為國內最早實行音樂季制度的職業樂團,中國交響樂團2023新樂季延續了此前自然
2023-01-13 15:46
原標題:歷史學家王賡武的師友雜憶錢冠宇著名海外華人歷史學家王賡武的兩卷本回憶錄(上卷《家園何處是》、下卷《心安即是家》)出版以來,談
2023-01-13 15:45
原標題:首部真人版《三體》定檔1 15七年打磨奉獻國產科幻誠意之作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由中央電視臺、騰訊視頻、三體宇宙、咪咕視訊、靈
2023-01-13 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