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人為什么會“被嚇懵”?

時間:2022-12-23 10:54:47    來源:科普中國網    


(相關資料圖)

科幻網12月23日訊(金愷祎)

人在受到驚嚇時,有時會不知所措,我們常把這種狀態稱為“嚇懵了”。人為什么會“被嚇懵”呢?近日,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揭示了一種大腦機制,這種機制能讓面臨危險的小鼠本能地逃跑到安全處,當該機制受到阻止時,小鼠會就會迷失方向,也就是被“嚇懵了”,相關研究已發表在近期的《自然》雜志上。

面對危險本能地到安全場所,這個過程是基于記憶,但大腦是如何使用空間記憶來指揮行動的,目前科學家尚不清楚。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科學家通過小鼠實驗發現,小鼠大腦的兩個區域,分別為脾后皮層和上丘,它們之間形成了一個回路。當面臨危險的時候,脾后皮層計算避難所的方向,然后將正確的信息發送給上丘,上丘則用該信息知道老鼠的頭部轉向,皮質細胞如指南針一樣指導不斷前進的小鼠向正確的方向出發,到達安全場所。

如果這兩個區域之間的連接被擾亂,阻止它們之間進行信息交流時,老鼠就會面臨危險不知所措、迷失方向,也就是“被嚇懵了”。這表明,脾后皮層-上丘之間形成的回路是大腦確定方向并到達安全處的關鍵途徑,另外,科學家已經在其他生物體內也觀察到類似的回路,這暗示整個動物王國都存在該機制,包括人類。

科學家稱,雖然逃生的驅動力是與生俱來的,但現實情況還是要依賴大腦的特定回路。下一步,科學家將繼續深入研究,探討大腦如何不斷更新重要的空間信息,以及不同物種的橫向比較找出不同物種之間面對重要問題的共同法則。

標簽: 不知所措 共同法則 動物王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