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全球頭條:血壓忽高忽低,降壓藥你真的吃對了么?這3點需要注意!

時間:2022-10-10 15:39:56    來源:科普中國網    


【資料圖】

我國的高血壓人數已達 3 億人,冠心病、腦梗死等高血壓并發癥的發病率更是逐年攀升。但是,只要掌握正確的降壓方法,高血壓就能做到可防可控。有不少高血壓患者存在這種情況:血壓猶如過山車忽高忽低,即使加大降壓藥劑量也控制不穩。這是什么原因呢?有什么辦法可以使降壓“事半功倍”?下面 3 個經驗值得大家借鑒。

01

短效藥與長效藥的選擇

先說一個病例:50 歲男性患者,患高血壓 3 年,平時并沒有規律地服用降壓藥,只是在出現頭暈不適時才臨時吃點硝苯地平緩釋片。近 1 年血壓越來越高,最高時能達到 180/110 mmHg,降壓藥的劑量也越吃越大,甚至一天吃到三至四次,每次吃兩片,血壓仍然忽高忽低。剛吃完藥時血壓能降到 140/90 mmHg,可是沒過一兩個小時就再次飆升!反而還因為血壓波動頻繁出現了頭疼頭暈。這位患者的高血壓病史并不長,吃完降壓藥后血壓也能恢復到正常水平,但就是不能保持穩定,這都是短效降壓藥“惹的禍”。市面上的降壓藥琳瑯滿目,但是降壓效果卻完全不同。在這里建議高血壓患者,**盡量選擇服用長效降壓藥,避免短效藥。**這是為什么呢?市面上常見的短效降壓藥有硝苯地平緩釋片、卡托普利等等,它們在服用后釋放快,代謝也快,一般 4 至 6 個小時降壓效果就會消失,所以說明書中要求每天服用 3 次。**一旦服用不及時甚至漏服,血壓就會驟然上升,**這種壓力變化對血管的損傷更大,引發腦出血等并發癥的概率反而升高,很多患者還會在服藥期間出現明顯的頭暈頭痛。隨著制藥機制的改進,現在的長效降壓藥藥效釋放迅速且均衡,以達到穩定降壓的目的;同時藥效持續時間長,可以超過 24 小時,以實現持續降壓,不會在服藥間歇出現血壓忽高忽低的情況,每天早晨服用 1 次即可。如果能長期規律服用長效降壓藥,即使短時間內出現漏服,血壓依然可以保持穩定,而這也是有的患者誤以為高血壓被“治愈”的原因所在。市面上常見的長效降壓藥有硝苯地平控釋片、氨氯地平、纈沙坦等等。過去,長效降壓藥價格過高,一片藥三四塊錢以上的價格讓人難以長期承受,現如今公立醫院藥品零加成的實行,使得不少長效降壓藥價格降到了每片幾毛錢,這給高血壓患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02

繼發性高血壓的篩查

不少患者發現,得了高血壓后,本想去醫院調一調開點降壓藥就完了,結果醫生卻先給開了各種 CT、超聲檢查。其實,這正是醫生在對高血壓進行原發性和繼發性的鑒別,因為兩種高血壓的治療方法截然不同。原發性高血壓是由于多種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及其他引起血壓升高的機制共同作用引起的,通過服藥和改善生活方式即可有效降壓。繼發性高血壓,血壓升高繼發于其他疾病,比如腎動脈狹窄、嗜鉻細胞瘤等,此時身體內調節血壓的神經及激素水平異常,血壓出現頑固性升高甚至明顯波動。繼發性占高血壓總人數的 10 %,而且比例在不斷上升,藥物治療不僅效果差,雙側腎動脈狹窄的患者甚至會因為服用 ACEI/ARB 降壓藥出現腎衰等并發癥!此時,通過支架植入解除腎動脈狹窄或切除增生的腎上腺等手術才是有效的降壓方法,手術后甚至可以不用再服用降壓藥就能維持正常的血壓。所以在進行高血壓治療前,一定要先進行繼發性高血壓篩查。常見的檢查項目有高血壓六項、24 小時鉀鈉氯檢查腎上腺 CT腎血管超聲等。

03

選擇合適的服藥時間

選擇合適的服藥時間,往往可以對降壓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人體一天之內的血壓是處于時刻波動的,整體血壓曲線呈勺形。晨起 6 點至 8 點會出現一個血壓的高峰,也就是一天中血壓最高的時刻,隨后血壓開始下降。對于高血壓患者,晨起血壓高峰尤其明顯。由于很多患者害怕服用降壓藥會“傷胃”,往往選擇在早飯后甚至是睡前服用降壓藥,這是不恰當的。首先,降壓藥并不會傷胃,所以完全可以放在餐前甚至空腹時服用;再次,降壓藥宜晨起空腹時服用。這樣一來藥效恰好可以覆蓋早上血壓最高的時段,可以有效治療晨起血壓高峰。在這里也特別提醒大家,絕大多數高血壓患者符合晨起血壓最高的杓型高血壓,但接近 20% 的患者卻是反杓型高血壓,也就是夜間血壓異常升高,這就需要在睡前服用降壓藥。所以,高血壓患者一定要首先進行 24 小時血壓監測,明確高血壓類型后再選擇合適的服藥時間。作者 | 張劍波 滄州市中心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

審核 | 馬慶春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 教授來源:科學辟謠

標簽: 繼發性高血壓 腎動脈狹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