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環球微動態丨一天半接診7例心梗!醫生:他們都有這幾個共同特點!

時間:2022-07-10 08:45:05    來源:健康時報    

本文審稿:陳海旭,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副所長,碩士生導師

6月13日,周一,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一天半接診了7例心梗患者。


(相關資料圖)

一天半接診7例心梗患者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發布了這幾個案例:

6月13日,30歲徐先生(化名)周一到單位就開始馬不停蹄地處理各項工作,到了下午3點,他突然感到胸悶胸痛,本想熬過去,沒想到卻是一陣強過一陣的劇烈胸痛,痛得他大汗淋漓。

同事見不對勁,立刻幫忙打了120,送到急診科檢查后,明確為急性心肌梗死,心臟血管堵住了,病情十分危急,必須盡快行介入手術開通閉塞的血管。

手術中,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血管專科副主任醫師吳佳逢團隊發現,徐先生年紀輕輕,心臟最大的一根血管——前降支開口處被完全堵死,以致心肌大面積梗死,心臟功能非常差,病情危重。

術后追問發現,他平常有抽煙喝酒的習慣,因為失眠近期平均每天只睡了4~5小時,長期的“熬夜+吸煙+喝酒”生活方式,再加上飲食不規律等不良的生活習慣,早已讓他的身體不堪重負。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圖

才為徐先生開通了血管,沒想到一天半內陸陸續續又來了6名急性心梗患者:

41歲男性,既往缺血性腦梗塞病史,6月13日21:30于步行過程中突發胸悶。

60歲男性,既往腦梗死病史,遺留右上肢無力;高血壓、糖尿病病史。6月13日ICU(重癥加強護理病房)住院治療過程中突發室顫。

51歲女性,6月14日早上6:30突發胸前區痛,伴大汗、面色蒼白。

39歲男性,既往有高血壓、高脂血癥及高尿酸血癥病史,有吸煙、飲酒史。一日前就開始出現反復胸痛,6月14日9:21至急診科。

60歲女性,既往高血壓、糖尿病病史。6月13日23:00突發胸悶及呼吸困難。

70歲女性,6月14日15:00于睡夢中突發劇烈胸背痛,伴大汗。

醫生回顧,他們都有這些特點

在短短一天半的時間里,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心內科共搶救了7位心梗患者,另外還有2名心絞痛患者,仔細追問下,發現他們有以下幾個共同的特點:

長期吸煙

長期飲酒

長期熬夜

肥胖

高血脂

高血壓

糖尿病

有既往心臟疾病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田野介紹,心梗等冠心病屬于多重危險因素相關的疾病,它其實是慢性的疾病,它最終出現血管堵塞的情況,往往是長期的;

比如像高脂血癥、高血壓或是有代謝的異常癥狀,慢慢累積下來才會導致血管慢慢堵塞,最終出現心肌梗死的情況。

患者“自身的因素”遇到“極端天氣”+“星期一”的時間節點,多個危險因素疊滿,誘發了他們的心梗發作。

心臟挺怕“周一”

心情焦慮或是原因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田野介紹,在一周之中,周一的發病率最高,因為經過了周末的放松,到了周一,精神極度緊繃,血管壓力增大,從而引發心梗。

確實,對于周末放松狀態,周一意味著這種松散狀態突然“剎車”,轉入緊張、正常的工作狀態,人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產生會產生一些不適的反應。

2008年《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刊發的一項針對湖南2家醫院的2856例心梗患者的調查發現,周一發病數最高,為發病最低的周四的近 2倍,且周一至周四發病數逐漸降低,后又逐漸升高,至周六再現高峰。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研究指出,一周內,周一是由休息日轉為工作日的首日,生活節奏加快,且每周首日一般面臨著新的工作任務,可能承受更多的工作壓力或因工作勞累等,促使了心梗的發生。

外國也有類似情況發生。瑞典一項發表在《歐洲心臟病雜志》上的最新研究發現,不同的日子會影響心臟病發作概率。該研究在對15.6萬名住院治療的心臟病患者7年間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發現:從一周中來看,心臟病發作在星期一發生最多,而星期六最少。研究指出,星期一心臟病發作風險比周二到周五每天高11%。

遠離心梗這6點要注意!

1. 別長期熬夜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朱瑩介紹:“加班、熬夜,壓力劇增,會使得動脈應急性的完全堵塞,可能一下子從原來的50%堵到85%,甚至更嚴重就一下子完全閉塞,那就會發生心梗了。”

2. 別吃得太咸

湖北省武漢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陳曼華談到,吃鹽過多可增加心血管負荷引起動脈血壓升高,進而引發急性心肌梗死。

然而,《中國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報告2021》指出,我國食用油和烹調用鹽的消費量均遠高于推薦量。

3. 控制好三高

控制三高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延緩斑塊的形成和發展,避免心梗發生。北京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汪芳談到,我們常常說三高,其中血壓是血液對于血管壁的側壓力,血脂是血漿中的中性脂肪和類脂的總稱,它們和血管斑塊以致腦梗、心梗都有非常直接的關系的,必須兩手抓牢。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4. 控制好情緒

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劉梅顏介紹,研究發現,平時精神壓力大,或有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的人更容易患心臟病,合并心理問題的心臟病患者相對沒有心理問題的預后也較差。其機制可能與精神壓力增加能夠引起心律失常、增加血小板聚集、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相關。

5. 盡量不喝酒

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原急診科主任王立祥談到,就餐時喝點小酒是不少人的習慣,但酒精會引起大腦興奮,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并可誘使心律失常。對于心腦血管疾病者則會誘發冠狀動脈痙攣或急性心肌梗死。

6. 一定要戒煙

據世界衛生組織2020年9月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五分之一的心臟病死亡是由煙草引起的。全球每年有190萬人死于煙草引起的心臟病。這一數字在短短的二十年間已增加了20多萬。

而戒煙帶來的健康效益,可在數小時內顯現并持續到此后的數十年。戒煙15年后,罹患冠心病的風險可降至與從未吸過煙的人相同。

本文有水印的圖片和封面圖均來自版權圖庫,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標簽: 第三人民醫院 急性心肌梗死 主任醫師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