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9年,天文學家伽利略制成了口徑4.4cm的望遠鏡,并用它來觀測月亮、太陽、恒星和銀河系。這是世界上第一臺有科研產出的天文望遠鏡,伽利略用它發現了木星的衛星,并測定了太陽黑子周期。
(資料圖)
伽利略正在教別人怎么使用望遠鏡(圖源:Wikipedia)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于望遠鏡在天文學研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如何加大清晰度,自然成為了科學家們需要攻克的難題。
想要看得更清楚?麻煩加大口徑
隨著對望遠鏡光學原理的了解,科學家們總結出了影響望遠鏡分辨率的主要因素:口徑。望遠鏡的口徑越大,收集光的能力越強,能夠捕獲的信息就越多。
以物理學家瑞利(Lord Rayleigh)命名的公式清楚地表達了光學系統孔徑與分辨本領的關系
公式看不懂沒關系,它想說的其實就是,望遠鏡的口徑越大,望遠鏡的分辨力越高,能夠觀察到的細節也就越多。
圖源:作者自制
隨著技術的進步,天文界制造地望遠鏡口徑也越來越大。1789年,英籍德國人威廉-赫歇爾制成了口徑為1.22米的反射式望遠鏡。1975年,蘇聯建造的六米口徑反射式望遠鏡BTA-6正式亮相,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
但在實際操作中,BTA-6的觀察結果和一米口徑望遠鏡的觀察結果相差無幾。盡管BTA-6擁有巨大的口徑,大氣湍流仍然牢牢限制著它的觀測能力。BTA-6一年只有不到一半的夜晚能夠進行觀測,而且分辨力遠遠達不到瑞利公式的計算結果。
干擾觀測的大氣湍流
夜晚眨眼睛的星星、炎熱夏天道路遠方扭曲的汽車、飛機發動機后方的景象、都是大氣湍流造成的。在大氣湍流的作用下,物體看上去似乎被扭曲了。大氣湍流導致光線在穿過大氣時發生扭曲,使得望遠鏡觀察到的圖像質量大打折扣。
大氣湍流導致望遠鏡觀察到的月球圖像產生變形(圖源:Wikipedia)
起初,為了盡量減小大氣湍流帶來的影響,科學家們選擇在大氣條件比較好的地方建造望遠鏡。BAT-6在建造前,十六支探險隊被派往蘇聯的各個地區,最終選址在海拔2070米的北高加索山脈。目前,世界上比較重要的天文臺幾乎都位于夏威夷、加那利群島等大氣條件比較好的地方。
盡管如此,大氣湍流對觀測帶來困擾仍然是無法避免的。飽受折磨的科學家們心想:大氣湍流不是把光線給弄扭曲了嗎?那能不能把光再給“扭”回來呢?在這個思想的啟發下,自適應光學利用技術應運而生。
扭曲鏡面的自適應光學
早在1953年,科學家就提出了自適應光學的概念,但在概念提出后數十年才真正獲得突破。自適應光學的核心是,可變形的鏡面,以及探測光波扭曲情況的夏克-哈特曼波前傳感器。利用可變形的鏡面來矯正大氣湍流導致的畸變,從而大大提高光學系統的性能。
(圖源:作者自制)
可是鏡子要如何變形?其中一種思路是,制造一塊非常薄的鏡面,在鏡面背后施加壓力,促使鏡面變形。
比如,歐航局的VLT巡天望遠鏡里邊的變形鏡系統就是這樣的:
上邊密密麻麻的小孔會安裝一個個的小驅動器,然后再覆蓋上一片非常薄的鏡片,驅動器會帶動鏡片發生形變。
覆蓋在驅動器上的超薄鏡片(圖源:歐航局官網)
裝備自適應光學系統的望遠鏡工作時,望遠鏡會朝著天空發射激光。這束激光的作用是測量大氣湍流帶來了多少畸變,測得的數據是變形鏡變形的參考依據。變形鏡在一秒內可以調整上百次形變來應對不斷變化的大氣湍流。
VLT天文望遠鏡獲得的圖像。左邊是開啟了自適應光學系統后獲得的圖像,右側是未開啟自適應光學系統后獲得的圖像。
(圖源:歐航局官網)
解決了大氣湍流這一難題后,天文界呈現出一番“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的景象。已建成的大型望遠鏡有:
位于太平洋夏威夷島上直徑10米的凱克望遠鏡;
凱克望遠鏡(圖源:Wikipedia)
位于西班牙拉帕爾瑪島上直徑10.4米的加那利大型望遠鏡;
位于南非天文臺直徑11米的薩爾特望遠鏡。這幾大望遠鏡之間堪稱是諸神爭霸,實力相當。
目前,計劃建造還有直徑30米的TMT望遠鏡,等效直徑21.4米的巨型麥哲倫望遠鏡以及直徑達42米的ELT望遠鏡。
ELT望遠鏡效果圖(圖源:歐航局官網)
自適應光學的出現,不僅對天文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它在其他領域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在醫學成像設備上,自適應光學應用使我們能夠獲得更加清晰的人眼組織結構圖像,推動了醫學的進步;在人類未來最理想能量來源——核聚變領域,自適應激光光學能夠產生質量更好的激光光束,為人類能源未來提出新可能。
有大氣影響?那就上太空
除了自適應光學系統,還有一種更直接的消除大氣湍流的方法——去太空。
哈勃望遠鏡是人類擁有的第一臺在大氣層外工作的望遠鏡,它的口徑是2.4米。由于它位于大氣層之上,不會受到大氣湍流的影響。哈勃望遠鏡的出現成功彌補了地面觀測的不足,幫助科學家解決了許多天文學上的基本問題,也讓人類對天文物理有更多的認識。
前不久升空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JWST)是太空望遠鏡的新任王者。相比于哈勃望遠鏡2.4米的口徑,它不僅口徑更大(6.5米),而且還裝備了自適應光學系統。
全球各大望遠鏡尺寸圖集(圖源:Wikipedia)
受制于火箭尺寸,JWST的鏡面并不是一塊整體,而是十八塊六角型的鏡片拼裝組成。望遠鏡主鏡面以折疊的方式進入太空,在太空中展開,利用自適應光學系統糾正不同鏡片的位置偏差。為了避免太陽對觀測的影響,JWST還特意跑到150萬千米遠處的第二拉格朗日點去進行觀測。
在建的太空望遠鏡中,還有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設計制造的巡天空間望遠鏡。預計在2024年,巡天空間望遠鏡將發射升空并與天宮號空間站共軌運行。
中國科學家們還在研究在軌制造并組裝望遠鏡的方案,彌補火箭裝載能力有限的不足。也許不久以后,我們就會擁有在太空中工作的30米直徑太空望遠鏡了。
大型天文望遠鏡堪稱人類智慧與現代科技的集大成之作。人類對太空的不舍追尋,推動了天文望遠鏡技術的不斷進步。而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也將一直進行下去。
參考文獻:
[1]https://www.tmt.org/blog/tmt20180419
[2]https://www.eso.org/public/
[3]姜文漢, Jiang, Wenhan,等. 自適應光學發展綜述[J]. 光電工程, 2018, 45(3):15.
[4] Angeli G Z , Dierickx P , Neill D , et al. Overview of the LSST active optics system[C]// Modeling, Systems Engineering, & Project Management for Astronomy VI. Modeling,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Project Management for Astronomy VI, 2014:91500G.
[5] Ellerbroek B L , Gilles L , Vogel C R . A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Wavefront Reconstructor for Simulation of Multi-Conjugate Adaptive Optics on Giant Telescopes[J]. 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2003.
[6]天文望遠鏡簡史 - jjjastronomy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304114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海里的咸魚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將于7月8日全國上映的電影《神探大戰》日前發布制作特輯導演篇,將韋家輝打磨演員的大招一一展現。同時發布的還有暗藏玄機版海報,致敬了這
2022-07-04 08:20
近日,電影《侏羅紀世界3》的導演科林·特萊沃若為感謝全球觀眾的鼎力支持,特別發布了片中的超級恐龍,南方巨獸龍的面部特寫照片。在電影
2022-07-04 08:20
近日,《海底小縱隊:洞穴大冒險》發布終極預告,海底小縱隊全員集結,小朋友們熟悉的巴克隊長、皮醫生、呱唧等角色紛紛搶鏡登場,氛圍十分
2022-07-04 08:20
電影《一周的朋友》正在熱映,日前發布閨蜜相處特別視頻,展現林湘之(趙今麥 飾)和許潔(范詩然 飾)閨蜜間的親密互動。從在琴房的初相遇,
2022-07-04 08:20
由陳思誠導演、編劇,黃渤、榮梓杉領銜主演的奇幻合家歡電影《外太空的莫扎特》于近日發布快樂預警版預告,天馬行空,歡笑滿滿。預告中,望
2022-07-04 08:20
日前,《奇跡·笨小孩》、《四海》、《古董局中局》、《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未來》等四部城市票房過億影片登陸農村電影市場。其中《奇跡·
2022-06-28 09:55
疫情再次襲來,許多定檔五一的影片紛紛撤檔,《出拳吧,媽媽》卻逆流而上,定檔4月30日,沒想到遭遇北京全市影院關停,上海、北京兩大票倉
2022-06-28 09:55
青春校園電影《一周的朋友》6月18日全國上映,影片由林孝謙執導、呂安弦編劇,趙今麥、林一領銜主演,沈月特別出演,汪佳輝領銜主演,青春
2022-06-28 09:55
近日,動畫電影《新神榜:楊戩》發布一組逍遙神仙圖,多角度展現楊戩的神顏,和影片古風奇幻的氣質展現得淋漓盡致,也令人十分好奇這位不問
2022-06-28 09:55
古裝宮廷愛情輕喜劇《我叫劉金鳳》發布定檔預告和海報,正式宣布將于6月24日在優酷寵愛劇場獨家播出。該劇改編自戈鞅小說《皇后劉黑胖》,
2022-06-28 09:55
從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到邁克爾·基頓(Michael Keaton),一線明星們都無法抗拒重新塑造他們角色的沖動。但懷舊是否足以吸引人們重返
2022-06-20 08:06
上周末,到了北美暑期檔電影的放映高峰期,繼1986年熱門影片《壯志凌云》的續集連續兩周蟬聯第一之后,上周末的北美多廳影院被1993年熱門影
2022-06-20 08:06
上周末,環球影業的《侏羅紀世界3》在57個國際市場中上映——在其中52個市場中排名第一——收獲國際周末票房1 77億美元,其國際累計票房已
2022-06-20 08:06
網絡電影《目中無人》熱播的勢頭還在繼續,這部6月3日上線愛奇藝云影院的武俠片,獲得了包括劉偉強、雷軍在內眾多網友自發推薦,已經創下了
2022-06-17 09:51
以公安英模張欣為原型,由賀泉執導,葉碩、周楚濋領銜主演,聶礎一、楊駿、謝宇朦、董浩然主演的懸疑電影《遠山淡影》將于近期上映。日前,
2022-06-17 09:51
近日, 2022年金雞電影創投大會未制作項目單元 & WIP制作中項目單元啟動,有意參與者可以進入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官網報名。三年來,金雞
2022-06-17 09:51
自古以來,人類對外星生命體的探索從未止步。從來都是人類研究外星生物,屏幕前的你可曾想過,人類也會被外星人反偵察?6月12日,據今日俄羅
2022-06-15 08:13
塑料的普遍使用,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負擔。近日,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科學家發表論文稱,他們發現了一種超級蠕蟲,專門吃塑料。蠕蟲腸
2022-06-15 08:13
當油漆稀釋劑、油墨和粘合劑干燥冷卻,它們就會釋放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VOC),從而對人體健康構成極大威脅。二甲苯就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
2022-06-15 08:13
即使在睡眠深處,你的大腦也不會完全將你與周圍的人隔絕開。鼾聲、被子的拉扯聲和肢體的碰撞聲都會在某種程度上被大腦記錄下來。然而新的研
2022-06-15 08:13
近日,由英國最出色的化石獵人在懷特島發現了一只巨大的鱷魚臉恐龍,這可能是有史以來在歐洲活動的最大的食肉動物。南安普頓大學的研究人員
2022-06-15 08:13
由袁杰執導,蘇小妹、羅翔、曾漪蓮、高晨琳等演員傾情聯袂出演的電影《鏡世界》將于6月10日在全國公映,新版預告片首次曝光。此次曝光的預
2022-06-14 09:40
6月6日,合家歡動畫電影《阿里巴巴與神燈》正在全國熱映中,片方發布了熱映版海報,為電影助陣。海報的主角是呆萌可愛的小芝麻和神燈精靈。
2022-06-14 09:40
近日,2022第六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產業版塊的平遙創投及發展中電影計劃兩大單元項目征集正式開啟。其中,針對電影劇本項目的平遙創投單元征集
2022-06-14 09:40
近日,2022年春節檔動畫電影《熊出沒·重返地球》在英國進行全球首映,在包括ODEON、CINEWORLD、VUE、SHOWCASE、EMPIRE、REEL CINEMA、THE
2022-06-14 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