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天天速訊:"砰"炸了!凌晨一聲巨響嚇醒全家!這東西很多人家里都有

時間:2022-07-04 09:48:03    來源: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    

近日,江蘇鹽城


(資料圖)

一戶人家睡到凌晨4點多

突然被“砰”的一聲響給炸醒了

這家人打開燈一看

竟然是自制的李子酒炸了

滿衛生間都是殘渣

自制的酒

竟然有這么大威力?

“100多個李子

跟我小姨子弄了半天

凌晨4點40分左右炸了

我們全家都被炸醒了

看到衛生間和頂子上面全是殘渣”

陳女士表示

這是她第一次自制李子酒

看到家中被炸得一片狼藉

她很是詫異

不過

記者網絡搜索發現

自制酒引起爆炸的案例時有發生

專家表示

爆炸的原因

是水果發酵時會產生二氧化碳

恰恰制酒的主人

又未在瓶口留有空隙

或用透氣的紗布封口

“發酵主要靠酵母這種微生物來發酵

酵母在發酵的過程中

無論是生長、快速繁殖階段

還是進入厭氧發酵階段

都會伴隨二氧化碳的產生”

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

教授李偉介紹

“二氧化碳產生之后不能得到及時釋放

比如通過泄氣的方式排掉

會導致發酵容器局部壓力過大

就會發生爆炸”

除此之外

自制酒還存在很大的

食品安全風險

工業化生產酒使用的

是專用發酵劑

這種發酵劑經過無數次實驗

非常安全可靠

通常不會產生有毒有害物質

但是自制酒使用的水果等食材

自身攜帶菌株

在自然發酵過程

就會產生各種不可控的物質

“這些野生菌株在發酵的過程

有可能產生對我們有害的物質

比方一些野生型的酵母

在發酵過程不但會產生酒精

也會產生甲醛一類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這種發酵菌株產生物質比較多的話

甲醛等有害物質含量

在發酵產品里面就增高了

過度食用這些食物會給人帶來危害”

李偉教授解釋

為減少飲用自制酒的食品安全風險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多次提示公眾:

不配制、不飲用自制酒

尤其是烏頭堿類藥物、

馬錢子、含有蟲類的一些毒副作用的藥材

要謹慎使用

關于自制藥酒的食品安全風險提示

近年來,由于飲用自制藥酒引發的食品安全事件頻見報端,最近又有新發。為了降低飲用自制藥酒的食品安全風險,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特提示公眾不配制、不飲用自制藥酒,不購買、不飲用無標識或標識不明的藥酒。

切勿飲用含有以下毒副作用的藥材原料自行配制的藥酒及其他食品:

切勿飲用含有以下毒副作用的藥材原料自行配制的藥酒及其他食品:

1. 烏頭堿類藥物(如草烏、附子、附片、川烏、雪上一支蒿、小黑牛等)

此類藥物為劇毒,成人口服純烏頭堿0.2毫克即可中毒,3~5毫克即可致死。普通的燉煮、浸泡等加工方法難以破壞其毒性,酒浸或用酒沖服此類藥物可增強其毒性。

2. 馬錢子

此藥物毒性較大,超量或長期服用可導致身體健康受到影響,甚至出現中毒情況引發痙攣,呼吸困難,甚至昏迷等風險。

3. 含有蟲類(蝎子,蜈蚣,水蛭等)的中藥材

此類藥物都含有一定的毒素,要在正規醫院專業醫生的指導建議之下服用,不建議自行配制藥酒。

以上三種情況具有較大的健康風險,甚至導致死亡,提示公眾不制作不購買不飲用。

標簽: 食品安全 二氧化碳 風險評估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