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
唐 劉長卿
昨夜玉盤沉大江,夜來忽夢薺麥香。
時人但只餐中飽,莫忘舊時苦菜黃。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七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北斗斗柄指向甲,太陽達黃經60°,于每年陽歷5月20—22日之間交節。
《說文解字》里說:“滿,盈溢也”, 《三禮義宗》里說:小滿為中者,物之生長小得并滿,故以小滿為名也。
小滿的物候分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奔葱M節氣后,苦菜開始逐漸枝葉繁茂;之后,一些喜陰的枝條和細軟的草類在強烈的陽光下開始枯死;最后,麥子灌漿完畢,開始逐漸成熟。
小滿節氣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涵義,揭示了氣候和農耕文明之間緊密的關系,特別是祭車神、食苦菜、看麥梢黃等習俗都與夏糧生產息息相關。
在南方地區,小滿的滿主要與降水有關,“滿”指雨水盈滿。
小滿節氣期間中國南方的暴雨開始增多,降水頻繁,民間有言語說:“小滿小滿江河漸滿。而降雨的多少,則直接影響到水稻的種植。在一些稻作區,“小滿”是插秧的時節,“插小滿秧”,可以保證收獲季節開鐮割稻。如一些農諺來說明小滿與水稻種植的直接關系。例如“小滿不滿,干斷田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小滿動三車,忙得不知他?!?/p>
人們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總結到小滿時田里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就會影響水稻的收成。因此需要踩動水車,積極蓄水抗旱,正如江南某些地區的農諺:“小滿動三車,忙得不知他?!?/p>
對于北方而言,小滿則更多與小麥相關。
在北方很多地區,小滿節氣前后,正是小麥灌漿后逐漸乳化的關鍵時期,小滿指的是小麥麥粒的飽滿程度,因此對于小麥的豐收極為關鍵。元代吳澄所撰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四月中,小滿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滿?!?/p>
滿,既可雨水之盈;也可指麥籽粒開始飽滿還沒完全飽滿。
祭祀車神與農耕技術崇拜
圍繞著相關農事及物候,小滿時節南北方各地一些有趣的習俗保留至今。
小滿時節容易出現干旱天氣,對農作物非常不利,農民會用水車車水排灌,以緩解旱情。
在過去,如遇干旱,按照慣例,水車于小滿時節啟動。
在南方稻作區,小滿時節有祭祀車神的習俗。
相傳“車神”為白龍,農家在車水前于車基上放好魚肉、香燭等進行祭拜,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時潑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
而在浙江海寧一帶,這種儀式則演變的更加“熱烈”,儀式一般多由年長執事者召集各戶,在黎明時分人們燃起火把,在水車下面吃麥糕、麥餅、麥團,待執事者以鼓鑼為號,群人以擊器相和,并踏上事先裝好的水車,數十輛一齊踏動,把河水引灌人田,直至至河水干方止,蔚為壯觀。
古人祭祀車神的習俗,表明中國人對農業技術特別是農田水利的重視和敬畏,并且這種重視和敬畏并不僅僅通過儀式象征性表達,而是伴技術創新和集體性的應對自然災害的抗旱行動。
苦食習俗與替代性食材
《禮記·月令·孟夏》里說:小滿之日,苦菜秀。
與小滿節氣有關的食俗主要是吃苦菜。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
在古代糧食匱乏時期,特別是青黃不接的季節(小滿為青苗期,芒種為麥黃期),野菜是五谷之外重要的替代性食材,兼具充饑和補充維持人體生存的基本的能量和維生素,并且具有季節飲食養生的功能。
因此有“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的說法。
苦菜,在古代典籍中也稱為“荼”(tú),《埤雅》中則以荼為苦菜,為菊科植物苦丁菜的嫩葉,各地俗稱很多,如天香菜、荼苦莢、甘馬菜、老鸛菜、無香菜等,因其葉似蛇形,山東也叫蛇蟲苗。是藥食兼具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古人從“陰陽五行學說”的角度認為,苦味是因為感受到夏季的火氣而生,因此食用苦菜能夠敗夏季之火,在《毛詩》里說:“誰謂荼苦?”是也。鮑氏曰:“感火之氣而苦味成。”中醫角度,人們在小滿時節食用苦菜有諸多益處,可以治療熱癥,醒酒,《本草綱目》里將苦菜歸入菜部:(苦菜)久服,安心益氣,輕身、耐老?,F代醫學認為,苦菜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等功效,主治痢疾,黃疽,血淋,痔瘺等病癥。有抗菌、解熱、消炎、明目等作用??嗖说氖秤梅椒ê推渌安祟愃疲盟踢^,將水控干晾涼,去掉部分人體不適應的成分,降低苦味,可以用來涼拌、也可清炒,加入少量的姜蒜切末,加入鹽、香油、白糖、米醋、辣椒油,將苦味與其他味道融合再起來,使其變得更加美味可口,同時又保存了一絲的苦味。
人們在小滿時節吃苦菜,除了適應天氣炎熱的夏季氣候,同時也有提醒人們不忘糧食匱乏的意義
“看麥梢黃”
習俗與中國百姓的農耕信仰
在關中地區,每年小滿前后,麥子快要成熟的時候,出嫁的女兒都要到娘家去探望,問候夏收的準備情況。
這一風俗叫做“看麥梢黃”,極富詩意。
女婿、女兒如同過節一樣,攜帶著各種禮品如油旋饃、黃杏、黃瓜等去看望娘家人。農諺云:“麥梢黃。女看娘,卸了杠枷,娘看冤家?!倍準彰αT后,母親再去探望女兒,關心女兒的身體情況。
因為小麥更適宜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的生長,小麥便成為北方人的主糧之一,而小滿與小麥之間又存在的緊密的聯系,因此北方的農夫們對于小滿節氣有著很深的情感和期待,背后更體現了糧食與中國百姓信仰的關系——民以食為天。
我記得小時候,父親在小滿時節前后,每天早晨起來都會沿著田間地頭到麥田里去察看一圈,掐一個青色的麥穗,用手搓下綠色的麥粒,吹去麥殼,用手指捏開麥粒,仔細勘察看里面的灌漿情況,有時候還會放到嘴里嚼一嚼,用舌頭感知下麥漿的甜味,如果此時已經乳化且有粘性,說明今年小麥顆粒飽滿,意味著會豐收,如果此時麥粒里仍然是水,沒有乳化,則今年打出的麥子會不飽滿,收成不好,意味著會歉收。
古人們將糧食豐收稱為“豐登”,五谷豐登意味著麥菽粟稻黍等糧食都獲得豐收,而其中小麥不能夠豐收,則意味著一谷不登,可能會引起糧食短缺。
后來我才理解了小滿、小麥和小農生計之間的緊密聯系。
那時候每次見父親從麥田里回來,有時候的心情是喜悅和輕松的,開心地吃著早飯,有時候又是憂慮的,因為家鄉太行山區黃土地的農田,并沒有農業灌溉的條件,只能靠天吃飯。
而小麥的收成,則意味著除了要給國家交夠公糧(農業稅),集體留夠集體糧,剩下的才是全家人的口糧,有時候還要有些余糧來交學費、兌換西瓜等不常見的水果和食品,甚至買了兌換現金,至少在2003年以前,小麥構成了家里日常生計的主要來源。
因此站在小農的角度看,小滿意味著豐收的希望和全家的生計,這種心情是盼望、是喜悅、是欣慰,同時更是希望。
小滿節氣背后所承載著中國農民身上厚重的農耕信仰,這種信仰深深地刻在了老一輩農民的骨子里,所以才有陳忠實小說《白鹿原》里所描述的情節:老實巴交的農民可以為了農田拼命,為了糧食鼓起勇氣和土匪談判,甚至為保住自己“口糧”而“交農起事”。
民以食為天并不僅僅是糧食為人民提供了賴以生存的能量,更提供了整個家庭生計系統運行的能量,對于中國的北方小農而言,小麥就是“天”!
“時人但只餐中飽,莫忘舊時苦菜黃?!?300多年前的盛唐時代,詩人劉長卿在小滿時節發出這樣感慨和警告。
小滿時節,古人提醒我們從吃苦菜開始,飯飽勿忘饑荒,糧食曾經是我們先輩的信仰和價值,找回我們的吃苦精神,敬畏農耕技術,才能重建我們更可持續食物系統。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上周末,環球影業的《壞蛋聯盟》再次重登北美周末票房榜榜首,影片上周末在北美新增票房1610萬美元,較上上個周末跌幅為32 8%。這部PG級動
2022-05-16 15:02
為提高少數民族語譯制從業人員對意識形態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提高意識形態把控能力,云南省少數民族語影視譯制中心日前對西雙版納州少數民族
2022-05-16 15:02
4月28日,大型系列內蒙題材紀錄片《阿拉善人與駱駝的故事》在騰訊視頻正式播出。本片選材于內蒙古最具價值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系,共
2022-05-16 15:02
近日,《海底小縱隊》系列大電影的第二部《海底小縱隊:洞穴大冒險》宣布定檔7月9日。相較于系列首部大電影《海底小縱隊:火焰之環》,這次
2022-05-16 15:02
五四青年節前夕,《中國青年:我和我的青春》發布概念海報,首次公布影片主演團隊,張藝興、王一博、周冬雨特邀出演,俞灝明、邢菲、鄧超元
2022-05-16 15:02
近日,多地影院有序恢復營業,全國影院營業率回暖。4月18日,受疫情影響一個多月的南京電影院迎來復工。當天上午,南京萬達影城新街口杜比
2022-05-07 09:35
從《山海經》到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從《淮南子》到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從《莊子·逍遙游》到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古往今來
2022-05-07 09:35
近日,《國家電影局關于申報2022年度電影精品專項資金的通知》發布。《通知》指出,為進一步推動優秀國產電影創作,2022年國家電影局將繼續
2022-05-06 09:50
喜劇演員文松在自導自演的電影《臥鼠藏蟲》中,缺少了他在綜藝小品舞臺上表現出的搞笑能力。不好笑,是這部喜劇片無法回避的問題。落空的歡
2022-05-06 09:50
《你是我的春天》聯合《舌尖上的中國》原班團隊打造的最新美食紀錄片《尋味貴陽》,日前共同發布尋味聯合短片。視頻中,滿目琳瑯的中國傳統
2022-05-06 09:50
日前,皮克斯全新動畫電影《光年正傳》發布預告片,《玩具總動員》中的靈魂角色巴斯光年單人電影首次與影迷們見面。影片由安格斯·麥克萊恩
2022-05-06 09:50
一支畫筆,一腔熱血,漫畫一生,理想一生。由范儉擔任總導演,第一部中國當代漫畫家生態系列紀錄片《漫畫一生》3月24日正式上映。影片用細
2022-05-06 09:50
2022-04-27 08:50
2022-04-27 08:39
2022-04-27 08:34
2022-04-27 08:35
2022-04-27 08:55
2022-04-27 08:38
2022-04-27 08:50
2022-04-27 08:42
2022-04-27 08:42
2022-04-27 08:34
2022-04-27 08:57
2022-04-27 08:35
2022-04-27 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