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木星的氫氣會燃燒起來,最終變成一顆小太陽嗎?

時間:2023-04-09 19:58:05    來源:科普中國網    

這個話題已經說過多次了,既然朋友們還對這類話題感興趣,就從更通俗的角度再說一下。

**首先要說說什么是太陽。**實際上,太陽是人類給我們這個行星系統唯一的恒星取的一個名字,拓展來講,也可以將宇宙中所有的恒星稱為太陽。

所謂恒星,就是巨大質量的一團星際氣體塵埃,在分子自身萬有引力作用下,漸漸相互吸引濃縮在一起,擠壓得越來越緊密,且由于收縮不平衡,漸漸旋轉起來,主要質量越來越聚集到核心,而在旋轉的赤道甩出一圈行星盤。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樣,核心收縮得越小,引力就越大,收縮得就越快,形成坍縮之勢,溫度和壓力驟增,最終核心的高溫和高壓,將核心氫原子的電子驅趕剝離,暴露的原子核被擠壓在了一起,就形成了所謂的氫核聚變。

恒星的核聚變是由四個氫原子結合成一個氦原子,在聚變過程有約0.7%的質量損耗,轉化為能量輻射出去,就讓這個巨大質量的氣體團燃燒起來,成為等離子體,不斷的發光發熱,源源不斷地將能量輻射到廣袤的太空中。

恒星占據了宇宙可見質量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因此是組成宇宙的主要物質。在我們居住的銀河系家園,就有約兩到四千億顆恒星,我們太陽只是其中一顆普通的黃矮星;而在整個可觀測宇宙,大約有數千億到十萬億個星系,因此有恒星至少有數千億億顆之多。

因此,也可以說,在我們可預見的宇宙中,就有數千億億顆太陽。

**恒星的發光和發熱并非普通的燃燒,而是核聚變的巨大輻射導致的燃燒,因此恒星形成是有基本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質量。**只有達到相當大的質量,核心的溫度和壓力才能夠促使核聚變的形成。

經過天文學家和現代天文物理學的長期研究,恒星之所以能夠成為恒星,所需的質量至少需要達到太陽的8%以上,核心壓力和溫度才能點燃核聚變,才能發出光和熱成為一顆太陽。

木星的雖然是太陽系行星的老大,質量是太陽系所有行星和小行星加起來的2.5倍之多,但在我們太陽系,僅太陽一顆恒星就占據了整體質量的九十九點八六,在剩下的零點一四質量中,包含著八大行星,若干顆矮行星,數百顆行星衛星,無數的小行星和塵埃渣子。

木星雖然占據了太陽系剩余質量百分之零點一四中的百分之零點一,只相當于太陽質量的百分之零點一。而要成為一顆恒星發光發熱,就需要質量到達現在的八十倍,還差七十九倍,因此,木星怎么可能會變成小太陽呢?

有人總認為,木星的主要組成是氫和氦,而氫是易燃易爆物體,只要一把火點燃,木星不就成了一顆小太陽了?其實我前面說過,太陽的燃燒并非氫氣的燃燒,而是氫的核聚變形成。

**氫氣在任何恒星都是無法燃燒起來的,這是因為其缺乏助燃劑氧,任何燃燒沒有助燃劑的輔助,都無法實現。**而最主要的助燃劑就是氧,當然也有一些其他的助燃劑,比如氫和鈉也可以在氯氣中燃燒,鎂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燒。但在木星上,沒有這種燃燒的條件。

宇宙中可見元素主要由氫和氦組成,按原子豐度劃分,整個宇宙中氫約占百分之九十,氦約占百分之九點七,其余所有已發現的兩百多種元素加起來也只有百分之零點三左右,而氧雖然排在了宇宙元素豐度的第三位,占比只有百分之零點零八五。

前面說了,恒星是宇宙可見質量的主要天體,占據了百分之九十九的質量,因此其組成主要就是氫和氦。要讓氫燃燒起來,在一個大氣壓下,氫氣的混合比例在百分之四到七十五點二這個范圍才能燃燒,也就是含量大于或小于這個值是無法燃燒的,沒有助燃劑更無法點著,在宇宙任何氣態天體中,都沒有這個條件。

木星是顆氣態巨行星,其組成元素按原子量大概由百分之八十八到九十二的氫和約百分之八到十二的氦所組成,按質量分別約為百分之七十五和百分之二十四。因此,在木星等氣態行星上,不要說劃一根火柴就能點燃木星氫氣,就是用原子彈轟也無法點燃。

木星上的雷暴比地球強大一千倍,每天都在轟炸,也沒有點燃木星;1994年,一顆被命名為蘇梅克-列維9號的彗星撞擊木星,分裂成21塊碎片的彗星殘骸連珠炮似的轟炸了木星大氣層,撞擊能量相當于四十九萬億噸TNT當量,也就是地球上擁有核彈總量約五千倍同時起爆,也沒有讓木星點燃。

因此,木星依靠自身能力,永遠不會成為一顆小太陽。

木星要成為一顆小太陽,只有一種可能,就是讓自身質量再增加七十多倍。就是將太陽系所有行星都合并到木星上,也只能增加其百分之零點四的質量,這七十九倍質量從何而來呢?只有一種可能,就是當太陽五十億年后壽終正寢時,會變成一顆紅巨星,漸漸將自身約百分之五十質量的外圍物質拋灑到太空,那時就是木星最好的吸積之時。

當太陽拋灑的氣體塵埃等物質流落到木星軌道時,木星就可以將這些物質吸積到自身,只需要吸到太陽拋出物質的百分之十六左右,就會變成一顆最小的恒星~紅矮星。但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一是太陽拋灑的物質流落四面八方,木星很難吸收到那么多;二是隨著太陽質量的降低,引力減小,所有行星都可能遠離現有軌道,木星吸積將更困難。

那么,還有人心存希望,認為太陽如果毀滅,木星承擔起太陽質量,能夠接管地球的照耀責任嗎?這就更是異想天開了。

因為太陽在未來的十億年內會逐步變亮變熱,地球早就被不斷提升的溫度弄得海枯石爛了,那時的地球早就不宜居了,所有生物都將滅絕。如果人類不能在這之前,甚至更早的時間逃離地球,就會與地球生物同歸于盡。

而且在太陽紅巨星階段,地球很可能被膨脹的太陽所吞噬氣化掉,化為烏有。即便僥幸沒有被氣化,也成為一顆被烤焦或被冷凍的死星。木星成為一顆紅巨星會重新給予地球溫暖嗎?這也是不可能的。

現在的地球距離太陽約一點五億公里,處于這種質量的恒星宜居帶;木星如果成為一顆紅矮星,質量只有太陽的百分之八,其宜居帶行星,也就是能夠保存液態水,適宜生命存的距離只有數百萬公里;而地球現在與木星距離約在六點三億到九點三億公里之間,而且由于太陽系的分崩離析,地球與木星的距離還會繼續擴大。

因此,即便木星成為一顆紅矮星,也無法光照地球,給地球生物以溫暖。而有人認為地球曾經也是一顆小太陽的想法就更幼稚了,看了本文,相信各位都會有自己的判斷。所以,放棄幻想,立足當下,好好享受現在的陽光吧。你說呢?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原創文章,請尊重作者版權,感謝理解支持。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 每日快看:濮存昕執導《海鷗》:精心詮釋契訶夫

    原標題:濮存昕執導《海鷗》:精心詮釋契訶夫走進北京人藝三樓排練廳,印著“秉承人藝傳統續寫新的光榮”的橫幅懸掛墻面中央。排練廳中,青年

    2023-04-09 14:33

  • 新編京劇《巾幗英杰》演繹家國情懷

    原標題:新編京劇《巾幗英杰》演繹家國情懷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攝影姚文生)昨晚,《CCTV空中劇院》“2023年天津行”精彩繼續,天津市青年

    2023-04-09 13:34

  • 世界快資訊丨天津市首屆“牡丹文化節”開幕打造津城文化片區

    原標題:天津市首屆“牡丹文化節”開幕打造津城文化片區中新網天津4月8日電(龐喻文王英浩石喬)8日上午,天津市首屆“牡丹文化節”暨南開區第

    2023-04-09 11:47

  • 首屆楚文化節在荊州開幕

    原標題:首屆楚文化節在荊州開幕4月8日,演員在開幕式上表演節目。當日,首屆楚文化節在湖北省荊州市古城東門賓陽樓護城河水上舞臺開幕。本次

    2023-04-09 11:53

  • 當前資訊!作為記者,我有意見

    原標題:作為記者,我有意見鑒定對象:《不止不休》上映時間:3月24日這是一部反映新聞記者追求職業理想的電影,但我看完卻并無多少感動之意。

    2023-04-09 10:39

  • 全球速讀:“嘉德國際藝術圖書展”攜萬余冊精選圖書及精品藏書票亮相

    原標題:“嘉德國際藝術圖書展”攜萬余冊精選圖書及精品藏書票亮相中新網北京4月8日電(記者應妮)第二屆“嘉德國際藝術圖書展”8日在京正式向

    2023-04-09 10:40

  • 環球最新:“錦繡中華——傳統織染繡藝術與生活展”亮相廣州

    原標題:“錦繡中華——傳統織染繡藝術與生活展”亮相廣州手藝人展示蘇州緙絲織造技藝。陳楚紅攝手藝人展示廣繡。陳楚紅攝粵劇表演者展示廣州

    2023-04-09 10:46

  • 《燃燒的巴黎圣母院》北大交流 阿諾導演講述創作故事

    原標題:《燃燒的巴黎圣母院》北大交流阿諾導演講述創作故事中新網北京4月8日電4月7日,《燃燒的巴黎圣母院》在北京大學進行特別放映,影片導

    2023-04-09 09:44

  • 大義滅親在宋代真的存在嗎

    原標題:大義滅親在宋代真的存在嗎在傳統戲劇中,關于包公不畏權貴、大義滅親、秉公斷案的作品早就深入人心。近年來的一些影視作品中,包公已

    2023-04-09 09:56

  • 觀熱點:追溯“冰與火之地”的文化地圖

    原標題:追溯“冰與火之地”的文化地圖北歐,既是一個地理概念,也是一個文化概念。北歐一般指瑞典、挪威、芬蘭、丹麥和冰島這五個國家,及其

    2023-04-09 09:49

  • 當前關注:梁友安這樣的職場姐姐 我喜歡

    原標題:梁友安這樣的職場姐姐我喜歡什么題材熱就一窩蜂上的娛樂圈啊,有時候卷得讓人想喊一聲“佩服”的程度。這不,卷了幾年的“姐弟戀”,

    2023-04-09 09:33

  • 當前熱訊:首屆天津音樂節將于5月舉行

    原標題:首屆天津音樂節將于5月舉行中新網天津4月8日電(王在御)記者8日從首屆天津音樂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銀之聲”首屆天津音樂節將于2

    2023-04-09 09:39

  • 愛上一座城,始于顏值終于文化

    原標題:愛上一座城,始于顏值終于文化尹曉燕從揚州高鐵站出來,詩意撲面而來:汽車駛入“煙花三月路”,拐個彎就到了“春風十里路”。如果城

    2023-04-09 08:51

  • 2023上海市民文化節啟動-前沿資訊

    原標題:2023上海市民文化節啟動4月8日,孩子們在上海市寶山區顧村公園“櫻畫書藝”活動上創作。當日,已走過十年的上海市民文化節以“城市美

    2023-04-09 08:41

  • 芫荽之味|每日播報

    原標題:芫荽之味馬慶民春季天氣漸暖,野菜開始肆意滋長,人們的餐桌上也變得熱鬧起來,散發著春天的清香。昨天,母親發來視頻,向我炫耀起她

    2023-04-09 08:56

  • 且將新火試新茶 資訊推薦

    原標題:且將新火試新茶江初昕《花瓶里的玫瑰》 文森特·梵高[法]喝茶是我平時生活里的一件要緊事,不可一日無此君。一杯清茶在手,享受著幻

    2023-04-09 05:41

  • 天天即時看!“網紅”阿婆

    原標題:“網紅”阿婆蔡璐年近九十歲高齡的阿婆最近迷上了拍短視頻,每天抱著手機茶飯不思。年夜飯的餐桌上,家庭微信群里突然彈出阿婆拍的一

    2023-04-09 05:45

  • 帶著心靈去踏青_今日報

    原標題:帶著心靈去踏青章長生春天,萬物蘇醒。抬眼望去,春色彌漫整個世界:山青了、水秀了,花開了、草綠了,風暖了、天藍了 處處桃紅

    2023-04-09 05:42

  • 堂前燕子銜春泥|世界熱點評

    原標題:堂前燕子銜春泥張珠靜前陣子回老家,我在老屋的檐下看到了被棄用的燕巢。小時候,每年春天,都有兩只燕子不知從何處出發,飛過多少個

    2023-04-09 05:36

  • 釣源桃花-報資訊

    原標題:釣源桃花曾招娣聽說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釣源有個花朝節。周末,一個前同事邀我們去賞花。一聲聲鳥鳴喚醒了釣源的春天。還未進釣源村,

    2023-04-09 05:54

  • 《隨園詩話》的現代性|焦點關注

    原標題:《隨園詩話》的現代性演講人:張寅彭演講地點:上海大學文學院網絡課堂演講時間:2023年3月本次講座旨在探討清代袁枚《隨園詩話》的現

    2023-04-08 15:37

  • 焦點熱議:北影節科技單元展映活動啟動

    原標題:北影節科技單元展映活動啟動北京日報訊(記者牛偉坤)第十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科技單元暨中國科學技術館特效電影展映活動全面開啟。從

    2023-04-08 14:40

  • 【天天快播報】高中生化身寶玉黛玉 大觀園里演紅樓

    原標題:北師大實驗中學800多名師生大觀園沉浸式路演(引題)?高中生化身寶玉黛玉大觀園里演紅樓(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黃亮北京青年報訊(記

    2023-04-08 14:39

  • 《燃燒的巴黎圣母院》揭秘那場人類文明之殤

    原標題:《燃燒的巴黎圣母院》揭秘那場人類文明之殤人民日報記者肖揚4月7日,法國災難電影《燃燒的巴黎圣母院》正式登陸全國各大院線。昨日晚

    2023-04-08 14:34

  • 師生同臺飆戲 《紅樓夢》從教材“走進”大觀園

    原標題:師生同臺飆戲(引題)?《紅樓夢》從教材“走進”大觀園(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李祺瑤)舞臺上,師生化身“紅樓夢中人”,精彩的對

    2023-04-08 14:51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