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是中國便秘日哦!為提高公眾對便秘的關注,每年的3月28日被中國醫師協會定為“中國便秘日”。
(資料圖片)
便秘這個問題太常見了!對于有些人來說就是生活中的小插曲,但是對于有些人每天都是折磨!每次上廁所都是活生生的「痛苦面具」。
民間常有傳言說:吃香蕉、喝蜂蜜水能預防便秘,但對于一部分人這些辦法竟然統統沒用!這是為啥?經常便秘有啥危害,到底該如何預防便秘呢?文末給你10個建議!
很多人以為只要自己上廁所費勁,那就是便秘了。其實,不一定哦!根據《慢性便秘基層診療指南2019》:便秘表現為排便困難和/或排便次數減少、糞便干硬,其中排便次數減少是指每周排便<3次。
如果便秘的病程長達6個月以上,那就屬于慢性便秘了。
倘若只是偶爾一天排便費勁,第二天就正常了,那不算便秘,并不用擔心,可能與飲食和運動情況有關。
便秘真的是讓人痛苦,特別是對于本身就有痔瘡的小伙伴,每一次排便都需要先給自己打打氣!
①長期便秘難免會讓人出現抑郁、煩躁、焦慮等心理障礙。
②讓人腹脹、惡心、厭食。
③口臭、口干、口舌生瘡。
④對于女性朋友,長期便秘還會誘發痛經。
⑤誘發肛裂、痔瘡。
⑥增加心血管發病風險,大便時使腹壓持續長時間增高,減少了回心血量,同時使顱內壓持續增高,極易導致惡性心律失常及腦血管意外的發生,甚至會危及生命。[1]
⑦長期便秘可能會誘發結腸癌、肝病、乳腺疾病。
⑧長期便秘會影響皮膚的健康,促進皮膚衰老、容易起痘。
⑨可能會增加老年癡呆的發病風險。
⑩老年人便秘會增加患腸梗阻的風險,由于糞便積累過多,導致形成“糞石”,“糞石”過多則會導致腸梗阻。[2]
圖:攝圖網
① 吃香蕉不一定通便,還可能更便秘
很多人便秘的時候都會選擇吃香蕉通便,原因可能是認為香蕉膳食纖維高,也可能是認為香蕉可以「以形補形」。
實際上:選錯了香蕉反而會更便秘!
如果吃到的是沒有熟透的香蕉,不僅僅不能幫助緩解便秘,反而還會因為未成熟香蕉中含有的鞣酸具有收斂作用,而導致加重便秘。
如果實在要吃,就選已經熟透的,外表皮帶有黑色斑點,捏起來稍微有些軟的即可。
至于香蕉的膳食纖維,其實在水果中也不算高,也就1.2克/100克,還不如蘋果,蘋果膳食纖維含量為1.7克/100克,獼猴桃的膳食纖維含量為2.6克/100克,這樣一比較,豈不是吃獼猴桃更能促進排便!
膳食纖維較高的水果(不溶性膳食纖維):[3]
庫爾勒香梨:6.7克/100克
番石榴:5.9克/100克
桑葚:4.1克/100克
芭蕉:3.1克/100克
獼猴桃:2.6克/100克
藍莓:2.4克/100克
火龍果:1.6克/100克
吃這些,可能比吃香蕉還管用哦!另外香蕉熱量不低,是蘋果1.8的倍,吃多了真的會胖人。
② 喝蜂蜜水潤腸通便?
真相:不是所有人都有用。
如果你喝了蜂蜜水以后達到了所謂的「通便」效果,說明你有「果糖不耐受」。
蜂蜜中含有大量的果糖,而有的人腸道對果糖吸收比較慢,果糖來不及吸收,為了平衡腸道內的滲透壓,水分會進入腸腔,大便體積就會增加,從而增加了大便排出,有的人還可能會出現腹瀉!
另外,蜂蜜里75.6% 的成分是糖,包括葡萄糖和果糖等,還有 22% 的水,脂肪和蛋白含量占2.3%,其他成分比如維生素、礦物質等,確實也有一點,但所有這些成分加起來的含量是不足0.1%。
沒什么特殊的營養價值,熱量還不低。10克蜂蜜8克糖,不僅糖高,而且熱量高達321kcal/100g,喝多了也會胖人!
要想不便秘,生活中建議做到以下10點:
**① 作息規律:**熬夜會增加便秘和肥胖的風險,早點睡覺,建議規律性睡夠七八個小時。
**② 排便規律:**無論每天是否有便意,早上起床以后都要去馬桶醞釀5分鐘,即使失敗了也沒關系,每天堅持去,會養成早起就排便的習慣。
**③ 專心拉屎:**上廁所不要看手機、看書報,專心點,拉屎也要「一心一意」。
**④ 增加全谷物攝入:**主食要粗細搭配,增加全谷物的攝入。精米白面對腸道刺激性較弱,而粗糧富含膳食纖維,有助于刺激腸道蠕動。需要增加雜糧雜豆以及薯類食物的攝入,比如燕麥飯、鷹嘴豆米飯、蕎麥飯、紅薯飯等。
**⑤ 多吃蔬果:**蔬果富含膳食纖維,可以增強飽腹感,促進胃腸蠕動,有利于排便。
蔬菜每天吃到300~500克,平均大約每餐需吃到1.5~2拳頭熟的蔬菜;水果每天200~350克,比如2個獼猴桃、1大中等大小的蘋果、1~2個庫爾勒香梨。
**⑥ 多喝水:**每天飲水1500~2000毫升,多吃膳食纖維食物的同時也要多喝水,水溶性膳食纖維會吸水膨脹,增加便便的體積,促進排便。
**⑦ 不要節食:**吃得太少會減少食物殘渣,無法刺激腸道出現便秘,食物殘渣長時間在腸道殘留,會變得越來越干硬,只有食物量足夠才能促進胃腸蠕動。
**⑧ 不要久坐,堅持鍛煉:**運動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有利于預防便秘。比如慢跑、快走、打太極拳、跳操、腰腹運動等。
**⑨ 避免濫用藥物:**尤其避免與便秘相關的藥物。
**⑩ 控制體重:**肥胖患者比體重正常的人群更易患便秘,并且有研究顯示:BMI越大,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就越大,建議將BMI保持在18.5-23.9之間。[4]
BMI =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便秘危害大,嚴重還會危及生命。不要胡亂嘗試各種“偏方”,科學預防便秘,應當從合理搭配飲食和改變生活習慣做起!
參考文獻:
[1] 呂恒剛,宋云平,郭莘等.便秘的危害及預防[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9,37(8):198.
[2] 易保全,岳廷,蓋興文等.老年人便秘的危害及常見的治療方法[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25):18-19.
[3]楊月欣.中國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1冊[M].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8
[4] 姚慧靜.身體體質指數與結直腸癌的相關性研究[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1,20(10):904-906.DOI:10.3969/j.issn.1006-5709.2011.10.009.
標簽:
上一篇:過敏元兇找到了,不是鮮花,而是......
下一篇:吉林科普美圖 Vol.7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廣西左江流域發現大型史前蛇類遺存當地獵食蛇類史或達6000年近日,中國科學院等機構的科研人員在國際權威期刊《歷史生物學》刊文,發
2023-03-28 13:50
原標題:河南商丘宋國故城考古發現唐代墓志磚實證“城摞城”近日,位于河南商丘的宋國故城遺址考古取得重要進展,新發現6座唐代墓葬,其中一座
2023-03-28 13:35
原標題:去故宮賞犍陀羅藝術珍寶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近日,“譬若香山:犍陀羅藝術展”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開幕。本次展覽由故宮博物院和
2023-03-28 13:43
原標題:中國語言文字數字博物館正式開館上線記者今天從教育部獲悉,為響應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中國語言文字數字博物館于2022年啟動建設
2023-03-28 13:32
原標題:現代川劇《紅漫巴山》上演人民日報成都3月27日電(記者宋豪新)近日,由四川省巴中市委市政府、四川省川劇院、四川省劇協等聯合出品的
2023-03-28 13:41
原標題:闊別3年半再次登臺國家大劇院(引題)捷杰耶夫:我想在北京演10天(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高倩昨天16時,國家大劇院大師俱樂部里,捷杰耶
2023-03-28 11:56
原標題: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執法檢查啟動(主題)太廟先農壇等中軸古建大修(副題)北京日報訊(記者高枝)為了進一步推動《北京中軸
2023-03-28 11:40
原標題:暌違經年,2023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下月回歸(引題)“轉角遇到戲”,邀請市民共赴春天之約(主題)文匯報記者王筱麗全城有戲,春暖
2023-03-28 10:38
原標題:《他是誰》如何成為高口碑???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王磊播出三天后優酷熱度破萬、豆瓣開分8 2、刷新2019年來優酷用戶拉新+會員收入等多項
2023-03-28 10:52
原標題:《重啟人生》《黑暗榮耀2》日韓兩部女性視角作品大火,折射兩地影視劇不同創作趨勢(引題)爽片VS治愈系,爆款日韓劇呈現當代女性AB面
2023-03-28 10:43
原標題:進入當代的《水滸傳》,成了《四海之內皆兄弟》文匯報記者柳青《四海之內皆兄弟》是中國國家話劇院2021年“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中
2023-03-28 10:52
原標題:回顧兒童電影百年發展歷程,兒童電影百年盛典舉辦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牛偉坤由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中國兒童中心、電影衛星頻道節目
2023-03-28 10:34
原標題:打造勞務品牌形象(引題)微電影《文昌雞師傅》在文昌開拍(主題)海南日報文城3月27日電(記者劉夢曉)3月27日,微電影《文昌雞師傅
2023-03-28 09:56
原標題:近期河北演出市場持續回暖,眾多精彩劇目火熱上演,很多演出場館上座率達九成(引題)吹響河北演出市場春天的號角(主題)河北日報記
2023-03-28 09:46
原標題:青春戀歌與長征贊歌的深情交匯(引題)?音樂劇《花兒與號手》昨亮相(主題)新民晚報記者吳翔紅軍長征像一部永恒的史詩,有說不完、
2023-03-28 08:40
原標題:中國國際時裝周:秀出時尚國際范2023年3月26日,中國國際時裝周,設計師施杰時裝秀,作品以傳承與創新東方文化與工藝藝術為主旨。將植
2023-03-28 08:52
原標題:非遺傳承人暢楊楊:妙剪生花續匠心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潘志賢通訊員王佳寧紅色的紙張在手指間翻飛,不一會兒,一朵雍容的牡丹便在暢楊
2023-03-28 08:46
原標題:為文物量身裁衣、涂護膚品!看考古背后的“科技范”據國家文物局消息3月27日至28日十大考古終評會在北京舉行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
2023-03-28 08:43
原標題:古生物學者發現約1 7億年前的“花”新華社南京3月26日電(記者王玨玢)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古生物學者近期通過化
2023-03-28 08:55
原標題:探訪“東方的龐貝古城”:千年遺址訴說古老王國的興亡故事中新網南平3月27日電(葉秋云張麗君)“城村,因城而得名。”近日,中新網記者
2023-03-27 20:48
原標題:原聲還是配音,一把尺子如何衡量?朱子鈺沈沁心近年來,關于“影視劇該用演員原聲還是配音”這一話題產生了不少爭議,許多網友質疑“
2023-03-27 16:42
原標題:《中國奇譚》之《鵝鵝鵝》入圍薩格勒布國際動畫節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bilibili聯合出品的中式奇幻動畫短片集《
2023-03-27 15:35
原標題:非遺品牌“亮”起來(主題)——“2023非遺品牌大會”側記(副題)■粵劇、昆曲、川劇、豫劇、英歌、龍舞、客家山歌……展演舞臺上的
2023-03-27 15:44
原標題:有了經典角色王大錘之后,再次挑戰更多可能性(引題)?白客調查記者演起來帥現實中艱辛而不易(主題)羊城晚報記者王莉提起白客,很
2023-03-27 15:56
原標題:《長征第一渡》在江西于都首演這是《長征第一渡》的演出現場(3月23日攝)。3月23日晚,《長征第一渡》在江西省于都縣長征大劇院首演
2023-03-27 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