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即時 > 正文

環球快資訊:【金融研究】供應鏈金融精華全解析

時間:2023-06-27 11:33:15    來源:網經社    

供應鏈金融是圍繞核心企業,以應收款融資、存款融資和預付賬款融資三種融資模式為基礎的一種新興金融服務,在解決中小企業貸款問題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供應鏈金融有助于解決我國高中小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供應鏈金融概述

1.定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國外,一般認為供應鏈上的參與方與為其提供金融支持的供應鏈外部的金融服務機構可建立協作,旨在實現供應鏈貿易的目標,同時結合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及進程、全部資產和供應鏈上參與經營的主體,這一過程稱為供應鏈金融;或定義為一個服務與技術方案的結合體,將需求方、供應方和金融服務提供者聯系在一起。

國內,一般認為是一種針對中小企業的新型融資模式,將資金流有效整合到供應鏈管理的過程中,既為供應鏈各環節企業提供貿易資金服務,又為供應鏈弱勢企業提供新型貸款融資服務,以核心客戶為依托,以真實貿易背景為前提,運用自償性貿易融資方式。

從供應鏈金融與傳統融資模式的區別來看,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見表1),傳統貿易融資主要通過信用證以及票據,真實貿易背景下以在有效期內的信用證以及未到期的票據進行融資借款并以業務滾動方式延續借款期限,主要融資環節體現在采購或者銷售的單環節部分,此時融資平臺以商業銀行為主。

供應鏈金融的基礎融資是通過對供應鏈企業客戶墊付采購款以及提前釋放貨權的賒銷方式來進行融資,一般以供應鏈全鏈條為整體進行融資,因此對供應鏈上下游關聯度要求較高,此時,可以通過供應鏈企業作為融資平臺進行融資,突顯供應鏈模式的優勢。另外,與傳統融資模式更大的區別還在于信息的流轉,傳統貿易上下游關聯度低,信息片段化,而供應鏈金融則全鏈條信息透明,實現上下游信息連貫。

物流金融是指在物流業的運作過程中,各種金融產品的應用和發展,使貨幣資金在物流領域的運動。這些資金包括各種存款、貸款、投資、信托、租賃、抵押、貼現、保險、證券的發行和交易,以及金融機構參與物流業的中間業務。物流金融是為物流業提供融資、結算、保險等服務的金融業務。

在物流金融中,它涉及物流企業、客戶和金融機構、物流企業和金融機構三個主體,為資本需求企業提供融資。物流金融的發展對三方具有非常迫切的需求。物流與金融的緊密結合,可以有效地支持社會商品流通,促進流通體制的順利改革。物流金融正在成為國內銀行業的重要金融業務,其作用逐漸顯現。

供應鏈金融與物流金融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供應鏈金融是供應鏈中核心企業的一種金融支持,它偏向于涉及產品的制造、流通和加工的企業。物流金融是物流企業乃至物流業企業的金融產品。

2、產生背景

作為供應鏈貿易中的一個重要組織部分,資金流貫穿供應鏈系統的經營和管理過程。在一般供應鏈運營中,原材料的采購、加工最終到銷售牽涉各環節企業的資金支出和收入,由于支出和收入的發生存在時間差,因此形成了資金缺口。

一般在企業下達訂單和接收貨物之間存在資金缺口,在接收貨品到完成銷售之間存在資金壓力,同時庫存管理需要資金支持。此外,在銷售產品與下游客戶支付貨款之間也存在一定的資金缺口,而在接收貨款與實際接受現金之間存在現金轉換周期,或對企業現金流產生不利影響。基于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資金缺口的情況,供應鏈金融應運而生。

3、操作模式

為緩解經營中各階段出現的資金缺口問題,供應鏈網絡上參與企業通常采取更加有效的支付手段,根據企業規模大小不同,所形成的支付效果不一,具體來看主要有三種操作模式:

(1)延長支付:一般發生在下游客戶較強勢、供應商較弱勢的交易情況下,例如大部分生產制造型客戶通常要求30天到45天的賬期,有利于下游客戶資金運轉,但對上游供應商形成較大資金壓力,同時加大供應商融資成本。

(2)提前支付獲得折扣:下游客戶若能提前支付貨款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上游的資金問題,便可獲得較為優惠的交易價格。由于在國際貿易中要求報關價格需與實際交易價格一致,涉及較為復雜的手續,因此該種模式多適用于國內供應鏈貿易業務。

(3)合作性倉儲管理:在買賣雙方共同確定的框架下,供應商承擔在下游企業倉庫中貨物的庫存管理,當貨物被下游客戶使用時才進行貨權轉移。一方面減少下游客戶資金占用,保障及時供貨,一方面有利于供應商合理規劃生產,避免庫存積壓或空滯,同時掌握客戶信息。但對于供應商而言,資金運轉效率較低。

上述狀況反映出供應鏈運作過程中的系列資金問題,因此,合理解決資金流問題,并使之與商流、信息流和物流進行有效整合是供應鏈貿易運作的核心基礎。

4、特點

供應鏈金融通過運用豐富的金融產品以實現交易過程中的融資目的,不同于傳統貿易融資方式,其更是一種科學、個性化以及針對性強的金融服務過程,對供應鏈運作環節中流動性差的資產及資產所產生的且確定的未來現金流作為還款來源,借助中介企業的渠道優勢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并提升供應鏈的協調性和降低其運作成本,主要有以下特點:

(1)不單純依賴客戶企業的基本面資信狀況來判斷是否提供金融服務,而是依據供應鏈整體運作情況,以真實貿易背景為出發點。

(2)閉合式的資金運作,即注入的融通資金運用限制在可控范圍之內,按照具體業務逐筆審核放款,資金鏈、物流運作需按照合同預定的模式流轉。

(3)供應鏈金融可獲得渠道及供應鏈系統內多個主體信息,可制定個性化的服務方案,尤其對于成長型的中小企業,資金流得到優化的同時提高了經營管理能力。

(4)流動性較差的資產是供應鏈金融服務的針對目標,在眾多資金沉淀環節來提高資金效率,但前提為該部分資產具有良好的自償性。

供應鏈融資模式

供應鏈金融的三種傳統表現形態為應收賬款融資、庫存融資以及預付款融資。目前國內實踐中,商業銀行或供應鏈企業為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主要參與者,由于本系列專題研究對象為供應鏈企業,所以我們在介紹供應鏈金融模式時,主要以供應鏈企業為服務提供者。

1、應收賬款融資

當上游企業對下游提供賒銷,導致銷售款回收放緩或大量應收賬款回收困難的情況下,上游企業資金周轉不暢,出現階段性的資金缺口時,可以通過應收賬款進行融資。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主要指上游企業為獲取資金,以其與下游企業簽訂的真實合同產生的應收賬款為基礎,向供應鏈企業申請以應收賬款為還款來源的融資。應收賬款融資在傳統貿易融資以及供應鏈貿易過程中均屬于較為普遍的融資方式,通常銀行作為主要的金融平臺,但在供應鏈貿易業務中,供應鏈貿易企業在獲得保理商相關資質后亦可充當保理商的角色,所提供的應收款融資方式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更為高效、專業,可省去銀行的繁雜流程且供應鏈企業對業務各環節更為熟知,同時在風控方面針對性更強。

應收賬款融資一般流程:在上下游企業簽訂買賣合同形成應收賬款后,供應商將應收賬款單據轉讓至供應鏈企業,同時下游客戶對供應鏈企業作出付款承諾,隨后供應鏈企業給供應商提供信用貸款以緩解階段性資金壓力,當應收款收回時,融資方(即上游企業)償還借款給供應鏈企業。通常應收賬款融資存在以下幾種方式:

(1)保理。通過收購企業應收賬款為企業融資并提供其他相關服務的金融業務或產品,具體操作是保理商(擁有保理資質的供應鏈企業)從供應商或賣方處買入通常以發票形式呈現的對債務人或買方的應收賬款,同時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債務催收、銷售分戶賬管理以及壞賬擔保等。

應收賬款融資可提前實現銷售回款,加速資金流轉,一般也無需其他質押物和擔保,減輕買賣雙方資金壓力。保理業務期限一般在90天以內,最長可達180天,通常分為有追索權保理和無追索權保理,其中無追索權保理指貿易性應收賬款,通過無追索權形式出售給保理商,以獲得短期融資,保理商需事先對與賣方有業務往來的買方進行資信審核評估,并根據評估情況對買方核定信用額度;有追索權保理指到期應收賬款無法回收時,保理商保留對企業的追索權,出售應收賬款的企業需承擔相應的壞賬損失,在會計處理上,有追索權保理視同以應收賬款為擔保的短期借款。

(2)保理池。一般指將一個或多個具有不同買方、不同期限以及不同金額的應收賬款打包一次性轉讓給保理商,保理商再根據累計的應收賬款情況進行融資放款。

有效整合了零散的應收賬款,同時免去多次保理服務的手續費用,有助于提高融資效率,但同時對保理商的風控體系提出更高要求,需對每筆應收款交易細節進行把控,避免壞賬風險。下游貨物購買方集中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分散風險。

(3)反向保理(逆保理)。供應鏈保理商與資信能力較強的下游客戶達成反向保理協議,為上游供應商提供一攬子融資、結算方案,主要針對下游客戶與其上游供應商之間因貿易關系所產生的應收賬款,即在供應商持有該客戶的應收賬款時,得到下游客戶的確認后可將應收賬款轉讓給供應鏈保理商以獲得融資,與一般保理業務區別主要在于信用風險評估的對象轉變。

2、存貨融資

存貨融資主要指以貿易過程中貨物進行抵質押融資,一般發生在企業存貨量較大或庫存周轉較慢,導致資金周轉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企業利用現有貨物進行資金提前套現。隨著參與方的延伸以及服務創新,存貨融資表現形式多樣,主要為以下三種方式:

(1)靜態抵質押。企業以自有或第三方合法擁有的存貨為抵質押的貸款業務,供應鏈企業可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對客戶提供的抵質押貨品實行監管,以匯款方式贖回。企業通過靜態貨物抵質押融資盤活積壓存貨的資金,以擴大經營規模,貨物贖回后可進行滾動操作。

(2)動態抵質押。供應鏈企業可對用于抵質押的商品價值設定最低限額,允許限額以上的商品出庫,企業可以貨易貨,一般適用于庫存穩定、貨物品類較為一致以及抵質押貨物核定較容易的企業,由于可以以貨易貨,因此抵質押設定對于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較小,對盤活存貨作用較明顯,通常以貨易貨的操作可以授權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

(3)倉單質押。分為標準倉單質押和普通倉單質押,區別在于質押物是否為期貨交割倉單,其中標準倉單質押指企業以自有或第三人合法擁有的標準倉單為質押的融資業務,適用于通過期貨交易市場進行采購或銷售的客戶以及通過期貨交易市場套期保值、規避經營風險的客戶,手續較為簡便、成本較低,同時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可便于對質押物的處置。普通倉單指客戶提供由倉庫或第三方物流提供的非期貨交割用倉單作為質押物,并對倉單作出融資出賬,具有有價證券性質,因此對出具倉單的倉庫或第三方物流公司資質要求很高。

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在存貨融資過程中,通常供應鏈企業為避免因市場價格波動或其他因素導致庫存積壓,在庫存環節單純就庫存商品對中小企業進行庫存融資的情況較少,更多的是在采購或者銷售階段得益于整體供應鏈條環節緊扣就可對庫存進行控制,因此,中小企業更多的通過其他渠道進行庫存融資。此外,一般供應鏈業務中因上下游的協調配合,庫存周轉較快,單獨以庫存融資情況相對傳統貿易融資較少。

3、預付款融資

在存貨融資的基礎上,預付款融資得到發展,買方在交納一定保證金的前提下,供應鏈企業代為向賣方議付全額貨款,賣方根據購銷合同發貨后,貨物到達指定倉庫后設定抵質押為代墊款的保證。在產品銷售較好的情況下,庫存周轉較快,因此資金多集中于預付款階段,預付款融資時間覆蓋上游排產以及運輸時間,有效緩解了流動資金壓力,貨物到庫可與存貨融資形成“無縫對接”。一般在上游企業承諾回購的前提下,中小型企業以供應鏈指定倉庫的倉單向供應鏈企業申請融資來緩解預付款壓力,由供應鏈企業控制其提貨權的融資業務,一般按照單筆業務來進行,不關聯其他業務。具體過程中,中小企業、上游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以及供應鏈企業共同簽訂協議,一般供應鏈企業通過代付采購款方式對融資企業融資,購買方直接將貨款支付給供應鏈企業。預付款融資方式多用于采購階段,其擔保基礎為購買方對供應商的提貨權。目前國內供應鏈貿易企業中常用的方式為先票/款后貨貸款。

在供應鏈貿易業務中,供應鏈企業可提供預付款融資服務,尤其在較為成熟的供應鏈條中,當中小企業在采購階段出現資金缺口時,向供應鏈貿易企業繳納保證金并提供相關業務真實單據,供應鏈貿易企業在對商業供應商進行資質核實后,代替中小企業采購貨物,并掌握貨權,隨后由中小企業一次或分批次贖回。按照中小企業與供應鏈企業具體協議、以及雙方合作情況,貨物可由供應商直接運送至中小企業或運送至供應鏈貿易企業指定的倉庫,而此時,供應鏈貿易企業可在采購甚至物流、倉儲以及銷售階段實質性掌握貨權。

4、融資方式的選擇

金融機構正確、合理地為貸款企業選擇融資方式是各運作主體收益最大化的前提;若其未詳細考察企業的內部經營情況和外部環境,僅憑以往放貸經驗盲目地為貸款企業提供融資方案,將導致金融機構降低收益、失去潛在客戶群及增加不良貸款,同時,影響貸款企業的生產經營,甚至阻礙所在供應鏈的發展。金融機構接到企業的融資請求后,首先考察其是否為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若是核心企業又僅為自身融資,則采用物流金融方式,若是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企業合作提出的融資請求,金融機構則采用以前者為主的供應鏈金融融資方案;其他情況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