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國內首個主營順風車業務的出行平臺“嘀嗒出行”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中金、海通國際及野村國際為聯席保薦人。此前,嘀嗒出行于2020年10月8日首次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2021年4月又重新提交,后都無疾而終。如果此次成功上市,它將成為共享出行第一股。(詳見網經社專題:三度遞表港交所 嘀嗒出行能否“圓夢”港交所http://www.100ec.cn/zt/ddcxlzn/ )
出品丨網經社數字生活服務部
作者丨十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審稿丨無痕
題圖丨網經社圖庫
一、嘀嗒出行走出“小而美”之路
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前身為嘀嗒拼車,是國內首個主營順風車業務的出行平臺,2018年品牌升級為“嘀嗒出行”,其官網介紹專注打造“真的順風車+智慧出租車”,構建“另一種出行方式”。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四輪出行市場由出租車揚招、出租車網約、網約車及順風車組成,2021年的訂單總數分別約為144億、18億、102億和3億。其中,順風車市場將成為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復合年增長率為28.0%。出租車市場在中國四輪出行市場所占份額最大,但揚招業務占比高達89.8%,揚招場景數字化仍處于早期階段。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字生活分析師陳禮騰表示,順風車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共享經濟,在優化閑置資源配置、節能減排上有著積極作用,服務綠色、低碳出行的理念。嘀嗒出行以順風車為切入點,避免了和其他移動出行公司的直接競爭,走出一條小而美的垂直化道路。嘀嗒出行專注于出租車與順風車市場,提供信息服務,屬于“輕資產運作”模式。得益該模式,嘀嗒出行展現了良好自我的造血能力和可持續的發展能力。
另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交易總額及順風車搭乘次數計算,嘀嗒出行已于2021年經營中國最大的順風車平臺。截至2022年9月30日,嘀嗒出行在全國366個城市提供基于App的順風車平臺服務,擁有約12.4百萬名認證私家車車主。自成立以來及直至2022年9月30日,已為約57.4百萬名順風車乘客提供服務。于2020年、2021年以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個月,分別促成約146.3百萬次、129.7百萬次及72.1百萬次順風車行程,同期交易總額分別約為人民幣81億元、人民幣78億元及人民幣46億元。
二、連續四年盈利 順風車業務占比達九成
根據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9個月,嘀嗒出行順風車交易總額(GTV)分別約為81億元、78億元和46億元,全部營業收入分別為7.542億元、7.806億元和4.283億元,調整后凈利潤分別為3.433億元、2.380億元和0.654億元。自2019年首次盈利以來,嘀嗒出行實現連續四年盈利。
其中,嘀嗒出行的收益主要來自向在平臺提供順風車搭乘的私家車車主收取的服務費。報告期內,嘀嗒出行提供順風車平臺服務所得收益分別為6.72億元、6.95億元、5.23億元及3.9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益的89.1%、89.0%、89.6%及91.1%。
陳禮騰認為,簡單輕量化的模式造就了嘀嗒出行的持續盈利。但另一方面,過于單一的業務也使嘀嗒出行抗風險能力不足?;诖?,出租車揚招場景數字化成為嘀嗒出行給予厚望的第二增長點。但就目前來看,嘀嗒出行約九成收入來自順風車,其在出租車業務方面還需加快步伐。
三、存監管空白 合規問題待解
順風車業務面臨著地方交通部門的多重限制,嘀嗒出行總是需要面對政策調整帶來的各種影響。嘀嗒出行也在招股書中坦言,其成功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公眾是否接受順風車及其服務。倘公眾認為順風車并無好處,或因安全問題而不選擇順風車(不論是因與我們或我們競爭對手的服務有關的安全事故或其他原因),順風車市場可能會停滯不前,發展速度可能較所預期的更加緩慢或可能無法兌現預期的增長潛力,上述任何情況均可能對其業務、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招股書顯示,其順風車平臺累計接獲57宗行政罰款,其中36宗后續已于截至本文件日期撤銷。余下21宗行政罰款由5000元至3萬元不等,合共約為55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相關法律及法規通常適用于網約車服務,無法直接適用于其業務模式以及順風車及智慧出租車服務。例如,于2022年11月30日修訂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網約車服務平臺及該等平臺上的司機需要取得若干執照及許可證,明確地將順風車排除于規定的發牌制度之外。
在出行服務領域,安全問題一直備受關注。由于此前順風車安全事件的發生,對于該行業的發展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因此,對于出行安全環境的打造成為各家平臺的重中之重。據嘀嗒出行2022年4月份公布數據顯示,其每周封禁和警告的順風車車主平均分別超過2000名和4000名,涉及違規多拼、誘導線下交易、人車不符、嚴重爽約、收取額外附加費等多種違規行為。由此推斷,嘀嗒出行一年約封禁100000、警告200000名順風車車主。順風車平臺的合規、安全之路,任重而道遠。
網經社移動出行臺(DCX.100EC.CN)是專業移動出行門戶,重點關注在線旅游、酒店民宿、網約車、共享單車、共享汽車、順風車、代駕、等業態。提供媒體發布、報告榜單、融資、會員、供應鏈融資等服務,是移動出行從業者、媒體、投資者、用戶的首選平臺。(如果您是業內人士,歡迎合作咨詢加分析師微信:clt7513)
上一篇:【融資事件】互聯網預訂餐及配送平臺“聚美味”完成百萬級天使輪融資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五天四夜的尋音之旅,《聽見我的旅行》交出音樂答卷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三位音樂人,五天四夜的跋涉與探尋,未聽過的聲音帶來
2023-02-20 16:55
原標題:紀錄片《馬斯克秀》上線:從創業到成功,馬斯克都經歷了什么?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埃隆·馬斯克,如何成為身價2500億美元、人
2023-02-20 16:55
原標題:北京冬奧會官方電影《北京2022》發布首支預告片中新網北京2月20日電(記者陳杭)2022年2月20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閉幕式在“鳥巢”圓滿落幕
2023-02-20 16:33
原標題:劉令飛白舉綱領銜《人間失格》羊城晚報記者艾修煜2月23日-26日,由中美英日四國頂尖藝術家匠心創制、全明星卡司陣容主演的中文原創音
2023-02-20 16:34
原標題:《別把孩子帶“歪”了》新書發布,聚焦培養健康孩子、創建幸福家庭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陶穩2月19日,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在北京圖書大
2023-02-20 15:48
原標題:《亂我心者》首演場融合音樂+戲?。ㄒ})?戲劇,不只是到劇場看個故事(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潤從車水馬龍的東單大街走進劇院,觀看
2023-02-20 14:47
原標題:《詩經》中“兔”的文學書寫作為十二生肖之一的“兔”很早就進入了周人的歌詠中。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共305首,其中含有大量動
2023-02-20 14:50
原標題:重要發現!北京石景山文物“萬古流芳碑”重見天日石景山區歷史文化薈萃,自然山水靈秀天成,全域處于西山永定河文化帶范圍,是京西文
2023-02-20 14:40
原標題:容納5000噸量級游輪???,武漢游輪母港啟航在即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張翀通訊員王佩正2月16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武漢港核心區躉船碼
2023-02-20 14:33
原標題:全國鄉村文化活動年啟動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鄭海鷗、強郁文)2月1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湖北省人民政
2023-02-20 13:37
原標題:一對老夫妻半個世紀的珍藏——(主題)8600余枚火花入藏首博(副題)北京日報訊(記者李祺瑤)首都博物館正在對館內展陳進行提升改造
2023-02-20 13:45
原標題:以高品質電影贏得好口碑(金臺隨筆)王瑨兔年伊始,中國電影市場迎來“開門紅”。據國家電影局統計,春節檔電影票房突破67億元,取得
2023-02-20 13:34
原標題:當芭蕾遇上中國古典名著(引題)?足尖紅樓浪漫舞動(深觀察)(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鄭娜當芭蕾遇到中國古典名著,會幻化出怎樣
2023-02-20 13:47
原標題:幾代考古人接力找尋“最早的廣州”卜松竹嶺南文化經緯度著名考古學家嚴文明先生在《重建早期中國的歷史》中說:“中國考古學家一開始
2023-02-20 13:54
原標題:《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票房突破1億元鄭州日報訊(記者秦華)漫威電影宇宙第五階段的首發之作——超級英雄電影《蟻人與黃蜂女:量子
2023-02-20 09:45
原標題:橫琴天沐河草地音樂節開幕(引題)?30組原創音樂人草地開唱(主題)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陳治家)上周末兩天每天下午3時至晚上10時
2023-02-20 09:50
原標題:文旅產品宣介,還需用心用情落到實處【文化評析】近日,四川省甘孜州道孚縣文旅局發布的一條名為《WhoamI》的短視頻火了。該局局長降
2023-02-20 09:45
原標題:李林曉《鎖麟囊》贏得滿堂彩(主題)恩師張火丁贊其十年學藝迎來質變(副題)北京日報記者李俐“謝謝大家,我會繼續努力的。”前晚,
2023-02-20 09:37
原標題:新創大戲、經典好戲上周末場場爆滿(引題)京城舞臺迎來新一波觀演熱潮(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俐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雖然雨雪、大風
2023-02-20 09:33
原標題:越來越年輕的非遺——首屆中國非遺保護年會觀察新華社西安2月19日電(記者蔡馨逸、鄒競一)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正在陜西榆
2023-02-20 08:39
河北肅寧:民族樂器產業奏響高質量發展旋律2月18日,河北省肅寧縣一家民族樂器生產企業的工人在生產車間內制作樂器。民族樂器制造業是河北省肅
2023-02-20 08:44
原標題:“儷人行”“青衫渡”一周兩次登臺國家大劇院(引題)?青年奏國樂古風古韻新表達(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田婉婷繼2月12日“寶藏國
2023-02-20 08:53
原標題:賀蘭山中發現最早的西夏瓷窯址:反映了兩宋與西夏交融的歷史澎湃新聞記者高宇婷寧夏賀蘭山內一項重大考古項目的發掘,使得西夏王朝的
2023-02-19 17:35
原標題:河北尚義發現中國北方萬年文化史最新實證國家文物局15日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5項重要考古成果。河北尚義四臺
2023-02-19 11:39
原標題:行進中的經典北京人藝《雷雨》再上演中新網北京2月18日電(記者高凱)一座周公館,幾代《雷雨》人,2月17日晚,北京人藝經典劇目《雷
2023-02-19 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