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正式“入伏”。所謂“伏天兒”,是指農歷“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潮濕、悶熱的日子。民間常道:“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伏天的氣候特點也使其成為食源性疾病高發季節,為保證消費者飲食安全,特作如下提示:
01
(資料圖片)
食材選購要新鮮、食物保存應恰當
伏天氣候炎熱潮濕,各種食材均易發生腐敗變質,因此應在正規商場、超市或農貿市場選購新鮮的食材。避免采購或采摘不認識的野生蘑菇、野菜、野果或捕撈野生貝類,以防食物中毒。
購買的食材或食物應嚴格按照其貯存要求存放并盡快食用。鮮切水果避免過夜存放;干制品也應密封后冷藏保存;冷藏冷凍食品應盡快放入冰箱貯存,注意分類、分區單獨包裝、存放,以避免交叉污染。另外,冰箱應經常清潔、消毒,減少冰箱中微生物滋生的概率。
02
居家飲食宜清淡、飯菜加熱要徹底
受暑熱刺激,人們的消化能力往往會減弱,感到食欲不振。因此,夏季飲食宜口味清淡,烹調方式多用蒸煮燉,少用煎炸;飯菜要注意燒熟煮透,尤其是四季豆等豆類蔬菜以及水產品、肉類等。三餐中適當增加湯類,不僅可補充水分,還能調節口味、增加食欲;多吃新鮮瓜果蔬菜和魚肉蛋奶,以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
食物制作時特別要注意清潔衛生,加工食材應充分清洗,所用刀具、砧板要生熟分開。居家飯菜制作應適量,盡量一次吃完,剩飯剩菜應及時放入冰箱,再次食用前應確認無腐敗變質并經徹底加熱。
03
外出就餐慎選擇、燒烤海鮮要適量
在外就餐,應選擇具備食品經營許可證,衛生環境良好、設施齊全的餐飲服務單位,餐后應主動索取發票等就餐憑證,盡量避免光顧無證流動攤點。
烤串、海鮮是不少消費者在夏日的必選美食,建議選擇經加熱熟透的燒烤食品和海鮮,食用要適量,不吃或少吃生海鮮。少吃新奇食材,比如各種野味,慎重選擇熟鹵菜、涼菜,如果發現顏色或味道異常,應立即停止食用。
04
冰冷食物少攝入,食用之時需注意
冷飲在夏日里常受消費者青睞。大量攝入冰冷食物,會刺激胃腸道,造成其功能紊亂,引發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疾病,甚至是咽炎或牙痛等疾病。建議消費者多飲白開水,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綠豆湯、綠茶、酸梅湯等。食用雪糕、冰激凌或冰鎮飲料等冰冷食品時應適量,最好在兩餐之間,以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和對正餐食物攝入的影響。劇烈運動、大量出汗后不要立即食用冷飲,避免刺激胃黏膜血管收縮,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
05
特殊人群多注意,營養均衡多補水
老年人、兒童及低免疫力人群應控制生冷食物的攝入,建議主動、少量、多次飲水,以補充身體所需水分。
老年人由于新陳代謝減慢,咀嚼能力下降,在食物選擇上宜豐富、清淡,每天食物多樣化。兒童由于其胃腸功能較弱,免疫力較差,伏天需要特別注意飲食均衡,營養充足。
高溫作業人群由于大量出汗,體內的鈉、鉀、水溶性維生素等大量丟失,應及時補充水和無機鹽,并適量增加魚肉蛋奶豆等優質蛋白質和富含鉀、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的果蔬攝入,以補充高溫作業能量和營養素消耗。
痛風患者或高尿酸血癥患者忌食海鮮、忌飲酒。
專家執筆人
馬冠生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主任、教授
范志紅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
高 潔 河北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副教授
謝 晶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院長、教授
臧明伍 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
標簽:
上一篇:關于加強“自媒體”管理的通知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甘肅“守藝人”競技非遺類文創“上新”李楠中國旅游報記者張隴
2023-07-10 16:53
原標題:“敦煌女兒”樊錦詩獲小行星命名向敦煌研究院捐贈1000萬今日(
2023-07-10 16:06
原標題:二十四節氣及重要節日創意海報開始征集中國旅游報訊(記者李志
2023-07-10 15:57
原標題:盈盈一水間脈脈書香濃(主題)國內首家期刊主題書店落戶和平公
2023-07-10 15:57
原標題:國博:未經許可禁止在館內講解記者趙騰澤7月9日,中國國家博物
2023-07-10 15:59
原標題:《奪寶奇兵5》:老牌娛樂大片的一片鄉愁記者柳青《奪寶奇兵5:
2023-07-10 14:58
原標題:2023上海夏季音樂節在“元宇宙”中啟幕羊城晚報記者何晶近日,
2023-07-10 14:55
原標題:《超能一家人》北京舉行見面會(引題)?艾倫感謝導演讓他回歸
2023-07-10 15:04
原標題:以高考為背景的電視劇《追光的日子》在央視一套熱播(引題)?
2023-07-10 15:01
原標題:講解員用激光筆照射古畫,四川博物院致歉暑期來到,博物館、美
2023-07-10 14:54
原標題:神秘反派浮出水面命運宿敵強勢襲來(引題)?《碟中諜7》14日
2023-07-10 13:54
原標題:原創音樂劇《南墻計劃》上演,傳統曲藝和現代音樂撞出新曲風(
2023-07-10 13:52
原標題:首家中軸線主題郵局亮相宏恩觀北京日報記者代麗麗李洋首家北京
2023-07-10 14:01
原標題:天津美院美術館:啟動“典藏精品”展覽天津日報訊(記者翟志鵬
2023-07-10 13:59
原標題:首家大運河考古與研學基地落戶滄州北京日報訊(記者韓梅)日前
2023-07-10 14:00
原標題:肯尼亞高等法院律師喬伊·卡通格:(引題)?我喜歡文化在事物
2023-07-10 11:55
原標題:兒童劇《大運河漂流記》登臺世紀壇(引題)?歷險故事融入傳統
2023-07-10 12:01
原標題:新時代國劇路在何方(主題)堅持精品引領提倡多樣發展(副題)
2023-07-10 12:06
原標題:今年首部海外音樂劇登臺北京,2001年首演版男女主演重聚(引題
2023-07-10 11:59
原標題:華夏未來夏令營開營天津日報訊(記者張帆攝影姚文生)日前,“
2023-07-10 12:04
原標題:舞臺版國內首演4小時酣暢淋漓(引題)?完整三聯劇里飽賞普契
2023-07-10 10:07
原標題:“兩岸學者面對面”共議閩南文化據新華社廈門7月9日電(記者付
2023-07-10 09:57
原標題:中國美術學院走進貴州從江縣岜扒小學開展美育幫扶(引題)?讓
2023-07-10 09:57
原標題:舞臺劇《賊想得到你》上演天津日報訊(記者翟志鵬攝影姚文生)
2023-07-10 10:02
原標題:解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基因密碼(引題)?文博類綜藝暑期集中亮
2023-07-10 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