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國內 > 正文

青海省西寧市以“雙隨機+信用”監管新模式助推差異化精準監管提質增效 全球實時

時間:2023-06-25 15:02:19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資料圖片)

青海省西寧市市場監管局以創新監管方式為切入點,深入推進市場監管領域“雙隨機+信用”監管新模式,著力提升市場監管效能,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以健全機制為出發點,持續凝聚雙隨機抽查監管合力。一是統籌決策堅強有力。進一步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機制,及時調整聯席會議成員和聯絡員,組織召開聯席會、推進會、培訓會,研究部署監管工作,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統籌制定年度抽查計劃,層層壓實主體責任,縱深推動市場監管領域“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常態化。二是“一單兩庫”不斷夯實。依據法律法規和權責清單,全面梳理認領市本級抽查事項211項,分級、分類、分領域建立檢查對象名錄庫149個,實行動態管理;持續完善執法人員名錄庫,將所有參與“雙隨機”監管的1047名執法檢查人員按照執法資質、業務專長進行分類標注入庫。三是計劃合理全面覆蓋。統籌制定部門聯合和本部門年度抽查計劃,對涉及多個部門且同一領域同一檢查主體的抽查事項,納入部門聯合抽查計劃,2023年本部門抽查計劃182批次,涉及34個部門182項抽查事項,部門聯合抽查計劃63批次,涉及26個發起部門、27個參與部門、42個領域174項抽查事項,實現抽查事項全覆蓋、常態化。

以風險防控為切入點,科學優化分類等級精準發力。一是精準畫像智能預警。按照企業信用風險分類青海特色通用模型指標體系,全量歸集企業信用風險信息,推進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產品質量等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和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并通過大數據分析,系統自動運算風險分值為企業精準畫像,進而實施以更精準的“管”促進更高水平的“放”,體現信用價值,凸顯信用紅利。二是風險等級科學劃定。在加大企業信用信息歸集力度的基礎上,科學劃定風險分類等級,對全市7萬余戶企業信用風險等級劃分為A類39601戶、B類23305戶、C類6935戶、D類1016戶,將分類結果與各成員單位實時共享,為實施差異化監管提供更精準的數據支撐。三是運用結果高效監管。按照差異化、精準化監管的要求,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有機融合,合理確定每個領域抽查比例和頻次,有針對性地實施抽查檢查。目前,共抽查高風險企業141戶,占高風險企業總數的13.88%;較高風險322戶,占較高風險企業總數的4.64%,一般風險1006戶,占一般風險企業總數的4.32%,低風險328戶,占低風險企業總數的0.83%。

以提質增效為著力點,嚴格規范執法檢查工作程序。一是強化培訓提升能力。組織各單位對規范建立“一單兩庫”、制定抽查任務、錄入檢查結果等內容進行操作實務培訓5次,編制操作指南、常見問題解決方法工作手冊,并充分利用工作群進行答疑解惑,實時指導解決遇到的問題,實現隨機抽查工作制度化、規范化。二是隨機抽查配合到位。加強部門間協同配合,對登記備案事項、電影放映單位、農資市場等經營行為開展部門聯合和本部門抽查檢查,共認領省級下發抽查檢查任務2次,檢查對象12戶,發起部門聯合抽查任務33次,隨機抽取檢查對象294戶,本部門抽查檢查144次,隨機抽取檢查對象1969戶,并將檢查結果向社會公示。三是閉環管理有機銜接。制定隨機抽查工作方案和隨機抽查指引,明確工作任務,規范抽查流程,對檢查發現的問題依法采取后續處理措施,對涉嫌違法違規的及時移交辦案機構或者其他主管部門依法進行處置,防止監管脫節,促進了“雙隨機”抽查與后續監管的有效銜接。

西寧市將堅持全面覆蓋、規范透明、問題導向、協同推進的原則,牢牢把握市場監管領域“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的新要求、新標準,以補齊短板為突破口,重點將“‘兩庫’管理細化、抽查方案深化、隨機監管差異化、閉環處置固化、宣傳培訓強化”為抓手,多措并舉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走深走實,力爭在監管方式、監管質量、監管效能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努力營造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為在現代化新青海建設上走在前作表率,貢獻市場監管力量。

(供稿:青海省市場監管局)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