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全球熱推薦:最新采購談判失敗總結報告(3篇)

時間:2022-12-03 09:34:37    來源:可圈可點組卷    

報告,漢語詞語,公文的一種格式,是指對上級有所陳請或匯報時所作的口頭或書面的陳述。怎樣寫報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報告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采購談判失敗總結報告篇一

因某市風景管理處停車場建設工程項目預算在政府采購集中采購目錄50萬元限額標準以下,該風景處委托該市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組織了一次競爭性談判。參加談判的三家施工單位第一輪報價分別為:39. 73萬元;37. 93萬元;38. 83萬元。經過三輪談判,三家最終報價分別為:39. 73萬元;36. 80萬元;38. 83萬元。因參與談判的施工企業串通合謀,且最終報價均超過了采購項目的資金預算,談判小組當場宣布該項目競爭性談判失敗。


(資料圖片)

(2)談判失敗的原因分析

1)采對個別施工企業“內定”采購項目

因前期工程拖欠了個別施工企業的工程款,采購人被逼無奈,事先承諾并指定后續工程為該企業施工承建。然而,為確保政府采購項目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履行政府采購程序,采購人走過場,裝樣子,采取掩耳盜鈴、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蒙混過關等手段,一方面按采購程序報送政府采購監管部門審核并確定采用競爭性談判方式采購后,與采購代理機構簽訂委托代理協議,另一方面與這家施工企業私下通氣,給對方吃“定心丸”,做到心中有數。

2)資格審查走過場

按照《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采購人根據法定的供應商條件和采購項目對供應商的特定要求,對供應商的資格進行審查。然而,該風景管理處出于償還前欠工程款等考慮,怕得罪債主,對報名參加談判的三家施工企業的資格審查工作流于形式,在委托代理協議中也沒有對采購代理機構就資格審查工作作出具體要求。事實上采購人被這家施工企業“牽著鼻子走”,暗地里默認了這家施工企業邀請另外兩家同行來“湊份子”,一家做主,兩家作陪,以達到參與競爭性談判不少于三家施工企業的法定數,從而把資格審查一并推給談判小組,對不具備資質條件的施工企業開“綠燈”,從而達到了逃避資格審查的結果。

3)談判文件雷同

該項目談判小組為滿足采購人的需求在對三家施工企業的談判文件進行符合性評判時就發現,三家施工企業的談判文件出現雷同的現象,有串通一氣的嫌疑,這是明顯的不公正行為。

4)施工企業合謀抬價

參加談判的三家施工企業事先有“攻守同盟”與幕后交易,就惡意串通一氣,合謀抬價。令談判小組吃驚的是:三家報價相差僅幾千元不等,在經營成本、管理費、材料費計價等方面出奇的相同,甚至連分項子目也十分相近,其目的在于抬高成交價格,進而一家開腔,兩家附和,造成談判報價一家說了算,乃至在最終報價上只有一家在第一輪報價的基礎上稍作下調,而另外兩家不作絲毫讓步,形成“一邊倒”、“一言堂”的現象,使競爭性談判失去了現實意義,極其明顯地出現了壟斷行為,有失公平競爭。

5)采購代理機構敷衍塞責

采購代理機構基于采購人是“上帝”、“我們靠采購人吃飯的”的意識,就著采購人的“意思”辦,害怕給采購人設障礙,出難題,無形中有協助采購人撞“紅燈”的行為。競爭性談判公告發出后,僅有三家施工企業前來報名,采購代理機構就及時通知了該風景管理處對其進行資格審查。至于審查資格條件,按《政府采購法》的規定,采購代理機構認為那是采購人的事,自己無權過問,以致在發現三家施工企業報名時間一致、聯系電話不通、談判文件同時送達等一系列問題時,沒有在第一時間向政府采購監管部門報告,從而將所有問題集中到了談判桌上。

鑒于三家施工企業具有談判文件相同、合謀惡意串通、抬高價格等行為,且最終報價突破了采購項目的資金預算,超過了采購人的實際支付能力,根據《政府采購法》的相關規定,該項目談判小組慎重地綜合評議之后告知該風景管理處。該風景管理處當場宣布本次競爭性談判失敗。

采購談判失敗總結報告篇二

某職教中心采購一批汽車實驗裝置,按照經批準的采購計劃,采用競爭性談判方式進行。談判小組與邀請參加談判的3家供應商分別對擬采購的18大類設備的111項技術性能指標進行了詳細交流磋商,認為3家供應商提供的產品符合采購需求,并讓其在規定的時間內作出最終報價。c公司最終報價33.8萬元,比采購人公布的采購預算價61萬元下浮44.4%,與最終報價次低價52萬元相比也下浮了34.8%。

c公司的最終報價與同類設備生產廠家市場銷售價格相差較大。談判小組直觀地感覺到c公司的最終報價低于成本。能否按期保質履約供貨,采購人持懷疑態度。

經過短暫會商,談判小組約請c公司談判代表又一次來到洽談室,談判小組和盤托出了采購人的疑慮和擔憂,善意提請c公司重新測算該設備的企業成本,并要求c公司將最終報價的成本、費用及其利潤構成作出說明。談判小組同時提醒c公司的談判代表:一旦確定為成交供應商后放棄成交機會,或不按談判文件和成交通知書規定的內容訂立合同,或在訂立合同時提出附加條件,或更改談判文件提供的合同主要條款實質性內容的,采購人將取消其成交供應商資格,談判保證金不予退還。給采購人造成損失的還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c公司授權委托人的答復大致為:本公司產品的價格構成是經過認真分析測算的,決定最終報價的價位是慎重的,其成本、費用及利潤構成是公司的商業秘密,公司承諾按期供貨。應采購人代表的要求,c公司授權委托人口頭提供了幾個近期中標的類近產品招標人單位名稱,但始終沒有提供任何解釋或證明其最終報價合理性的書面材料。

由于c公司的代表以商業秘密為由拒絕提供報價構成說明及相關證明材料且信誓旦旦地慷慨陳詞,談判小組無法獲悉c公司的企業個別成本,無法解開其能否按照最終報價履約供貨的疑團。如果確定c公司成交,采購人將承擔供應商不能按期保質供貨的風險;如果否決c公司報價的可行性而宣布次低價b公司成交,未成交供應商一旦質疑或投訴其確定成交供應商不符合報價最低原則也是麻煩事;況且,如果c公司能夠按期保質供貨,b公司與c公司52萬元與33.8萬元的價差也是不小的節約。經過權衡,采購人最終宣布c公司為成交供應商,并將談判結果通知了a、b兩家未成交供應商。公示期間, b公司發函給采購人和相關監管機構,表示對c公司按照談判報價履約供貨將予以關注,并希望采購人在c公司供貨安裝調試驗收時通知b公司派員觀摩。公示期滿后,采購人向c公司簽發了成交通知書。

談判小組的擔憂在幾天后的合同洽談中成為不爭的事實。c公司不承認談判現場的口頭承諾,找出種種不足為理由的理由拖延簽訂合同時間并很快明確表示不簽訂合同,先后托熟人或直接與采購單位經辦人員協商試圖退回談判保證金,進而書面質疑采購人“確定c公司為成交供應商表明采購人已經認可c公司遞交談判文件的設備相關技術指標參數,不應該再要求c公司按照采購文件提出的相關技術參數訂立合同。”

采購人回復c公司:貴公司的談判函“承諾自覺遵守談判文件中的所有條款”,顯然包括承諾按照談判文件要求的相關技術指標參數訂立合同。要求c公司誠信守約。

c公司對采購人的答復不滿意,又以同樣的理由向政府采購監管部書面投訴,訴稱成交通知書要求按照采購人在談判文件中列示的設備技術指標參數簽訂合同是對c公司的不合理要求,未簽訂合同的原因及過錯在采購人而并非c公司。由此造成的后果應該由采購人承擔。要求政府采購監管部門予以查處。

某市財政局約請市相關部門分管政府采購工作的負責人及采購人就c公司的投訴進行專題會辦。會辦現場調審了該采購項目相關檔案資料,認為c公司談判現場提供的設備主要技術指標參數與采購人談判文件要求的參數指標基本吻合。其個別指標參數偏差也是優于采購文件要求的正偏差而不是負偏差,c公司質疑及投訴的矛盾并不存在。會后,某市財政局函復c公司:①c公司談判文件提供的相關設備技術參數已完全響應采購人談判文件的要求;②同意按c公司談判文件提供的設備技術參數簽訂政府采購合同;③c公司必須 在×月×日前與采購人簽訂合同,并確保產品質量和供貨日期,過期按談判文件約定處理。

財政部門的投訴答復發出后,c公司杳無聲息。一個月后,采購人發函c公司,宣布取消其成交供應商資格,沒收其談判保證金,相關設備重新組織招標采購。但采購人錯過了參加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安排的星級學校評估晉級的最后期限。

采購談判失敗總結報告篇三

最近和一公司技術副總進行了一次研制開發合同的談判,過程如下:

1、談判前的準備:從提出采購需求的事業部正式邀請采購部啟動合同談判事宜,了解項目

背景和合同關鍵點,到正式談判,只有一天時間,在這短短一天時間內,采購部只是研究了對方初步報價的價格構成和合理性,而沒有認真分析對方談判的

可能出現的情況和我方對策,基本上是盲目上陣。

2、談判過程:虎頭蛇尾。

開始事業部項目管理人員與采購部溝通充分,需求清楚,目標一致,且在第一輪談判中配合默切,第一輪結束后我方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40萬交一套硬件,研發周期3個月,對方粗略還價62萬但理由并不充分。按照采購部的設想的談判節奏,請對方回去考慮我們的出價,我方再調研第二家可能的合作方,以

改變我方在一顆樹上吊死的被動局面。這樣根據折中法,最后成交價可能達50萬。

第一輪結束后不到2個小時,項目領導對3個月研制周期的作出強烈反應,沒有與采購部做任務商討,直接擅自給合作方報價60萬,并真實地表達我們急于要貨的迫切心態!此行導致此次談判功虧一匱!對方直接又將價格漲到66萬,研制周期也只承諾2.5個月不是我方要求的2個月。

3、談判結局:最后一拼,不到黃河心不死。

采購部故意制造僵局,提出6個月承兌匯票的付款方式,以改變前段的失利。目的:借此警戒合作方:我們并沒有徹底妥協,在合作中,任何一方都不能把便宜占盡

了!對方態度強硬,不接受此付款方式,談判陷入僵局,時間已到晚上8:30,雙方都未晚餐。最后雙方領導出面協調,我方和對方都妥協,付款方式改現金支票,對方降價5000元成交。

過程即是總結,自我反醒:

1、一個談判團隊,應該是一個核心,用一個聲音來說話,不是雞群鴨講

2、制造僵局后,應有解開僵局的多種方法,屢試不成,打時間牌

3、不能意氣用事,談判是說服之旅,不是言辭激烈的吵架之旅

4、再高的領導后面也有一個領導,都不能最終拍版,

5、真目標,不要先提出。價格談完后,再提我們在乎的交期,額外加加急費,估計會達到預定的談判目標

標簽: 施工企業 政府采購 代理機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