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世界熱頭條丨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聯系和區別在于精選

時間:2023-04-30 22:42:27    來源:可圈可點組卷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聯系和區別在于篇一

會計是把企業有用的各種經濟業務統一成以貨幣為計量單位,通過記賬、算賬、報賬等一系列程序來提供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聯系和區別,希望大家喜歡!

1.兩者的最終目標一致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共同服務于企業管理的目的,其最終目標都是為了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財務會計具有反映和控制的職能,會計的基本方法同時也是內部控制的方法;管理會計直接為企業的管理服務。

2.兩者的資料來源基本相同

管理會計所需的許多資料來源于財務會計系統,它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對財務會計信息進行深加工與再利用,因而受到財務會計工作質量的約束;而財務會計的發展與改革,要充分考慮管理會計的要求,以擴大信息交換處理能力和兼容能力,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和浪費。

3.兩者的主要指標相互滲透

財務會計提供的歷史性資金、成本、利潤等有關指標,是管理會計進行長、短期決策分析的重要依據;而管理會計所確定的計劃,又是財務會計進行日常核算的目標。他們的主要指標體系和內容是一致的,尤其是企業內部的會計指標體系更應該同步實施才能實現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4.兩者在方法上相互補充

管理會計的方法主要是預測、決策、預算、控制和考核;財務會計的方法主要是核算、分析和檢查。管理會計利用財務會計核算、分析方面的優勢去收集資料、處理資料;財務會計則利用管理會計的先進方法簡化會計核算,強化會計分析和檢查,提供會計信息。

5.兩者提供的信息具有共同的特征

相關性和可靠性是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信息的共同特征。信息是決策的基礎,無論是企業內部管理者,還是企業外部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對所需的信息都要求具備相關性和可靠性。

管理會計是20世紀50年代隨著西方經濟高速發展以及管理科學的廣泛運用而從傳統的會計中分離出來的,并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因而它在某些方面與財務會計有一些相通之處,但與財務會計相比,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管理會計是為內部管理者服務的

財務會計是根據會計法以及企業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對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并定期編制財務報告,及時、準確地向企業外部關系人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而管理會計則是運用數量統計的方法,應內部管理者的要求,對取得的財務會計資料、內部統計資料等進行一系列的加工,幫助他們對未來的經濟活動做出正確的決策。由此可見,兩者的服務對象是不相同的,財務會計是為企業外部關系人服務的,而管理會計是為企業內部管理者服務的。

2.管理會計的靈活性很強

財務會計必須按照復式記賬的方法,以貨幣作為計量單位,對企業的每筆經濟業務進行原始憑證審核、編制記賬憑證、登記賬薄的會計程序,定期地編制財務報告。也就是說財務會計的核算方法、核算依據以及提供會計資料的樣式和時間等都是固定的,不能因為內部管理者的要求而發生改變。但管理會計在對未來的經濟活動進行預測、規劃時,可以使用多種計量單位,如實物、金額、比率、圖示等;可以使用多種分析的方法,如盈虧平衡分析、概率分析、邊際分析等;并且它所提供的會計資料的樣式可以多種多樣,這完全取決于管理者的需要。

3.管理會計的實用性和指導性很強

一般來說,財務會計是對過去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的記錄和總結,反映的是企業過去的生產經營狀況,不能解決未來可能出現的狀況。而管理會計它所要研究和解決的都是企業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如預算的編制、決策的制定,為企業管理者防范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或提供解決未來可能出現問題的方案。可見,由于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著眼點不同,管理會計提供的信息更具指導性和實用性,對于企業內部管理者來說,他們會更加青睞管理會計提供的會計資料。

許多大中型企業 “零敲碎打”地采用了管理會計的"一些預測分析,決策分析、責任會計等專門方法以后,在改進經營管理和提高經濟效益方面,確實嘗到了不少實實在在的“甜頭”。筆者在鐵路企業從事會計工作,從自身工作經歷來講,管理會計正逐漸從完全游離財務會計之外過渡到與財務會計融為一體,被管理當局和財務人員所接受;從財務人員的純理論課本知識到在實際工作的運用并指導財務管理,為企業管理者的決策服務。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在實際工作的相互滲透,如:成本管理中的核算和分析;全面鋪開的預算管理;區域負責制的運用等都體現了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在實際工作中的有機結合。下面就管理會計在實際工作的運用及與財務會計的有機結合進行簡要論述。

1、 成本管理

傳統的會計領域中,成本核算是財務會計重點之一,管理方法側重于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和事后分析;管理會計運用目標成本概念,利用標準成本制度結合變動成本計算法,運用各種數學方法對日常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追蹤、收集和計算,側重于成本事前預測、事中成本控制和事后成本分析。二者在實際工作中相互依存:成本分析必須依賴于核算資料的準確性,而成本的預測和控制也是在成本核算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的;反之預測的可靠性和控制的有效性則需要成本核算資料的反饋和衡量。

2、全面預算管理

2002年鐵路企業引入了全面預算管理的思路。財務預算是全面預算管理預算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確定各項經濟目標 包括對目標利潤、目標銷售量(或銷售額)、目標成本、目標資金需要量的預測與確定。財務預算由預算損益表、預算現金流量表、預算資產負債表組成。財務預算表的編制方法財務會計報表編制方法基本一致,只是針對的時間段不同:財務會計報表是對過去會計信息的總結,財務預算報表則是對未來預算期間的可能發生的會計信息以財務會計報告的形式加以反映,以預算期的目標利潤或目標銷售額為起點,結合財務會計理論逆向預測出預算期的成本、現金流和資產狀態。在預算的實際執行過程中,通過財務會計資料反饋預算的執行情況,適時控制,發現差異,采取措施,及時糾正和修正預算,并指導下一階段的預算。

3、區域管理模式

區域管理模式是引入管理會計中的利潤中心概念。由于鐵路多經企業點多線長,為適應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區域管理優勢,模擬利潤中心實現目標利潤最大化。關注收入的同時,實行成本控制。區域管理利于事前預測的準確,事中控制的及時和事后分析考核的有效。在責權利相結合的基礎上制訂適合本企業具體情況的責任會計制度,利用行為科學的原理與激勵策略保證區域目標的實現。財務會計核算充分考慮到管理會計的要求,在核算企業經營成果的同時,為實現總體經營目標,劃小會計主體,以各區域為會計主體核算區域利潤;區域管理實現程度則受財務會計核算質量的制約。

隨著財務會計制度的更加完善和管理會計的發展,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將融為一體,為企業和社會提供更加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構為耦合開放的會計系統,共同為企業管理系統服務。財務管理人員在學習遵守財務會計制度的同時,擴大管理會計在實際工作的運用,為企業管理提供決策信息是財務管理人員的職責。

s("content_relate");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聯系和區別】相關文章:

會計科目與賬戶的區別和聯系01-27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聯系與區別12-15sat輔導書og和oc區別和聯系02-02勞資關系和勞動關系的區別聯系11-18人力資源與人力的區別和聯系08-27會計和財務管理的區別是什么11-25人事關系和勞動關系的區別聯系11-18資產評估與會計的關系和區別12-15工業會計和商業會計的區別是什么01-26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